各种心理障碍及抑郁症都有复杂的生物学发病基础
对抑郁症发病以及相关心理现象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只是心理现象上是中国心理生理和生物医学研究的耻辱。
每一心理现象的实质都是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的。不管你是在学习,记忆,在思维,还是在模仿,都是在由生物学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生物进程也是毫无疑问可以人为调整的。基因的试验性嵌入或者敲除可以在正常动物造成人为的更多的“高兴”行为,也可以造成
“抑郁”的或者是“自杀”性生物学变化。药物的作用则更是不容赘述。可卡因类,吗啡类以及多种药物都已经证明可以改变人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药物具有成瘾性。这并不是说,抑郁症以及相关“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碍)一定要用基因敲除或者这些药物来治疗,但是心理现象可以被证明是有复杂的生物学基础的。因此,改变这些生物学基础也想当然的可以改变或者调整某些心理现象的。
国外大量资料都已证明抑郁症的生物学病变的特征是单胺能尤其是5-羟色氨能神经元功能不足,引起一系列的神经方面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是自幼年开始,也可以是成年后开始。有与家族遗传相关又有与后天生活环境或者生活方式有关因为人的受教育内容,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环境都可以影响脑内各种神经生物分子的重组合。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和行为治疗,甚或心理安慰可以影响和改变疾病病程的生物原理之一。抑郁症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远比在发展中国家的高。发病率的增加似乎是与比尔盖茨收入的增加成正比。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剩余价值的快速增加造就了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需要自己的肌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过多的“感觉刺激”。感觉与运动的失调应不失为一重要因素。因此,从不同角度全面的理解当前心理和行为障碍或者叫心境障碍(Mooddisorders)应该会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