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8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周瑜,真英物也!——精读《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5-7-29 19:3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旻旻 于 15-7-30 07:16 编辑





周瑜,真英物也!

——精读《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文/旻旻

一直觉得女子似乎不大喜欢谈历史的。然而,矛盾的是,女子又特别容易较真、动情。女子也许不如男子聪明,但是我想说,红颜的正义感,是丝毫不逊于须眉的。近期精读了《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于是想试着讲一讲历史上真实的周瑜。

或许是由于明代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写得精彩,或许是由小说演义改编成的评弹、戏曲、连环画、影视剧等多种形式广为流播,前二者的影响力可谓是家喻户晓。从而使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形象被严重歪曲、冤枉、误解。甚至可以这么说,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是被“黑”得最惨的人物之一。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个风流倜傥、才华出众,但心胸窄、气量小,总是算计诸葛亮,却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大都督,是一个被诸葛亮气死的人。如此一来,人们一提到周瑜,就很容易就想起“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既生瑜,何生亮”等一些令人扼腕长叹的典故。

但是,演义毕竟是演义,而历史又终归是历史。人们通常误解的《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却与史书《三国志》中真实的周瑜,大相径庭。

有据可查。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他是一位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大英雄!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他是一位心胸宽阔、忠义可嘉的男子汉,他是一位无论外表风度还是内在人品都十分出众的人物,他更是一位雄姿英发、精通雅乐、忠于爱情、懂得生活的优秀的男人!

首先,周瑜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战略家。其表现有四:

其一,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周瑜助孙策攻下横江、当利两处军事要地。同年,攻取丹杨郡。其二,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周瑜与孙策攻破皖城,获庐江郡。随后又征讨江夏,败黄祖。同年,周瑜又助孙策攻下豫郡,孙策将豫章分出一部分,设庐陵郡。其三,建安十三年(公元209年),孙权命周瑜再次征讨江夏,大获全胜,灭黄祖。又是在这一年,周瑜指挥的赤壁之战,大胜。其四,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周瑜与曹操部下的大将曹仁、徐晃等相持一年后,攻下江陵,获南郡。周瑜助孙策、孙权创下江东基业,打下江东的半壁江山。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大战。

早在赤壁之战前,曹操得了荆州,刘琮投降。曹操大军未到,先写信吓唬东吴,东吴诸臣一片投降之声。惟有周瑜和鲁肃立排众议,建议孙权勿降。对此,《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如是写:

瑜曰:“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间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与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今又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以上是周瑜对破曹在军事战略上的宏观分析,主要陈述了四点曹操所犯兵家大忌,故周瑜预见此战能取胜。其一,假使北方已安定,曹操无后顾之忧,他能够旷日持久地来我们争夺疆域,又能和我们在船舰上较量胜负吗?其二,现在北方并没有平定,加上马超、韩遂还在关西,是曹操的后患。其三,他舍弃鞍马,凭仗舟船,和吴越争锋较量,这本不是中原人之所长。其四,现在又是大寒时节,军马没有草料,他们驱赶中原士兵远来江湖之间,水土不服,必生疾病。这四点,都是用兵之大忌,而曹操都犯了。

这就是周瑜在军事上的战略眼光,从宏观上去分析敌、我军情之利弊,虽只有精兵三万,却可以少胜多,有诸多胜算。而事实上,赤壁大战的结果,确如周瑜所预见、分析、指挥的,一代奸雄、不可一世的曹操大败而退。周瑜在这里表现出的是宏观上的军事战略的眼光,他是军事家、战略家,当无不妥。一时里想起大将粟裕,他也尤其擅长大兵团作战,也是一位军事战略家。扯远了,再说周瑜在赤壁之战在的具体战术运用。摘一段:

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谴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预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威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这就不由得想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周郎的形象:“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在这首词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的是周瑜。不妨试想一下,他摇着羽扇、戴着儒生的青丝头巾,谈笑间,举重若轻,指挥若定,曹操的战船就给他烧得灰飞烟灭。当真是儒将风采啊。

苏东坡的时代是北宋,明代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还没写出来。在《三国志》的正史中,指挥赤壁大战、烧曹操战船的是周瑜,并没有诸葛亮什么事。事实上,在赤壁大战前后,诸葛亮的主要功劳是在政治上,促成了孙权与刘备的联盟,至战后,呈三国鼎立之势。而在军事上,赤壁大战主要是由周瑜全权指挥的,并非诸葛亮。而至于《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等事,在正史上,诸葛亮并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在《三国志》中,陈寿说:“亮才于治戌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由此可知,与诸葛亮相对而言,周瑜更擅长于用兵,显示出超凡的军事才能。

不过呢,黄盖诈降,有正史记载。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斐松之作注,引《江表传》,就记载了黄盖的诈降书。摘一段:

《江表传》载盖书曰:“盖受孙氏厚恩,常为将帅,见遇不薄。然顾天下事有大势,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众,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方将吏,无有愚智,皆知其不可,惟周瑜、鲁肃偏怀浅戆,意未解耳。今日归命,是其实计。瑜所督领,自易摧破。交锋之日,盖为前部,当因事变化,效命在近。曹公特见行人,密问之,口敕曰:‘但恐诈降耳。盖若信实,当授爵赏,超于前后也。’”

这就是史籍上记载的黄盖写给曹操的诈降书。从中,也看出曹操见信、特见行人密问之后,其反应是将信将疑的。曹操生性多疑,这个众所周知。但他对此事的反应是“但恐诈降耳。盖若信实,当授爵赏,超于前后也”,由此可见,曹操对此是半信半疑的。只要曹操并未完全识破,半信半疑,也足够了。因为黄盖欲烧曹操战船,为着东吴方面所载硫黄硝火的船驶向曹营时,曹操不派人放箭,此计就成。

而《江表传》里,也详细述说了当时火攻曹营的具体战况。这一详细战况,与上面所摘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陈寿的原文是相契合的,当属实。摘一段:

至战日,盖先取轻利舰十舫,载燥荻枯柴积其中,灌以鱼膏,赤幔覆之,建旌旗龙蟠于舰上。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盖举火白诸校,使众兵齐声大叫曰:“降焉!”操军人皆出营立观。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公退走。

正是这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赤壁大战,足以使周瑜彪炳史册。

第二,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气量阔大、心胸宽广的男子汉。这与小说《三国演义》里写周瑜气量狭小、三气周瑜、死前大叫“既生瑜,何生亮”的周瑜形象大相径庭。

有史为证。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写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

而《江表传》曰:“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由此可见,周瑜心胸广、气量大,从而使得比周瑜年长许多、起初瞧不起年轻的周瑜、与之不睦的程普,也由衷敬服、亲重、赞叹。如此,以周瑜的气量,又怎会被诸葛亮活活气死?

至此,就想到周瑜之死。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其死因亦有所载,写的是周瑜与程普进军南郡,与曹仁隔江对峙,周瑜与曹仁约定大战日期,然后开战。

瑜亲跨马擽陈,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

这段话,大致是说:周瑜亲自跨马进击敌阵,恰好被飞箭射中右胁,伤势很严重,就退回营中。后来曹仁听说周瑜卧床不起,就带兵来到阵前,周瑜当即起身巡营,激励官兵的斗志,于是曹仁撤退。

由此可知,周瑜在这场战斗中,中了箭伤,而且伤势严重,卧床不起。虽不致命,但伤势一直未愈。

终至于后来“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大英雄周瑜英年早逝,乃是死于疾病,很可能是之前严重的箭伤未愈,在行军途中,发作而死。如此,也再一次证明了,周瑜根本就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

第三,周瑜乃忠义之士,重情重义。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的开头写道:

(孙)坚子(孙)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共通。

孙坚之子孙策和周瑜是同年,两人特别要好,周瑜让出道南大宅给孙策居住,登堂拜母,互通有无。

再比如:

初瑜见友于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

起初周瑜和孙策是知己,太妃要孙权以兄长之礼待周瑜。那时,孙权的职位是将军,下属诸将、宾客事奉的礼节简易,唯独周瑜首先竭尽敬意,对孙权行臣子礼仪。

前面也提到,周瑜忠心耿耿,为孙策和孙权鞍前马后、征战屡屡,拼死效命,遂打下江东的半壁江山。周瑜对孙策、孙权确实重情重义。此情,为深挚的友情;此义,为君臣之大义。

第四,周瑜精通雅乐,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写:

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由这段文字,先说周瑜喝酒“三爵”。据《周礼·考工记·梓人》载:“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那么,“三爵”便是三升,差不多就是现在的九斤洒的份量。在这样大的酒量下去之后,周瑜竟然还耳力惊人,能辨别音误,回头看一看,此举近乎“本能”,或者说他对音乐已经是臻于化境。由此可见,周瑜有着多么高深的音乐修养!

第五,周瑜忠于爱情,用情专一。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写周瑜“长壮有姿貌”、“恩信著于庐江”,可谓是表里兼优。又写道:“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孙策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在中国古代,是一夫多妻制。男人有三妻四妾,属寻常。可是史书上明确记载,周瑜的妻子就惟有小乔一人。他从二十五岁娶小乔,到三十六岁去世,跟小乔夫妻恩爱十多年,诞有二子一女。古人寿命比今人要短许多,在当时,二十五岁当属晚婚了。究其原因,恐怕是周瑜眼光高,未遇上意中人,他不愿意苟合。而一旦遇到小乔,国色天香,他就小乔用情执着专一,终身不再娶妾。不妨可以试想一下,周瑜雄姿英发、儒将风流,又精通雅乐,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好男人。他一见如故地迎娶了貌美体贴的小乔,自此,小两口手把古琴,相知相惜,款款温情,这该一段是多么温暖、多么浪漫的人间佳话!同是身为女子,我当真是非常羡慕呢!

至此,再说说史籍或历史人物对周瑜的评价。

陈寿《三国志》评他“性度恢廊”,孙权说他“公瑾雄烈”,诸葛谨说他“尽节用命,视死如归”,蒋干称他“雅量高致”,陆逊的孙子陆机(西晋)评他“雅达而聪哲”,东晋袁宏评他“公瑾卓尔,逸志不群”,清代李安溪评他“真英物也”。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对于当今社会,颇有警世意义。尤其对于现今,诚信流失、道德沦丧、包二奶成风、价值观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之风盛行等社会现实,周瑜身上所体现出的重义轻利、重情重义、执着专一、慷慨激昂的优秀品质,对于弘扬民族正气、塑造高尚品格,当真多有裨益。

(文/旻旻2015.7.2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15-7-29 19:56:41 | 只看该作者
一直最爱周瑜。周瑜太帅气英武遭了写《三国演义》作者的羡慕嫉妒恨于是才把周瑜写成一个生气鬼。感谢旻旻此文,愿更多人看到此文,还我们最爱的周公子一个朗朗乾坤!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5-7-29 20:17:24 | 只看该作者
燕七 发表于 15-7-29 19:56
一直最爱周瑜。周瑜太帅气英武遭了写《三国演义》作者的羡慕嫉妒恨于是才把周瑜写成一个生气鬼。感谢旻旻 ...

小燕子你真快啊!同感,三国里,我也最喜欢周瑜。为此,要为心仪的周郎平反!
现手头有些事,回头即去看你。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5-7-29 21:48:17 | 只看该作者
照了下镜子,好像冒的周公子帅。。。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5-7-29 22:30:36 | 只看该作者
老三国演义里面有诸葛亮对周瑜的评价,原话:“人言周公瑾嫉才妒能,非也。否则,当年他也不会叫我兄诸葛瑾劝我归顺东吴。可见周公瑾并非嫉我之智有胜与他,而是恨我之才不能为东吴所用。周公瑾风雅超群,乃一代儒将。今壮志未酬,如星陨落,怎不令天下英雄同悲。”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15-7-30 06:21:54 | 只看该作者
robot2012 发表于 15-7-29 21:48
照了下镜子,好像冒的周公子帅。。。

嘿嘿,之前看过老顽童哥哥的照片,你也挺帅的,实话。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5-7-30 06:5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旻旻 于 15-7-30 08:08 编辑
fendou 发表于 15-7-29 22:30
老三国演义里面有诸葛亮对周瑜的评价,原话:“人言周公瑾嫉才妒能,非也。否则,当年他也不会叫我兄诸葛瑾 ...

首先,欢迎fendou朋友的到访!:)
其次,你说得对。在《三国演义》里,诚如诸葛亮所言,周瑜对诸葛亮并非私人感情上的嫉妒,而是恨诸葛亮不能为东吴所用,也是孙、刘两家各位其主所为之。
另,在《三国演义》里,周瑜被罗贯中“黑”成处处算计诸葛亮,不实。这里只举一例,即第四十六回,周瑜得知诸葛亮识破他对蒋干用计之后(事实上,赤壁之战中,蒋干交没有来东吴,而是在战后才来拜访周瑜的),立即对鲁肃说要除了他。于是就有了逼迫诸葛亮签下军令状,三日之内造成十万支箭,遂有之后的“草船借箭”。而事实上,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并没有“草船借箭”。“借东风”也属子虚乌有。而在《三国志》的正史里,并没有关于周瑜处处算计诸葛亮的记载。历史上的周瑜,气量颇大,如待程普便是一例。他也不是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在正史里,一场以少胜多的赤壁大战,其主要指挥者是周瑜,不是诸葛亮。周瑜的军事战略家的才华确实高超。在《三国志》中,陈寿说:“亮才于治戌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由此可知,相对于诸葛亮而言,周瑜更擅长于用兵,显示出超凡的军事才能。
以上只是个人愚见。
再次谢过fendou朋友!你所举之例,我认同。所以将正文中的“嫉妒”二字删除了,保留“算计”二字,更严谨、客观一些。另,你的此帖也开阔了俺的思路,得出以上个人愚见(写进正文中了,修改了一下),由衷感谢!不知fendou朋友以为然否?与你商榷。
早安,问好。祝一天好心情。:)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15-7-30 07:00: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旻旻 于 15-7-30 20:23 编辑
砚谷墨清 发表于 15-7-30 01:05
一直以来,都觉得罗贯中就是典型的诸葛蜜以及曹操周瑜黑。
三国志比三国演义真实多了。
小说,就当小说看 ...

谢过墨清才子的阅评指导!“罗贯中就是典型的诸葛蜜以及曹操周瑜黑”,同感!在《三国演义》中,尊刘抑曹。确实有夸大刘备、诸葛亮而“黑”曹操、周瑜等人的个性才华。周瑜是《三国演义》里被“黑”得最惨的人物之一。三国志写得真实。小说精彩,就当小说看吧。
早安墨清!愿一天好心情!:)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15-9-7 22:43:52 | 只看该作者
旻旻 发表于 15-7-30 06:53
首先,欢迎fendou朋友的到访!:)
其次,你说得对。在《三国演义》里,诚如诸葛亮所言,周瑜对诸葛亮并 ...

我有段时间没有来了,
我也只是看的三国演义,里面不免有些虚构的,三国志是相对客观的历史。
交流下才能更好的认识周瑜。呵呵。
记得有些节目谈到周瑜的死,说他极可能死于心血管疾病。而不是气死的。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3 18: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