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1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假尾巴上的独自絮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5-2-27 10:0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长假尾巴上的独自絮语
  文/旻旻(图片源自网络)
敲这篇文字的时候,正是正月初十。春节过后,人们通常在初七或者初九这天恢复上班。不过,或许是因为我现在的单位属于非盈利性组织的原因,要到正月十六元宵节后开工。所以,此时的我正是处于春节长假的尾巴上,独自享受时日不多的宝贵假期。
前几天的春节,给我的总体感觉可归结为一个字:累。春节是中国人看来最重要的节日。而人们在春节期间的休假生活却是异常充忙和紧凑的。置办年货、吃年夜饭、走亲戚,以及与多年不见的同学和好友聚会等等,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个时间段。固然比较热闹,见到多年不见的知己老友和同学也颇欣喜,聊得也挺投缘,不过,匆忙和疲惫却也在所难免。尤其是年初五凌晨至天明,户外“迎财神”的炮仗声断断续续轰响了一整夜,严重影响睡眠质量。所以,相对于春节长假的喧闹和走亲访友的疲惫而言,长假尾巴上的这几天是宁静而自适的,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休息和调整。这段时间是完全属于自己的独处时光,为此我倍感珍惜。
我觉得,交往与独处同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需要和存在方式。就其形式和本质而言,前者是与别人往来和沟通,这种方式更趋于外化的现实生活层面;而后者则是独自面对自己内在的心灵,面对一个更为真实和本然的自我。这种方式是属于内在的、纯形而上层面的精神领空。
既然交往和独处都是生活所需,所以我并不排斥交往,只是更偏重和喜欢独处,有自己简单而丰盈的心灵生活。独处时,我能够暂时地与狭窄、局促的现实世界拉开一定的距离,从而享受人生的片刻闲暇与宁静。独处时,天地变宽,光阴浩大。独处时可以自由自在,任凭想象和思考信马由缰,穿越时空,与古今贤哲倾心交谈,一颗心变得简单而具足,舒展而快乐。
也许是性格偏于内向,在热闹喧哗的场合,我通常会茫然而被动。而在独处时,我会感到快乐而具足。于我而言,如果心灵被淘空,即使物质再丰厚,我也快乐不起来。匆忙辗转的年代,我仍然固执地希望自己的人生有哪怕片刻的闲暇和宁静,那便是享受的时光,那便是心灵与神面晤的时刻。
在2013年的春节长假之前,一次很偶然的际会,我从“亚马逊”网淘到一本周国平的《灵魂只能独行》(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本偶然读到的哲理散文,使我颇感入心,感受到的是纯心灵意义上的愉悦和豁然开朗。其后便又登陆“亚马逊”网,淘了周国平的一本自传《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及一套由七本书汇编而成的《周国平散文系列》(译林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前面有说,春节期间的休假生活是异常充忙和紧凑的,在持续而紧凑的走亲会友之余,身心也感到异常的疲惫。不过,此时仍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在春节长假期间与人频繁交往的间隙,我认真而畅快地读完了周本平的自传,感觉这是一本真实并且显露真性情的好书。随后,又利用每晚的餐后或休息前的时间的点滴积累,通读了《周国平散文系列》的其中之一《朝圣的心路》。之所以选择首读这本乃是因为与先前所读的《灵魂只能独行》有着某种内在的连贯和关联。余下的六本书,囿于春节长假期间的时间和精力之有限,目前还未来得及逐一细读和消化。不过我想,在往后的业余时间也同样会在独处时的阅读与思考中感受到心灵的愉悦和具足。
周国平的这些哲理散文,给我以一种明晰晓畅、豁然开朗之感。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使我时常能感受到的是由哲学性的思辩而闪烁的纯正的信仰之光,字里行间透着一种淡泊和静气,一种内在的从容与智慧。在智者面前,时日久了多少也受其感染。其表现之一则是,即便是在暂离那个独处的阅读时空,我也会在不经意中,对现实生活中的点滴琐事生发独自思考和感悟,而非随波逐流,或者仅仅是无意识停留在现实中这一堆杂乱无章的现象本身。
以我个人浮浅的认识,由阅读周国平的哲理散文而逐渐产生的对现实中的琐碎生活现象作一些哲理性的思考和感悟,其意义是积极、入世的,而非一味地消极和遁世。诚然,哲学给人的启迪和思考是具有形而上性质的,或者说理想主义的。但是,我个人并不认为理想主义是消极和逃避现实的,因为它赋予生活以多重的维度。事实上,现实与理想、本能和精神、生存与存在,这两者原本就是生活中同时存在的不同层面和维度。而理想主义和形而上的思考,恰恰是赋予生活以一种崭新的维度,使人在更为开阔、也更为切近人生本质的思考中,与狭窄局促的现实世界拉开适当的距离,从而获得心灵的抚慰与智慧。这等于是使人不只是生活在现实世界这一种维度,从而丰富并提升了一个人生活的内在品质。
至此,为了证实我以上的这些一个人的冥想默想是真诚的,而非信口胡诌,不由就想到前一段时间,发生在我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以及我由此而生发的思考。这姑且也视作这篇拉拉杂杂的独自絮语的内容之一。
由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的健康状况一直不怎么好,于是我改行来到现在的这个单位,从而在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多地与残疾人交往和相处,至今已然四年光阴。虽然我并非残疾人,不过,正如上述自身健康状况的原因,我很能体会残疾朋友的身心困厄和现实处境,以及内心深处的真实渴盼。而我自己其实也是一个病患,只是在程度上未达到残疾的程度而已。就本质上而言,我们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而渴望康复,渴望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理解,这种自身的现实处境和心灵渴盼均与残疾朋友有很大的相通,所以很能理解他们,与他们一起工作和生活,相处得友好而融洽。
在今年的春节前夕,我们例行开完单位的联欢会。往后即与别的单位一样,即将进入春节长假。这当中,单位的一位领导组织我们去参加另一个小区的迎新春茶话会。主题无外是各种各样的残疾人组织起来一起讨论,组织和开展各类文艺活动,以丰富这个群体的业余精神生活,促进社会关爱和理解残疾人。这类茶话会在我们单位之前也曾搞过,话题也属于老生常谈了。与其它的很多会一样,这类茶话会自然也偏重于流于形式。说白了,我们单位里的人去那个小区,也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而事实上,我个人在此类形式的几乎所有会议上,一直只是听得多,讲得少,如此而已。
那天的茶话会有各类人士参加,无论是残疾人还是其他社会群体,大家各抒己见所谈的内容这里也没啥好多说的。这里我只说一个在会上看到和听到的其中一个小插曲,一件小事。当然,这些个人想法从未在此次会议前后的任何场合与人说起。在现实中只字未提。而在写这篇博文的此时,也只是絮叨一些我个人的冥思默想而已。
有几个自称基督教协会组织的成员,在会上鼓动残疾人加入这一宗教组织,这原本也属正常。毕竟,信,或者不信上帝,都是每个人的自由和权利。问题是,他们所提到的希望别人“信仰”上帝的理由,竟十分地荒谬,说是一旦拥有这种他们所谓的宗教信仰,就能够不吃药、不治疗,而使身体完全康复。在场的只听到他们几个一唱一和地鼓吹,却甚少有人应答他们的话。人们以沉默的方式,拒绝了他们的提议。很显然,他们的这种说法严重有悖于常识。同时,即便是在这种动机下“入教”,其所谓的“宗教信仰”也必是虚伪的。此次茶话会上那几个所谓“基督徒”劝人入教的说辞当然也属此类。
至此,我不由得想到一则圣经故事。说耶稣在旷野里住了四十天,其间曾经受魔鬼的诸般刁难。其中之一是,魔鬼把耶稣带到耶路撒冷的圣殿顶上,对他说:“如果你是上旁的儿子,就从这里跳下去,因为上帝会保护你的。”耶稣拒绝了,引《圣经》里的话作答:“不可试探你的上帝。”
耶稣的高明在于他回避了跳下去是否会死,上帝是否会保护他,而是直接否定了魔鬼说这话的动机。个人理解,耶稣之所以如此,倒并非出于怕死,而是觉得如果把相信一种宗教的动机指向现实的利益,那么怀着这种动机的所谓信仰必是虚伪的。信仰原本就属于纯精神的领域,所以它当然不能、也完全不需要以现实的成败得失作为参照系,否则信仰的真实和纯粹则必然受到质疑。毋宁说,这压根就不是信仰。换言之,真正的信仰必定具有形而上的性质,所以它当然不能以在现实世界中是否会得到好处来衡量其价值的高贵的纯粹。
世界上任何一门宗教的产生,其原初的出发点都是一种哲学性的觉悟。这种觉悟是纯形而上性质的,只存在于人的心灵或精神领空,以此来摆脱生死的纠缠和俗世的局限。但是一经流播,便离初衷愈来愈远,变得悖离本质,而只注重外化的形式。诚如周国平先生所说:
释道二教,其原初的出发点都是一种哲学的觉悟,要摆脱生死的纠缠。但是一经传播,便离初衷愈来愈远。适意淡泊的老庄哲学变成了装神弄鬼的妖术,虚无悲观的佛陀哲学变成了积善图报的谋略。大乘宣称要普渡众生,为此不惜方便说法,把佛理改造得适合众生的口味,其结果真不知是佛把众生渡出了苦海,还是众生把佛渡入了尘嚣。
所以,我想说,这些人即便是某一宗教的信徒(如基督教),但他们并非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信仰,或者说,他们的说法与真正的信仰,没有丁点儿的关系。再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是:相信某一宗教的人未必具有真信仰,而一个人并非任何一门宗教的信徒,则未必就没有真信仰。问题不在于其加入哪类宗教组织,问题存在于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对“信仰”一词的理解和觉悟。当然,这里所言及的信仰,并非狭隘的宗教或者是社会信仰,而是一种更为宽广的人的内在心灵信仰,是建立在一个人真实而独立的思想和性情的基础上的一种精神性自我。
关于信仰,周国平先生的思索和阐述精当而发人深省。他说:
人的精神性自我有两种姿态。当它登高俯仰尘世时,它看到限制的必然,产生达观的认识和超脱的心情,这是智慧。当它站在尘世仰望天空时,它因永恒的缺陷而向往完满,因肉身的限制而寻求超越,这便是信仰了。
至此,又回到前面所说的残疾朋友和我自身的健康状况。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充满缺憾和局限。生、老、病、死,古往今来无人能够幸免。更不要说,在人生的历程中还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挫折甚或是困厄。残疾或疾病只是人生的必然缺憾和局限当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罢了。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这句话有两层意思。“芦苇”说明人是脆弱的,如前面所说的人生中限制和缺撼的必然。但是,即便如芦苇一般脆弱的人却是有着各自真实、独立的思想和性情,有着执著不渝的精神性追寻。人在自然宇宙面前,既是脆弱的,同时更是高贵的,前提是拥有独立的精神性自我,有着纯正的心灵信仰。
真正的信仰确实是存在于局限之中。人在信仰面前,看到的是人生的局限和缺憾原本是必然的,并且不因这种必然的局限而放弃永恒的追寻,从而以一种达观和超脱的态度面对局限,渴望在精神上寻求慰藉和超脱。这种超脱绝非是说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使人在适应外在现实世界的同时,又保持一个真实、独立的精神性自我。从而使自己既生活在尘世,又与这个局促、狭窄的外在现实保持适当的距离,在一个远比现实更为宽广和恒久的层面上寻求寄托,从而更好地享受和体悟人生。
敲至此,已是更深人静。在独自的冥思默想接近尾声之时,我为今年在春节长假的尾巴上拥有一段珍贵的独处时光而感到欣慰。同时,还觉得现在有“博客”这样的个人家园也是一件人生幸事。因为这使我能够暂时地摆脱现实的局促和纠缠,独自面对真实的自己,享受独处的宽广和自由,在默自的冥思和自语中,给自己的心灵一个出口。
(旻旻2013-2-19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15-2-27 23:21:39 | 只看该作者
马克下来,日后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5-2-27 23:47:3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5-2-28 08:02:56 | 只看该作者
砚谷墨清 发表于 15-2-27 23:29
周国平
一声长叹
我觉得我无法容忍周国平

墨清贤弟为什么不能容忍他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5-2-28 08:03:33 | 只看该作者

加油去干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5-2-28 08:09:05 | 只看该作者
      旻旻妹妹好长的文章啊~真是出口成章,下笔有神

      关于宗教的那段话我甚为赞同:相信某一宗教的人未必具有真信仰,而一个人并非任何一门宗教的信徒,则未必就没有真信仰。譬如我,虽然肉身并未加入某一组织,但心灵上已有寄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5-2-28 11:12:03 | 只看该作者
robot2012 发表于 15-2-28 08:09
旻旻妹妹好长的文章啊~真是出口成章,下笔有神{:soso__10169062262 ...

那说明你也是有信仰的人啊。都是老文了,现在我的状态很不好,实话。惭愧得很。再次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15-2-28 11:13:16 | 只看该作者
砚谷墨清 发表于 15-2-27 23:29
周国平
一声长叹
我觉得我无法容忍周国平

为什么啊,墨清(不知叫哥哥还是弟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15-2-28 11:15:24 | 只看该作者
砚谷墨清 发表于 15-2-28 09:29
我想最大的原因是,我的心还没有经过更深刻的沉淀。

墨清过谦了,一本书未必适合每个人,只凭心缘。墨清喜欢看什么书?多指导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15-2-28 11:18:46 | 只看该作者
砚谷墨清 发表于 15-2-28 09:29
我想最大的原因是,我的心还没有经过更深刻的沉淀。

墨清很谦虚。而我个人觉得噢,一个人愈是谦卑,就愈是伟大。难能可贵。有时候想想,我的一些想法也是浅薄的,更需要人生的积淀、阅历的增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15-2-28 13:04:00 | 只看该作者
砚谷墨清 发表于 15-2-28 09:29
我想最大的原因是,我的心还没有经过更深刻的沉淀。

贤弟谦虚了,我觉得你的心比我深刻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15-2-28 13:06:45 | 只看该作者
旻旻 发表于 15-2-28 11:18
墨清很谦虚。而我个人觉得噢,一个人愈是谦卑,就愈是伟大。难能可贵。有时候想想,我的一些想法也是浅薄 ...

对呀对呀,我就觉得,俺比你们两位可差远了,老远老远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15-2-28 13:08:07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老顽童:没有没有,没有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23 03: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