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美惠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习近平: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14-9-29 21:51:11 | 只看该作者
 孔子:如何做一个为政者?身正才能令行
  网易网提问:杨老师您好,我来自网易网,在您看来儒家对当代人的教育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杨朝明:儒学是一种管理学说,是一种成人学说。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解决修身的问题,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甚至和自己的内心之间的关系,这样才有可能达到人心的和谐、人际的和谐、人和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儒学作为一种管理学说,对于为政者有要求,比如《论语》第二篇就是《为政》篇,这就是儒学的一种特点,关注社会管理。我们组成社会以后,形成一定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得有一个管理者,这个管理者的意义就很重大。有一次孔子和鲁哀公对话,鲁哀公向他请教一个问题,他说请问:“敢问人道谁为大?”为人之道到底哪个最重要?孔子说了一句话“人道,政为大”。(《孔子家语 大婚解第四》)。政,就是政治。为什么这么说?社会管理者非常重要。最高管理者尤其重要。我们走向哪里,集体努力的方向,前进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他的境界决定。孔子特别谈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 为政治》)。为政者德性就非常重要,为政以德和成人之道,作为个体和作为为政者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作为普通人要做好我自己,作为为政者我就做好为政者。
  《大学》里面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就是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本意。做君的要像君,做臣的要像君,做父的要像父,做子的要像子,为人君为人父特别强调自己的义务。作为为政者、为君者,要加强自身修养,要做一个仁君。如何做一个仁君?孔子论述很多,他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子路》),对于为政者的要求孔子有太多的论述。只有为政者做好了,我们这个社会才有可能安宁。、
  一提到为政者,马上形成一个概念—君子。君子和小人这是一对概念,这对概念有本意和引申意的区别。君子的本意是对为政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它的引申意义是人格高尚,那么它的本意和引申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儒学作为管理学说的精髓所在。为什么这么说?一个为政者应该是君子,为什么这样?因为责任大,所以要求高,既然是尊贵的人,那么你就应该是高尚的人,那么如果解决了尊贵者就是高尚者这个问题的话,那么社会风俗的好坏就可以预期。对于今天它的意义,我觉得可以从一般为人和为政者这两个角度来思考。
  主持人:古代非常重视执政者的表率作用,他的道德情操会影响社会的风气。
  杨朝明:所以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一个为政者它就像风,一般的人一般的小人就像草,所以小人也称草民,草民是指一般的老百姓,老百姓的德行某种程度上受到为政者的影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风俗的好坏是官风好坏的晴雨表。
  主持人:我们今天大力度倡导反腐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从政者带动民风可以这样理解吗?
  杨朝明:可以说现在的反腐倡廉抓住了根本。
  腾讯网提问:我来自腾讯网,我想请教杨老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道德问题成为大家普遍比较忧虑的问题,而儒家学说在道德伦理方面有非常丰厚的资源,那么我们今天如何让儒家的资源为我们新时代的建设发挥巨大的作用?
  杨朝明:每一次说到道德问题我都想到《孔子家语》里面记载孔子所说的话,孔子说“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孔子家语 王言解第三》)。把道和德分开的。老子《道德经》里也是分为道经和德经的。道和德放到一起就是今天意义上的道德。什么是道?孔子那时候天下无道,什么是天下无道?其实这个道就是一种价值体系,天下无道就是常说的价值观混乱,社会观扭曲。有人问过一句话:请问说假话有什么不好,说假话能办成事,为什么不说假话?大家一愣。一旦这样的话,好人得不到好报,那么能者未必能上,庸者未必能下。所以天下无道多可怕,天下有道多重要。
  道以明德。因为有道在,所以德性的好坏能够看出来,“德者所以尊道也”,德性不好就要倒霉。“虽有国之良马,不以其道服乘之,不可以道里”(《孔子家语 王言解第三》)。我们有很多千里马,如果不懂得马性不了解马的情况,一个外行人去驾驭它,那这个马它不会驮你到哪儿去。孔子下面还有句话,“虽有博地众民,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也就是说你地大物博,人口众大,如果天下无道,不以其道之治之,不可以致霸王。我们国家很大,人口很多,不以道治理国家,根本强大不起来,应从这个意义上思考“道德”。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必须使自己的价值观正确,社会观不能那么扭曲,只有天下有道了,只有价值体系建立起来了,我们每个人的德行还是有一个标准,当我们每个人在提高德行以后,我们国家的未来就非常可期。
  主持人:一些社会现象给大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个别人以利益为标准,而不是以杨老师所说的道为标准。
  杨朝明:常说一些社会现象怎样,其实好坏自在人心。只要大家都还有一种衡量标准,说明道仍在。大学之道就是要明明德,把我们这种道德良心,把我们每个人对道的认知显性化,让我们社会形成一种社会共识,这才是价值体系的建立,只有这样才能弘扬正气,鞭挞非正气,鞭挞邪恶。
  孔庙是中国“文庙” 承载中华民族脊梁
  凤凰网提问:杨院长您好,我来自凤凰网,很高兴在孔子故里跟您有一个交流的机会。我想请问您一个问题,我们现在都在提倡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那么就儒学思想而言,您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能够真正起到传承跟弘扬的作用?比如我们当代人是不是应该恢复以前的拜孔仪式?
  杨朝明:实际上传统文化的弘扬就相当于一个大的教育过程,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常常想到曾经读过的《周礼大司徒》,里面的“十二教”对人心的教化包含很多方面,其中第一个就是“以祀礼教敬”,以祭祀之礼培养人的敬畏之心,我们生在礼乐中国,礼乐文化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礼记》里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有很多种,但是在众多的礼仪之中祭祀最重要。
  在传统中国一般的祭祀对象是天神、地祇,人鬼,这种祭祀显然表达了我们对祭祀对象的崇敬之情。那么传统中国常常祭祀孔子,对孔子的祭祀实际上也表达着对于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尊敬。我们现在来到孔庙,通常首先想到的就是拜祭孔子,往往忽略了孔庙里还有很多的配享和从祀的人物,所谓“配享”就是在祭祀孔子的时候,在孔子大殿两边的人,有四配[四配在孔子像两侧,东为复圣颜子(颜回)、述圣子思(孔亻及——字库中竟无此字),西为宗圣曾子(曾参),亚圣孟子(孟轲),是为“四配”。]、有十二哲[东边是闵子(闵损,字子骞),仲子(仲由,字子路),卜子(卜商,字子夏),有子(有若,字子若),西边是冉子(冉耕,字伯牛),宰子(宰予,字子我),言子(言偃,字子游),颛孙子(颛孙师,字子张),朱子(朱熹,字元晦),是为“十二哲”],“从祀”就是大成殿里历代的先贤先荣,这些加起来有一百六十多人。其实孔庙应该是中国的文庙,这个文庙里奉侍的都是中国历代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讲,孔庙祭祀的这些人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在他们身上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价值追求,所以我们祭祀孔子的同时,祭祀这些配享和从祀的人物,表达着对他们的一种敬仰,和对我们民族文化的认知。
  今天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祭祀之礼不可或缺,当然这个礼,既要有礼的形式,又要有礼的内容。孔子在谈到夏商周三代之礼时,用了一个词:损益,损是去掉一些,益是增加一些。礼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变化可以发生一些变化,但是永远不会变的是礼的内容。祭祀之礼中对于孔子、对于历代的先贤先荣的敬意,这种内涵是不可以变的。
  当今社会要推广传统文化,可以从方方面面入手,比如我们读经典、进行方方面面的讲座、开设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等等,这些当然都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手段,特别是让传统文化走近青少年。那么我认为,祭祀孔子在这些手段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14-9-29 21:51:42 | 只看该作者
 丧葬之礼促发人生思考 慎终追远旨在人间秩序
  主持人:当代中国仪式化的东西已经很少了,反而在日本和韩国保留了一些传统文化的礼节或仪式,近年来我们在新闻中看到,一些地方和团体在试图恢复中国传统种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仪式,比如成人礼,比如祭孔仪式等等,怎样把这些活动的形式化和仪式感区分开,让仪式不仅有“形式”更有“内容”,杨老师有什么看法?
  杨朝明:礼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辩证的关系,这是大家都比较了解的。没有形式,内容就失去了载体,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形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在我们人的成长过程中礼仪很多,传统中国里孩子出生了有“出生礼”,命名的时候有“命名礼”,15岁以后有束修礼,到了成人以后有“成人礼”,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礼”,再长大结婚有“婚礼”,最后走向人生终点还有“丧祭之礼”,这些礼仪的存在都为了现实中的社会秩序。比如丧祭之礼,为什么中国人特别注重丧祭之礼?丧礼是人在去世的时候进行,祭礼是一种祭祀礼,它虽然礼敬的是已经逝去的先人,但着眼点却是现实的人间秩序。
  比如说在我所在的曲阜师范大学,当年一个我们非常尊敬的老师去世了,享年还不到65岁,我们给他送葬的时候去了很多的老师和学生,告别仪式现场一片哭声,等到大家离开的时候,我的另外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老师说:如果我去世的时候有这种场面,我就心满意足了。说明其实在这个时候,大家实际上都在思考人生,我的舅舅是一个村长,他去世的时候我去参加他的丧礼,大家在丧礼上写的追悼词都非常朴实,人人都能理解,到了介绍他生平事迹的时候,周围哭成一片,我作为一个晚辈,同时又在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在思考在丧礼上这样的做法有什么价值和意义。我们可以想见,如果逝去的这个人这一生所做的事大家都不喜欢,请问悼词怎么写?如果悼词都不能写实话、不写真话,那么这个悼词又有什么意义?
  在《论语》里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就是丧礼,追远就是祭礼,为什么要慎终追远?看重的是现实的人间秩序。这些礼仪不是为礼仪而礼仪,是有其内在的目的性的。
  礼失去内涵如同种地不撒种 只剩表演毫无意义
  比如古代中国,一个孩子长大了要举行成人礼,如果举行成人礼仅仅流于形式,这种礼就达不到它应该达到的效果。现在我们常常在电视上看到,如果一个不到18岁的孩子出了问题,镜头会打上马赛克,为什么这样?因为这个孩子未成年,还没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既然如此,我们可以这么问,17岁和18岁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说有区别,请问谁告诉过大家这种区别了?
  传统中国的成人礼,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礼就是在宣示这种区别,成人礼的内涵是什么?它的内涵是:弃尔幼志,顺尔成德(《仪礼•士冠礼》)。就是要把你的孩子气丢掉,把你的成人德行固定下来、充实起来。古代的成人礼非常简单也非常严肃,所谓简单,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日子,请来参加礼的人举行,举行的时候三道冠。第一道冠简单的“缁布冠”,举行完这个帽子就扔掉了,它表达一个孩子从童年走到今天,之前可以草草率率,但是这个阶段结束了,会非常明确地让孩子认知到这一点。第二道冠就是“皮弁”,皮弁就是武士的帽子,为什么有这道帽子?就是告诉这个孩子人生需要努力,幸福的生活不会凭空到来,所以你自己要有生活的上进心,这是第二道冠。第三道冠就是“爵弁”,爵弁其实就是冠帽,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就是告诉你不仅要管好自己,还必须承担起应当承担起的家庭责任和社会义务,这样才能真正成人。
  那么简单的三加冠仪式完成了以后,开始(给孩子)取字。比如,孔子名丘字仲尼,有字说明你已经进入成人了,称字而不称名是已经进入成人社会的标志,意味着你可以以成人的身份拜见自己的亲人、拜见家族长、拜见贵族、拜见国君。那么被拜见的人,根据不同情况有所教诲,会让你铭记终身,这就是古代的成人礼。
  成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戒,就是防止你出问题。始于善,开始的时候和善的人事结交,如果能“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国语•晋语六》)。整天和好人在一起,那么肯定会学得越来越好,不好的东西就进不来,反过来如果“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至矣”(《国语•晋语六》),如果和不好的人打交道,慢慢就学的不好,好的东西反而学不到了。所以下面说 人之有冠,犹如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出自《国语》]。人举行了冠礼就好像宫室有了房子,房子当然会变脏,脏了打扫就是了,但是它毕竟可以遮挡风雨。一个人举行了冠礼以后,他也会犯错误,但是我们可以提醒他不能那样做,不能那样做就意味着他知道怎么做。
  《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里说:“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我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万一做不好了还可以修正自己,意味着一个人举行了冠礼就要管得了自己,既然能够管得了自己,那么再出问题,电视台就不给你打马赛克了。
  由此可知,成人礼的这个“冠礼”有它内在的意义,它让一个孩子明确地感觉到:我是一个成人了。这是传统中国的冠礼,其他礼同样如此,礼的形式一定要表达礼的内涵,失去礼的内涵,这种礼的形式仅仅带有表演性质,那么礼就没有多少意义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记 礼器》,“礼不本于,犹耕而弗种也”(《礼记 礼运》)做礼的时候如果失去礼的内涵和内在的意义,就像种地不撒种子,那有什么意义?传统中国的礼仪,实在是太博大精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14-9-29 21:52:15 | 只看该作者
 走向世界:教科文组织石碑箴言契合中国传统文化
  主持人:谢谢杨老师非常精彩的讲解,以前我们只知道有成人礼,却不知道成人礼还有这么复杂的内涵。接下来哪位想向杨老师提问的?
  人民网提问:杨院长您好,我来自人民网,很高兴有机会向您提出问题。我们一直讲传统文化走出去,在您看来儒家文化应该如何走向世界?与世界各个文明之间展开对话,我们儒家思想又为世界提供了什么样有意义的资源?
  杨朝明:这些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世界在了解中国,中国也应该让世界更多了解自己。我认为今天中国文化走出去,像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像海外的文化中心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做法。我曾经去过几个海外的孔子学院,比如孔子研究院和维也纳孔子学院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我们也曾经专门编过类似《孔子这样说》的读本,进行一些交流活动。在这些交流活动中,中国文化更多地被孔子学院的学生学员所了解。
  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们要提高文化的开放水平,我认为就是要让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让我们中华民族深层的价值体系为世界所认知。前些年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后来有华语学者提出:文明之间不需要冲突应该对话。前不久总书记到欧洲时,也特别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提到了关于文明的问题,他说到文明应该是多元的,文明是平等的、是多彩的,特别提到文明是包容的。总书记在会议上的讲话我认为是关于中华文明的新的表述,这种表述显然超过了“文明冲突论”,其实也包含了“文明间对话”的理论,这也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种宣言。
  我们可以这么想,中华文化有包容的特点,总书记在孔子研究院视察时的座谈会上特别提到,有一次他陪某国家元首看长城的时候,那位外国领导人跟总书记说,我站在长城上发现你们的文化是防御型的不是侵略型的,别人侵略的时候要建起长城来挡住它。总书记接着说,这个长城其实还有一个象征,外民族进来以后我们都是一家人。其实这就是包容,是我们民族的一种包容和吸纳。回忆中国的历史,我们很少去欺负别人,儒家文化其实是一种修身的文化、和谐的文化,同时也是一个包容的文化。总书记在巴黎的讲话中,特别引用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门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的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句话用中国的语言表述会更加简洁,中国文化谈的就是如何建起人心的堤坝,在《礼记》里有一篇就叫《坊记》,告诉我们如何把握住人生的种种做法。
  我们中国文化常常提到“中道”,中道就是中庸元素,相传已久的中道元素在《尚书》里有16个字可以概括: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心惟危,指我们每个人的人心都是高深莫测的,而我们的为人之道、社会的发展之道该如何去做,这就是道心。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告诉我们恰当的把握住那个“中”,也就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要铸起一道堤坝——作为社会人应当如何去做。在《孔子家语》里有这样的论说,“凡夫之为奸邪窃盗靡法妄行者”,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生于不足,不足生于无度,无度则小者偷盗,大者侈靡,各不知节。”那么我们就需要有一个度,这个度是什么?这个度就是礼。“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心想什么别人不知道,但是美恶皆在心中,“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离开礼怎么行呢?我们中国的礼乐文化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门前这个石碑的话,如果用中国文化进行阐释会更加深刻。
  《论语》的齐家之法:说孔子曾离婚是千古误解
  提问:杨老师您好我来自新华网,刚才您谈到如何去“修身、治国、平天下”,关键的一环“齐家”还没有谈到,《论语》中是如何记载家族之事的,当代人应如何践行“齐家”的精神?
  杨朝明:中国特别注重家庭,我们这个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就是家庭,那么中国人在思考家庭的时候,首先会思考家庭如何和谐。大家知道,中国有着阴阳观念,阴阳观念来自天地,有天地然后有阴阳,有阴阳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妻,有夫妻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这些概念把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贯通起来,因此中国人特别注重家庭。
  其实我们的很多经典都是关于家庭的,比如《诗经》里说“宜其室家”(《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讨论的都是家庭问题。我们每个人的修身也是为齐家来做的,由家进一步去放大就变成了国家。我们读传统经典的时候会看到,它对于夫德、妇德、子德和夫妻之德等等都有非常详细的论述。为什么要这样?这考虑的就是齐家的问题。家庭和谐了国家才能和谐。传统中国里的儒家文化把这一点进一步放大,就出现了家族文化,也出现了家训族规等等,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前几年北京一位学者曾经组织180多对夫妻向孔子宣誓永不离婚,很多人在网上批评说孔子是不是也曾经离过婚的?这当然是一个误解,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澄清,我们对于孔氏所谓“三世出妻”是一个误解,“出妻”这句话是对“出母”这个词的误解。出妻可以理解为把妻子休掉,出母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生身之母,很多人把出妻和出母简单对等起来,所以出现对孔子的误解。孔子的家庭观念非常重。只有了解一个人的家庭才能了解这个人,同样了解一个家族才能了解一个社会。在《孔子家语》里类似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孔子家语 大婚解》对妇德的要求都很多,一提到妇德,我们马上会想到是不是三纲五常里面的:夫为妻纲,其实里面有些表述在现代人看来都会觉得很吃惊,比如其中提到的对于妻子的尊重,如果一个妻子在自己的公公婆婆去世后供奉三年之上,就不可以再休掉她的,妻子去世之后丈夫要把她供起来表达自己的哀思。还有在选择妻子的时候有“几不娶”,还有促进出妻的说法,这种出妻不是随便的离婚,而是对夫德的一种要求,“几不娶”实际上也是对家庭重视的表现。如果详细分析其中的条目就会发现,“几不娶”对于一个人家庭地位的尊重,由此进一步显现出女子作为家庭成员,应当受到更多的重视。它对一个女子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要求很高,如果一个家庭里出现偷盗行为家人被抓,这样的女子大家都是不娶的,从整个社会来讲,这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也有利于这个家庭保持一种正气和纯洁,《孔子家语》里的这些条目都是有类似的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14-9-29 21:57:49 | 只看该作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思想精髓亦是当代处事黄金法则
  主持人:今天上午大家参观了孔庙、孔府、孔林,相信对孔子的日常生活和家庭也有一些了解。下面一个问题哪位媒体朋友想向杨老师提问?
  光明网提问:杨老师您好,我来自光明网。刚才您说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在当代社会有哪些意义,能否举一两个事例来说明?
  杨朝明:修己安人是儒学的精髓,如果我们要问一个人什么叫儒学,他如果回答说:儒学就是“安人修己”之学,我认为他抓住了根本。如果我们问孔子,孔子也会这样说。有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在一起聊天,孔子告诉曾子,“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回答:“唯。”孔子回答完就出去了,其他弟子问曾子,老师说了什么,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什么叫忠?敬己为忠,推己之为恕。敬己、推己就是“修己安人”。如果可以再问一句,忠恕两者之间哪个更重要?“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贡就这样问过孔子,那么孔子会告诉我们:“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字就是恕,孔子进一步解释什么叫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世界宗教议会认为是21世纪为人处事的一种黄金法则。
  我们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很多人对这句话特别推崇,中国历史上宋代的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有人就说,不要说半部《论语》治不了天下,就是一百部《论语》也治不了天下。没错,如果抓不住儒学的精髓,读再多遍《论语》都没用,抓住了儒学的精髓,说不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就真能解决问题。
  怎么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一位年轻的博士问我,杨老师你不要大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这句话也有问题。我说有什么问题?他说:如果按这句话的逻辑,比如我不想吃肉,那么你也不能吃肉,这句话对不对?当时还真的把我问住了。结果我回来后我想,不对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双重否定,“我不想吃肉,也不强迫别人吃肉”,这样理解才是对的,至于你吃还是不吃,那是你的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过来:“己所欲施于人”这对不对?如果“自所欲施于人”可能出现一神教,我有信仰的东西你就不能信仰别的,所以这八个字的表达是非常严谨的。
  其实这句话表达的就是 “恕”,当年在一次学术沙龙上,我和一帮学生下楼,一个年轻学生手里拿着纸屑随手扔到地上,我问他:我们刚刚讲完修养的问题,你怎么又把纸随便扔呢?他说:老师,如果大家都不乱扔垃圾的话,校工不就失业了吗?他说完这话之后有的同学笑了,当时旁边就有一个50多岁的女同志在打扫卫生。他的这种说法当然是有问题的,我作为一个老师不能让学生难堪,但是我在想,如果那位校工是这个学生的母亲,他肯定不会这样说,如果这位校工是他家里的亲戚他也不会这样说。要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点很不容易,儒学的精髓就在于“忠恕之道”。
  什么叫恕?孔子常常说恕的问题,在《孔子家语》里就有一篇叫《三恕》,谈到我们在修身做人的过程中,可以换位思考,“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中庸》)。”我希望我的下级怎么样对我,我就用这种方式去对待我的上级,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对自己,我们就用这种办法对待自己的父母,反过来也是一样,我希望朋友对自己好,要先考虑我是不是这样对待了朋友,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这些问题就容易解决了。所以我们现在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偏颇,其实都是恕道没有做好,恕道的价值和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儒”自商朝就已出现 最早为沐浴意
  主持人:杨老师谈到了“忠恕”也谈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插一个网友的提问,这个网友的名字叫“逍遥此生”。有人说儒家塑造了中国人软弱的一面,儒家思想过于重文轻武,从而导致中国在古代历史中经常处于被入侵的地位,刚刚杨老师也提到,我们是不去侵略别人的。您认不认同网友的这种说法?
  杨朝明:我不认同这种说法,说儒学塑造了人柔弱的一面,那么也许这种理解对了一半。因为在古代的《字书》里面说“儒,柔也”,但这种柔和柔弱不是一回事,它是以柔克刚的柔。什么叫儒?儒,甲骨文里就有这个字,相当于需要的需,上面是雨下面是人,实际上这个叫沐浴。现在祭祀的时候常常要斋戒沐浴,沐浴就是改正自己,洗掉自己不应有的那些污秽。《礼记》里说一个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其实,在孔子之前就有儒的存在,孔子之前的儒是一种职业,是一种为人相礼的职业。后来儒家和儒有联系也有区别,它虽然也做相礼的职业,但是不仅仅是相礼(编者注:祭祀或举行婚丧典礼时在旁宣读行礼项目),而是让人用“先王之道以润其身”(邢昺注疏《论语 雍也》)。
  我要改变一个人,虽然也从事相礼的职业,但是我还要从事人心的改变。那么这就是后来的儒家,所以儒家在改变人的时候它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教育就是慢慢进入人心的过程。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柔,但是我们知道我们中国的儒家讲究三达德,即智仁勇,中国儒家特别强调勇,早期思想家对此不断论述,比如孔子说“杀生成仁”,这是不是勇?荀子曾经把人的勇分成几类,“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恈恈然唯利饮食之见 ,是狗彘之勇也”(《荀子 不苟》),我们看到猪狗抢食物,没有廉耻,不顾生死,看到利益不顾一切,这就是狗之勇。商贾之勇是指见利忘义的商人,小人之勇就是一般的匹夫之勇。荀子提倡的是“士君子之勇”,说到这里我们常常想起来孟子他提到“吾赡养我浩然之气”,这就是士君子之勇。               
  中华民族在儒家思想学说的指导熏染下,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没有侵略过任何人,但是我们也能成功地抵挡外来入侵,只不过到了近代中国我们受到了太多的欺凌。我们不能简单把近代以来的落后归结到文化身上,这是受近代以来反传统的传统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14-9-29 21:58:25 | 只看该作者
 近代中国人难以认识到儒学的真精神
  主持人:我再引申一下,近几年有些话题经常会引起大家的讨论和一些人的追捧,比如狼性法则、弱肉强食,这个跟咱们以往所经常听到的儒学观点是不一致的,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您刚才提到勇,那么儒家认为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表现勇,什么时候表现仁?
  杨朝明:你提到的问题和刚才的问题是相联系的,为什么近代以来我们形成反传统的传统?其实是我们功利地去思考一下,我们的柔弱、忍、忍耐,它其实就是一种文明,它不是一种软弱,近代中国我们受到了太多受屈辱,我们在反思落后原因的时候,我们转嫁或者迁怒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就相当于我们一个人在这里谈天说地生活得很安逸,突然门外面进来一群强盗又杀又砍又打又骂,这时候我们所有的人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把强盗赶出去,谁谈伦理道德都一定是迂腐的。
  近代中国人对文化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基于这种对强盗式进入的恐慌性反应,在这种恐慌性之下,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缺乏一种理性和冷静。在这种观念之下,我们很难认清楚原始儒学的真精神,我们看到的都是儒学在历代中国偏颇的东西,我们对于儒学的认知发生很大的偏离。
  孔子一生栖栖遑遑 丧家之狗是其真实写照
  主持人:谢谢杨老师,下面的时间还是给媒体朋友。
  中国新闻网提问:杨老师您好,我来自中国新闻网。我想就孔子本身的问题向您询问,我们知道孔子一生其实命运并不好,在政治上也是郁郁不得志,史书上甚至说孔子“累累如丧家之狗”,但是在后世孔子却被奉为“至圣先师”,孔子的思想在当时为什么不能实行,后世却又被如此推崇呢?
  杨朝明:这个问题涉及到对孔子整个个人品格、政治品格和政治命运的一种理解,我们后世尊孔子为“至圣先师”,但是孔子在世的时候给我们的感觉是栖栖遑遑。各位到了曲阜如果从高速公路下来首先看到的是一群马车,如果走104国道来曲阜市,看到曲阜市的标志也是一辆马车,好像孔子一生不停奔走,事实上也是如此。孔子在为政几年以后周游列国,他的一生应该说到处奔走,栖栖遑遑,他自己终其一生,自己的政治理想没有实现。有一次他到了郑国和他的弟子走失了,其他弟子找老师的时候问到一个人,我看见东门有一个人啊,头、脖子、肩膀长得像哪个圣人,“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史记 孔子世家》),这也是把他比喻成圣人,但后面有句话叫“累累若丧家之狗”。
  北京大学李零教授专门有本书叫《丧家狗》,副标题叫我读《论语》。在李零教授的心目中,孔子这一生没有什么精神家园。我也认为“丧家之狗”的确是他政治命运的深入写照,但换一个角度,如果我来写本书,我也可以叫这本书为《择木鸟》?有人说孔子丧家狗是自己说的,其实择木鸟也是孔子自己说的。孔子一生他周游列国也是希望有一个地方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有一天当楚国的国君派人请他的时候,他的弟子向孔子表示祝贺:老师,终于有人用你了。孔子这时候很冷静,他说如果这时候国军真的用我,我用我的这种办法去做的话,未必他真的能同意,所以他下面说了一句,“鸟能择木,木焉能择鸟?”(《左传 哀公十一年》)
  这个木当然就是树,在孔子那个时候,列国林立政权多元,孔子把自己比喻成一个自由飞翔的小鸟,他可以在列国里面的大树间自由选择,也正是因为孔子有他自己独立的政治品格,他才决定了他自己“丧家之狗”的政治命运。
  要知道,在那个时期更容易成功的可能是野心勃勃的“狼”,未必是忠心耿耿的“狗”。因为孔子有他自己独立政治品格,他认为“道不行,乘浮于海”(《论语 公冶长》),孔子追求道的实现,他认为自己生不逢时。
  在刚刚出土的一批早期儒家文献里面有一篇叫《穷达以时》,主要就是讲一个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孔子在鲁国为政做得很好,但是毕竟他自己后来又离开了鲁国,变得栖栖遑遑。孔子的问题就出在“时”上,孔子所处的时代叫“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在列国征战的过程中,孔子的思想显得比较迂阔。孔子一生他没有得志,他的理想没有得到实现,所以他的政治命运是那个样子。但是孔子的学说毕竟是一个道恕,后来历史证明,要进行历史的选择的话,还要选择儒家。
  历史选择儒家是痛苦的选择 也是正确的选择
  大家知道秦朝的前身是秦国,秦国经过商鞅变法迅速强大起来,建立统一的秦王朝。秦始皇想得很美,他希望“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但他是二世而亡,他是怎么灭亡的?汉朝建立以后必须反思这种落后的原因,在反思落后原因的时候有很多非常精道的说法。比如《过秦论》,《过秦论》就是秦过论,“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易也”,不失仁义使秦朝速亡。汉朝怎么办?汉武帝曾被大臣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柰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史记 汲郑列传》),于是后来汉朝都要施仁义。
  汉朝初年进行类似反思的人很多,比如叔孙通被司马迁奉为汉家儒宗,“夫儒者难与进取, 可与守成”(《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儒打天下不行,守护天下离不开儒家的,所以儒者难以进取可以守城。还有人说骑在马上可以打天下,骑在马上不可以治天下,一系列的反思经过汉初70年的休养生息最终选择了儒学,这是一种痛苦的选择,也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从此以后孔子学说、儒家思想和中国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孔子的地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许孔子想得到也许孔子想不到,但是孔子的学说在后世受到重视显然是由孔子思想的内涵决定了。孔子的用和不用,我们总结这个历史其实它的价值和意义就不言而喻。
  主持人:能不能概括成乱世用法家,治世用儒家?
  杨朝明:仔细去看《论语》和《孔子家语》,特别是《孔子家语》,我们就看到法家、儒家、道家各家考虑问题其实都是国家治理的问题,就像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里面说到,包括儒家在内的各家“此务为治者也”,都是考虑治理。但是治理的学说有省有不省。就是有的学说非常简洁明快,有的未必真的很简单,但是这里面有的很显性,有些很柔性。刚性的、柔性的、显性的或者隐性的,如果我们去进行历史总结的时候,它们之间的作用就相当于现在我们去论证是法治重要还是德治重要这样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14-9-29 21:59:02 | 只看该作者
孔子非常重视周文化 偶像是周公
  主持人:下面还有哪位朋友有问题?
  环球网提问:杨院长您好,我来自环球网,我想问您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论语》里面有一句话曾经遭很多人议论,就是“唯女子与小人唯难养也”。我记得您在书中说过,这句话是大家误解了孔子的原意,您能不能利用现在这个机会给大家重新解读一下这句话。另外《论语》中还有没有别的话被大家所误解,请您今天为大家做一个正本清源的工作。
  杨朝明:谢谢,你提到这个问题可是一个大问题。虽然这在《论语》中只是一个具体问题,但它影响很大。说到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对《论语》里面很多具体问题的了解,实际上涉及到对于我们整个中华文明如何理解的问题。比如孔子学说的来源问题,孔子思想的形成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自己悟出来的,它是一种继承。
  所以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周文王、周武王对孔子的影响很大,这是一个前提。第二个前提,孔子非常注重礼乐文明,中国礼乐的奠基人是周公,周公跟孔子什么关系?大家想到《论语》里面一句话,孔子曾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 述而》),说明孔子衰老了,梦不见周公说衰老了,说明周公在孔子的心目中是魂牵梦绕的人物,这是第三个前提。孔子和周公,孔子和周文王、周武王,他们这种关联使孔子非常尊重周文化。
  孔子重视小人 不轻视女子
  那么孔子这里面说到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论语 公冶长》)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句话,孔子说了两部分人,一个是女子一个是小人,女子难养和小人难养。为什么难养?“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我们可以这么简单地去理解,如果孔子没有轻视小人他肯定就没有轻视女子,他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如果没有轻视小人就不会轻视女子。
  什么是小人?这是一个前提,我们前面提到君子和小人这是一对概念,它有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分,小人就是指一般的民众,它不是指人格低下的人。如果按照我们原来对小人的理解,把女子和小人放在一起要重视女子才怪,这个地方的小人说的是小人的本意,即一般的民众。
  有一次我在读《逸周书》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一句周武王要灭商,把大小官吏找来,给他们训话,请大家要敬吾乎敬之哉,下面说了一句“无竞惟人,人允忠”,不要和老百姓争利,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支持你。“为事为敬小人难保”,因为小人难保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敬。什么是小人难保?我看那本书下面有一个“保,以养也”,保就是养,小人难养,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敬,闹了半天这句话是周代一个传统的观念叫“敬德保民”。为政者只有敬其德才能保其民。因为保民比较不容易,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为政者,作为一个管理者我们一定要尽其德,这里显然没有轻视小人。
  那么这个保养也有没有依据?我们去查《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明确说到“保,养也”,《说文解字》是汉代编的,汉代人为什么编《说文解字》?就怕别人误解。“敬德保民”别的典籍里面也有,《尚书 康诰》里面也有这句话,周公在实行分封制时,把他最小的第七个弟弟封在卫国,卫国是商朝统一的中心,他在封卫国的时候特别告诫他,“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你干的好事坏事上天都会看着,伪装是没有用的。“民情大可现”,我做事是好是坏,同志们对我的评价是能够反映出来,我做得好一定有好的反映,做得不好一定会有不好的反映,这叫“民情大可现,小人难保”。这很明显是重视小人,他也不会轻视女子。
  孔子教导为政者要公平公正
  有人说为什么单独把女子说出来?其实大家知道,在当时的社会舞台上活跃的全都是男性,女子从事特殊的劳动或从事家内劳动,这时候他特别说到女子。反而是注意到女子这个群体。这句话后面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简单地说就是《论语》这本书它是关于一个社会管理的学说,它是教导为政者如何管理。它是说在管理小人和女子的时候,要注意管理的度,不要过分地敬也不要过分地远。
  我们回过头来如果看当时的《逸周书》和《孔子家语》,有很多关于近和远的论证,比如《逸周书》里面说到我们要提拔一个干部,就要考验他,其中有一句话就是说要故意疏远他,“远之以观其不二”(《逸周书•官人解第五十八》),我要疏远他看他是不是心生二心,我也可以对他特别得好,看他是不是变得缺乏应有的恭敬,这叫近之远之。《孔子家语》里面还有一句话,“政均则民无怨”(《孔子家语 入官第二十一》),这个均不是指绝对的平均,而是公正公平。如果在管理过程中公平了,老百姓就不会产生怨愤。
  所谓“正均”就是不近不远,现在大家都能明白,孔子这句话更多地还是强调一个管理的度,对待女子、小人、一般民众的时候要明白理解他们。得到他们的支持并不简单,管理的时候不能无原则地亲近,如果无原则地亲近会对你缺乏应有的恭敬。如果疏远了他或者不注重他的利益,那么他也会对你心生怨恨。我们理解《论语》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了解这本书的性质。
  有一次我听到一个人在演讲里解释这句话,他说他理解孔子,孔子这么了不起的人物他怎么可能轻视女子。可能有一次孔子和他夫人生气了,孔子一生气骂了一句真难养,他这一骂结果让学生听见了,于是写到《论语》去了。我听到这句话后,我觉得这个讲座可以不听了,为什么?他不知道《论语》是怎么陈述的,《论语》的编者是谁,《论语》编者的意图,《论语》为什么是这么编辑的,前后上下文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他不了解这些,他对这句话的理解就完全错误  
  我认为这句话是一个千古误解,这句话冤枉了孔子。虽然那个时候谈不上对女子与小人是多么的尊敬,但是它毕竟不是我们原来理解的那个意思,实际上在《论语》中类似的误解还有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14-9-29 21:59:34 | 只看该作者
“食不厌精”不是吃饭要追求精致
  比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很多人理解以为我们做食物的时候越精越好,切肉越细越好。其实这里面的厌读yan,即餍,意思是“饱足也”,就是我们吃饭不要过分追求精,切肉不要过分追求细,言外之意我们不要过分追求生活的小节,这和孔子一贯的思想主张实际上是一致的。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里仁》)。
  我们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作为一个世人应该有志于更高的追求,道学的追求,如果今天穿的不好或者吃的不好觉得没面子,这个人境界就不高,他其实就是对人的一种更高要求。我认为就是类似的误解可能真的还有不少,只有正本清源地理解才能把握住孔子思想的真谛。
  儒家两千多年的发展思想既有发展 也有偏离
  主持人:谢谢杨老师的解答,因为孔子的这句话曾经伤了不少女性读者的心,今天杨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正确的解答方法。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还剩下最后两个问题,一个给现场的媒体朋友问题,另一个问题我们会给“我有问题问孔子”留言板里的网友。
  千龙网提问:杨院长您好,我来自千龙网。刚才听到您讲到关于儒家的内容,对此我有一个疑问,儒家在中国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每个时代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样,也会有变化。那您觉得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应该如何去面对不同的人对它不同的理解和诠释呢?
  杨朝明:谢谢你提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也是很大的问题。儒家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多的分歧?儒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之中,它既有正向发展,也产生了一些理解上的偏离。那么如果简单地说,先秦时期的儒学我认为它具有明显的德性色彩,比如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君臣父子各自应尽本份。但是到了秦汉之后,君权至上,“君君臣臣”变成片面强调君权;“父父子子”、“父为子纲”变成了片面地强调父权,因为汉代以孝为天下,特别强调子女对于父母的孝,再加上“夫为妻纲”,三纲五常就变成今天理解的三纲。其实,这就说明此时的儒学变成一种威权色彩。
  《论语》里还有一句误解较深的话,孔子曾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篇》),这句话如果按照传统理解:让老百姓按照我们的道路去走,没有必要知道原因,这是显然的愚民政策。事实上,宋代以来就有人认识到了这句话的问题,觉得不应该这样理解。比如宋代的大儒程颐就认识到,但是当时毕竟没有新的材料,他的说法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到了1993年,湖北郭店楚墓中发现了一批竹简,这批竹简告诉我们这句话是一个标点的错误:“民可使,由之”,它的意思是如果老百姓都生活得很安逸,那么为政者就不要去干预他。“不可使,知之”,如果老百姓都不听你的,你要知道为什么。知之,就是知民。这句话不仅不是愚民反而是重民。其实《孔子家语》也有一句话和这个相应,《孔子家语》里面说“君子利民”,君子当然就是为政者,一个为政者去管理老百姓,不可以不知他们的情况。“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既知其性,又习其情,然后民乃从命矣”(《孔子家语•入官第二十一》),作为管理者必须了解自己的管理对象,解民情和民性,这样的管理才不是盲目的。《论语》里面这种误解非常多,由于帝制中国里面君权至上,特别强调夫权,加上三纲格外强调,于是儒学在我们眼中出了很多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14-9-29 22:00:14 | 只看该作者
了解儒学在历史上的变化 才能清楚地看到其本源
  那么近代以来由于我们受了太多的屈辱,我们反思落后原因的时候,又转嫁迁怒于自己的民族文化。所以我们很多人开始反对儒学,但是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守护儒学,可以简单地说,反对儒学的人实际上更多的看到了威权儒学,守护儒学的人更多看到了原始儒学的真精神。
  我们只有分清楚儒学的这种变化,才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儒学,了解自己的传统。五四时期喊出一个口号“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五四时期尽管像李大钊提出“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象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但毕竟那个时代打倒孔家店声浪像脱缰的野马,李大钊的声音根本无人注意。我们只有了解历史上的这种变化,才能更清楚看到儒学的真精神。
  主持人:刚刚有一个人提示我说现场媒体的提问可能太短了,我们再增加最后一个问题。
  不懂《周易》肯定不懂中国 不懂《易传》肯定不了解中国智慧
  腾讯网提问:杨院长您好,我来自腾讯网。我个人有个看法,儒学在秩序维护层面存在一个被异化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宋明以后特别突出。我觉得这肯定既有外在原因也有内在原因,我觉得外在的原因是社会的需求,内在原因说我注意到从儒学本身的发展来讲的话,在后期的儒学发展当中比较多的强调了它的伦理方面和秩序维护方面的价值,但是忽略了儒学形而上的部分,包括我们今天讲的儒学的时候都是比较忽略它的形而上的部分。那么说我们在看到《中庸》也好《易传》也好,关于形而上的阐释是非常多的,儒学讲究“内圣外王”,也就是说它的外在的这种功能发挥一定是以它内在的您刚才讲的一个道术也就是形而上部分,那么您如何评价或者认知儒学的形而上的部分,在今天儒学的发展当中应该怎样来充分阐发这一部分的价值?
  杨朝明:儒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发生偏离,就是儒学的异化,就儒家思想而言,每个朝代的思想都有它的价值,每个朝代对于儒学的理解都是对它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应。此外,儒家的理论也深刻地体现在它的形而上层面。我们很多人看到了儒学的表层看、表象或只读了一句两句,就开始对儒学表达自己的认识。这种理解会影响很多人,包括西方的很多人。
  包括黑格尔在内的很多人,黑格尔说孔子“一点也没有思辨的哲学——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但是黑格尔很遗憾,他说“我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完全读懂《易经》”。我认为读不懂《周易》,你肯定读不懂中国,你读不懂《易传》肯定不了解中国智慧,他思考的深度高度也许就表现在他形而上的这种思考之中。
  孔子思想非常严谨 非常有高度
  所以我提到有一位英国作家贡布里希,他是研究世界历史的,他有一本书叫《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孔子提出的方法是简单的。也许你不会马上就喜欢它,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比人们第一眼所看到的更多的智慧。”子贡怎么说,孔子之言“幸于天道不可得耳闻也”(《论语 公冶长》),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曾经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不可得耳闻”就是孔子不太常表达自己的意见。
  孔子关注现实问题,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孔子没有更深的思考。如果我们真的去读《易传》读《周易》,会发现孔子的思想非常严谨,是非常有高度的。他把人放在天地之间,人既然处在天地之间应该效,就要仿天地之道,天道自强不息,地道厚德载物。“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曰义”(《易经》),人既然处在天地之间,那么我们就要效仿天道。
  孔子会思考人的一种存在客观性,我们处在这个地方,就会受到这个地方的影响。我们处在南方或北方,如果食肉或者食草,其结果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孔子家语 执辔》篇里面有一个长篇论述,这个长篇论述的背后有一句话很值得我们思考。孔子和弟子子夏、子贡在一起的时候,孔子说:“我唯吾老聃之言”,老聃就是老子。这样的道理我从老子那里听说也是这样的,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孔子反过来问子贡你说呢?子贡说“微则微矣,然则非治世之待也”。你虽然说的很精微,但是我们现在治理天下的时候这些暂时还是用不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14-9-29 22:00:45 | 只看该作者
 孔子关注现实 希望用先王之道改变人心
  这说明孔子在思考什么问题?其实孔子关注的就是现实中的一些问题,所以孔子跟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小人儒就是把儒当成一种职业,那么君子儒就是用先王之道改变人心,关注的是天地之道以及人心和社会。所以老子有一腔关怀,他和老子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知其不可而为之。
  英国作家说你不要以为中国只有孔子还有别人,比如老子,“也许老子在远方孤寂的群山中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可以像他所说的那样无为而治”。最后他用了一句反问,你说呢?
  主持人:谢谢杨老师的精彩解答,也谢谢这位腾讯网老师的精彩问题。我们今天最后一个问题是来自于“我有问题问孔子”专题里网友的一位问题,这位网名叫“云深处”的网友问杨老师一个比较具像的问题:《论语》里面有一句话“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您能不能具体解读一下这句话它对我们今天人的修身有什么样的意义?
  杨朝明:我前面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自然的存在,但是我们又是一个社会的存在,那么作为一个自然人,我们必须表现我们质朴的一面,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就需要进行一定的文饰。比如今天热了,我随便穿衣服可不可以?所以孔子说得很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一个人过于文饰自己就有点夸耀有点过头,可如果一个人过分地质朴,就会显得比较粗野。可见,过于质朴和过于文饰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既显露朴实同时又表现得非常冷静,恰到地处理好这种关系,这才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人。所以文质彬彬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这个词实际告诉我们,我们在做人的时候一定要处理好质朴和文饰两者之间的关系,使我们真的做到既朴实又懂得礼敬。
  主持人:谢谢杨老师,时间总是过的特别快,我们今天的活动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在这里感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社会工作局,也要感谢所有到场的各位媒体朋友,感谢孔子研究院和杨老师的支持,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23 06: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