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认知错误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10-11-5 06:40: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介书生 于 10-11-5 06:50 编辑

基本焦虑
http://baike.baidu.com/view/1746493.htm
      基本焦虑:对潜在危险的反应。儿童对父母的一种既依赖又敌视的矛盾情感被压抑在无意识中而不能化解,使人陷入焦虑,霍妮称之为基本焦虑.   
心理学家霍妮,十分重视焦虑对于神经症的作用,把焦虑看作是神经症的动力根源。  她把焦虑分成两类,一是显在焦虑,是对显在危险的反应;二是基本焦虑,是对潜在危险的反应。前者引起情景性神经症,后者引起人格性神经症。霍妮把神经症看作是人际关系失调所引发的,这种失调往往首先存在于神经症病人童年的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亲子关系之间。   
      儿童必须得到成人的帮助才能满足需要,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儿童真正的爱,就会造成儿童的不安全感.霍妮将这类父母的行为称为基本罪恶.一个儿童的父母如果经常表现出这类行为,就会使儿童产生敌意,霍妮称这种敌意为基本敌意.这样儿童就陷入一种既依赖父母又敌视父母的不幸处境之中.由于无能无助之感与恐惧感,以及敌意导致的内疚感等,使他不得不压抑对父母的敌意.这种对父母的矛盾情感被压抑在无意识中而不能化解,使人陷入焦虑,霍妮称之为基本焦虑.基本焦虑使儿童把对父母的基本敌意泛化到一切人甚至整个世界,从而感到世间的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潜伏着的危险.基本焦虑成了滋生神经症人格的肥沃土壤.   
       霍妮把父母损害儿童安全感的行为称为“基本罪恶”(basic evil)。这些行为的实例有:    对子女的冷漠
  拒弃子女
  对子女怀有敌意
  明显地偏爱某个子女
  奚落
  羞辱   
       怪癖的行为
  不守诺言
  拒绝子女与其他儿童接触
  一个被父母滥施以上一种或多种形式的子女都会对这种父母产生一种基本敌意感。那么,这个儿童就会陷入一种既依赖父母有敌视父母的不幸的处境中。既然儿童无法改变这种情况,她为了生存,就必须压抑对父母的敌视。儿童的这种敌意的压抑是由无能、恐惧、爱或内疚的情感所激起的(霍妮1937,第85页)。由于无能的情感而压抑基本敌意的儿童可能会说:“我必须压抑对你的敌意,因为我需要你”(霍妮1937,第86页)。由于恐惧而压抑基本敌意的儿童可能会说:“我必须压抑我的第一,因为我害怕你”(霍妮1937,第86页).   
降低基本焦虑的策略有:   
(1)对友爱和赞许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活着是为了获得爱和赞美   
(2)对求助于人生伴侣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需要依附于某个保护他免遭危害,满足他所有需要的伴侣   
(3)对自己狭隘生活圈子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非常保守,为了避免失败而无所欲求   
(4)对权力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崇拜强权、蔑视弱小   
(5)对剥削别人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害怕别人占他的便宜,但把自己得到的好处视为理所当然   
(6)对社会成人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活着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承认,他们的最高目标是获取威望   
(7)对个人景仰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活着是为了被人奉承与恭维。他们希望别人对他的评价与他们理想化的自我意向一致   
(8)对抱负于个人成就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对成名、发财、地位均有极大的兴趣,甚至不顾后果   
(9)对自足和独立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极力回避对任何人承担责任,不愿意被任何事物束缚,不惜一切代价免受他人奴役。   
(10)对完善和完美无瑕的精神病症需要。这种人力图成为完美无缺的人,因而对批评极为敏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10-11-5 14:43:36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10-11-6 05:45:04 | 只看该作者
想不到
平时的言行与思考中有这么多的错误
正确的思考方式真难寻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10-11-6 20:50:35 | 只看该作者
容易导致抑郁的常见的认知歪曲列表
——抑郁的人一般存在着特定的消极思维方式,认识到这些有害的思维方式是走出抑郁的第一步,下面是常见的歪曲思维:

1、读心术:即使在没有他人在想什么的充分证据,你也以为自己知道人们在想什么。例如,“他认为我是一个失败者”。
自己给自己贴标签,不相信自己的实际能力,漠视自己。
2、预测未来:你对未来进行预测---事情会变得更糟或者前面有危险。例如,“我不会考不过这次考试”,或者“我不会得到那份工作”。
预先给自己贴上了失败的标签,在众多的成功中,总会找到一丝失败的影子,然后根据这一丝的失败最终给贴上了失败的标签。
3、灾难化:你相信已经的或者即将发生的事情是如此的糟糕和难以忍受,以至于你不能够忍受它。例如:“如果我失败了,那将太可怕了”。
对于前面的未来,想象的过于害怕,总是存在杞人忧天的想法。
4、贴标签:你给自己或者他人以整体的负性评价。例如,“我是不受欢迎的”,或者“他是个极讨厌的人”。
贴标签,陷入断见之中,武断的认为人是不可改变的,不能正确面对,每一个人都是可变的。
5、低估正性信息:你认为自己或他人所取得的正性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例如,“是妻子的都会那么做,所以她对我好并不算什么”,或者“那些成功是很容易达到的,所以它们并不能说明什么”。
低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低估自己的进步。
6、选择性负性关注:你几乎只关注于负性信息而很少注意到正性信息。例如,"我被所有得人拒绝",或者“这完全是浪费时间”。
选择的负性信息,也就是选择了灰色的生活。
7、过度概括化:在只有少量信息的情况下就对整体做出消极预测---例如,“这总是会发生在我身上,我在很多事情上都失败了。”
以偏概全,不能全面认识自己,不能正确客观认识自己。
8、两级化思维:你以全或无的方式来看待事件或人。例如,“我被所有得人拒绝”,或者“这完全是浪费时间”。
武断的认为只有两极,而没有中间状态,其实,阴阳互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天底下没有绝对的事物。
9、“应该”:你根据事物应该怎么样而不仅仅依据事物是什么来评价事件。例如,“我应该做的更好。如果我作不好,那么我就是一个失败者”。
一个应该,坏了多少人的生活,让人不能安于做一个凡人,正因为如此,才成了一个凡人,一个烦人,整天有忧愁烦恼,不能真正的融入生活。
10、个人化:你将消极事件更多的归因于自己的过失,而没有看到他人也有责任---例如,“离婚是由于我失败”。
片面的归结错误原因,也是一种骄傲,一种拦上百分之百的错误给自己的思维。
11、责备:你认为是其他人引起了你的负性情绪,从而拒绝承担改变自己的责任。例如,“他应该为我现在的感受而受到谴责”,或者“我父母造成了我所有的问题”。
揽功推过,不能真正客观的认识自己的生活。
12、不公平的比较:你根据不切实际的标准来解释事件,并主要关注那些比你做的好的人,然后在比较中作出你比较差劲的判断。例如,“他比我更成功”,或者“这次测验其他人比我做得更好”。
总是拿自己的缺点比较别人的优点。
13、后悔倾向:你认为在过去你应该能作的更好,而不是关注你现在能在哪些方面做的更好。例如,“如果我努力的话,我就能够有一分更好的工作”,或者“我本不应该那样说”。
总想完美,其实完美根本不存在,光想修补完美,不能建立新功。
14、如果******怎么办?:你持续的问一系列诸如”如果某事发生了该怎么办“的问题,不满意任何答案。例如,"是,但是如果我紧张怎么办?”或者“如果我不能屏住呼吸怎么办?”
对环境过于担心,不能以平和的心态来应对环境。其实,很多的环境问题都可以通过朋友来实现,不一定通过自己的事必躬亲来实现。
15、情感推理:你让你的感受支配了你对现实的解释。例如,"我心情沮丧;因此,我的婚姻不会有好结果。”
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任由负面情绪控制自己的心境,陷入痛苦的心境而不能自拔。
16、不能驳斥:你拒绝任何可能与你的负性想法相矛盾的证据或者观点。例如,当你有“我不可爱”这样一个负性想法的时候,你拒绝任何人们喜欢你的证据,从而你的想法不会被驳倒。另外一个例子是:“那不是真实的观点。那还有更深的问题,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
自己塑造一个不受欢迎的自我,然后自己找论据来证明,从而陷入一个矛盾的、自卑的自我评价之中,就像当年的堂吉诃德一样,不过堂吉诃德向外,而这种人向内,抡起屠刀阉割自己。
17、聚焦判断:你以一种黑白评价的方式(好-坏或者优等-劣等)来看待自己、他人和事物,而不是简单的描叙、接收或理解。你跟据武断的标准不断的衡量自己和他人,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不足。你关注对他人认的评价,也关注对自己的评价。例如,“在大学里我表现不够出色”,或者“如果我打网球的话,我不会打得很好”,或者“看她是多么成功啊,我是不成功的”。
简单的二分法,不是成功就是失败,不能以多元的生活目标来评价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14 21:39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