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美惠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幸福典藏

[复制链接]
601#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17:01 | 只看该作者
文艺作品大多是传授痛苦的教材和传播痛苦因子的载体
    这里,我们不是要专门攻击文艺作品,只是想从幸福学的角度看问题,剖析问题,力图给追求幸福的人们多提供一些考察痛苦由来的相关思路。
从幸福学的角度看,大多数文艺作品,实质上都是传播痛苦方式的教材和传播痛苦因子的载体。
普通的文艺作品,传授日常的痛苦方式,传播普通痛苦因子。
经典的文艺作品,传播经典的痛苦方式,传播同样经典的痛苦因子。
普通的文艺作品,例如在时间长河中生生灭灭、短期存在的各种小说,以及长麻吊线可以永不完结的长篇电视肥皂剧,以及一些一度可以流行的音乐歌曲、电影作品等。
经典的文艺作品,例如那些似乎永远能穿越时间障碍,不因时代变迁而长期受欢迎的经典小说、歌曲、诗歌、电影以及不断产生的、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国际大奖(例如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作品。
接触、并被吸引到普通文艺作品中去,这样的人是不幸的;接触、并被吸引深入到经典文艺作品中去的灵魂,也是不幸的。
因为不知不觉、不警不觉中,他们已然背离了幸福(在学习、模仿别人时,背离了各自的本然命运)。
因为经典也好,普通也罢,这些文艺作品环绕着的不外乎爱恨情仇、成败得失、长短好坏、闲是闲非、梦幻妄想、贪嗔痴慢、刀光剑影、死别生离之类;而其核心,不外乎是一个或多个被推荐给大家学习模仿的“自我”之楷模。
所有这些,用幸福学的透镜来一检查,咳,不外乎是五颜六色、丰富多彩的各种痛苦因子之结晶;是传播痛苦之“毒药”;并且,还配上了使用说明——例如,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什么事情时,应当痛苦到什么程度,痛苦成什么样式;以及全套痛苦应当是什么式样、什么程度、从何下手,以及如何让痛苦深入得牢不可破等等。
例如,有人因为虔心学习《简爱》女主人翁,学成之后,果然染上了那位名叫简爱的主人翁的经典的痛苦(女人充当第三者之乐与苦)——这种苦,在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中,都能找到承传者,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当然,这位女士所领受到的全部痛苦中,除了“经典”的内核外,还有大量具有本土意义的“外延”,其苦之深,并没有因为结局时的一场大火而缓解……
据悉,因模仿简爱而深陷痛苦泥潭的女士,实在不是少数。
她们当初风华正茂、心地单纯、想学习做人,想学习做有意义的、精彩的、了不起的人,结果,接触到了《简爱》(又有小说,又有电影,又有录音磁带),受自己单纯、盲目热情的驱使和受《简爱》的吸引,她们深入到了故事中、深入到人物中、深入到了经典的痛苦结晶中;一板一眼学习主人翁简爱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言谈方式;并在实际生活中,实实在在地去充当第三者;进而一点一滴学会了产生一连串经典的痛苦、也学会了承受一连串经典的痛苦;结果,不警不觉中,偏离了自己生命的本然航程,让自己深陷于痛苦歧途之泥沼中不能自拔……
所以,她们是不幸的。
更不幸的是:她们不知道她们一切的不幸是从哪里开始的。以至,越是痛苦时,越是想深入更深的痛苦(也就是,她们反而更加努力地进一步去模仿)。
又如。有人因为虔心学习《红与黑》男主人翁,学成之后,果然染上并拥有了该男主人翁的“经典痛苦”……。
再如,有人因为虔心学习陀斯托也夫斯基的系列作品,成功地染上、并拥有了陀氏系列主角所具有的“经典的内心矛盾”、“经典的痛苦与烦恼”。
又如,就中国而言,一部经典名著《红楼梦》,男女角色双管齐下,经典的宝玉黛玉之苦,几乎染透了所有中国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生命中如今都怀有宝玉情结黛玉情结——那种死去活来、缠绵悱恻的依恋,那种爱到发痴的爱,受到推崇;主人翁成为榜样,人人暗中效仿或是公然效仿;完整版、缩写版、青春版、图册版、电影版、电视版、戏曲版、红学版等等,等等;其影响的深远与持久,无法估量,以至如今,你在中国文化人中随便抽一个痛苦样本来剖析,都注定可以轻易从中解析出几多经经典典的“红楼痛”……
总之,从世界范围看——
越是能够传播痛苦因子的文艺作品,越是受到推崇。越是能够传播致命一点的痛苦因子的,越是受到褒奖——这是内容角度讲。从广义形式上讲——越是能为人们染上和切入痛苦提供更丰富更新鲜样式和方便的,越是受到推崇和褒奖。越是能为全球经典级痛苦因子之传播开辟新途径新门路的,越是受到更新鲜的褒奖。
这已成为一条无人过问、无人反驳、无人思议的“盲规则”。谁也不知它怎么来的,为什么这样,反正,已然如此了。除非我们将这条“盲规则”照亮,才能让它失效。
不信,可从全球性文艺类大奖当中去提取任何一个年度的样本——即:任何一个年度的获奖作品(尤其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来剖析,结论必将是:
绝大多数受到褒奖的文艺作品,是传授痛苦方式的教材,是传播痛苦因子的载体。
然而,这只是拿着“幸福学透镜”来观察、考核才是如此。倘若放下、或移开这块透镜,你看,它们的漂亮包装上全是些奖章、奖状、奖杯、奖金以及不断推出的溢美之词——什么“人性的光芒”啦,什么“伟大的爱”呀,什么“突破”啊、“创新”啊,等等。
正因为它们的包装上拥有这些漂亮的高级别的赞美之词,很多人才会在毫无提防的情况下,切入了、深入了并染上了其中的痛苦。
(与此相仿的,还有所谓“名人传记”)
因为“文学是人学”,文艺作品反映的是人的实际生活,所以,对文艺作品,我们原本无可厚非。但是,要获得幸福学的觉醒,我们就必须在这些作品的美丽包装之外,打上两个幸福学戳记——即:痛苦教材和痛苦因子。
(配图6)
就此,幸福学的提示是——
①由于传播痛苦的文艺作品长期、广泛地流布、泛滥和浸渍,人类生存、生活日益戏剧化、文学化——异化。
②受其影响和作用,生来就深陷这个戏剧化环境中的个人,其生命之“本然秩序”和“本然历程”日益“非本然化”、“去本然化”、“扭曲化”、“迫使然化”……一句话,离幸福化,奔痛若化。
③提高幸福智商(HQ)的历程和指向与此相反。我们应当是——离痛苦化,归幸福化。
④对染指痛苦不深的未来新人而言,需要慎待一切伟大的文艺作品,坚决不要学习其中的任何角色,以便始终保持本然的自己。
⑤对于已经深陷于文学化、戏剧化、文化化的痛苦之中,失去生命本然历程和失去生命本然秩序的人而言,必须启动真实生命的“幸福学还原”[1]——本书及系列丛书将为此提供帮助。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2#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17:30 | 只看该作者
痛苦 = 生命中有“形容词反应”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痛苦、烦恼,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属于“形容词反应”。

本来,人之初,性本然;既非善,也非恶;既非痛苦,也没有后来那种“有条件的快乐”;只是本然而已。拥有本然而然的真正幸福:纯幸福。

可是,我们生存、生活、成长在文明世界,我们别无选择地一来到这个世界,就落入到一个完全文化化的环境中。最具体地讲,就是在各种各样文化语言的“浸泡”中成活、成长。

最初的时候,无论什么样的语句,无论什么样的词语,我们都不懂。那时,正因为我们“不懂”,所以任何语句、任何词语都不会影响到我们。除了饿了要吃、困了要睡,剩下的就是那种本然的生命纯净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从婴儿的笑声中去体会。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随着父母亲叔叔阿姨等等成人长期重复着一些声音;更随着我们进入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通过“正规学习”,逐渐地,我们“学懂”了不少语句,掌握了不少词汇;直到最后,我们完全可以使用它们来进行完整地思考、表达。用语言来描绘某项工作,或者,从语言描绘中,明白某项专业技能,等等。

然而,就在我们拼命努力去掌握文化语言、并且真地掌握了文化语言时,这些语言也掌握了我们。

换句话说,当我们能够熟练、深刻、真正左右一大堆词语时,这一大堆词语也同样深刻地左右了我们。

这不是耸人听闻。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亦可见到:



记得一次出游,当我们准备起程返回时,临到要上车了,一位朋友对他五岁的女儿说:“快去把尿尿了,要上车了。”

他五岁的女儿正在采花,还忙着追蝴蝶,玩得兴味正浓,根本没有想到要启程回家了。但是,她突然停下来不跑了,做出一副很难受的样子,僵在原地,好像不能动一样……

“不要说‘尿’字,不要说‘尿’嘛”,小女孩大声抱怨着:“一说‘尿’字,我就要尿尿啦!一说‘尿’,我就憋不住啦,我的尿听你的话!”她一边说,一边就在草坡上放起尿来。

看这五岁孩子的话表达得多准确、多有意思——她说不要说“尿”字,因为什么呢?

——因为“我的尿会听你的话”。

对孩子这句话的解读应当是:她体内有一些机关,确实“会听你的话”。换句话说,“尿”这个单词,或是“尿尿”这句短语,确实能够影响和左右这女孩子的膀胱,以及确实能够以某种极其内在的方式影响和左右“完成排尿动作所需的全套神经生理反应机制”。

这个例子说明,当人掌握语言时,语言也掌握了人。这样的说法并非戏论,也不是比喻。

“人左右语言”与“语言左右人”,是同时相互交织的,是两两相成的。是内在于人的生命中的同一桩文化事实。

这个例子还说明,我们文明人类的生命确实能对文化语言产生反应——我们姑且把它叫做“语言反应”——或者说,我们文明人类的生命成天都处在“语言反应”中,而且,这些“语言反应”已达到了影响和干扰生命内在运行机制的深度。

而文化语言是十分丰富的。它在我们文明人生命中能引起的“语言反应”也相当丰富。由于我们今天要探讨幸福学的问题,所以,我们主要谈那些引起我们“痛苦体验”的语言反应。

是哪一类词语更容易引发我们的痛苦反应呢?是形容词,以及具有形容词意味的别的词。例如:善恶、美丑、好坏、对错、高低、贵贱、大小、多少、贫富、智愚、利害、输赢……是那些能将圆融事物突然一分为二的词语。

这些词语引起的语言反应,我们暂且称之为“形容词反应”。这些反应,往往在我们生命中激起正面或负面的情志变化,影响到心身深处的运行状态,并使我们不得不从中承受某种具备一定强度的苦乐体验。

(此外,尤其重要的是,这类反应常常导致生命主体丧失“主权”。比如前面讲的,小孩子听到“尿”字,尿就憋不住了。某人因为听说别人认为他很愚蠢,就气得几天几夜止不住满腔怨恨。这里的“憋不住”、“止不住”,都是主体丧失了“主权”的证明)。

例如:当我们听到别人说自己好话时,比如别人说我们这件事做得太好了,这么难的事,做得如此完美,实在是大智大慧,而且心灵手巧,等等;听到这样的话,我们止不住心头一阵自豪和窃喜,有时(刻意)想合上嘴,可就是合不上;所谓高兴得不能自已,笑得合不拢嘴了,“嘴都笑烂了”。

又如,当我们听到别人说我们坏话,比如说我们“连这么个小事都做不好,嗨,简直傻呆了”;或者,有人在我们背后指着说:“瞧,这个丑八怪,多臭美!”,等等;听到这样的话,我们止不住心头一阵阵怒火上窜,杀气升腾,恨从心来,乃至想呼吸得平和一点,都办不到。不是常有为一两句话而止不住动手动刀闹出命案的报道吗,这些引发命案的“闲话”中对当事人起到刺激作用的,通常就是一些这样那样的形容词。

笑得合不拢嘴也好,气得喘不过气也罢,这些都是“语言反应”;确切讲:都是“形容词反应”(自我化了的“文化价值反应”)。

历史上,关于苏东坡的一则典故,可以很好地描述形容词反应是怎么左右人类的。

苏东坡被贬时与佛印禅师结成了莫逆之交,并认真开始了禅修。一次,东坡专程去看望佛印。佛印却不在。侍者说他出去踏青去了。那时,渡江也不容易,既来之则安之吧,东坡便在佛印的禅堂打坐等待。时间流逝,佛印禅师久久未归,东坡居士却在坐禅之中参悟到了什么新的境界。他心中十分高兴,取来纸笔,将自己坐禅的心得写了下来: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东坡颇为得意,将写下的“心得”留在佛印几上,渡江归去。

佛印回来后,看到东坡留下的墨迹,将其默读了一遍,手指在“八风”两个字上敲了几下,像是敲谁的额头一样。

所谓八风,指最易使人动心的八种因素: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东坡诗中的“八风吹不动”是在夸赞自己的禅修境界。

谁知,佛印提起笔来,在东坡诗笺上批了四个字:放屁!放屁!

佛印让侍者渡江把诗笺送还给东坡去。

东坡见了佛印的“批文”,立马火冒三丈,即刻乘舟渡江,来与佛印理论。

佛印早就泡好了茶在等着他的到来呢。东坡见面,就是一番两番的责问。佛印笑而不答,静静地观赏着怒火冲天、手舞足蹈、咬牙切齿的苏东坡大居士。东坡气发泄够了,佛印也笑够了。佛印这才摇着折扇眯笑着说:“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意思是说,你不是自吹“八风吹不动”吗,怎么样,我这一个“屁”就把你“吹”过江来了。

这就是佛印大和尚的回答,也是对东坡的质疑,也算是对东坡进行特殊检验后的评语:“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东坡一楞,自知糟糕,又被大和尚给搞颠了。于是像一支泄了气的皮球,软了下来。要知道东坡这一趟不仅冤枉,而且,一直是痛苦的。这之后,这份痛苦是否会持续下去,咱不去讨论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形容词反应”有时是多么强烈、多么难以克制。连安心修习了很久、对禅定亦有相当见地的苏东坡大居士,要想止住形容反应也是无比困难的。



由此可以看到:语言反应发生时,主体生命在相当程度上处于“无主权”状态,有时甚至会是“无主人”状态。特别是形容词反应发生时。在极端状况下,形容词反应可以让当事人动刀动枪,弄出血案命案,才会平息下来。

在通常状态下,例如我们听到别人说我们的坏话,便怀恨在心,由于没有采取有效报复,那个“反应”就渐渐沉淀、停留在我们生命中了。表面上,好像它平息了,实则,它依然在持续反应着,仿佛我们清澈见底的生命泉流中混入了一股细细的浊流。总的生命在运行,那些“形容反应”也依然在其中运行。

像这样的暗流、浊流,如果多起来,我们的生命就处于“浊”的状态中。这时,我们所感受到的,就是烦恼与痛苦。

——正是这些流体一样的绳索,由内,交织地、动态地缠缚着我们的生命。换句话说,痛苦的人,生命运行之中交织着强烈、多样的形容词反应。



相关于此,幸福学所要求我们解决的是——

①认识语言反应。特别是认清形容词反应。对它们的存在及活动规律产生自觉。

②学会无条件地控制乃至消解生命中已然存在(或残留)的语言反应,特别是形容词反应。

③学会并掌握让自己生命永远不再发生语言反应,特别是不发生形容词反应的“内技术”。注意:不是不认识语言、不认识形容词了,而是:不让它们再对生命的内在运行产生影响了。

④上述努力的结果如何,其程度的提升,是HQ(幸福商)提升的真正内容。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18:14 | 只看该作者
大多数人习惯于沉浸在痛苦中    尽管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中,幸福一直倍受推崇,尽管每个人都把获得幸福当作自己的理想,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于将自己沉浸在痛苦中。
这种事与愿违的现实,促使我们进行更多、更深入的反思。
我们已经知道,“起心动念烦恼生,本然一破即是苦。”可是,人为什么那么容易起心动念呢?
这与人的过度警惕有关。
记得小的时候我们在农田里观察过蚱蜢和蜗牛:它们都有触须。它们都是用触须来打探周围环境,看看到底有没有近在眼前的危险。
倘若有危险、或疑似危险的信号被触须捕捉到了,蚱蜢到好,又可弹跳,又可起飞,马上逃离;而蜗牛呢,不能跳也不能飞,幸亏还有一个壳,赶紧将身体退缩进壳去,而且连触须也收缩起来,以此躲避那“侦察到的危险”。
现在回想起来,它们都只带了两根触须。是否两根就足够了呢?也许两根真的就足够了。因为虽然只有两根,但每根触须都是可以作圆周运动的,就像雷达的旋转“扫描”一样。而且可以说是带上了双雷达。这样,前后左右,都在其严密的侦察视野中了。
当然,它们的小雷达探测的距离不是很远,因为触须只有这么长。
问题是:触须长一点,或者说尽量长,是否会更好呢?
设想如果蜗牛头上长出一对一丈长的触须,情形将会怎样?——将会痛苦!
如果蚱蜢头上的触须也长成一丈长,又会怎么样呢?回答也是:痛苦了,麻烦了。
而如果,它们不是只长两根如此长的触须,而是长了上百根这样长的触须,身体上不留空地,全长出触须,情形又会如何呢?
麻烦真正大了。为什么,因为随着探测范围的扩大,敏感区域也扩大了。那些原本“十分遥远”的危险,也通通成了现实的危险了。这样一来,随时随地都可以收到从不同触须发回的危险信号了。
这样,对这种怪蚱蜢、怪蜗牛而言,分分秒秒都是“危险”的,分分秒秒,都得逃跑。而且不知道应当朝哪里跑了。因为四面八方都有“危险”信号不断传来。
这就糟了。蚱蜢只能不停地跳、不停地跳;而蜗牛就只能永远不动、饿死自己算了。
——因为从“雷达”获得的信息告诉它们:它们永远被危险包围了。由此,它们也永永远远地被痛苦包围了。
大多数人为什么实际上总是沉浸在痛苦之中呢?其情形与与它们相仿。因为这些人的心上也长满了几千公里长的“触须”。这些触须虽然看不见,但其探测能力并不弱,甚至更灵敏:是隐形触须;无形的触须;心灵的触须;意识的触须。
这些触须交结成网,此网几乎覆盖天下一切事物,其范围要多广就能有多广,而网的中央,就是人的那个“心”:那颗居住着“假我”的文化之心、习得之心——非本然之心:人心。
配图11: 心灵触须图
长在“人心”上的这些数不清的“心之触须”,尽管相互纠缠不清,但却分工明确、细致。有的专门探测“利与害”,有的专门探究“得与失”,有的专门侦察“荣与辱”,有的专门估量“胜与负”,有的专门分辨“是与非”,有的专门计较“人与我”,有的专门澄清“贵与贱”……等等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一颗心,有了如此多敏感、认真、无所不包的触须,有了那么多需要做出反应的“警觉信息”,又怎能有一分一秒的安宁呢?又怎么不感到“心累”呢?又怎么能逃脱“痛苦”的命运呢?
这样的心,总是在动,总是在不停地乱动,没法休息。虽然肯定感到痛苦,但也没法安静下来。因为它确实有那么多方面要顾及、要思量、要精确迅速地做出各类反应。
久而久之,任凭自己的心在痛苦中不停地挣扎、不停地乱动,渐渐成为一种铁定的习惯。而此时,人们还在口头上争辩说: “生活就是这样的。”他们接受了这一习惯,使这成为习性,成为简直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成为“几乎就是第二本能”了。
一位常常无法入睡的女士告诉我,说她头脑里有一桩事缠绕得她苦不堪言,“挥也挥不去,忘也忘不掉,老是想着它,觉也不能睡,一躺下来就是那些画面,而且这事情明明是他们不对……”她向我唠叨着。
她是因为无法入睡、无法休息、无法安静,才来寻求帮助的。我就询问她:你不能入睡,又在干什么呢?
“在看电视,一个接一个地看”她说。
我试探性地说:“你既然已经那么疲倦,即使睡不着觉,也可以躺着休息休息,比看电视好啊。为什么非看电视不可?”
她说:“我看电视嘛,是让心有个混的,免得它又去想……”
她的回答耐人寻味。想给心找件事来做,免得它去做另一件事,就是没有想过让心停下来静息。
“你让心有个事混一混,嗯,很好。可是你怎么就没有想让它停一停呢?”我问。
“停是停不下来的。怎么停得下来啊?只能换点东西想”她胸有成竹地这么回答。
看看多么有意思:停是停不下来的。怎么停得下来啊?
——人们已经习惯了让自己的心从不休息地“动啊、动啊、动”,已经把这种不正确的用心方式当成是天经地义。大多数成年人都是如此。他们不停地让心为自己工作,不停地为自己计较这样计较那样。所以,尽管人人都有幸福的愿望,但他们实际上所做的恰恰不是收获幸福,而是自己生产痛苦,自己承受痛苦;并且是不停地生产,无休止地承受。因为他们习惯了让心不停地动,习惯了计较;总以为为自己把一切计较好了,幸福就有了;殊不知,计较产生痛苦,越是计较,越是痛苦。
简言之——他们的心休息不来了。怎么不痛苦啊。可是已经习惯于沉浸在痛苦中了。多可怕!是习惯!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4#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18:42 | 只看该作者
痛苦的开关,只有自己才关得掉
痛苦往往是说来就来,一分一秒也不拖延。从本来安然平和的状态,人一下子就可以迅速掉进烦恼炽盛的深渊。刚才身体内外还是泰然平安,忽然间,怒火怨毒瞬息即可流布全身,使每一个细胞都像在喘着粗气一样。痛苦者能明显地感觉体验到仿佛有一种毒药,迅速在生命中漫延。
其实一点也不假,痛苦意味着体内有毒素产生
痛苦意味着——自产毒素、自中毒;然后,再自产毒素、再更加中毒——这样一种毒化的进程。痛苦者血液中的内容,一定与幸福者血液的内容很不相同。痛苦者各生命器官电位水平与不痛苦者的电位水平一定不同。痛苦者每个细胞与非痛苦者每个细胞所受到的濡养在当下一定也大不相同。
但是,痛苦是活生生的事。在痛苦发生的当下,人们没有办法马上对痛苦者进行内在的检测。而且,即使想进行这样的检测,也是枉然不可能的。因为,这样的检测不能不在痛苦者身上动这动那的——比如抽血、绑上电极探测、或是打开身体探查、乃至切下一些器官组织送实验室检查等等——而这些为检测进行的准备,早就干预、影响和改变了被检测者的内在状态了。
所以,痛苦中的自产毒素导致自己中毒这件事实,永远是一桩生命内的事实。它的检测永远不适合在生命之外的某个实验室中进行;就像幸福一样,幸福永远不会成为实验室事实
但是,也没有必要把它转化成实验室事实。因为,即使前述的困难不存在,即使人们在实验室中郑重其事地宣布:我们发现并证明:痛苦者的血液中含有XX、YY和ZZ等等“痛苦物质”,又怎样呢?
即使人们在实验室内把痛苦者血样中的“痛苦毒素”清除完毕,也无济于事。因为痛苦者是活生生的,他不是实验室。他的问题是——
他还能够生产毒素。
就像一间化工厂,将某些红色、绿色的开关这么一摁,生产线就启动了,产品也就源源不绝地被产出。
人,也如此。原材料,有。生产能力,有。生产线,现成。控制室,有。控制机关,有。只要摁动了那个痛苦开关,“痛苦毒素”就立即源源不绝地被生产出来了
可是,这些毒素并不“出厂”,它们都得由生产者自己受用,这一点又与工厂大大不同了。
与工厂最重要、最致命的不同之处是还有:工厂里的生产开关,人人都可以把它关掉,而生命中的这些痛苦开关,没有任何旁人能帮你关闭掉。
作为这桩生命内的事实,生产“痛苦毒素”的开关,在你的里面,不在外面,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够摁动它,没有人知道它在你的“里面”的哪个具体部位。就像撒尿一样,只有自己才知道那个打开尿路的开关在哪里,也只自己才能够由内摁动这个开关,别的任何人都爱莫能助。
所以,本质地讲(也是真实地讲)——
痛苦者处于痛苦之中时,是没有任何人真正帮得上忙的。
真正帮得上忙的,是痛苦者自己。
自己打开了痛苦的开关,也只有自己去关闭。
因为,生命不是一座开放的工厂,生命只是你自己一个人的工厂,是一座绝对内在的、不开放的工厂,只有你自己才进得去。
可惜的是:人们在陷入痛苦时(之前、之中、之后),完全没有留意过自己究竞是怎样打开了痛苦开关的,因此也就压根不知道如何去关闭……。
幸福学提示:
①从今天起,做一个“内敏”的人。于未来的日子里,留心一下:每一次“痛苦开关”是怎么打开的。
②如果上述步骤有所收获,就开始学习和尝试着,去主动关闭那个或那些“内在的开关”。
③记住并力求领悟“撒尿的比喻”。因为它不仅仅是个比喻。它是真实的事实:关于内部开关的事实。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对于自己内在的事,我们依然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或者说,我们确实可以进行“内管理”。(当然,“痛苦开关”也许要比“撒尿开关”复杂、多变;但依然是可以被自己掌控的)。
④真正的幸福者,能够永远关闭掉他内在的所有痛苦开关。与此相关,提高幸福智商(HQ)的里程碑是:从不能关闭,到能够关闭,再到永远关闭——这是一个相度;从不能关闭,到能够部分关闭,再到能够全面关闭——这是另一个相度。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5#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19:46 | 只看该作者
               绝对幸福定律

绝对幸福的特性——或定律——如下:

1、定律一:本有律——绝对幸福是本有自带的幸福
绝对幸福是生命本有的幸福,是与生俱来、与命共在的幸福。如果说人的生命是造化赐予的一件礼物,那么,绝对幸福,就是这礼物中的礼物。也就是说,绝对幸福是先天俱有的一份幸福。这份幸福人人都有,每个人都是命中自带地来到这个世界的。
那么,有人会奇怪地说:怎么我没有这份绝对的、恒常的、圆融的幸福呢?——不是你没有,而是在你很小的时候,在你还“不懂事”的时候,你和你周围的人一起,把这份礼物弄“迷失”了。就像你常常找不到某某阿姨送给你的玩具一样,你忘记自己把它放在哪里了。那份造化赐予的礼物,也被你“忘失”在自己的生命之中了。

2、定律二:自足律——无需前提的幸福,无条件的幸福
绝对幸福,是不需要任何外部条件作为自己的前提条件的。简言之,绝对幸福体验的产生,并不需要诸如财富的积累、目标的实现、愿望的达成等外在条件的激发与支撑。
不仅如此,绝对幸福按其本身特性而言,不仅不需要前提条件,而且,一旦主体对某些条件产生幸福体验(只会是相对幸福体验),则:他生命中绝对幸福这一块,恰恰就会被遮蔽——被“相对幸福”的浓云密雾遮蔽。

3、定律三:内源律——绝对内源性和绝对主体性:与客观绝缘
绝对幸福与相对幸福不同。相对幸福依赖外部的他者的因素。有其“外缘”和“外源”。绝对幸福完全只源于生命内部本有的生命活动。而且是本然的(未受文明影响、干扰的)生命活动。它不仅不依赖“外缘”和“外源”,而且,是在保持与外部“绝缘”、保证“外源”不染污不混杂“内源”(所谓河水不犯井水)的情况下,才显示其“本然”“自带”、“天生就如此”等属性的。
简言之,绝对幸福的惟一源泉在生命内。或者换句话说:当纯粹本然的生命,处在纯粹本然的生命运行中时,生命心身(涵盖物质、精神、肉体、灵魂在内)在完全整合的意义上被考察,就呈现为:它是造化(大道)中的一股绝对幸福流。
所以,它是完全自因自果,自有自足的幸福。

4、定律四:本能律——绝对幸福是生命的本能之一
由上可见,绝对幸福,可以被看作是生命的本能之一。即:是生命本有的一种先天的先验的能力。
就像眼球生来能看、能感光、能转动一样,生命生来就能幸福:能无条件地、无理由地、自对自地幸福。
就像眼球只要不被破坏,其“看”的能力一直都在,恒常都在一样,生命的本然秩序、本然运行只要不被干扰破坏,其“幸福”的本能力,也一直都在、恒常都在,且一直都发挥着它的功用。
有人也许会说:我怎么没有这种本能呢?——不是你没有,而是你长期没有用它,按照“用进废退”的说法,这个本能有点退化了。当然,实际上并未退化,只是你简直不知道怎么用它了,因为你追求那些有条件的、有客观性的、有理由的“相对幸福”去了。由内,而迷失了怎样调用“绝对幸福”之本能了。但是,你也仅仅是迷失了这种本能而已……

5、定律五:无比律——绝对幸福是无比的(不可比的)幸福
绝对幸福无须从什么对比之中产生。既不需要同别人比,也不需要同自己比,既不需要在客观世界中比,也不需要在主观世界中比。
简言之,绝对幸福的产生,无须任何参照、比较。相反,如果主体企图进行和开始进行某种比较的话,反而会遮蔽绝对幸福,反而会迷失绝对幸福。因为,一比,一参照,获取相对幸福的整套机制就会启动了。生命心身的运行及其体验、感受等等,就会落入相对幸福的循环圈套。
换个角度讲就是:只有在不比较、不参照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由内而与绝对幸福相遇。

6、定律六:圆融无极律——绝对幸福是完全纯一(无元不二)的幸福
绝对幸福,是纯粹的幸福,完全同一的幸福。它不包含对立面。它不是那种“硬币式”的苦乐同体、苦乐同源的幸福,那种幸福总是有“正面”及“反面”,“乐”的背面是“苦”,“苦”的背面是“乐”。绝对幸福不是这样。
绝对幸福是“气团式”的,没有正面也没有负面;无论从哪一面看,它都是它。它都是幸福。它是圆融的同一、纯粹的幸福。不会向对立面转化,也没有对立面可转化的、无元无极的幸福。

7、定律七:恒常律——绝对幸福是恒常的幸福
与相对幸福的“不可靠性”、“短暂性”、“一次性”、“转化性”相反,绝对幸福是恒常的幸福。因为绝对幸福的品质就是如此。因为它是绝对内源的、不受外部变化的影响;因为它是无条件的,不需要理由的、不依赖比较的,与生俱来、与命同在的,所以,它的恒常是可靠的。
用“幸福流”来比喻它,一点也不过分。它的“恒常”的绝对性达到了这样的境地——即使主体将它迷失了,没有再饮用这样的泉水了,它也依然在那被迷失的地方恒常地涌流着。只要主体“一回头”又“发现”了它,立即便可由内而畅饮到这始终未曾中断的泉流。
这种恒常性,与相对幸福的短暂性相比:
在相对幸福这一块,当相对幸福在满足一系列条件之后终于达成,终于实现后,很快,幸福一经体验,就开始消失了。
而在绝对幸福这一块,当主体扬弃了一切条件、剥离了一切干扰之后,本有的幸福源泉显现,可以一直畅饮,直到又被干扰,或者,又不小心将它迷失在生命之中。
在这方面,幸福智商达到极致的话,实际上,可以永远畅饮那淙淙涌流、永不干涸的绝对幸福的泉流。

8、定律八:不灭律——绝对幸福是可以迷失而不被消灭的幸福
即使主体因各种原因将自己的绝对幸福迷失在自己生命中,无论迷失已经多久了,它也不会因为主体的迷失,而从主体生命中真正消灭掉。
简言之,不管迷失与否,绝对幸福的甘泉,都“永在”你生命中。
也就是说,它的存在不受“用进废退”规律的影响——退化的,是主体亲近这口甘泉的“能力”,而不是甘泉本身。(通过幸福学觉悟和训练,要恢复和提升锻炼的也是这种亲近的能力,而不是提升甘泉。是学会去畅饮,而不是学一口甘泉出来)。

9、定律九:非文化律——绝对幸福体现的是非文化、前文化的造化性
绝对幸福源于纯粹的造化性。
简言之,生命心身一切运行完全由非文化的、前文化[1]的、纯造化的“本然”机制来掌控,才有绝对幸福可言。
换个角度讲,如果生命心身的存在、运行受到文化化的深度影响或严重影响,则:绝对幸福将会在生命心身被扭曲的运行中被遮蔽、被迷失。
针对当前文明人而言,从生命心身中关闭、抽走全部文化反应,关闭、抽走所有自我化的文化价值的响应机制,让生命心身存在及运行向前文化的、非文化的、纯造化的“本然”方向还原,才有可能让生命心身同融于那永恒涌流的甘泉,自涌自饮,饮涌如一,直至永远……
换句话说:生命心身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而且连“天人合一”亦不知不觉,就是与绝对幸福同在。
有人也许会觉得太难、太玄,其实不然,人人都可做到。

10、定律十:1号心界律——绝对幸福属于1号心界

绝对幸福属于1号心界,相对幸福属于2号心界。
2号心界,由条件反射集群及无处不在的2号信号刺激构成。
1号心界,由无条件的天人反应集群及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1号信号刺激构成。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第一版)


[1] 这里指未经文化作用、影响的生命心身的原本运行状态。另参见《前文化导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6#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20:22 | 只看该作者
相对幸福我们通常情况下认同的幸福,大抵都只是相对幸福。
相对幸福,我这里提出它时,是为了区别于“绝对幸福”:绝对幸福[1]是真幸福。相对幸福是假幸福。相对幸福的特性如下:
1、
相对性它是相对而言的
相对幸福,顾名思义,是相对而有。同时也因相对而无的、可生可灭、可有可无的幸福。比如自己的现在相对于自己的过去,或者自己的现在相对于他人的现在,相对而言何种状态更能为人接受,我们便将其称之为相对幸福。反之,何种状况相比之下更难让人接受,我们便将其称之为相对痛苦。
2条件性:它是有条件的,可叫做条件幸福
要激发相对幸福体验,必须是有一定条件的。这些条件虽然因人而异,因民族不同而异,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异,因时代背景和时尚影响而异,但必须是有的,不会是无条件的。
当相应条件齐备时,激发出主体的幸福体验;当这些条件尚不齐备,尚在一点一点一条一条逐步筹备之中时,主体没有幸福体验,但有相应的幸福预期,并伴随着主体的“幸福作业”,直到条件全部备齐,出现满足点,幸福体验即产生。
这就是相对幸福体验:条件被满足,它才产生。
3可比性可调节性
即:可以从比较之中产生。这就是说,即使离自己预期的目标还远,即使按照自己的幸福设计、对照幸福作业的实现水平来讲,离满足点尚有距离,但因改变参照系——比如临时将自己的实现情况与另外一人的情况相比——临时移动(下调满足点,也可激发出程度略低于预期的幸福体验。
当然,如果改变参照,是取了更高更好的状况来比自己,那么,由于临时移动了(上调了)满足点,使自己的现状离满足点更远了,结果则可激发出“负向的幸福体验”:相对痛苦体验。
4依赖性依赖于比较、依赖条件
相对幸福体验,离开具体的实在的条件,或者离开比较,就无从产生。
无论是比工作、比学历、比钱财、比老婆、比丈夫、比孩子、比车子、比房子,还是比什么,总得依赖具体化的事物作为激发条件。
无论是与上司比、与下级比,无论与别人比,还是与自己从前比,无论与亲人朋友比还是与仇人情敌比,或者是跟自己的“幸福设计”“幸福路线”比,……总之,必须比,才能激发和触动“幸福开关”,不比,就无法触动这个神奇的“内在开关”。
5他主性,依他性即:非自主性
对主体而言,由于依赖的条件和参照均是“主体外因素”,因此,产生相对幸福体验的自主性极差,具有相当程度的“依他性”、“他主性”,无法完全自主。
6双向性苦乐同源同体性
即使拥有完全相同的“幸福条件”,使用相同的满足点并且只使用相同的一个“幸福参照系”,也可以有两个向度的比较法,即所谓可以与上比、可以与下比(而且,你比不比,这两个向度都存在)。
由于一切条件因素完全相同时依然有两种向度共存,使得由此产生的幸福,只能是一块“幸福硬币”。即——
它有“正向”的一面,也有“负向”的一面。
这种双向性决定了:“相对幸福”是苦乐同源,苦乐同体的不了然的幸福。
7相依性苦乐相依,相成
“相对幸福”是以“相对痛苦”为基础才成立的。没有“相对痛苦”作铺垫,也就没有“相对幸福”。换句话说,“相对幸福”的获得是以“相对痛苦”作代价换来的。也就是说:承担痛苦,也是“相对幸福”的成因。因此,它是典型的“苦中求乐”。
也就是说:它是以苦为因。它的真正种子,是痛苦。
8不可靠性
由于滋生“相对幸福”的“福田因素”是外在于主体的,因此它随时都可以被外部力量(外部变化)损毁。(例如,一些人将××股票的飙升预期作为“对比支撑素”之一,结果,那支股票却狂降几个跌停板。再如某人将其豪宅确立为自己“相对幸福”由来诸因素之中的“支柱级”支撑素,却因节日焰火引发火灾,毁损一空……
9短暂性与一次性
相对幸福就是这样:当一切“幸福条件”的积累抵达当初设计并抵达预期的“满足点”后,幸福感、幸福体验终于激发。主体会短时间地沉浸其中,但很快,幸福感就溜走了,幸福体验无法长时间维持。
因为,已经成了,就这个样了。不仅幸福体验一晃而过,而且,当初的“幸福设计”也因其已然实现而报废了。
——也就是说,经典而完满的“相对幸福”是一次性的
这些感受,在所谓社会的成功者那里,处处都能找到。
总之,得有新的“幸福设计”来拉动生命了。
10背转性转化为对立面
“相对幸福”一经达成,一经体验验收,就消失了,痛苦和失落显露出来,并且挥之不去,没法拿走它。
也就是,相对幸福在走过“满足点”之后,走向了它的对立面,演变成了烦恼痛苦。
这是由“相对幸福”的以下三点特性决定了的——
①“相对幸福”本来就是“苦乐同源”“苦乐同体”的,它本来就是一枚“幸福硬币”,本来就可背转。
②“相对幸福”本来就是“依苦而成”,以苦为因的。
③“相对幸福”之实现是短暂的和一次性的。
——由这几点决定,相对幸福必然背转,走向它的反面:烦恼、痛苦、失落、彷徨。并且是“苦长乐短”,且“终究是苦”。
——形象地讲:苦是种子,幸福作业的展开,幸福条件的增长,代表“苦大树”的成长,“相对幸福”之体验,是一次花开,花谢之后结出了果实。这果实和种子一样,是苦果。是原来就包含在种子中的同样的东西。
11欺骗性
综上所述,“相对幸福”实际上是假幸福。但是人们不知道这一点时,全把它当做是真幸福,当做是惟一的“幸福渠道”。这种情形的普遍存在,呈现出它的欺骗性。
12游戏性可设计性
相对幸福来龙去脉可整套设计,其性质与方式类似游戏(不管是电脑游戏还是其它运动游戏、智力游戏)——可自行设计起点、终点、规则、玩法、胜负评价法等。
具体讲,相对幸福的设计包含以下环节要素:设置诸种“幸福条件”,制定其增长变化规则,预置“幸福发生点”(满足点、目标、门槛)于其中,设置一定的时空秩序,供人们展开“幸福期待”,并实施“幸福作业”……
它的性质是游戏性的。
13对等回落性超零回落
“相对幸福”在获得幸福体验时有多强烈,当其背转走向对立面时,痛楚体验也就有多强烈。
换句话说,相对幸福消退时,不是回落到零位,而是回落到零下,成为负值。相对幸福正向体验达到100,则回落负向也将跌至-100,正向达到“峰值”1万,负向跌至“谷值”也是:负1万或大于负1万。
顺便说一句:许多人迷信马斯洛的“巅峰体验”,因为他没亲自品尝过。如果尝过的话,就会知道:当初“巅峰体验”的峰值有多高,“谷底体验”的“谷值”就有多深。只是马斯洛自己隐而不谈“谷底”罢了。这些是后话,暂放。
时代歌者,最具诗人灵魂的罗大佑先生,在其歌词中道出了“相对幸福”自身的诸多困惑,其中也有这种背转、回落:从峰顶至谷底……短暂等——

“今天的欢乐,将是明天痛苦的回忆”
——罗大佑

14劳动性社会劳动性
前面讲过,相对幸福具有游戏性,是从可自行设计角度和“规则制定及满足方式”的同构相似角度讲的。
实则,相对幸福与普通游戏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它具有“社会劳动性”。就是说:游戏只是运动而已,玩耍而已,而“相对幸福游戏”不是简单玩耍,它其中包含的“作业”,往往是社会所需的生产性劳作。(例如财富纳入了“幸福设计总案”则为获取财富而参与社会劳作就成为必须和必然)。
所以,相对幸福,实际上是与社会劳作紧密关联的。
从相当意义上讲,各式各样的“相对幸福”设计,成了促使个人参与社会劳作的“内驱力”。
换句话说,相对幸福模型无论怎样,只要它在你生命中开启、运行,你就得去参与社会性的某种劳作,以便创造和积累“幸福条件”,去实现幸福预期,达成满足。
15文化性文化心执掌生命身心运行
归根结底,“相对幸福”在其实质上是文化反应。是由文化心掌控生命的心身运行而达成。它的实质体,是整套语言生理反应、语言心理反应、语言身心综合反应等文化价值反应的集合。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形容词反应。
对主体而言,“相对幸福”的存在,意味着文化奴役状态的存在;标志着,语言能够牵制其生理过程、心理过程、身心复杂过程。同时标志着假我——文化特洛伊木马——的存在;以及(在更深层面上)标志着主体性的根本丧失状态:迷失。被覆盖。

就此,幸福学的提示是——
①要觉悟到“相对幸福”是假幸福。
②要启动对真正幸福的探寻。
③要启动幸福智商的开发提升工程。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7#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21:06 | 只看该作者
相对幸福例证1

要是能够再造一座高山,他就不会自杀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样一位自杀者。
他的情况简单讲是这样的:他酷爱登山,从征服高峰中得到欢乐,几乎每年征服一座世界级的著名高峰,最后,在他终于征服了最后一座世界级高峰之后的那年秋天,他自杀了。他留下的遗书写道:

“当我攀登上那些高山以后,功成名就的我,就感到无事可做了,我没有了新的目标……”

我们来剖析一下他遗书中这句“我没有了新的目标……”
首先,我们这样看——
如果,世界上还有另外一座高山他没去过,那么,那年秋天,他是不会自杀的,因为“新的目标”还在等着他。他的自杀,起码得延期1~2年。而如果他没去过的世界级高峰还有好几座的话,那,还得延长更久的时间。
其次,还可以这样看——
就算以前有过的著名高山都被他攀登征服完了。但是,就在他还未感到失落之前,由于地壳运动(或是上帝施法)突然又造出了一座高山,比原有的著名高峰都还要高,那么,他肯定又会津津有味、充实饱满、斗志勃勃地过上好几年兴奋、精彩的日子了。
但是,这些都是假设,都做不到。首先,所有的世界级高峰,他确实去过了。这意味着:没有哪一座山峰,能够再给他“带来”幸福体验了,完全没有了。即使那些曾给他带来巨大喜悦的山峰,也不能再激起他的幸福涟漪了。
所以,最终的结果,在他自己的描述中,就是无比空荡的一句话:

我没有了新的目标。”……

这个案例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幸福学上意味深长的启迪。那就是——
在苦乐相间、苦乐循环的“相对幸福”圈套中,如果“满足点”不能够再往上移了,这个骗局意味的“圈套”也就自行崩溃了。它彻底“漏馅”了。它里面终究并不包含有真正的幸福。它的实质是欺骗性的。而在崩溃之前,维持这种欺骗性的办法手段就是,不断移动“满足点”——当4000米的高峰被征服,快乐升起;而当短暂的快乐又坠落时,又把“满足点”移到4200米对另一座高峰的征服上;当4200米的高峰被征服后,比前次强烈的喜悦升腾起来,接着幸福感又烟消云散,不知坠落何处;于是,“满足点”又被移到对另一座更高山峰的征服上,……结果呢,移完了,没有更高的山峰可以用来支撑更高的“满足点”了,事情也就败露了。
我们应当感到庆幸,因为只有把登山这样的运动当做幸福支撑物,才会使“相对幸福”的欺骗性得以揭露。因为高山谁也动不了它,谁也不能任意拔高它,调整它。正因为如此,正因为终究没法做手脚了,骗局才败露出来:“相对幸福”中终究不含有“真正幸福”的真相才暴露出来。
因为如果当时他不是选择登山,而是选择金钱的积累作为幸福支撑物的话,那么他也许不会有自杀的一天,因为他可以不断改写“满足点”——正如许多大老板一样,开始的最大梦想10万,10万做到了,狂喜一两天,无乐了,无聊了,“嘣”,一家伙把“满足点”调到100万,劲又来了;100万实现了,幸福的滋味传遍全身,两三天过去,又乏味了;好吧,“嘣”,把“满足点”提升到1000万……;如此,1亿、10亿、100亿……永远可以提升,不像山峰(山峰“再高也有顶啊”),数字没有顶。所以,直到老死,“相对幸福”的骗局可能也不会败露。
但是这种情况下,却意味着:
①主体被欺骗一生一世。
②主体今生与“真正的幸福”永远错过。

所以,我们应当对登山自杀的这位逝者报以敬意和感激,感激他舍身为我们带来的启迪。没有这个启迪,我们不知还会在“相对幸福”的骗局漩涡中沉沦多少个生生世世。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明白并牢记这个启迪,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从这个启迪中受益,以此告慰登山者的在天之灵。

记住:相对幸福里没有真正的幸福
而一切靠目标拉动、靠目标支撑的幸福,都是相对幸福,都是假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8#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24:13 | 只看该作者
不能为幸福而工作

通常,人们都是为幸福而工作的。为了在未来某个时刻赢得自己所预期的一份幸福,他们甘愿忍受当前的艰难困苦,一心一意去拼去搏。
这种精神,无疑是令人敬仰的。这种做法,也是十分普遍的。对这种精神,我们是尊重并且十分赞赏的。
但是,从忠诚于幸福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我们还是要说——不要为幸福而工作。
为什么呢?
因为幸福学研究发现:一旦我们决定“为一个什么而工作”,我们就事实上掉进了“游戏陷阱”。“游戏的规则”及其魔力,“赌博的规则”及其魔力,就会支配和掌控我们。我们的行为和身心体验,就会像一个玩电子游戏上瘾的儿童,痛苦和烦恼也就开始了。
而且,这个烦恼比电脑上玩游戏要长多了。因为,你是在人生中玩游戏了——不会停电,也没有人叫你收手说“网吧打烊了”——获得预期幸福的周期,也比电脑游戏不知长多少多少倍了。而且,这是“真的”,不是所谓“虚拟”的游戏。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决心要为幸福而工作的话,恰恰适得其反,我们刚一决定,痛苦就开始了,烦恼就开始了,而且,这些痛苦烦恼将会一直伴随我们的“奋斗”过程——这种情形可以说叫做“求乐反得苦”。
那么,结果会不会得到幸福呢?
游戏运行的基本伎俩和我们当前通行的心理学教育都告诉我们——延迟享受嘛,没问题,最终总有幸福的回报的,只要你能坚持。
事实确实如此,只要坚持——坚持,也就是忍受和承担一系列烦恼与痛苦——最终,总会有成功的回报。
可是,当那种预期的回报得到时,人们会发现,它带来的幸福体验是暂时的,短效的,甚至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说:得到的是——相对幸福。
这时,很遗憾,人们又得开始认真考虑为下一个幸福目标而工作的问题了。就这样,无有了期。
不停地开始—→不停地坚持—→瞬间得到—→很快地消失—→重新又去进入一个新的开始。就这样周而复始。
结果,做得最好的,也不过是一生都成了游戏式相对幸福的奴隶而已。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9#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24:47 | 只看该作者
幸福本有,痛苦本无
人生来就是幸福的。生而为人,原本天生就自带幸福而来。
看看我们周围的儿童,越是年龄小的,越是拥有更多的快乐,越是年少,越是没有什么忧愁烦恼。
他们捡一根烂竹竿,可以当作马来骑;即使没有竹竿,只要嘴里“咯答”、“咯答”唱着马蹄声声,两只小脚“噼啪”、“噼啪”翻动,也可凭空领受飙马的欢快。从他们的动作、神情、姿态及眼光中,你可以看见一种清澈的纯然之乐。他们,即使刚才还在哭,立马又笑了。笑得那么清澈见底,笑得那么直截了当,笑得如此清纯如此由然,以至回顾他们刚才的哭泣声和哭泣状,你依然会得出结论说:刚才的哭,也并不是标志着他们真有什么痛苦。你会认定:他们这儿童化的哭,与成人的烦恼之哭是全然不一样的。
再来看看我们周围的婴儿吧。他们纯然的程度比幼儿更纯了。在他们身上、脸上、眼中、喉中……一切地方,全都表现着、彰显着纯然、纯然、纯然……
婴儿,他们的哭,也和痛苦无关。哭,在他们那里,只是一个纯粹简单的动作而已,像动动手、睁睁眼、张张嘴、吸吸奶一样,只是一个纯然的动作。是简单直接地表示“要!要!要!”或“不!不!不!”。
婴儿,即使是处于疾病之中,也只是纯然地病着,没有痛苦可言,他们只是纯然地病着,经历着,纯然地从疾病过程中走过。临床儿科医生知道,许多刚刚还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婴幼儿,一旦抢救“回来”,嗨,一转眼,他们就又在笑了,笑得十分纯粹、十分灿烂而新鲜,让人不敢相信刚才还在抢救,而且差点“去了”……
婴儿,即使因为病重而死亡,表现出的也只是:纯然地去了,纯然地走了。看不出有什么痛苦被领受。
再看看我们周围的成人吧。他们即使满脸堆笑,你也看得出那笑后面的痛楚与酸涩。
于是,我想起从中国古圣先贤老子那里传递下来的那个千年拷问:“能婴儿乎?”
能婴儿乎?”我想,这是老子对那些想要彻悟大道、想要同于大道的人——弟子及后人——们,以提问的形式,公开的一个开示。意思是:要能够还原到婴儿期的那种生命状态中去,才有机会契入大道,合于大道,并于大道的运行之中,拥享大道之德。
我还想起基督耶稣。他的门徒询问“天国里谁是最大”时,耶稣叫来一个小孩,让他站在门徒当中。耶稣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1]
看看耶稣说的这句话,很有意思。在我看来,由于翻译的缘故,耶稣这句话当中的一些词语,也可以换作另一些反而更加恰当(也就是意译)。例如:
“你们若不回转”当中的“回转”,可以译作“还原”。这样,整句的意思就可理解为:我们若不还原成小孩子那样,就进不了天国。
我们的什么还原成小孩子那样呢?我想,指的是生命的内在品质。是生命本身的还原。
整个连起来理解,结合我们今天的幸福学探讨,耶稣这句话语的言下之意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小孩子的生命内品质,更近于天国,更具天堂性;也更接近永恒的幸福。
我在这里之所以要借用中外先贤的圣谕,是想借助他们思想的神圣光辉和力量,来为今天的芸芸众生,揭晓一条现代幸福学的第一真理。
这条真理便是:
幸福本有
痛苦本无

幸福本有。就是说我们天生本来就是幸福的。我们的先验命运是幸福的。
痛苦本无。就是说,我们天生本来没有痛苦,痛苦都是后天得来的。换句话说:幸福本有,但后天可失;痛苦本无,但后天可染。
幸福本有,痛苦本无。这是一个简单的真理,是一个自明的真理,就像说太阳能照亮大地,太阳能带来光明一样,无须证明,这真理是自明的,无须论证。不同的是,太阳能照亮大地,讲的是一件外部的事,而“幸福本有,痛苦本无”讲的是生命里面的事;但它依然无须证明,只需要每个人自己去亲证[2]
就像用眼去看太阳播洒光明一样,“幸福本有,痛苦本无”,这条真理需要人们用真心和生命由内去亲自体证、领受、拥享。
因此,一定要于此树立信心。牢记——幸福本有,痛苦本无——并启动真心真慧,去亲自由内体证。活生生参与到这条简单的真理中去。就像我们的眼睛参与到“太阳能照亮大地”这条真理中一样。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0#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25:12 | 只看该作者
本然则幸福,使然则痛苦
本然则幸福,使然则痛苦。这个“本然”、这个“使然”指的是什么?我们以人身上的肌体组织为例来加以说明:
    一条腿,外面有皮肤,皮肤下有肌肉、血管、神经,肌肉里面包裹着骨头,骨头两端有圆滑的关节头,关节头平日被浸在“润滑液”中……;有了这些,这条腿就能灵活地做各种运动;它能伸能屈,能支撑,能载荷,能走能跳,能感知,能服从大脑指令,能享受营养供给,能与身体的其它部份一起,完成一系列运动任务,实现一系列主体生存、生活所需的生理功能。
    这,就是一条腿的本然状态。当这种本然状态未被打破时,这种状态,就是一种幸福的状态。

    而什么是使然状态呢?所谓使然,含有“被迫使得如何”、“不得不怎样”的意思。
    那么,一条腿的使然状态,是什么呢?
    比如,这条腿发生了骨折,骨头断了;或者是肌肉拉伤、割裂伤;或者是腿里的某条神经断了;或者是里面的某条大血管破裂了、阻塞了之类;或者是腿里面扎入了一根竹刺,或射入了一块弹片……;以至这条腿——不再能伸,不再能屈,不再能支撑,不再能负载,不再能走,不再能跳……总之本来的本然状态失去了,内在的本然秩序被打破了,本有的功能出现障碍——这,就是一条腿的使然状态了;而使然的状态,就是痛苦状态
    通过上面描述,我们对“本然”、“使然”的了解更为明确了:
“本然”,就是本来应当如此,而恰恰就做到如此了。
“使然”,就是本来不应如此,却被弄成了如此这般,失掉了本来的运道。

    以完整的人为例:
    一个小孩比一个成人要本然得多;一个婴儿比一个小孩,又要更本然得多;一个婴儿与一个成人相比,婴儿几乎是接近100%处于本然状态;而成人呢,几乎99%处于使然状态。
    婴儿、小孩,由于所谓“无知”,连骂他的话也听不懂。所以,才不会因为什么闲言碎语而痛苦。就是亲人邻居去世,小孩们亦没有什么悲愁苦恼。孩儿们照旧饿了就吃,困了就睡,醒了就高兴地玩。一旦跑起来,就喜欢双腿交替着、蹭着地跑——那种儿童才有的跑步方式——多么本然啦!当然幸福。所谓幸福者,本然而然之者也。
    成人不同了:
    有时一句话,就可使一个成人心如刀绞,就气病了,甚至气死了;有时一个脸色,就可使一个成人痛苦万分,以至恨不得杀人放火砸东西;有时听到一个什么消息,人就完了,断气了;有时被所谓的“医生”安上一大堆“病名”,人一下子就垮了;有时,人类发现、发明了一种新的疾病,一经公布,就会有不少成人陷入惶恐;有时上级表扬肯定了别人,自己就痛苦起来了;……
    总之,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可以让成人的生命无时不沉浸在由外部因素导致的“使然状态”中。
    这些时候,提取他们的血样来检测,可发现什么多巴胺、5-羟色胺、血管紧张素、肾上腺素、什么什么肽之类的生化物质产生了混乱,其含量、水平偏离正常——偏离了本然状态。


    那么,幸福学的追问是:
    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成人们普遍地、日常地处于本然被打破的状态中,深陷于“使然”(“迫使然”)之痛苦大海、痛苦泥沼中,时时刻刻都在经历“内心的骨折”、时时刻刻都在旧伤痕之中招惹新伤痕呢?
是文化。是一直以来始终不停地熏陶着我们的文化;是我们一生下来就被浸入其中并且越来越被淹没于其中的文化。
这样,我们需要记住的是:
痛苦的本质,是生命的本然秩序被打破。
②就文明人类而言,打破他们生命之中本然秩序的主要“罪魁”是——文化。是人的生命运行的“文化化”(参见本书其它章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1#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25:33 | 只看该作者
目标、意义后面并没有真正的幸福
目标带来的欢乐、意义带来的欢乐,都是短暂的。它们转眼即逝,仿佛节日的焰火,片刻地灿烂之后,烟消云散,一切重归黯然。
因为,如果目标支撑着欢乐,那么,目标一旦实现,一旦达到,那欢乐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支撑。
意义也是一样。意义总是专门指向什么,而显示其意义。意义的这种有限性,使其无法面对别的意义(因为各有所指,因而各有意义)。并且,如果将意义的指向打个颠倒来看,则原来十分有意义的东西,将恰恰变成毫无意义的东西。
把欢乐建立在这样有限和不稳定的基础上,其短暂性、不可靠性,是显而易见的。
例:某老板接受采访时说:“当资金积累到10个亿,金钱完全失去了意义。”人又重新感受到了比以往失落更加严重的失落。他奋斗时的艰辛是漫长而具体的。100万时,有过一些短暂的快乐,很快就被200万的目标驱使着,进入更大奋斗。如此一步一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攀上10亿高峰,却发现没有真正稳定的欢乐,没有常驻生命的幸福感。
又如:英国一位名叫斯尔曼的残疾青年,以攀登高山为一生的目标、意义,把快乐寄托在登山运动之“征服××高峰”的人生计划中。19岁时,他就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21岁时登上了阿尔卑斯山;22岁时,他登上了乞力马扎罗山;28岁前,他登上了全世界所有著名的高峰;以至,再也没有什么高山能吸引他的注意了;就在28岁这年秋天,他在寓所里自杀了。在自杀现场,人们找到了斯尔曼留下的遗言:“当我攀登上那些高山之后,功成名就的我就感到无事可做了,我没有了新的目标……”
失去目标,就失去了乐趣,可怜的那一点点欢乐的点滴液体,终于干涸了。剩下的是痛苦、迷茫。斯尔曼把自己生命完全出卖给了自己选中的一个目标。这是一种愚蠢的交易。因为卖命者并无收益。
幸福学提示:
①在任何目标、意义后面,并没有真正的幸福可言。想通过追求它们来达到幸福,是踏上了注定要落空的歧途。
②想拥有真正的幸福,就必须学会不要把幸福寄托在任何目标、意义上。
③记住,本有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它不需要任何目标支撑,也不需要任何意义作借口。
如果你摆脱了目标、意义对你生命的干扰,你会发现:你本有的幸福之泉,一直在你生命深处,滔滔流淌着。你可用生命本身直接品尝它。
形象地讲:
   不是要踏上漫漫长途有目的地去找到什么预期的幸福,而是要已经幸福着、正在幸福着、一直幸福着,去踏上随便什么样的道路。
④要发现和敞开自己生命中本有的幸福甘泉,呵护它不被堵塞、掩盖、污染。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2#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26:0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平时熟悉的“幸福”不是“真幸福”

我朋友的妻子在工作单位上晋升为主任,他们一家十分高兴。又是请客,又上歌厅娱乐庆贺一番。一家人当然是喜形于色。大家也都为他们高兴。席间,人们真心祝愿他们一家幸福美满,事事如意。
这样过了大约不到一个月,却听说他们已经为“升级”而烦恼了。因为新的岗位责任很重,一天24小时不得关手机,有电话通知时,还要随时去单位。因为他们妻子这份工作是医生,凡是遇到有了重病号,下级医生拿不准怎么办时,都会打电话来请教于“上级”。而且,常常是在夜间。从梦中惊醒不说,遇到问题较复杂时,或是说不清时,还得赶紧起床到医院去。
于是,他家因此而陷入了与前一阵“幸福”相关的烦恼。

一位离休干部与我闲聊时,提起一件他记忆很深的事。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他是四川一个山区贫困县的县委书记。他所在的县是农业县,全县有200多个公社,每个公社他都去过。
他记得的是一年夏天,酷热难耐,那天他要去一个公社视察,需要翻一座大山。一路上,他又热,又渴,又累。他身体本来就不是很好,瘦瘦的,爬起山来十分吃力。他爬呀爬呀,越爬越难受,越爬越有些支撑不住了。但他没有别的办法,去的地方必须要去,只好硬挺着,咬牙坚持住。
好不容易到了山顶,谁知,山顶居然有棵巨大的大黄桷树,树下一大片浓荫,一大块空地,有人坐在树下乘凉、歇息。
他心中终于一喜,也在浓荫之中坐将下来。没想到,此时一个小女孩已将一碗凉茶送了过来。
原来这里有一老一少在经营着一个小小茶水店,老的是爷,小的是她孙女)。
他接过凉茶,咕咙咕咙喝下,山顶上的微风又迎面吹来……
“哇,那简直是物我两忘,忘了什么书记不书记,忘了其它所有公事私事,统统忘了,只感觉得全身爽快无比、清凉无比、幸福得很……所以,现在都还常常想起……”他说。
他还告诉我,最近他又想起了件事。因为他有点失眠,无法入睡。这时他回想那天在山上,大树下,喝茶的情情境景,用这种回想,来对抗失眠,帮助入眠,耶,他这样做,还成功了。

我的一位朋友,辞去公职下海经商,他做服装生意,咦,赚了。整日里忙是忙,可是心里高兴,精神很爽,经常邀请三朋四友一起喝酒玩耍。后来娶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郎,生了一子。日子倒也过得不错。知情人都觉得他们是过上幸福日子了。
可是后来行情改变,竞争剧烈,服装做不动了。他转而去做水果生意。
说来也有福气,做水果是旗开得胜,两个月赚了4万。“脸都笑烂了”。可是接下来的3个月,又把赚到的4万元赔出去了,还搭上了老本13万多。这时,他的脸上也有了焦灼的模样,与之相关的烦恼也接踵而至……

以上这些例子中的事以及类似这些例子的事,是不是幸福呢?通常的回答一定是“是”。因为,这些正是我们所熟悉的“幸福”。然而,对于这类型的幸福案例,幸福学的提示是——
①实际上,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幸福”。它们只是一些“相对幸福”而已。
②从严格认真的幸福学立场上看,所有的“相对幸福”都不是真正的幸福。因为,“相对幸福”是“有条件的幸福”。条件具备了,条件充分了,那点“幸福感”确实就来了。但是条件一变化,或者众多条件中缺了一个条件,脆弱的“幸福”也就泡汤了。
③“相对幸福”是靠对比而产生,比如“又热又累又渴”在先,大树、浓荫、微风、凉茶在后,一经对比,产生了巨大反差,从这反差之中就获得了“相对幸福”之体验。而如果没有对比呢?这种幸福感就不会产生了。
④“相对幸福”总是倾向于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对的“对方”——即痛苦——转化。也就是说:
⑤“相对幸福”本身就是“自带着”一份与之对应的“痛苦”在背后的。如同硬币,一面是“相对幸福”,其背面就自带着相应的“痛苦”。因此我们说:
⑥“相对幸福”是有苦的幸福。是苦中之乐,不是“真正幸福”。可是千万记住——
⑦当我们还没有亲自证得“真正幸福”之前,“相对幸福”依然是可以帮助我们度过一些实际的生活困境的。在没有掌握真正幸福的情况下,我们仍然需要“相对幸福”给我们帮助,因为,至少,还能够苦中得乐,调剂一下我们过度紧张、过度烦恼的日子。
⑧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不过是不得已而已,不是长法,不是究竟。要提醒自己,不应停留于此,不能满足于这种有限的、有条件的“假幸福”。
必须意识到,应当尽早地去亲自觉悟到真正的幸福,并且拥有它。告诉自己,因为“相对幸福”的运动轨迹永远只会是:
    “苦—→乐—→苦—→乐—→苦—→乐—→苦……”这种苦乐相间的死循环[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26:50 | 只看该作者
真幸福只存在于本然命运中

你们不要听马斯洛[1]说“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如图2-1),就以为人类的宿命真的如此了。


                                                   
因为马斯洛所描述的,其实只是现在文明人的通常所作而已。他只说了大家都是这样的,却没有讲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而我要告诉你们的是,目前文明人类的这种通常的做法,并不是人类本然应当的,而是文明化之后,由文化的原因和文化内驱的作用,暗中迫使人们表现成(变成)如此的。
也就是说——马斯洛只是描述了人类的文化宿命而已。换句话说,马斯洛描绘的只是人类需求被文明力量扭曲之后的经典写照而已。这张“写照”反映的是“目前人类成了这个样子”,“目前人类被困在这座‘马斯洛金字塔’上了”。这张“写照”没能反映“人类本来应当怎样子”。
你们不要以为,按照马斯洛的五层次阶梯,一级一级去实现,去满足这些需要,就会有真正的幸福。
因为,在攀上了马斯洛这个“五层次巅峰”之后,仍然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人是“大有人在”的(这是一个不可轻视的警醒)——相比之下,那些未能攀到顶部的人,要幸运得多,因为他们虽然烦恼痛苦,虽然劳心、劳力,虽然一直未达目的,但是他们心中至少还有登顶的希望和登顶后如何如何之美梦——而终于登顶的人呢,终于完成了所谓“自我实现”的人如何呢,他们完成了一切,终于把五层需求都满足了。在短暂的“巅峰体验”之后,却迅速落入无聊、茫然与无限的空虚以及最终的绝望之中,因为——
他们没有找到人生的终极价值——幸福,真正的幸福,绝对的幸福,恒常的幸福
他们得到的是快感,一次性的快感,像性交一样一次性的快感。
而且,这一次是终结式的快感,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实现了。所有的一切都激发不起他们的兴致,更不能再给他们带来快感了。
可怕的是,他们再也做不成过去的梦了,他们得清醒地面对找不到幸福的残局……
总之——
与“巅峰体验”天然配对的“谷底体验”[2]吞噬了他们。
他们为什么落到这一步,就因为他们把自己整个生命完完全全投入到了对自己“文化宿命”的服役中,就因为对自身生命心身的“本然命运”不闻不问,乃至完全舍弃而不自知。
而我要告诉你们的是——
要想品尝、要想啜饮真正的幸福,那绝对的、恒常的幸福,实现人生的终极价值,我们就必须亲自参与探讨人类生命的“本然命运”,并且亲自动用自己的生命,由内而去亲自探讨自己生命的“本然命运”。
因为人类的最终极价值,永远不会在文化中。因为人类最终极的价值,就是人类最原初、最原本的价值,这个价值是在文化还没有诞生前就业已如是的价值,它怎么会在文化中呢?它只会在前文化里[3]

            ——摘自 蓝马 《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4#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27:31 | 只看该作者
无理由的幸福才是真幸福在快乐幸福的问题上,我们最大的、最根本的迷昧是什么?
——是把幸福快乐条件化。是:几乎无缘无故地、习以为常地将幸福快乐当作是某些条件堆积而成的产物。是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不知何时已“安装”在我们生命心身之中的偏见——
即:总认为、总以为:要快乐就得有某件“值得快乐的事”,或者必须有某些“足够令人快乐的因素”,才能快乐。
否则,如果并没有“值得快乐的事”,并不存在“足够令人幸福愉快的因素”,你就快乐起来的话,就会被自己和别人当成疯子、神经病。
并且,出自同样一个偏见逻辑的制约,如果没有达到约定的条件指标的话,就得痛苦,而且,就真的痛苦得不得了了……有人甚至在深夜里悄悄哭泣。
(如果这时你不痛苦,别人就会指责你,“不晓得在高兴啥子哦,傻瓜”……)
总之,在任何一份快乐前,加置一堆条件作为障碍;哪怕只是一丝丝快乐,也要把它挪移到一小撮条件屏障后面。
(配图13:漫画:把快乐藏到一堆条件后面去)





而只要没有满足这些条件,你就只有像歌中唱的那样:只有“在深夜里无奈地叹息”,乃至把“眼泪在无言中抹去”。
把快乐移到一大堆条件障碍后面去,然后又来克服这些障碍,把快乐找出来,享受几分钟,又把它再次藏匿到另一堆条件后面去……
——这就是文明人类不假思索地干了上千年,而且现在还在一直干,而且似乎还想永远干下去的一件最为愚蠢、而又最为普遍的事。
因为,真正的幸福,完全是无条件的,就像那些尚未被文明污染,或污染尚轻、尚浅的孩子们一样,他们的快乐根本是无条件的。他们的快乐不需要理由,即便是死神刚刚擦肩而过,你立即就会看见:他们的整个生命心身又幸福得灿烂起来了。
不光是脸上灿烂,有时旁人都无法相信,“这孩子刚刚还抢救过”。

而我要说的是——

无理由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无理由的幸福,才是本然的幸福。
无理由的幸福才是绝对幸福。

我还要说——
   除非你真的亲自内证这种幸福、内拥这种幸福,你才算逃出了那种“条件前置,快乐后挪”的总迷昧。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 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5#
 楼主| 发表于 13-4-4 06:27:55 | 只看该作者
幸福永远都不会是客观的

幸福永远都不会是客观的。幸福只可能是主观的。
用简单的例子来说,同一件工作,一些人可以干得乐在其中,另一些人却可以干得苦不堪言。这说明人们体会到的苦与乐,完全是由他们自己的主观方面的差异决定的。
深入一点说,因为幸福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的事实,是人们内心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它只可能是完全主观的。
不管是“相对幸福” ,还是“绝对幸福” ,情况都是这样。
在“相对幸福”这一块,虽然看上去好像有客观因素存在,比如客观上实现了什么什么突破,收入了多少多少等等。但实际上,究竟把什么设置成幸福进程的目标(是把学业设置成目标还是把收入设置成目标,还是把跑遍全世界当做目标)仍然是主观的。你设计的是这样,他设计的是另外一样。这时如果你和他都在干同一件事,那就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了。这是其一。
其二,“相对幸福”的原型原理就是期待被满足。而这个期待是主观的,它不可能外在于主体,它一旦脱离主体,就与幸福无关了。
其三,“相对幸福”都是依赖于比较的。因此,即使大家本来目标一样,期待一样,所得一样,也还有个“会不会比”的问题。会比的,同样条件下,比得自己乐呵呵。不会比的,比得自己气呼呼。这个“怎么比”仍然是由人们主观方面的诸多因素决定的。
其四,我们讲“相对幸福”是“苦乐同源”、“苦乐同体”的,就像一枚硬币,它总是有正面就有负面;那么,当客观事件客观因素完全一样时,还有一个你究竟习惯于将这枚“幸福硬币”的哪一面对准自己的问题。
有的人习惯于面对事物的正面,有的人习惯于面对事物的负面。
这样,即使完全一样的事,也同样会有“几家欢乐,几家愁”。所以说,这幸福与否依然是主观决定的。
再说“绝对幸福”。“绝对幸福”本身就是主体自带的具有绝对的“主源性”和“主体性”,这比“主观”还要“主观”。它这种深刻的主体性,使它与“客观”完全绝缘。并且,按照我们对“绝对幸福”的理解,一旦与客观因素有染,这“绝对幸福”也就被遮蔽了。
综上所述,幸福学的提示是——
①幸福永远不可能是客观的;因此,
不要到客观世界去找幸福——这并不是说不要去解决客观世界中的问题,而是说,不要把客观世界的问题当做“幸福问题”来解决,意即:
③就每个文明人而言,“幸福”是一门单独的学问(很遗憾,现在的学校都不教这个;只教你怎样成为“有用的东西”,没有来得及教你幸福)。幸福,是一个专门的问题,应当专门解决之。
④幸福课题,完全在所谓“主观”方面,因此:

⑤要想解决好幸福问题,必须下决心从提高幸福智商HQ开始,从完成一系列的幸福学觉悟开始。

——摘自 蓝马《痛苦与幸福》(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4 05: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