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的争议——苯二氮卓类药物临床应用50年
遗忘效应
逆行性遗忘是另外一个与药物镇静催眠作用相关的副作用。逆行性遗忘是在服药后不能记忆信息。所有的镇静催眠药物都有逆行性遗忘副作用,其遗忘程度与药物种类及药物的血浆浓度有关,也就是接受的信息决定与遗忘的程度,即药物剂量越高,其血中浓度越高,遗忘也越严重。
停药效应
苯二氮卓类安眠药物产生药物依赖性,主要由下列治疗模式引起:失恋或焦虑 → 苯二氮卓类安眠药物治疗 → 出现反跳性失眠 → 需要继续药物治疗 → 产生耐受性需要加大药物治疗 → 出现药物依赖 → 无法终止治疗。
上世纪50年代,苯二氮卓类药物进入临床使用,由于此类药物高效、安全、耐受性良好,目前苯二氮卓类药物已成为抗焦虑和失眠领域应用最广泛的药物。根据统计,全球有超过5000万人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目前仍是失眠和抗焦虑的一线治疗药物。
在1998年11月11届欧洲精神药理学院联会上,专门讨论了焦虑及其相关疾病。与会者认为,在这类疾病的治疗中,苯二氮卓类药物始终是最为重要的药物。有专家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实际上有些慢性焦虑患者有可能患有“缺失性疾病”(GBGA系统异常)。因此,在未来的年月里,苯二氮卓类药物以它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将继续保持其在治疗焦虑及相关疾病中的地位。有专家认为目前“有人错误地将患者需要药物的长期治疗和成瘾等同。”
对于替换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危险性,德国慕尼黑大学精神科教授H.J.Modller认为,随意替换苯二氮 类药物 的确有危险性,因为临床发现有时用来替代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药物并没有确切的疗效,甚至有更多的副作用。他认为苯二氮卓类药物原则上只用于严重的焦虑和睡眠障碍是对的,但目前在这方面限制过于严格。有些患者需要长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不可能使用其他方法帮助患者,包括心理治疗。如果那些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没有接受治疗,就会对社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如不能工作,或者不能承担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