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林黛玉,虽则出自官宦之家,但天生体质纤弱,加上母亲早丧,在她的童年就蒙上了一层不散的忧郁。环境的改变并没有使这个少女的生活态度随之改变,而是更加重了她的自尊、高傲、敏感和多疑。她经常自叹自怜,触景生情,于是“多愁善感”便成为这个少女的性格特征。她与贾宝玉性格相投,两小无猜,但是爱情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她一面渴望宝玉向她倾诉衷肠,却又不断考验宝玉的忠诚,加之他们之间的爱情始终得不到贾母的认可,使她陷于极端矛盾的漩涡中而不能自拔。宝玉和宝钗结亲的消息恰似天崩地裂的一击,使她悲痛欲绝,却又无处倾诉,终于导致精神失常。她身子晃晃悠悠,两眼直直地在那里东转西转,后来,完全失去了控制,不言不语,不吃不动,愁肠郁结,惟有流泪。在极度的痛苦磨难中,她便“焚诗稿,断痴情”,以此“抗浊世”。终于耗尽心气,“泪枯”夭亡。
从林黛玉的症状来看,她所患的是“郁症”,现代医学称为“反应性精神病”或叫做“心因性忧郁症”。急剧的精神创伤,长期的精神刺激,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人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现代生活的快节秦,那赤裸裸的竞争和攀比,那无时无刻的算计和失算,那纷纭复杂的人际关系,怎不使那些性情孤僻者、胆小怯弱者、懒惰求逸者、心胸狭隘者、事业失意者,滋生出心理和生理疾病来。
郁症临床表现有三:一是心境郁悒,思绪烦乱。这种人大多性格内向,孤僻寡欢,患病以后则情绪低落,沉默懒言,表情淡漠,双眉紧锁。由于他们的前途渺茫,故而轻者有自责自罪之心,重者有轻生自杀之念。二是生活失调,敏感多疑。由于情绪上的抑郁、焦虑、苦闷、悲观,故而生活节律失调,难以自理。他们常以夜为昼,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毫无倦意。有些人整天疑神疑鬼,特别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认为别人的举动与自己有关,甚至认为别人在暗中蓄意对自己打击迫害。三是固执己见,思维迟钝。这种人思维紊乱,对任何事物总以其病态的逻辑,作荒诞的推理,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并且固执己见,不听规劝。
郁症是一种“心病”。“心病总须心药医”。《临证指南》主张,治“郁症,全在于移情易性”。但是,要真正做到移情易性并不容易。足不出户、触景生情,往往会出现“因郁致病,因病更郁”的恶性循环局面。脱离和暂时脱离致郁的生活环境,是消除抑郁的简单有效方法。
曾有一李姓妇女,因夫暴亡致郁,终日沉默寡言,以泪洗面,常独坐或卧床不起。他人劝慰和药物治疗均无效。一个偶然机会她被好友拉上去了江南,旅游月余,心境渐宽,归后郁闷全消,不药而愈了。郁者外出旅游,确实可获得“移情易性”的奇效。因为旅途中,生活环境不断变幻,注意力不得不放在那应接不暇的车船、山川、都市和陌生的人际交往中。美丽多姿的自然风光和强烈潮涌般的生活气氛,可对受伤的心灵作有效的修复。
林黛玉过早离开人世的事例,教训颇深。从中可以体会到,培养豁达开朗的性格,实在是大有必要。在处世待人上不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要积极坦诚地与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可以倾吐不快,又可得到别人的帮助和鼓励,使事情得到妥善解决,心情就自然舒畅起来。还要克服自卑感,培养广泛的兴趣,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就不致于被不良情绪所笼罩。愉快的精神,欢乐的情绪,胜过任何灵丹妙药。阳光普照心田,愁云就难登眉梢。 (贾洪斐)
[ 本帖最后由 森田战士 于 06-10-16 08:4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