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1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道家思想与当代心理治疗理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6-10-9 15:2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道家的心理自卫思想与当代心理治疗学的相关性可从四个方面来看:1.自知自胜,提高自我意识;2.洞明世事,认识规律;3.知足知止,调整期望值;4.宁静、恬淡,调整心态。

关键词:道家思想  心理自卫  人格调整

  道家思想中的道家哲学历来被认为玄妙莫测,道家的人生观、政治观也常常被批判为消极的、甚至是反动的。然而,道家的思想却从古至今被人推崇备至,广为流传。西方人也把它奉为至宝。我国历代的思想家,还代代相继地传抄、研读、诠释,并把马王堆古墓中挖掘出来的帛书《道经》、《德经》小心翼翼地逐字辨认,细心推敲。仅老子《道德经》一书,诠释注说者就有千百种之多。研究者之众,早已是老子李聃的千千万万倍。道家思想是不朽的,是无比伟大的,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遗产。本文仅想探讨一下这种深邃的哲学思想,是怎样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自我心理保健上去、它与当代心理科学是否有相通之处、极其在心理健康咨询中有多大的积极意义。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道家……在世事离乱时能为中国人分忧解愁。……当肉体经受磨难时,道家学说给中国人的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1)他还说:“每一个中国人在成功时是儒家,而失败时则变成道家。”“道家总是与遁世绝欲、幽隐山林,崇尚田园生活,修心养身,抛弃一切俗念等思想联系在一起。”“道家的自然主义,正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的心灵的止痛药膏。”他还称《道德经》是一部“蕴藏着老猾俏皮的智慧精髓”的“最辉煌、最顽皮的自我保护的哲学著作。”(2)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与当代盛行的心理治疗学理论又有哪些一致呢?  

盛行一个世纪的当代心理治疗理论,大致上有三大流派: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精神分析治疗学派是本世纪初由弗洛伊德(S. Freud,1856-1936)创立的;行为主义是20年代开始盛行的,主要创始人与代表是华生(J. B. Watson, 1878-1958);人本主义崛起较晚,是二战以后西方心理学革新运动的产物,是由许多心理学家共同发起的。60年代起这一运动有较大的发展。他们既反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驱力或防御机制,又反对行为主义把意识看作是行为的副现象,主张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因而,人本主义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它强调治疗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主权和发展自身人格的能力,认为心理障碍与适应不良是个人内心冲突未获解决所致,只要帮助他们接受自身存在的意义,能够以积极的方式体验自我,修正自己的目标或改变自己的行为,不为别人意见所左右,建立起生活的信心,使生活饶有兴味,就能以适宜的方式处理问题,度过危机。这就是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学的基本理论,也就是当今最先进的提倡进行良好的人格调整的心理治疗学理论。这与我国流传二千多年的道家学说,不谋而合,极其相似。渊博的道家先贤们一直在教导人们:“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正是依靠着这种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深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深信“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深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华民族掌握了道家的心理自卫技术,进行自我人格的调整,走出困境,换来成就,走出黑暗,换来光明。道家思想是中国人世世代代用以心理自卫的最良好的武器之一。

  下面让我们从四个方面稍微详细一点来分述一下。

一、强调人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独有的最高级的心理活动,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然而,不是每个成年人都具有同样成熟水平的自我意识,尤其在心理不够健康的人群中,自我意识不强,个性有缺陷的是大有人在。作为心理治疗学常用的领悟疗法,说到底就是通过谈话,进行精神分析,帮助患者意识到自己的一些行为产生的原因,把原来处于无意识(或叫“下意识”、“潜意识”)状态支配下的一些古怪行为,提高到意识领域中来,让其本人明白何以产生这些不正常的心理与行为,并认识到其无益性与危害性,找到问题的症结,提高自我意识的水平,许多非器质性的精神障碍,就自然解除了。这种领悟疗法,如果不由专业的心理医生来启发、分析、诱导、讲解,患者自我能否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达到自愈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提高其自知自控的能力来治愈由于自我意识水平不高而引起的一些心理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性癔症等功能性神经症。这是值得提倡和普及的心理自卫技术。

《道德经》策33章是这样写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3)

这38个字,包含的哲理是十分深邃的。“自知”、“自胜”比“知人”、“胜人”还重要,还难以做到。“知人者”堪标明智,但真正明智的还是要认识自我,正确地评价自我,既不能过高地认为自已如何如何伟大,又不能过低地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既不亢也不卑的处世态度,就来自于正确地评价自我。这是自我意识的第一步,即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而自我评价免不了要对自己人生的价值,即生存的意义作出评价,要明确地认识到自己活在世上的意义,也就是“不失其所”的意思。“每个人必须建立自己的生活意义”,树立生活的目标。否则,就“如同生活在真空之中”,即使“完全没有任何行为问题或情绪紊乱,但仍是个没有目的的躯壳”(4),失其“所在”(即“存在”)的意义,不死也等于“亡”了。道家的这种关于自我意识的解释,正是当今流行的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学要阐释的根本原理。良好的人格调整,首先要有自己的生活意义,一旦失去意义,就会产生焦虑。只有认识自己的生存意义,才能对自己的行为与发展的方向负起责任。在这样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不间断不麻木地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学会面对焦虑;而不是消极地躲避焦虑,更不是掩耳盗铃式地掩盖客观生活中的种种难题。承认生活本来就充满着紧张的刺激,随时准备拿出各种各样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并在实践尝试中总结哪一种解决方法最为有效,在战胜客观困难的同时,战胜自己的软弱,这就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深刻含义,更是“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的深刻含义。只有具备了完美的人格,自我意识水平极高的人才能“直面人生”,奋力搏击,在创造奇迹的同时,成为最坚强最伟大的受人崇敬的人。即使因为力量不足或时机不成熟而战胜不了敌人,也不至于精神崩溃。无数革命志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在敌人的淫威面前镇定自若,“脸不改色心不跳”,成为永垂青史的人格的典范,不正是“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了吗?

  在这里,道家思想绝没有一味把人看作是受本能支配的病态的人,也没有简单地强调用“刺激—反应”的机械模式来训练矫正人的行为,而是早就看到了人具有高级的自我意识这一点,谆谆教导人们“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做一个“不失其所”与“死而不亡”的坚强的、大写的人,这是维护心理健康的根本方法。

二、强调洞明世事,认识规律

  心理疾病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受到不可抵挡的紧张刺激和缺乏应付能力。外部刺激是客观的,而引起主体多大的紧张与焦虑,却是因人而异的。认识能力较强,洞明事理的或有思想准备的人,遇到来自外界的紧张刺激,较能用适宜的方式去应付,这部分人是心理健康的。另有一些人由于缺乏认识能力,不知道生活现实的严酷性,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应付紧张刺激的有效方式,就会表现出一些过度焦虑、过度抑郁、悲愤沮丧或者采取一些无效的行为,比如可笑地否认现实,一味地埋怨自己或他人,顽固地坚持某一荒谬观点,甚至不由自主地无理恐怖等。这些神经症的典型症状,会殃及原本健康的躯体,罹患身心疾病,或染上酒瘾、烟瘾、药瘾乃至毒瘾。治疗这些心理疾病,行为疗法或许有用,但要根治或预防的话,必须提高认知水平,教导他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这在道家思想里有特别丰富深刻的阐述。

  《道德经》第23章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告诉人们危难终究会过去,黎明终究会冲破黑暗。处境恶劣时不要沮丧,不要丧失信心。因为事物都在不断变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万事万物都有对立统一的两个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6)而且对立的事物总是相互转化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7)别以为有些事物目前看来是如此强大而不可摧,但却隐伏着灭亡的危险,“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8)这也是教导人们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打持久战”的战略眼光来保存自己,发展自己,等待时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敌进我退,敌疲我打”……胶着而混乱时,不妨跳出圈外,清醒一下自己。“静观待变”,这比盲目冲杀有效得多,也不会心灰意懒,更不至于精神崩溃。这是正确面对现实的明智之举。只有这种认识上的高瞻远瞩,才能处变不惊,处危不慌,从根本上保持自我的心理平衡,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道家思想就是这样主张从根本上提高人的心理自卫能力的。



三、强调节制物欲,知足知止,调整期望值

  帮助患者调整自己的期望目标,是心理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不正确的目标或不切实际的目标,都会误导人的行为,招致失败与挫折。但人在确立目标时,总是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难免有错,所以在实践中要反复总结,不断调整修正原来认定的目标,使其正确、合理。

道家思想在指导人们确立目标方面,有过十分明确的警示。请看《道德经》第44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主张生命贵于财富,追名逐利是十分危险的。“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9)知足的人才能经常体验到满足的欢乐。所以人只有节制自己的物欲,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贪得无厌与纵情声色是引起心理疾病的根源。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0)

道家主要是劝告统治者要节制物欲,“虚其心,弱其志”、“无知无欲”,实行“无为而治”。“无为”的意思是不要政令苛繁,不要横征暴敛,更不要连年征战。“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11)“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12)“不尚贤,使民之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13)“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14)世事万物,自然有其必然的发展规律,主观的意志不能脱离客观的现实。期望的目标也须不断从理想化向现实化加以调整。否则,挫折与失败是难免的。心理健康的人,是时常体验到成功喜悦的人。“桃子”要挂在合适的高度,“跳一跳”,能够摘得着,尝到“桃子”的美味,才能激励人们去继续努力奋斗。“知足者富”、“知足常乐”也就是心理自我调适的最好方法之一。www.taoismcn.com



四、强调虚静、恬淡,调整心态

  道家在心理自卫技术方面,也摸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在世事纷繁、矛盾复杂的现实面前,道家指导人们要保持平静稳定的心态,冷静地仔细观察事物的演变,然后通过周密的思维,预测事物变化的结果。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15)

道家主张守静、致虚,并且要达到极笃的境地,是相信人类有理性思维的能力。然而,理性思维需要冷静平稳的心理状态作保证。任何急躁、过热的情绪都会扰乱正确的思维活动。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16)

  在清静的状态下,才能做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17)人要有明察秋毫,遵循客观事物办事的能力,虚静的心境是十分必要的。有时还必须守得住寂寞,不怕孤立,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老子李聃自己也不无感慨地说:“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道德经》第20章)。一个人为了追求真理,一时不被人们理解的事是常有的。正是这种保持独立思考的虚静心态,揭示了深邃的哲理,成为二千多年来不朽的思想。这样做,也是要有勇气的。

  “返朴归真,师法自然。”是道家思想独特的最响亮的口号,曾使无数中国人从紧张刺激的矛盾旋涡中,突然获得解救,避免了心理上的失衡。大自然广阔天地中,充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新鲜的绿色食品,提供了极其优越的放松神经的外部环境,比躺在心理医生的小诊所里,更有利于调整身心。世代信奉道家哲学的隐士们,还利用接近民众的有利条件,大量从事医药学的研究,对生命科学作出了一些有益的贡献。采药炼丹,虽然终究未能炼得长生不老之药,但在延年益寿、驱病强身方面,也探讨出一些有效的养身之道(诸如气功、吐纳、太极拳剑之类)。他们热爱生命、热爱自然,总不能算是过于消极的处世态度。更何况大多数转向文学艺术的创作,诗歌、绘画、音乐等都在这些高雅之士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琴瑟相和、高山流水觅知音,不正是医治和预防精神疾患最佳的宣泄与升华吗?道家先贤们“与山川日月同寿”的胸襟真不可谓不博大,旷达的情志也不可谓不高远。他们致力于修身养性,积累知识、积蓄能量,说不定当社会需要时,就会像南阳诸葛那样随时准备放弃粗茶淡饭、麻衣布裤的茅庐生涯,投入到紧张的社会斗争生活中去。因此,返朴归真、师法自然作为人类生活的另一种方式,仍然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尤其对维护心理健康是功不可没的。试想在繁忙的紧张工作之余,能度上一段闲暇的时间、趁着“云淡风轻”的好景,漫步芳草、细数落花,对心理的健康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中华民族的历代有识之士,都从道家思想中获得这方面的启迪。世上本没有神仙,但掌握了道家心理自卫术的人,精神上的宁静致远,往往表现为外形上的“仙风道骨”,道家隐士们在俗人眼里也就很容易被看作是飘飘然超凡脱俗的“神仙”了,道家也渐渐成了道教,被人顶礼膜拜了。  

当代心理治疗技术中,有不少沉思疗法、放松疗法、领悟疗法、系统疗法、脱敏……等,在道家思想的实际应用中,往往也能寻到踪影,有待于进一步挖掘、研究。当代最大流派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在《人性能达的境界》一书中说道:“有机体更倾向于选择健康、成长。生物学上的成功,它已不是我们一个世纪前所设想的那样了。这一般地说是反专制的、反控制的。这使我复归往昔,并认真考虑全部道家的观点。”让我们随着马斯洛的指引去认真考虑道家思想,从古老的道家文化中汲取养料,使我国的心理治疗学有一个新的腾飞与发展。



注释:

(1)(2)林语堂.中国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40、98

(3)(4)(5)(6)(7)(8)(9)(10)(11)(12)(13)(14)(15)(16)(17)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第198、289、64、154、342、244、106、342、64、71、334、335、124、241、248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06-10-10 22:15:11 | 只看该作者
好贴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06-10-12 12:24:22 | 只看该作者
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06-10-13 17:06:12 | 只看该作者
实在是精彩,谢谢森田战士!狂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4 20:15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