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新学会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3-8-27 18:0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ithboy的中国式新森田教程


强迫症是一种特殊的病,我时常想着,强迫症者到底有多痛苦?如果你得了癌症,别人可以鼓励你努力战胜病魔,理解你的痛苦,帮助你、安慰你。但是得了强迫症,你身边的人几乎不会理解你,你什么都没有,只有那深深的、唯一的痛。
正因为强迫症是一种特殊的病,所以治疗它的森田也是一种特殊的疗法,加上更多人的创新和发展,强迫症的悲哀会少很多。

好了教程开始,先来明白几个和强迫症者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这些概念仅是在神经症中的用法概念。

第一章概念
执着
执着就是对某一事物某一方面、某一目的某一理想的强烈追求之心。简单的说:执着就是强烈的追求之心。
执着是内在的心理,是一种似乎不顾一切的追求欲,正常人也有执着,但强迫症所说的执着,是指异常强烈的执着,这也就是强迫症的根源。执着一事物必然要求此事物完美。
比如:你很执着人际的完美,那么,任何一件违反了人际完美的事,像是你的同学说了一句对你不好的话,你都会思考、说服自己老半天,这种现象被称为疑病素质。
求而不得是执着最大的痛苦。

执着最外层
刚才说了执着是内在的一种“追求欲”,执着最外层就是指:以执着为内在原因,产生的心理最外层(前意识)的行为、活动。简单说就是执着欲造成的执着行为。
比如:一个很执着干净的人,一旦手上沾了很脏的东西,他就会反复的洗手。“他要自己去洗手”,这就是因为执着而产生的行为,这个自己完全控制、做主的行为,就是执着最外层。 换言之,执着最外层很大程度上是指因为执着内在,而产生的行为,然而这种行为又是自己可以完全做主的。森田所说的放弃,就是放弃这一层,放弃了后本身就是自然。

自然
自然包括很多方面,人的心理本能调节就是自然的,比如:遇到坏事情不高兴,这是自然的。人的自然心理本能是很和谐的,一个人遇到一件伤心事,慢慢的,他会忘记。一个人感到心烦暴躁,慢慢的,他会冷静,这是和谐的自然本能在调节你的心。
一潭静水,丢一个石子下去,激起一道水波,水波自然的会慢慢扩散、消失,如果你异常强烈的追求水波消失,不顾自然的规律,想继续用石子去砸水波,强行让水波消失,那么,水波会越来越多,适得其反。这,就叫违反自然,也就是去强行做本来做不到的事,反而失更多。 人的心,岂不是如这潭静水?
  
自然永恒在
  自然从来没有消失过,他永远、一直在,你在强迫的时候它也在,只是被你的执着所掩饰了。
自然的规律是无法消灭的,自然的、和谐的心理调节一直存在,只是强迫症者他的执着蒙蔽了它。你的自然的心是存在的,它也从没有消失过,只是你执着的出现,使它没有了应该的作用。

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就是达到自然的方法,它有很多种表达方法,以前传统森田中它叫顺应自然、为所当为。我叫它:放弃 接受 顺应 为所当为。其实这是一个东西。
自然之道就是点醒你永恒存在的自然、并且加强它,使自然反过来蒙蔽本他蒙蔽自然的执着。
自然之道是点醒、加强你的本身存在的自然,而不是去追求什么自然,自然本身就存在。自然之道就是森田的核心。
自然之道就是达到自然的方法,是自然而然的回去而不是追求自然。
  
要求即逆反
这是一个心理现象,强行的对心理去要求,心理就会强烈的逆反。比如:你产生了一个坏念头,你说:不,我绝对不能这么想!我要努力压制它! 但是这个坏念头反而因你的努力压制而激化增强。
很多时候,症状只不过是因为执着激化的自然心理现象。

死循环
正因为要求即逆反,一个患遇到问题,他强行要求------>适得其反----->他就更加强行要求------->更适得其反------->循环………..
这就是强迫思维死循环。

没有对错,只有事实
自从人类有了语言,就有了理论评价———把事实表达成语言,成为理论评价。但是,任何语言评价和事实一定有出入,只是出入多少的区别。
一个人看问题,不应该看语言评价,应该用心之意会看事实,很多事情,意会最准确,不需要言传。但是强迫症者一般都很执着方法、语言的,什么都想用语言表述个清楚。其实,意会事实更能破除一切迷雾看真实事物本质。
另一个方面,强迫症经常认为这样做对吗?那样做错了吗?即使在森田实践中,也一样。比如:我这么用森田对吗? 其实,没有对错,只有事实。看着事实,哪样自然就哪样,哪样不强迫痛苦就哪样。


第二章强迫症的原理
对患者来说,了解自己问题的本质,对自己的体悟很有帮助。
先来说个故事, 一对师徒走在路上,徒弟发现前方有一块大石头,他就皱着眉头停在石头前面,师父问他:“为什么不走了?”徒弟苦着脸说:“这块石头挡着我的路,我走不下去了,怎么办?”
师父说:“路这么宽,你怎么不会饶过去呢?”
徒弟回答道“不,我不想饶,我就想要从这个石头前穿过去!”
师父:“可能做到吗?”
徒弟说:“我知道很难,但是我就要穿过去,我就要打倒这个大石头,我要战胜它!”徒弟很痛苦“连这个石头我都不能战胜,我怎么能完成我伟大的理想!”
师父说:“这两者压根就不是一回事,你太执着了。”
这个徒弟和患者朋友你是不是有点相似的地方?
  
强迫症原理公式:
执着与自然事物发生矛盾------>产生恐惧、焦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求即逆反)-------->死循环
举个例子:一个强迫症者和别人的眼光接触,他忽然感到不知道应该怎么去看别人的眼睛,觉得很不自在。这现象是自然的事物。
但是他心里马上又觉得“不!我怎么能这样呢?!我的眼光应该完美而没有问题的啊!” 同时,他感到恐惧不安。
这就是执着与自然事物的矛盾,同时因为违反心里的执着,产生恐惧、不安。
  他马上又觉得:“不行,以后万一老是这样怎么办?”这是提出问题,
  “我得解决这各问题,怎么办呢!”他思考、解释………….这就是解决问题,也是强迫行为。
而他发现想不出方法,他越注意自己的眼光就越不知道怎么接触别人的目光。或者,他想出了方法,又想到万一怎么怎么办?又去思考解决,从而陷入死循环。
如果是在已有的强迫问题上叠加解决问题(也就是反强迫),其实反强迫本身也是强迫,一样是以执着为根源。
事实上,这的一切是个连续而迅速的过程,不是像我这样分解开,一步步说明,事实其实没有理论那么清楚,但事实却最准确。你们要通过理论意会到事实。

  
第三章森田的原理 症状反复原理
森田的核心就是达到自然的方法,就是自然的方法。通过自然之道,停止解决问题,停止死循环。同时忍受恐惧、不安,从而一步步淡化执着。
自然永恒在,执着最外层。自然之道点亮、点醒被执着蒙蔽的自然,淡化执着,融入自然。
森田原理公式:
接触、理解森田------->实践------->淡化执着,体悟------->实践--------->淡化执着,体悟……..
每一次实践放弃执着,忍受不安,执着都会得到淡化
这里注意:不要把体悟作为“理论来指导自己”,体悟使你明白看清楚自己的问题,但是体悟只是“明白了”自己,不要同来指导自己的作为,森田是用来回到自然,而不是去追求自然。

症状反复原理
执着需要在实践中淡化,一次一次的放弃执着最外层,忍受不安,执着一点点淡化。而未淡化执着之根源常似的患者不定的又去解决问题,又去完成执着最外层。,从而陷入死循环,深入泥潭,陷入迷中,看不请。
但是,随着执着淡化,体悟的增多,反复的强度会越来越小,反复的强度是指:陷入症状的时间长度、深度,以及反复的频率。
就是说:陷入症状的时间越赖越短,痛苦、死循环深度越来越浅,反复的频率越来越少。

第四章 当你面对症状时--------------实践自然之道
实践自然之道就是说:明白自然之道,在面对症状时自然的产生作用。
其实这很简单。
放弃、接受、顺应、为所当为是自然之道的文字表达,而自然之道不是文字,不是口诀,它是你你心中意会的自然,通过文字,希望你意会到。

放弃
放弃是针对执着最外层说的,是你能容易做到的放弃,你能自主的放弃。
比如:你心中的一个想法忽然产生,你执着于它,而去解决、解释它、说服自己,这个“解决、解释”的行为你是完全自主的,你可以放弃它。放弃执着最外层是容易做到的,如果很痛苦的做,就不对了。能放就放,不能放还要放,这本身又是应该放弃的。
当强行做而又做不到的时候,你可以放弃执着最外层,经管执着内在还是在,但是它只是冲动了。放弃,主要是说放弃治疗,放弃痛苦的追求。放弃,太痛了就放,实践中相对与症状以不痛而标准是可以的。

接受

一个患者看见桌子上有一点烟灰,他对这点烟灰起了强迫,他想擦干净,但是要擦了很久,发现热烟灰在桌子上留下了一道不可磨灭的痕迹。他就觉得不可以,不接受这个痕迹。
然后又试着说服自己,从而陷入死循环。
强迫症者就是不肯、不敢接受事实。“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好吧,症状就症状吧”,“做不到就做不到吧”,这样的概念,心里就是不接受。苦苦的去排斥它,证明自己的理想。
其实与其悬着,不如接受它,心里才会更好。
接受其实也是一种放弃。接受可以这么说:“这样也行,那样也行,而不是一定要这样或那样。自己一定要怎样,就要接受了。

顺应
  自然本身就存在,不是要你去追求自然,只是要你去顺应。比如:思考得很痛苦了,自然就会放弃,反复的强迫行为做烦了,自然就会停下来。顺应自然,不是说追求,而是顺应本来就有的本能。
  自然永恒在,放弃执着后,就是自然,不要摆着对付症状的架势,放松自己,顺应自然。
  什么是真的顺应?就是融入自然中。注意:顺应不是追求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自然可遇不可求,“遇”,明白了吧。

为所当为
为所当为就是把自己当正常人,去做正常当做的。不要理会症状、问题,不要因为症状放下手中的事,不要专门去对付症状。
任何解决问题的相关行为都不要去做,而是去做当做之事。
比如:一个患者要看英语书,但要心中有一个心结没想清楚,他是去只管去学英语,还是去想个清楚再学呢?
这时,为所当为就是只管去看英语书,不要管问题、症状。
那症状怎么办?
不要管,不要管的意思不是说该怎么样决定“是”还是“否”,而是随便。
面对症状,为所当为其实就是不要管问题,做当做之事,做!

放弃、接受、顺应、为所当为表达出自然之道,其实,这四个口诀本质是一样的,只是侧重不同。
接受也是一种放弃排斥的事物,
顺应也是一种放弃不顺应的行为,
为所当为也是一种放弃去管、理会症状的行为。
但是记住,自然之道是作用于执着最外层的,所以,自然之道是做得到就做,做不到就放。要知道“自主”这两个字,执着最外层是完全“自主”的一层。自然之道也是作用与这一层。


第五章    森田疗法层层问题解析
经常有很多人这样问我:什么才是真的自然?怎么去顺应自然?
问这句话的人就和当年初学森田的我一样,认为顺应自然是一种“努力一下的行为”,好像“就这么努力一下”,就达到自然了。就像手握着箱子一使劲,箱子就提起来了一样。其实顺应自然不是要你去努力、去做。相反,你本来就在自然中,只有当执着来临的时候,你去顺着自然,执着痛了、累了就放手。如果违反自然,坚持解决问题就不自然了。
去追求自然,本身就不自然了。
无为为什么能无所不为?
因为无为并不是没有了,无为的底蕴是复杂多变而又和谐的自然。
无为-------放弃、接受、顺应、为所当为后就是自然了。

治疗过程中最严重的问题
当一句理论去指导你放弃、无为的时候,这句理论本身就会成为你的执着对象。
很多人,初学森田,得到很好的效果,觉得快要好了,用森田得到了很多“成果”。
但是,内在执着还是没有淡化很多,可能反复。
患者在反复的时候,总是想:“以前我用森田都做得很好的啊?!现在一样做得好!”
把森田本身当作一种理想化的执着追求,这就是执着作用于森田理论本身。
想要达到理论化、理想化的森田状态即是追求。对森田的执着只不过是你原本的执着转移了对象,但是却会使你深深的陷入了森田理论的沼泽。
其实,自然之道是很和谐的,比如说放弃,那么如果你执着于“放弃”这个理想化状态本身,你是不是也可以、也该放弃这个理想化的本身啊?自然之道反过来可以作用于对其本身的执着。
森田应该是接受时刻不确定的现在,而不是追求理想化过去的自然状态。
真自然是什么?如果自然本身的理论成了执着,那么这也不自然了啊。
这其实也是一种症状反复而已。
放弃、接受、顺应、为所当为这十个字,不是要你努力做到什么,而是点亮你的自然,让你达到相对于违反自然的执着最外层来说的:“无为”。

关于体悟
体悟不是努力痛苦的思考出来的,而是在实践自然之中一下子感到的、意会到的。
体悟让你知道,哦!原来是这样,以前的“迷”,忽然看得很清楚。这里说一下“迷”“迷”是没有实质存在的,用心去意会事实,“迷”只是表层的、你感觉到的东西。
不要用体悟作为支柱去作为理论指导,自然本身存在,去追求自然就是不对,去追求自然和以前没接触森田时的强迫行为是一样的。体悟只是明白了一些概念而已。

关于刚接触森田
刚接触森田,你放弃时,会觉得很不安,冒出很多像:“万一````````怎么办? 如果```````? 但是```````?”之类的念头,这些都是可以放下的。是执着造成你这么想的。
但是你面对这些荒诞不必要的想法的时候应该“不安常在,无所住心”,不安经常存在,心里虽然必然有难以释怀的问题,但不要留着难以释怀的问题去解决。

关于忍受痛苦
很多患者其实在症状中陷入了很深的死循环了,他却在想:“森田要我们忍受痛苦,再痛苦我也要忍!去做!去做!”
你在做什么呢!
你其实还是在要求、在执着,你在做强迫行为,你不放弃执着最外层,你在加剧它!
但是,你不只执着在作用于森田本身,却以为这样会好!
很痛吧?但是,错了。
森田最大意义的忍受是“忍受不安”,而不是痛苦。
不安比痛苦好,不安并不痛。
不安就像那种把你从十五层楼推下去,你却发现自己醒来,一切都是梦。
暂时的紧张、不安、焦虑是会有的,但是请你放松、自然的面对。
到底怎么做呢?
这样也行,那样也行,只是不能一定要怎样!
一些人看了森田,他就要求自己一定要放弃!!这样,适得其反。

症状到底是什么东西?
症状只是被执着激化的复杂的心理现象,你不要管它,不管的意思,不是说你应该怎么办——是控制自己面对或反抗?? 不管就是根本就没有行为,把自己当作正常人,为所当为。

注意力
很多人发现自己的症状其实也是个注意力问题,注意力也是最容易“要求即逆反”的心理,你越不想注意症状,就越注意。
对于自己的注意力,
放弃要求、治疗、解决问题,
接受无可奈何的东西,这样也行,那样也行,
一定注意什么或不注意什么就不对了。
为所当为,不要因为症状而断了应该做的事。
放弃执着最外层后自然的注意力是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
一切没什么大不了。

为所当为与懒惰
强迫症者大都存在这样一种“懒”,对待违反自己执着的事物、对待从而造成的症状很勤快。但是对待生活却有一种“懒惰”。
经常忧郁不决,拖拖拉拉。
不愿意努力,却想有好的收获。
不愿意吃苦,到头来吃苦却吃得最多。
其实,“为”是很重要的,患者经常不为所当为,喜欢安逸,宁肯寂寞思考,也不肯做事,这样,使得症状反复的空间很大。
一个人这样,本来就不是自然的了。
为所当为,不要懒惰,做事,应该做就去做,积极些。不要执着安逸,不要害怕违反执着的阻碍。

                           上卷结语
本来打算这个寒假把上下卷都写完的,哪知道寒假东跑西跑,最后,用了剩下的时间才完成
上卷,大概写了20天左右,写完后脑袋都有些昏了.在家里边打着结语边听着《别来无恙》,
“凌晨和长夜天空也一样``````这里和南极的星星都会发光``````````无论哪次与你相见,别来无恙`````”明天就要去长沙了,怀化和长沙的星星也一样会发光,离开了家,只是希望再回来的时候,别来无恙。
长大了,离着童年的梦越来越远,但是,希望与童年时的快乐感觉,别来无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4 01: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