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170|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子勋文章精选(连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6-4-4 18:1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亲情的思索


  《读者文摘》中有一篇罗伯特.凯尼的文章,叫《妈妈的裙带》:"男孩很小时,妈妈把他系在她围裙的裙带上说'现在你不再会摔倒'。孩子一天天长大,他想离开母亲去看看窗外的阳光,树林和河流。"哦!妈妈,请解开裙带,让我出去吧"!但母亲说:"还不行,我的孩子,你还不够强壮"。孩子只好等着,看着母亲一边工作一边唱歌。慢慢的孩子又大了一些,他被窗外明媚的春光,喧闹的河水,青色的山峦吸引,不管不顾的向外走去。这时裙带断了,"啊!妈妈的裙带真脆弱",孩子欢笑着跑出门去,一截裙带还系在身上。男孩一直跑,为自由,为新鲜的空气和清新的阳光欢欣鼓舞。他跑到一个悬崖的边缘,飞溅的瀑布迷乱了他的眼睛,他绊了一跤,摔下崖去。在他惊叫的时候,他被挂住了,是妈妈的裙带勾住了树根,"哦!妈妈的裙带是这么的坚固!"孩子藉着带子爬上了岩石,然后继续坚定地走向世界"。

  亲情就像母亲的裙带,在我们小的时候,给我们亲密依恋、安全与归属感。随着成长,孩子们渐渐地有了自我意识,有了自己独特的情绪体验,对生活与行为方式也有了自己的选择。当孩子把眼光投向外部世界,步履维艰地走向社会的时候,寻求与他人丰富的友情,和认同新的生活模式或精神榜样看起来要比亲情更重要一些。其实,亲情依然留存在人类意识的下层,像心灵的摇篮,抚慰着孩子们疲惫的心。亲情是孩子们心理发展的原动力,三个最重要的自我要素是在亲情的呵护下形成,依恋体验,产生爱和被爱的能力;客体关系,获得依赖与独立,并信任他人的能力;自我认同,协调自卑与自尊,创造与发展的能力。

  有些时候,亲情也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妈妈的裙带"太短,亲子之间易于形成纠结,孩子与父母的脚步常常绊在一起,甚至摔倒,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亲情的包袱。孩子面对未来,踌躇满志的时候,过于牢固的裙带会限制孩子社会化发展,让孩子们觉得亲情似乎在控制他。另一些时候,孩子们会把在外部世界体验到的不安、挫败、恐惧、敌意投射给父母,以为一切都是亲情惹的祸。其实,孩子们不知道,对亲情的愤怒是在磨砺自己的情绪能力,学习识别、体验、释放与管理这些情绪,人才能变得成熟。看看自然界,小老虎与兄弟姐妹、父母之间的打斗,你就知道那小家伙在锻炼自己求生的本领。

  不管对孩子多么厉害的父母,内心都是被爱所使然,恨也是爱的同义词。爱孩子爱得过分,把孩子纳入自我范畴,忘了彼此的边界,以为孩子的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内心一刻也不能安宁,真实可怜天下父母心。好的父母能够妥善利用亲情这根裙带,该放长的时候放长,,该松开的时候松开,容许孩子去创造他自己崭新的未来。不过,让孩子离开自己,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孩子与父母双方都会体验那种分离的痛苦。由于害怕这种痛苦,亲情会无意识的创造出隔离与误解,以此来对抗依恋与关系纠结。彼此对关系的愤怒越来越明显,冲突升级,分离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我们不得不承认许多内部的冲突都是有非常的意义,关系依恋越厉害的家庭,孩子与父母的冲突也越激烈,不然分离永远不能实现,孩子已永远长不大。这里,我们要感激亲情的伟大,不管遭受到多少来自孩子的误解,当孩子需要的时候,亲情总是那么义无反顾。

  我们要来说说孩子们的事,许多孩子的问题是成长的问题,每个阶段会犯一些与年龄相关的错误。犯错是孩子们的权利!亲情有一个自然的倾向,就是父母不能容忍孩子犯错误,以为犯错误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其实,敢于犯错的孩子是很有希望的孩子,只能适应成功不能适应挫折孩子反倒是没有出息的孩子。亲情还有另外一个倾向,就是父母以为孩子一定要严加管理,不教不成方圆。其实孩子就像一颗小树,给他时间和空间,他自然会抽枝拔节,变为国家的栋梁。等待孩子长大是每一对父母都必须认真面对的事情。当然,我们也观察到有些亲情存在着伤害,孩子们在亲情互动中伤痕累累。其实,很多早年来自亲情的心理创伤根源还是自己,心结总是通过自己慢慢的赋义来形成,我们把成长的烦恼归罪于父母,逃避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如何来解释父母给予我们的压力、不信任与否定是很重要的,首先孩子要理解父母的动机,其次要知道否定的情绪只是亲情中一个小小的部分,亲情涵盖的全部有很多,不要因为一个树而失去一个森林。有时候,孩子们会依恋双亲中的一个,排斥另外一个,以为一个对自己好,一个对自己不好。其实,两种类型的关系存在都是很重要的,一个溺爱孩子,另一个就会变得苛求,这时均衡的要素。我们该感谢的不是那个喜欢溺爱孩子的人,而要感谢那个敢于苛求的人,因为在亲情中他同样失去很多的东西,比如,共情、依恋需求、正面感激、积极情绪等。

  亲情永远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尽管在一些时候,亲子间互动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父母只要保持平和之心,再叛逆的孩子也会在亲情的抚慰下回归。同样,孩子们只要保持对父母的尊重之心,亲情间再激烈的冲突也会化于无形。但愿亲情随着时间慢慢沉积在孩子们的内心,沉积下的都是金子,让孩子们的心灵闪耀着人性光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6-4-4 18:10:57 | 只看该作者
自信、自尊这东西

人类文化特别需要自信、自尊这样的词来促进人性中积极进取的一面,以此获得勇气去面对并征服复杂的外部世界。不过,刻意去否定或贬低不自信与自卑可能会让人类失去更多。

讨论自信之前,先讲一个奥修的寓言故事。说有一天,绝顶聪明的纳斯鲁丁跑来找奥修,非常激动的说:“快来帮帮我!”奥修问:“发生了什么事?”

纳斯鲁丁说:“我感觉糟糕透了,我突然变的不自信了,天啊!我该怎么办?”奥修说:“你一直是很自信的人呀,发生了什么事让你如此不自信呢?”纳斯鲁丁非常沮丧的说:“我发现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好!”看起来非常自信的人往往也非常的不自信,如果真是这样,自信满满的人可能正是那些不太自信的人,处处谦虚忍让的人更象是内心笃定的家伙。

自信在中文中解释是:自己相信自己。英语(自信)的解释是:很容易在两者之间找到文化差异。“自己相信自己”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相信什么呢?需要完全的相信吗?英语的解释要明确一些,只要你在某件事情上认为自己是对的,或者认为自己能做某件事就可以拥有自信。讨论自信需要知道我们的文化在构建词语的同时也构建了人的内心真实,因为人是通过语言来思考的,语词既帮助人也限制人对问题的描述与分析。

自信与不自信原本是描述人在社会适应中的一种自然心境,即人尝试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去把握这个陌生世界时的那种忐忑不安的心理过程。文化觉得有必要把这种心境割裂为两个面:自信与不自信,这种割裂逼迫人们采用对立的思维,或二律背反、非此即彼的观察方法。于是自信不自信从一种原本统一只是有起有伏的心境变成截然相反,不能并存的两件事。你是自信的,就不可能同时也是不自信的。事实上看起来自信的人,往往需要努力忽视内心的不自信,表演出自信的样子。

自信这种内心现实只是人类文化的产物,真正的心理功能是掩饰人类对外部世界不可知的恐惧。人要有真正的自信,就必须假定这个世界是可知的,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真理也只有一个,并且人是可以掌管和支配这个世界的。这些假定可能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面对浩瀚深邃的宇宙,面对生命现象在恒远的时空中瞬息而过,我们内心知道世界是难以把握的,万物的有序性只是在无穷的复杂、混沌、多样性和无序中少得可怜的东西,且必须在局限的时空中这种有序才有意义。绝对的真理也不存在,因为不同的文化会构建不同的真理,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真神。希望拥有完全的自信可能只是人类的一种梦想,类似精神的自慰。

有时想一想大自然被人类糟蹋到难以复加的地步,大部分的原因就是我们过于自信了。我们自信是世界的主宰,自信地球资源的能力是无限的,自信自己的主义,于是便有了众多的子孙,城市,侵略,奢华与赤贫。现在我们要来为我们的自信承担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耗竭、贫穷、恐怖主义的沉重负担了。自信的文化总是要否定和兼并其他文化,自信的国家总是要干涉别的国家,因为自信本身隐含着一种扩张的欲望。在人际环境里,自信的人比较独立,更少依赖别人,因此更具有进取和攻击性,更少善意和分享的意愿。在一个团队里,一个自以为自信的人往往需要更多看起来不那么自信的人去调和,不然团队就失去均衡,大家都不舒服。

同样让人迷思的还有自尊。修辞学说自尊包含独立意志、自由、自信、乐观、成就感与荣誉感。自卑是自我评价低,妄自菲薄,甚至自暴自弃。在我看来并没有自尊这种精神现实,自尊只是自卑在人际社会中的面具,像精神世界里的《皇帝的新衣》。

心理学认为自卑心是一种内心的警觉,是一种创造的源泉与动力,自卑感让人去追求成熟、优越及完美。著名的心理家艾尔弗烈.阿德勒(Alfred Adler)说:“人们所有的成长动力与行为目标旨在于追求安全和克服自卑感”,解释了自卑的人为何更易于趋向成功。人的成就恰好是自卑的作用,人寻求卓越恰好是对自卑的一种补偿行为让自尊这东西看起来一点意义都没有。

我个人感觉,自尊的心理功用是一种对自卑的平衡。
自尊与自卑在心理动力特征上具有非常的互补性,如同黑天和白昼。它们像钱币的正反代表同一种内心情结的双个面,本身密不可分。内心越自卑的人,自尊的需求也越强,让人以为他很傲气。而内心骄傲的人,反倒喜欢表现得谦和与忍让,被人认为有君子风度。自尊、自卑是一种心理力量,力量太弱的人,给人的感觉缺少个性,做事也缺少动力。但自尊、自卑力量过强,却又是灾难性的。看看雨哥笔下《悲惨世界》中冉阿让(马德兰市长)与小旅馆老板德纳第夫妇,你一定会明白过度谦卑的人,隐藏着深层的敌意,一心一意要打跨,羞辱他身边的人。而完美高尚自尊的冉阿让,每天却沉浸在对卑贱的恐惧和风暴般的自我忏悔中。所以,保持自卑与自尊的对应与适度是人生活之本。

与自信与不自信一样,自尊与自卑也是文化割裂与建构的产品。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不自信,自卑是土壤,自信和自尊只是地上的庄稼。我们的文化认同庄稼的价值,却否定土地的重要性,结果自尊、自信就成了无源之水。自卑、不自信才是人类精神领域可靠的,赖以生存并维持生命张力的心境。不自信提醒人类要保持谦虚地心态,对不知的东西保持高度敬畏心。不自信有一种内敛的力量,克己、节制、随同由此而生,这些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是重要的。

由自卑、不自信引发的诸多情绪不适并不是本身造成,而是我们的文化长期渲染建构所致。文化让人对自卑、不自信产生许多挫败、糟糕的联想。最核心的文化建构是“不自信、自卑的人,没有竞争力,最终是生活的失败者。”文化用线性逻辑思维来定义这样的心境,其实许多心境都是人的一种情绪能力,是随机的并与环境适配的。另一个文化建构是“自卑、不自信的人不快乐、不可爱。”这些建构使本身很自然的心境被固化成一种自我挫败的心态,使每个人不得不去掩饰,或唯恐避之不及,平添出许多内心焦虑来。


在某种意义上,自信与自尊意味着一种浅薄,很像无知者无畏。科学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知道得越多,懂得越少,知道得越少,懂得越多。让我深感忧虑的是励志类书籍泛滥,不停的夸大两者间的鸿沟,以为只要拥有自信、自尊就可心想事成。其实,没有鸡那来蛋呢!?我们的时代已经到了要重新来定义,并反思文化建构的时候了。近代神经生物学家对人类认知系统研究的重要成果是筛子理论:“我们的大脑在信息接收、传输、采集、组织的过程中要经过许多文化筛子,文化会故意漏掉许多信息,只让允许的信息被意识感知到。”知道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的,触及的真实只是被文化过滤后留下的真实,那么,当你高昂着自信自尊的头时,真的还那么有底气吗?坦诚的认同不自信、自卑,并接纳人在自然万物中有极大地局限性和渺小性的人才能够到达心境平和,乐天知命的精神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6-4-4 18:11:14 | 只看该作者
文化视觉是心理医生主导的视觉

文化的多样性是心理医生首要考虑的内容。有一个笑话,说在瑞士阿尔卑斯山上住着一个高山族,他们与世隔绝,生活在一个少碘的环境里,所有的人人都是大脖子。一天,有几个登山运动员来到这个村落,村落的人立即发现他们是细脖子的人,孩子们围观并嘲笑他们,好心的人斥责到:“不要歧视身体有残疾的人!”,并为他们找来村落医生,一番检查后,医生对他们说:“你们不幸患了食碘过多症,而且病得不轻,需要禁碘”。大多数心理冲突来源于一些文化(生活或生存方式)的冲突,心理医生如果一心只为健康理念工作,有时会像的那个村落医生般的可笑。

在一次小组督导中,有位心理医生介绍了一个个案:“在一个家庭里,男孩已经十四岁,发育成人,却还在与母亲同睡。母亲对他的关心事无巨细,包括替他洗澡换衣。母亲自己也不太懂得避讳,随意在孩子面前袒露身体。这样的情景引起了父亲的愤怒,但无能为力,只能求助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和家庭接触后,感觉家庭中母子存在一种情感纠结和利益联盟,说相同的话,做相同的事,父亲只是一个家庭情感的“边缘人”。心理医生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需求和正确的家庭关系理论,认为问题出在母亲过度依恋孩子,忽视了孩子的生理年龄。在咨询中,她着眼于发现孩子的人格幼稚与社会适应不良,以此来说服母亲离开孩子,并试图通过鼓励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增强父亲在家庭中的权利位置来限制母亲。心理医生的搅合给家庭带来了“混乱”,她成为母子同盟的“敌人”,而父亲为了维系与家庭的关系,只好反过来抱怨心理医生,这让她有了沉重的挫败感”。那么,这位心理医生的问题那儿呢?首先,是她的角色不对,心理医生不是“仲裁者”,不能替代那个父亲去责难那个“脆弱”的母亲,这违背了心理治疗师的中立原则。第二,没有用文化的视觉去理解家庭,未曾了解母子情感粘结是如何被延续和固化下来的,也未曾了解家庭的“症状”都存在一定的时间性和效用性,只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去教导当事人,这也是不中立的。在小组督导中,我感觉这位心理医生在治疗中存在过当防御,害怕被挑战和情感卷入,无意识的把自己掩藏在“权威”的外衣下。同时,她草率的为家庭引入了一种“乱伦焦虑”,没有考虑到文化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多样性与个别性,使一个家庭内部的弱冲突升级为强冲突,把家庭推向危险情景。看起来是急功近利,其实是她的内心没有处理好类似焦虑,把它转移给了当事人。

对有母子情感粘结的家庭,心理医生需要维持内心的“空屏”状态,带着有兴趣的目光去观察这个家庭,关注家庭每个人对“纠结”的释义,接受并寻找这些解释的合理性和一致性,改变家庭成员彼此间的感觉,把冲突独立的力量转变为和谐变化的动力。接下来,我们对家庭做了现场访谈,得知这个家庭中的妻子从小生活在缺少父亲照料的家庭,以母亲为中心的情感联结是一种幼年生活的心理印刻。而丈夫是老幺,性格较弱,迎合了妻子潜意识中对父亲的失望。丈夫在家庭中的“降级”一直是获利性的,他养尊处优,基本上不怎样为家庭操心。问题的提出是孩子日见长大与母亲的冲突日见增多,战火波及到父亲,丈夫反过来抱怨妻子,认为她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家庭的祸根”。


于是,我们有了两种治疗性假设:一,这个家庭的问题是文化性的,是一种延续而来家庭情感的存在方式,目前正面临着一种替换与更新,需要鼓励这种变化。二,父亲的性格或“功能不良”可能是母子情感纠结被维持的原因,纠结只是家庭内部的平衡补偿机制,鼓励母子去关注父亲的成长既可以弱化家庭冲突又能促进变化。这样,愤怒的父亲不再只是问题的受害人而同样是问题的行为者,而家庭通过咨询理清了头绪,以后的事情就留待家庭自己做决定。如此一来,避免了心理医生在多元文化中的困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6-4-4 18:11:39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责任

  故事:小娟的母亲为了让孩子受到好的教育,她不顾亲人的反对,不顾年老的父母,放弃情深的丈夫,毅然绝然的辞掉工作,带着小娟跑到北京来生活,她艰苦奋斗,任劳任怨,为了小娟可以在北京接受好的教育。终于小鹃考上了大学。小鹃上了大学并拿到奖学金,她也毅然绝然的离开了母亲,专心于学习,连休假也不回母亲身边。真所为屋檐水,点点流,有什么样的母亲也会有什么样的女儿。

   
  
  评述: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潜在的心理动能,被发展心理学称着为成就力。成就力强的孩子大多有三个特征,一是有很强的欲望,二是个性独立,三是很能吃苦耐劳。研究成功学的人发现不少例外的事例,如世世代代的贫困之家突然冒出个首屈一指的富翁,社会地位低微的家庭养出位大权在握的当权者,平庸无味的家里培养出国际型的艺术家,学识平平的家庭教育出了一个流传几代的大学问家,等等。简单的认为是糟糠之家的孩子懂得持之以恒的奋斗是不够的,对这些例外做家谱分析可以发现这种成就的欲望其实已在家族中延续了许多代,甚至十几代,为此也许还牺牲了几代人的幸福。心理学认识到家族的欲望,像是一种“债务”会代代相传,每个孩子一出生就会面对这些无形压力。

  心理治疗师在接诊咨客前,大多要仔细思考当事人的名字,想从取名中看出家族对孩子未来的期望,看出家庭的情结。小娟的母亲可能就成长在这种“欠债”的家庭里,她虽经奋斗仍不能成名,她是一名饱受灵魂不安的孤独的“长跑者”,孩子是下一个跑接力的人。让小娟接受良好的教育比一切都重要,为此母亲可以抛家离夫,离开年老的父母和生长的土地,带孩子不远千里到北京求学。其心不可谓不坚,其志不可谓不明。温情、孝道、关爱不是家族关注的中心,只有克己、努力,奋斗,获取一种高度的成功,才能释放无形压力,慰籍家族的灵魂。我们也发现,许多精英家庭的子女一代不如一代,慢慢的使家族内部压力积攒,多少代后又有一个有志气的子孙顽强的崛起。像是一种流动的循环,每个姓氏都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此起彼伏。观察这个社会的权力、金钱、文化大儒的新生与消隐,你会发现一种平衡循环原则在调控,没有永恒的富足,也没有永远的贫穷。

  所以,我们不能夸耀小娟母亲的忘我,她的牺牲有其深层的意义,同意也会理解小娟对母亲的绝情,母亲的责任已成句号。接下来只有她才能为家族的荣誉在所不惜。经验老到的心理师,能够从家庭的族谱图中找到证据,分析和预见这一代孩子在家系循环中的位置,勾画出孩子在未来的大致前景。那么代际间的压力是如何传递和如何被孩子感知?

  家庭具有四个方面的塑型力。一是家庭的内部知觉,这是家庭的集体无意识,父辈们说不清,道不明,却一直在为此痛苦烦恼。他们可能为一些琐碎的事彼此争吵,抱怨与愤愤不平,这一切却来源于家庭内核的不稳定。观察什么事情能激起他们极大的幸福感和尊严感,什么事情造成他们的恐慌与混乱,什么事情又是他们不愿言明的禁忌,以此可以透视一斑。事实上,为钱争吵不休的家庭,孩子长大后喜欢对钱有控制力;为婚姻争吵不休的家庭,孩子对情感也敏感;深受慢性病与不健康折磨的家庭,孩子会把健康放在重要的位置;为社会地位和权力大伤脑筋的家庭,孩子对社会的攻击欲就会增强,不是精英就成其为叛逆。家庭内部的知觉与父辈们的内心体验必然导致孩子的主动关注增强,发展的力量便以此为中心积聚。

  第二个对孩子有雕塑作用的是父母的行为,尊师重道的家庭,孩子知书识礼,喜欢藏书读书的父母,孩子小时候虽然也会撕书毁书,长大后却会自然的爱书读书,孩子的行为就像是父母行为的延续。要想孩子长成后孝顺自己,那你要好好孝顺你的父母,孩子看在眼里会记在心里,顺其自然的会孝义为先。抱怨孩子不爱学习的人,常常也不能在学习中获得快意,学习对他们是受罪,孩子也不会把学习当作乐事。在十年动乱后最初的三届高考,大多教师,医生、知识分子的子女考中,原因是他们的父母因为知识获益和生存,孩子对学习也要灵光一些。现在每个孩子都可以接受同等的教育环境,这样的差异不再明显,但潜在的发展力还是不能小觑。父母的行为,生活习俗,兴趣爱好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功用,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要装作喜欢那一行来做诱导。我们也观察到,打骂孩子,虐待与暴力也是有家族“遗传”的,父母的行为对幼小孩子有心理印刻作用,在孩子还未有自己的判断和决断之前,内心的认知和情绪模型已基本形成。

  第三个对孩子品行的雕塑力量是父母的语言。语言是一种描述,而非家庭内部的感觉,语言中有评价和判断,涉及世界观,但语言总是会激发内心情绪。心理学认同“皮格马利翁效应”――你用什么方式与孩子说话,把孩子描述成什么样,孩子也慢慢的变成什么样。有些家长喜欢贬低、否定孩子,以为这样会激发他的自尊心和奋斗心,那样激发出来的自尊是假的自尊,是为了掩藏自卑的自尊,这自尊是做给父母看的。语言上贬低孩子,势必把孩子导向弱势人群,所以,心理学者都建议用积极,正面的语言肯定孩子,为他导航。在家庭治疗的技术中,常常使用夸大孩子的优点,缩小孩子的缺点的方法,为孩子营建一个自己还行的心理气氛,好的习惯和情绪就会慢慢接踵而至。夸奖和批评都可能是一种强化,批评缺点也可能强化或者建构了这些缺点,使孩子完整的自我变得百孔千疮。我们也观察到,好的老师和好的教育都是建立在积极肯定和奖励之上的,孩子在学校不仅学习知识还能体验学习的快乐,喜欢学习成了自然的事!

  第四个塑型力量是环境,环境的问题不是单个家庭能很好解决的,除了家庭的生活环境外,更主要是社会风气,社会教育状况,社会物质条件,社会治安秩序等。环境的改变必须是社会整体的努力,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对环境选择,减少与不良环境的接触。确保孩子的温饱与安静的学习条件,选择秩序严明、教育水平高的学校,鼓励孩子交往有上进心的同学朋友,以及欣赏社会正面文化与精神道德,做到了这些,家长们可以是问心无愧。

  对孩子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家庭潜藏的“债务”,压力是无形的,家长们被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我们鼓励父母对自我的家庭做深层觉察,画一个家系图来分析家庭的“问题”,有觉察的父母不会把一些不健康的压力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失去生存的快乐。富裕满足的父母不让孩子从小就过于舒适安乐,保持孩子奋斗独立的个性。有其父有其子,虎父无犬子看起来不错,其实做到也很难。每一代人都有一个家族发展中的自然位置,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感”,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化解不利因素,如何利用家族的内部压力让孩子在成长中获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6-4-4 18:12:27 | 只看该作者
寻找你的心理医生

  苏珊的故事

  苏珊近来很不顺,先是因为工作安排与公司老板暴吵一顿,一气之下愤然辞职,后是发现温吞水般的丈夫小开竟然在外还有一个相交至深的红颜知己。从小个性倔强、自信、行事果敢的苏珊本想给丈夫一些厉害吃吃,让他知道马王爷爷到底有几只眼,不曾料想,小开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说他已经忍让苏珊太多,不想再退让什么。苏珊不得以启用最后通牒,那男人立马拿着自家的东西就搬出去了,苏珊刚得意两天就觉得这事不妥,反过来央求丈夫屈尊回来,这下轮着丈夫不肯。

  苏珊慢慢地变得很沮丧,每天躲在家里吃很多的东西,有时肚胀得不得不去呕吐,如果不吃东西,她会有莫名的恐惧,觉得自己要么会发疯,要么会心肌梗塞。苏珊没有太多的朋友,况且这样的事也难以启齿与别人谈,要知道苏珊是个很要强的人。她想到去找公公婆婆,但结婚五年来,公公婆婆对儿子的婚姻一直不认同,如果知道自己的儿子有了异心,不往坏处使劲就算是菩萨保佑了。

  苏珊想到自己的父母,可是打苏珊有记忆开始,这两人就没有好好的过一天,连自己婚姻都搞不定的人,会给她什么好建议呢?苏珊有个大她三岁的哥哥,留学在美国,她在E-mail中跟哥哥诉苦,哥哥嫂嫂回信却把她数落一通,说她向来都是自我中心,从不考虑小开的感觉,公开替小开抱不平,还说:"小开能忍你五年已经算得上是圣人",气得苏珊差点砸了电脑。

  苏珊觉得自己不能这样下去,她到女子健身中心,想通过运动来分散自己对食物的渴求,控制日夜增长的体重,有几天她似乎已经找回了那种自控的感觉,但很快被她难以控制的易怒情绪破坏了。她看不惯别人,有时莫名其妙的讥笑讽刺别人,别人自然也看不惯她,孤立她。她放弃了健身中心,重新躲在家里,拼命地吃东西。

  一次,她偶然给市妇女热线打电话,遇到个老大姐似的咨询员,温柔关切的话语一下就赢得了苏珊的信任,她像迷路的孩子找到了母亲,许多的眼泪、委屈、愤怒与抱怨像长河缺堤般喷涌而出,那母亲般的咨询员就在这种疾风暴雨般的倾诉中顽强的坚持着,用她的理解,同情和无条件支持来安抚她。拿着电话的时候,苏珊觉得自己有了依靠,但她不敢放下听筒去面对空空荡荡的家,没有声息的空气像是有无穷的压力。

  刚开始,她还能克制,后来她一打就是几小时,她觉得那是一条生命线,没有它她会去死。后来,那可爱的咨询员自己受不了,她明白这样的电话咨询只是鼓励了苏珊的一种成瘾性行为,鼓励了苏珊的人格退行,依赖和对自己的无力感。她建议苏珊去找一个心理医生,说已经不能给苏珊提供什么帮助了。苏珊感觉自己正在经历第二次被亲人抛弃,她非常地孤独、愤怒与恐慌,她不停地打电话,要求那位大姐继续接听她的电话,但热线变成另外一个对她来说非常陌生的声音,她绝望了,她觉得都是自己不好,为什么一个好好的关系总是不能维持呢。在卧室里,苏珊用刀片切破了自己的手腕,她感觉到疼,看到殷红的血撒落在白色的床单上,苏珊有种解脱感,好像心情变得轻松了许多。她突然有些不相信自己会干这样的事,找来碘酒和纱布,处理好伤口,心满意足的睡着了。

  早上醒来,苏珊觉得是该去找找心理医生了,可是她去那儿找心理医生呢?苏珊对心理医生的想象都是来源于好莱坞的电影,像英格丽.褒曼(电影《爱德华大夫》)极具洞察力的女分析师或像布鲁斯.威利斯(电影《第六感》)包含灵性灵感的男治疗师,在宽大的房间里,填充着奇妙的鲜花,松软的沙发和神秘的气氛。苏珊去了全市六个咨询中心和四家医院,她始终找不到那种熟悉的内心感觉,大多数心理医生看起来很普通,智商不那么高,有的还有些庸俗,个别的医生甚至其貌不扬。苏珊需要有良好的第一感觉,她看心理医生就像谈爱情,不想遇到没有品味的人。

  苏珊找心理医生就像《地道战》中的游击队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少则一次,多则三次,总是不能完整的结束一个疗程。不过,让她很惊讶的是,每一个医生给她的印象都有明显的不同。第一个医生认为她患有抑郁症,并有自杀的危险,强烈地要求她服用抗抑郁药,遭到她拒绝后,草草将她打发走了。第二个医生说她是适应性障碍,失业、丈夫的离去给她造成严重的心理应激事件,建议她用渐进性放松训练来控制焦虑。苏珊觉得这个医生什么都不想承担,只让她做这做那,再来评判她做对没有。 第三个医生诊断她是边缘性人格障碍,冲动、依赖、低自尊、对焦虑不能忍耐,要求重建自我认同的能力。苏珊反感这种说法,她觉得这个医生在卖弄自己的学识,不是真正想关心人。第四个医生认为她的体重增加和贪食与狄奥浦斯情结(恋父恋母)有关,需要接受长期的童年分析和重要关系人分析,但苏珊觉得每周三次,连续半年的分析治疗,一是她经济承受不起,二是时间也不可能保证。 然后是第五个医生,他坚信苏珊的婚姻困境是来源于父母婚姻模式的潜在影响,让她接受婚姻指导。苏珊觉得医生那一套自己早就知道,但仍与事无补。如果换着她给别人说说婚姻的道理,自己没准比医生强。第六个医生告诉苏珊所有的痛苦都是不真实的,她无意识在扮演一种受害者的角色,放弃这种角色才是好转的开始。苏珊无奈地想,要能放弃我早放弃了,还等现在。第七个医生努力探索苏珊内心的对立化与冲突主题,他认为苏珊内心潜藏着许多未完成的事情,比如一些无法表达的悲伤、孤独、被遗弃感、罪恶感与愤怒,他试图用空椅技术来让苏珊对自己冲突的内在有所觉察。苏珊觉得诊室里发生的事过于游戏,她讨厌让自己的屁股在两条椅子间动来动去。 第八个医生建议苏珊接受催眠治疗,当灯光减弱,苏珊躺在催眠椅上,心理医生用一种拉长了的,怪怪的声音让她数数。开始的时候苏珊跟随医生努力放松,但医生的声调让她不舒服,甚至有些令人想发笑,这使她无法集中精力。医生尽职地顽固地重复一些诱导语,好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直到苏珊躺得背疼欲裂,第一次催眠草草结束。当第二次按约去催眠的时候,医生告诉她催眠对她是不适合的,最好寻找别的途径。第九个医生相信苏珊需要合理情绪治疗(REBT),他觉得苏珊有三大自贬情绪,抑郁:使她与正常的生活环境隔离;焦虑:导致她体重增加和睡眠困难;愤怒:使她失去对自己的判断能力。医生分析了苏珊的认知、情绪与行为三者间的关系,找出每种认知、情绪与行为的人格脚本,这把苏珊搞得很糊涂,难道真真实实体验到的东西只是内心的幻觉。 第十个心理医生很难承认他是心理医生,因为他竟然说苏珊是在逛"医生商店",只看不买。他快乐地把苏珊称为"医生杀手",是"训练心理医生的医生"。这让苏珊很意外,他故作神秘,笑着对苏珊说:"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通过对心理医生的挫败来释放压抑的愤怒。"这让苏珊有些委屈。医生又说:"你来这里就是要为自己寻找问题,但我不会满足你,我甚至觉得你的烦恼对你很重要,不要放弃它。"苏珊实在气不过,忍不住就大声地哭了,哭得让那个医生的脸有些挂不住,让外面候诊的人都以为她遭到了医生的欺负。但哭过以后,她突然对自己有了一些觉察,她需要放弃依赖什么,包括心理医生,鼓起勇气自己接受现实,寻找一种新的生活道路。

  如何寻找合格的心理医生

  苏珊找心理医生的经历真的那么曲折吗?我似乎感觉到读者们不相信,但我要告诉你们,事实上,苏珊还要算是幸运的。当今这个社会,无论你去那个城市随便地一找,就能发现许多自称的张洛伊德、马洛伊德,王洛伊德。每个医生口里都会挂一些伟人招牌:如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罗洛梅,卡尔罗杰斯,培尔斯,史金纳等……。你休想质疑他,质疑他似乎就是跟整个心理学作对。在我看来,前九个医生,其实也是对的,只是成熟的心理医生会先和当事人讨论形成一种双方认可的关系,还没有结成彼此信赖的、开放、坦诚的治疗关系,就忙着去帮助当事人,起码要算缺乏专业经验与能力。那么第十个医生对不对呢?他一开始就敏感到苏珊不能从心理医生那儿获益,可能是害怕获得一种"亲密关系"后,又会重复体验被抛弃。指出她的防御方式是"蜻蜓点水般的接触,并快速脱离",这是一种"强迫性重复"的困境。当然,医生以幽默的"反向攻击"来帮助苏珊领悟尽管效果是好的,方法却值得商榷。

  那么,你们一定会问,如何能找到一个合格的心理医生,这可不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我想说点个人的经验,一,当你觉得要看某个心理医生时,可以先用google搜索引擎搜寻医生的名字,一般成熟一些的心理医生都有很多痕迹可以从网上得到。比如,医生的职业背景,有那些执业资格,受过何种训练,写过什么东西,咨询经历有多长等等。当然,也不能说网上没有"打榜"的心理医生就不能信任,这只是一个资源途径。二,注意心理医生的口碑,好的医生总会被朋友提及和推荐。在候诊的时候,求询者往往会交流对医生的看法,尤其要关注那些与医生保持很长的关系没有脱离的咨客,他们对医生的感觉要到位一些。不过,现在是心理医生供不应求,再糗的医生门口没准都有一群盲目的崇拜者。三,对医生的感觉,感觉可靠吗?对你来说,感觉到的就是真实的。但对其他人来说,你的感觉中包含着你的价值观、经验,你的防御和你的移情。 好的心理医生有一种很强的人格魅力和亲和力,他不说不笑,眼睛看着你也会给你许多的信息。他使你感觉到安全、舒适、被爱、被尊重、被接纳与认同,你很放松,不用忌讳什么。他会引发你倾诉的欲望,却又引导你去思索、自我分析和节制。他从不提弗洛伊德,荣格什么的,也不轻易下结论,却非常在意你的感觉,总是努力去理解你,懂你,贴近你,而不是控制你、评价你、指导你。好的心理医生一点都不复杂,不权威,不深奥,像水一样随你流动,像玻璃一样透明,把你的防御和阻抗都化解于无形。当你抱怨别人的时候,他会沉默,不扇阴风也不点鬼火,当你反思自己的时候,他的眼睛会闪射出愉悦的光辉。他听得很多,说话很少,但每句话可能都是一种新视觉,给你一种新体验,让你感觉到一片新的天和地。

  应该考虑的因素

  以下一些东西可以参考,但并不可靠:1,机构对医生的介绍,往往机构只是鉴定医生的行医资格,无法鉴定他的人品和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2,医生的受教育背景和专业受训背景,一般要求有医学或心理学背景,中级职称,但这说明不了什么。很多心理医生提供的专业受训背景只是一些短期训练班,这没有用。长期的严格的专业训练,就目前培训结束的只有德中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三年),分精神分析,行为认知,家庭治疗三个治疗学派与技术。3,专业许可或心理医生执照,有的医生会说他有某国外机构给予的专业资格或执照,这并不可靠,因为中国没有资格认证机构,你不知道这些东西的真伪。就我所知,在北美、欧洲持有心理医生执照的人是有明确的专业范围、区域、人群等限制,并要时时接受监督和资格再认,离开所限环境,资格就不存在了。所以,你只能说那个医生曾经获得过国外的执业资格。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委员会99年颁发过一次心理医生资格证,由于范围小,缺乏足够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4,心理医生自我体验的时间,接受督导的分析是心理医生执业前的必经之路,一个医生分析当事人的深度不会超过分析自己的深度。在国外,一个精神分析师要接受不低于八百小时的自我分析。心理医生的含金量由三个部分组成,三分之一是受教育与学习心理理论,三分之一是接受专业培训,还有三分之一就是自我体验。在我国,由于还没有建立督导制度,心理医生普遍缺乏自我分析。这对当事人是非常危险的,医生对自己的问题缺乏觉察,帮助咨客觉察自己就有点"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味道。当然,中国的心理医生有个变通的做法,由十几个医生结成自我分析小组,彼此督导,以此来促使自己成长(在北京有心灵绿洲小组,精神分析小组、家庭治疗小组等)。当然,肯定会有医生说他在国外接受了多少小时的督导,我们可以相信他吗?我不敢说,因为督导费用是非常昂贵的,一小时的督导最少也要二百美元,不是很富裕的人也接受不起。5,专业年限,一般来说,从业越久的人,专业水平会越高,但不尽然,做心理医生是需要悟性的,我曾经见到过从事了十七年心理咨询的医生,连一些咨询技术中的基本方法还没有弄懂,我觉得他不是在帮人,而是在害人。

  不需要考虑的因素

  下面的方面是最不可靠的:1,职称,比如教授或主任医师,甚至博士的头衔也不能代表什么,这是说明他们在某些学识上有造就,但不能代表他作心理专业就在行。2,心理学会的领头人,如协会主席、理事、全国委员等,忙于事务工作的人,不可能静得下心来做个案。3,收费昂贵的人,收费贵的人不代表他水平高,自以为是的人总觉得别人该他的,过高地估价自己。当然,收费很低的医生也不要去看,他会无意识的通过别的方式来补偿自己。4,海外镀金的人,有海外求学的背景固然很好,但要搞清楚求的什么学,镀的什么金。有些人回国来,以为国内的都是乡巴佬,随他们怎么摆布。我就遇到几个自觉很牛的人,真心地希望她来做一次个案督导或讲讲课,才发现是牛头不对马嘴。5,出书的人,千万不要以为能写书的人咨询水平就高,十本中国医生写的东西,九本都没法看,让好人也会看出满身的毛病来。6,年老的人,心理咨询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要求咨询师必须精神饱满,精力充沛,一定是思想开放,灵活,超前,并有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而老年人的思想很难不僵化,自以为自己吃的盐多,也很难克制得住不去教育人。

  这些信息对你是重要的

  客观地说,要获得医生完整的背景资料并不容易,求询者基本上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景下。那么,在中国有没有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如果以国情为标准,当然还是有的。中国真正缺乏的是心理医生的执业环境,第一,权威的资格认定机构与认证制度,主要监督心理医生的受训背景、自我体验、完整的个案与研究、治疗技术、处理个案的能力等。第二,心理工作的伦理条例,涉及医生的责任、义务,如何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守密的问题,危机干预,医生的不当获益和医生的自我健康与自我保护等。第三,当事人的投诉与应诉机构与对医生的惩罚制度,应该有个机构来告诉当事人的权利和什么是医生的越界行为与违法行为,不然投诉就无从谈及。医生需要知道违反了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处罚,不然,医生就会胡作非为。前不久,劳动人事部颁发咨询师资格考试,看起来是好的,实际上却是在鼓励人们自学成才。什么都可以自学成才,医学却不行,因为医学不只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实践、训练和操作技术,心理医生还有加上形成完美人格的技术。 心理医生的那些行为要算越界呢?国际上有一个专门诊断医生的治疗关系敏感指数(EI指数),一共是三十多个条目,这些条目告诉医生如何与当事人保持一种职业关系。以下的一些行为要算越界行为:替熟人看病,私下与当事人接触或成为朋友(双重关系),在当事人面前宣扬自己,希望得到当事人的欣赏(表现欲),对异性当事人多情,或故意鼓励对方过度移情(色情),过分担心当事人的愤怒,不敢挑战或质疑当事人(无力感),为了讨好当事人而随意延长咨询时间,增加复诊次数,或在休息时间接待当事人(让权),通过控制和支配当事人获得快感,强迫推销忠告(权利欲),收取当事人的财物,陪当事人吃饭,或利用当事人得到利益(贪欲)……。当然,出现上述现象,还不能说心理医生就违反了职业规则,只能说治疗关系有问题。那么,出了那些事情我们可以投诉他呢?一,与当事人产生情感接触与性接触,包括不当的身体接触,性挑逗和要求当事人叙述性和身体方面的细节。二,与当事人产生生意行为,如转介当事人而收取介绍费,跟当事人做生意,向当事人借钱。三,泄密行为,如泄露当事人的资料,与朋友讨论当事人,改头换面用当事人的故事写文章和书籍。

  我们都习惯了讨好医生,以为我们对医生好,医生才会尽心关照我们。但对心理医生却不同,心理医生要求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这就需要与当事人保持一种职业距离,在咨询与治疗中,医生与当事人间有一种高度亲密与信任,离开诊室,这种关系立即消失,医生也会迅速的遗忘掉你(自我保护)。所以,你与心理医生的关系越简单,心理医生就越能发挥他的技术,当你和心理医生走得很近时,他对你就失去了意义,对你的问题他就变得非常地弱智。由于他在意你,就很容易被你的情绪卷入,侵袭,最后心身憔悴。当你喜欢和一个心理医生交往时,一个成熟的心理医生会让你选择:"你愿意得到一个好朋友,还是愿意继续拥有一个好医生,二者不得其兼"。

  如何做好咨客

  我们都知道水涨船高这个道理,这里水就是咨客群体,船就是职业心理医生。有一个故事我讲过很多遍,希望人们有所领悟。有一个十八岁的男孩,每天都尿床。他沮丧极了,觉得尿床简直是要了他的命。因为它,他没有勇气去社交,没有心思去学习。他找了许多专家于医生,吃药打针,但无济于事。终于,他决定要自杀。他的一个朋友劝告他说:"你不能绝望,应该去找心理医生。"他想:"专家都不行,心理医生都能怎样呢?"但他还是去了。几周以后,他又见到他的朋友,看到他兴高采烈的样子,朋友问:你看过心理医生了?"他回答:"看了!""那你不再尿床了?""不,我还在尿床,但我觉得这已经非常不重要了。"心理医生并没有治好他的尿床,但却让他明白,尿床不是他生命的全部,尿床并不妨碍他对生活的追求。

  很多咨客总是抱以非常自然的想法,我有一个问题,我需要心理医生的意见,或者我有一个烦恼,我希望心理医生能帮助我解决。但可恶的心理医生要不含糊其词,要不就顾左右而言它。我曾经接待过数不清的人,他(她)们来抱怨,抱怨爱人情人,亲人,同事,抱怨生活,工作,世道。心理医生只能做一个耳朵,他(她)们以为心理医生会对他(她)们的故事感兴趣,其实,心理医生是在听,但却是用眼睛在听,观察咨客的表情、情绪,无意识动作,分析咨客在如何说故事,故事里那些内容是他(她)的解释,那些是他(她)的赋义。好的心理医生总是在激发咨客对自己的反思,使你从你的问题中看到自己,从一个受害人变成一个问题的形成者,慢慢的修正你对问题的看法与感觉。比如你想吃到鱼,心理医生会诱导你去讨论鱼网,讨论如何织网,如何找到织网的材料,然后讨论如何去捕鱼等,而不是赶紧送你二斤鲜鱼。 > 在我们传统意识中,医生就是一种权威,很多咨客到处找权威,以为找到一个很权威的心理医生,一切问题都可以搞定。这样的意识带到心理咨询中就有问题,在咨询中有权威欲和表现欲的心理医生恰巧是很糟糕的医生,他们习惯培训当事人,拿心理学理论(大棒)来教导你。这是心理医生的防御,是专业能力不够的表现。其实,心理咨询成功的关键是咨客自身的准备、内在成长的动力和咨询中是否真正的投入。有经验的医生总是在评估当事人的领悟能力,自我改变的动力和对问题的痛苦水平。

  弗洛依德说过:"精神分析只能治好有精神分析头脑的人"。大意就是咨客才是治疗的主体,咨询师只是一种工具,只是提供一种环境,帮助你对自己觉察与分析。如果你不想分析自己,找心理医生就有点奢侈,像用高射炮打蚊子。只想倾诉最节约的办法是打免费热线电话,热线咨询人员接受的训练就是倾听,共情与提供人性关怀。可笑的是,我们的媒体和大众对心理医生的理解也只到这样的水平,所以,很多有爱心的人,接受一点点心理学培训,看一点点心理学书,就以为自己什么都行,到处自称心理医生。也有很多用咨询骗人钱财的"医生",其实就只有当当热线人员的水平,再卖弄一些理论来唬人。这种习惯认知跟心理学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许多有自我觉察能力,有经济能力,可以通过咨询让自己对生命、生活增加更高体验的人,对心理咨询不屑一顾。许多生活在困境,找不到出路的人却以为心理医生能帮助他们,结果是昂贵的咨询收费让他们得不偿失,雪上加霜。心理学只能改变人们精神世界,情感领域的痛苦,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一筹莫展,唯一能做的就是鼓励你接受。

  另外要说明的,心理治疗不像普通的医学,它并不那么在意诊断,也不是看一次病,处一次方你的问题就好得了的。这需要两个要素,一是时间准备,一个最简明的短程治疗也需要八到十次,每次30-45分钟。二是经济准备,目前心理收费很乱,但只要在医院,一般不会超过一分钟一块钱。在社会咨询机构,可能会高一些,大多一小时一百五十元左右,有的按次收费,二百到三百元次。当然,如果你咨询的次数多,就可以谈,让对方把价钱减低一点。也有个别医生要价很高,一次一千元,有些涉外的医疗机构,一般一小时要收一百美金,那是周渝打黄盖,打的愿打,挨的愿挨的事。还有,成熟的心理医生会选择当事人,心理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考虑是否接受你并和你建立真正的治疗关系,如果他不想接受你,他只会对你做一般的支持性治疗和咨询,不想去触动你深层的东西。如果他接受你,会主动与你讨论复诊时间,给你预约和讨论费用等问题。

  一旦形成了治疗关系,你必须投入,不是等待心理医生对你做什么,而是你要主动的坦诚你的困惑与问题。如果你不投入,心理医生就只能等待,他是被动的,从属的。一般的情况是医生会和你商讨交谈那些层面的问题,会鼓励你联想或回忆,从中提取咨询的素材。在咨询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讨论与医生的关系。我见过不少当事人,在咨询的进程中产生了对医生的意见,认为医生不够关心他(她),或者对医生有愤怒,但他(她)们不敢暴露,怕得罪人。这样一来,咨询就缺乏坦诚,治疗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有的当事人因此自动脱离。其实,这些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应该随时让医生知道,以此来调整治疗关系和帮助医生发现当事人的移情。

  投入的另一个方面是:一旦你决定看心理医生,接受心理学的帮助,你就要拥有心理学头脑,在生活的每时每刻就要保持努力觉察和分析自己,寻找不一样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接受不一样的视觉。这些工作不仅是在诊室里做,更重要是在生活里做。当你面对医生的时候,你要告诉他在新的方法和视觉下,同样的情景不同的内心体验和效果,这样才能和心理医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正如走崎岖的山路,我们有时会借助一根拐杖,让自己走的平稳一些。当你走得很稳健的时候,你随时都可以扔掉那棍子,那拐杖就是心理医生。

  不同的咨询机构

  在理想的社会里,心理学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是社会救助机构下的热线和咨询服务中心,这是社会福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身处困境的人可以免费得到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不仅要关注你的情绪,危机,还要关注你的生存与衣食。这里的心理从业人员大多是社会工作者,她们只接受短期的心理咨询技术的训练和人格的训练,并有专业的心理医生帮助与指导她们。第二类,个人开业的咨询所,他们是收费的,费用中等。主要涉及婚姻问题,儿童发展,社会适应,个人能力训练和心理素质培养,也包括职业咨询等等。从业人员大多是心理专业的学者,受过某些专门的训练,有对某种技术的行使资格或心理学会颁发的执照。第三是医院或心理培训机构开设的心理中心,从业人员要有严格的医生资格,精神病学和心理学背景,受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并获得心理医生资格。一般收费较贵,接受的咨客问题也比较麻烦,很多存在躯体障碍或精神问题。 > 在我国,热线有几条,大多生存困难,比如,北京的妇女热线还是国外的福特基金在赞助,国家没有资金给予扶持。当然,在很多外企,有员工的EAP计划,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福利,为员工提供免费心理服务。个人开业在北京已经悄然升温,但还没有形成气候,大多数开业者由于缺乏专门的申请机构,一般都是注册的某某咨询公司。有经验的心理医生在机构不太忙的时候,也有私下接受咨客,保持一定的咨客群体,医生的技术才不会慢慢枯竭。心理中心,在我国分两种,一是大学,研究所,社区办的心理咨询中心,二是医院开设的心理门诊。前者大多是心理学专家,后者大多数是医学出身,各有利弊。医院的心理咨询在缺乏专业培训下,很容易陷入医学模式,而没有了心理学的味道,再加上药物的滥用,使医院心理门诊的声誉并不太好。加强对医院心理从业人员的心理专业培训、督导与管理可能是我国心理学建设的必由之路。 >

  文化视觉是心理医生主导的视觉

  文化的多样性是心理医生首要考虑的内容。有一个笑话,说在瑞士阿尔卑斯山上住着一个高山族,他们与世隔绝,生活在一个少碘的环境里,所有的人人都是大脖子。一天,有几个登山运动员来到这个村落,村落的人立即发现他们是细脖子的人,孩子们围观并嘲笑他们,好心的人斥责到:"不要歧视身体有残疾的人!",并为他们找来村落医生,一番检查后,医生对他们说:"你们不幸患了食碘过多症,而且病得不轻,需要禁碘"。大多数心理冲突来源于一些文化(生活或生存方式)的冲突,心理医生如果一心只为健康理念工作,有时会像的那个村落医生般的可笑。在一次小组督导中,有位心理医生介绍了一个个案:"在一个家庭里,男孩已经十四岁,发育成人,却还在与母亲同睡。母亲对他的关心事无巨细,包括替他洗澡换衣。母亲自己也不太懂得避讳,随意在孩子面前袒露身体。这样的情景引起了父亲的愤怒,但无能为力,只能求助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和家庭接触后,感觉家庭中母子存在一种情感纠结和利益联盟,说相同的话,做相同的事,父亲只是一个家庭情感的"边缘人"。心理医生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需求和正确的家庭关系理论,认为问题出在母亲过度依恋孩子,忽视了孩子的生理年龄。在咨询中,她着眼于发现孩子的人格幼稚与社会适应不良,以此来说服母亲离开孩子,并试图通过鼓励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增强父亲在家庭中的权利位置来限制母亲。心理医生的搅合给家庭带来了"混乱",她成为母子同盟的"敌人",而父亲为了维系与家庭的关系,只好反过来抱怨心理医生,这让她有了沉重的挫败感"。那么,这位心理医生的问题那儿呢?首先,是她的角色不对,心理医生不是"仲裁者",不能替代那个父亲去责难那个"脆弱"的母亲,这违背了心理治疗师的中立原则。第二,没有用文化的视觉去理解家庭,未曾了解母子情感粘结是如何被延续和固化下来的,也未曾了解家庭的"症状"都存在一定的时间性和效用性,只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去教导当事人,这也是不中立的。在小组督导中,我感觉这位心理医生在治疗中存在过当防御,害怕被挑战和情感卷入,无意识的把自己掩藏在"权威"的外衣下。同时,她草率的为家庭引入了一种"乱伦焦虑",没有考虑到文化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多样性与个别性,使一个家庭内部的弱冲突升级为强冲突,把家庭推向危险情景。看起来是急功近利,其实是她的内心没有处理好类似焦虑,把它转移给了当事人。对有母子情感粘结的家庭,心理医生需要维持内心的"空屏"状态,带着有兴趣的目光去观察这个家庭,关注家庭每个人对"纠结"的释义,接受并寻找这些解释的合理性和一致性,改变家庭成员彼此间的感觉,把冲突独立的力量转变为和谐变化的动力。接下来,我们对家庭做了现场访谈,得知这个家庭中的妻子从小生活在缺少父亲照料的家庭,以母亲为中心的情感联结是一种幼年生活的心理印刻。而丈夫是老幺,性格较弱,迎合了妻子潜意识中对父亲的失望。丈夫在家庭中的"降级"一直是获利性的,他养尊处优,基本上不怎样为家庭操心。问题的提出是孩子日见长大与母亲的冲突日见增多,战火波及到父亲,丈夫反过来抱怨妻子,认为她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家庭的祸根"。于是,我们有了两种治疗性假设:一,这个家庭的问题是文化性的,是一种延续而来家庭情感的存在方式,目前正面临着一种替换与更新,需要鼓励这种变化。二,父亲的性格或"功能不良"可能是母子情感纠结被维持的原因,纠结只是家庭内部的平衡补偿机制,鼓励母子去关注父亲的成长既可以弱化家庭冲突又能促进变化。这样,愤怒的父亲不再只是问题的受害人而同样是问题的行为者,而家庭通过咨询理清了头绪,以后的事情就留待家庭自己做决定。如此一来,避免了心理医生在多元文化中的困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6-4-4 18:12:51 | 只看该作者
男人与母亲

  男性在生命的自我发展中,有三个必然的阶段,首先是母爱。母亲与孩子的感情存在一种自然的、生理上的密切联系,尤其在哺乳期。母亲给予男人以生命,并付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温暖、享乐和快意,男人对母亲的依恋是生命发展的最初动力。生命的最初时节,男人与母亲间的亲密关系常常会影响他的一生,对母爱的需求与满足使他获得的舒适、安全感,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交流方式、良好的自我认同和健全的个性。长大以后,也容易形成良好的对社会的信任、认同,良好的适应力和竟争力,形成与异性、家人共处时良好的感情关系。

  母爱对男性的智力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甚至可能决定男人一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心理学家荣格小时候常依偎在母亲怀中听妈妈讲一些东方的神话和宗教故事,这使他敏感而富于幻想。在探索潜意识时他重视灵魂和意图的概念并创立了集体无意识的理论,也由于受中国阴阳理论的影响,他比弗洛依德更重视人格中的相对概念,提出潜意识与意识互为表象,并认为心理学起源于东方。

  男性发展的第二个重要时期是在两岁以后,父爱的介入开始松解母子间的情感联结,父亲的工作是要将彼此热恋着的母亲从男孩身边拉开,使得母爱的包容、替代不至淹没了男孩的个性发展。对男性来说,2-5岁期间是一个心理"危险"期,男性要经历与母亲分离的焦虑,对父亲的愤怒以及恋母情结的潜意识化。分离性焦虑是一种心理断奶,它打破了男人与母亲的共生关系,促使男性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分离在一定时间内使男性对母亲的依恋加强,弗洛依德借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杀父恋母的故事,将这种依恋引申为男性对母亲的性欲指向。但现代人认为,男性对母亲的依恋实际上是一种快感和安全的需求,把男性赶出母亲的怀抱有点像要瘾君子戒毒。

  第三阶段是6-11岁间,男性与父母之间形成平等的情感三角(至少中国独身子女家庭是这样),家庭稳定的、和风细雨般的情感关系使男性形成自尊、独立和个性。这一阶段,最让人担忧的是母亲依然热烈地爱着孩子,情绪上强烈地依恋着孩子,男性失去了必要的心理发展空间。在北京,热切地爱着孩子、管理着孩子、依赖着孩子的母亲比比皆是,而我们的父亲借口有太多的工作和兴趣,乐于作壁上观,这不能不使得整个社会男人的心理幼稚化。12岁以后男性逐渐从家庭情感中脱离而投向社会,父母情感重归一体。

  母爱是社会与人类发展中最伟大的力量,所有的生命繁衍离不开母亲的怀抱。生命在它的初始阶段总是脆弱的,看看自然界中一颗小小的植物,它要绽放花朵不仅需要旺盛的生命力,还需要温暖的土地、明丽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水。在男人的生命中,母亲的怀抱是土壤,母爱就是阳光,但土地有冰封之季,阳光也有炙热之时,这些不期而来的改变会给男孩的心理上中留下什么印痕呢?尤金笔下的《厄勒克特拉》剧中,从小缺乏母爱的男人终生受着"无所归属"的焦虑的折磨,也至于他和妻、儿之间存在一种难以逾越的心理藩篱,缺乏必要的亲密感,生命的滋味对他来说如同嚼腊。但过度的、无节制的母爱却也是一种双刃宝剑,它给予男人生命的快乐也磨灭他探索世界的勇敢精神,使之变得依赖、敏感,神经质,这样的男人拒绝长大。

  历史上有不少的名人谈及母亲对自己成长的影响,例如毛泽东、高尔基、荣格他们对生活中的父亲形象都有相当的排斥。尼采五岁失去了父亲,跟随母亲、姨和妹妹生长在一个没有男性的世界中,这使他的心理发展怯弱而又偏激。成年后他追求艺术与情感体验,崇尚内省和自行其是,反对基督教的约束。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充满对理性主义讨厌,被后人称为颓废的享乐主义者。有人认为恋母是男人一生的基本情感,他在一个女人身边长大又马上投入另一女人的怀抱。恋母的男性似乎有一种情感饥渴症,内心充满着不确定的依恋和渴望,他们对异性有极强的征服欲,但又缺乏与异性保持稳定关系的能力。他们对爱不是显得太热烈,就是太冷淡,在他眼里,伴侣也许只是母亲的影子。他们一生似乎都在寻求一个特定的人物来实现不完整的自我感和不确定的亲密需要。

  作家们喜欢将母爱比喻成大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中外文坛,母亲有三个代表象征,夏娃:人类之母,因为她采摘了智慧之果才使愚钝的亚当启蒙成人。所以说她源于男人又引导和孕育了男人,母性即代表生命之源也是诱惑之源。生命和享乐可以说是同源,看看那躺在母亲温暖的怀中满足于与母亲肌肤相亲的男孩,幼小的脸上流露出无所不能的笑容,天使般的举动激发着母亲对他"疯狂地"热爱以期望这种关系得以永恒。再看看躺在柔软沙滩上,被太阳晒得暖融融的男人;拥抱在情人怀中那恬畅放松、懒洋洋、无所事事的男人是否也是一种对母亲怀抱的感觉再现。

  第二个象征是女娲:再造乾坤,含辛茹苦化万物以育人类,象征母性的牺牲精神也代表着母性中教育、管理和权力。想想女娲在天地间飞升,与天地抗衡,你不由得会感觉到母性的强大。相比之下,男人的生命显得那么柔弱易碎,男人只是泥土变的,他需要母亲的教化才能成人。实事上,家庭中幼儿的启蒙教育无疑主要是母亲承担的,母亲与男孩无论在语言、行为、情绪、心理等方面均有广泛的接触。母亲对待男孩的方法应该温柔而又明确,过于严厉或摇摆不定的教育和管理,造成男性心理发展中的自我冲突,这种冲突是一种自我否定的痛苦。说来也奇怪,中国的教育很有点母性教育的痕迹,它不太看重男人的个性,规定太多替代也太多。中国的社会似乎也一样,对年青人保护(压抑)太多,总怕你出错,要想出头排队等候吧!

  第三个象征是玛莉亚:宗教教义中的圣母,她是母性圣洁、完美的象征,她与神感应而孕育了基督。玛莉亚从小引导基督独立去走一条充满荆棘的路,从而磨灭人本性中的狭隘与私欲,获得博爱、光明与重生。母亲爱孩子似乎是源于一种天性,Do it with less, do it with none。现在的母亲很担心孩子会走一条艰辛的路,她们不惜自我,热望抱着拥着让孩子过一种平坦舒适的生活,但投桃是否可有报李?玛莉亚还象征着母亲的宽容和接纳,无论你罪孽多深,只要迷途知返。在没有宗教的日月里,崇母即为教义。

  不能否认,与母亲的关系会影响男人的一生,是积极进取还是消极退缩,是乐观还是悲观,是乐于奉献还是只知索取。中世纪以来,众多的思想家、哲学家如希波克拉底、歌德、黑格尔、马克思崇尚母性的光辉,而现代人却具有更多的自恋倾向或阳性图腾。96年,有关男人和女人的话题说得太多,好像他们分别来自两个星球"一个来自金星,一个来自火星",是完完全全是两类人。其实,在生命的哲学中,男女本是同源,互为本我,男人是母亲生命的衍生,是母性意志的自我实现。

  生命有三层结构,不管性别、种族、肤色,其内核男女是同性。这很像流行的基因学说,在人的染色体中有双性发展的酶系统,只是看基因激活的是什么。作为男性,内核中的男性质发展成中层结构中男性的精神、心理和个性特征,继尔形成外层结构中的男性躯体、行为和气质。其内核中还留下的是什么?是一种被荣格认为的母性或女性情结(Anima阿尼玛),这也是男性生命中的母性本源,它构成男人潜意识或id 的中心成分。相反,在女人的内心中也有男性情结叫做阿尼姆斯(Animus)。当一个男人走向死亡,意味着他的生命在回归母体。在母性的胸怀中,灵魂叹息道:"此土皆吾土也"。母亲-永恒!男人只是过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6-4-4 18:13:1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式离婚》心理分析

热播的《中国式离婚》将现今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若隐若现的婚外恋、怨妇、情商不高的丈夫等家庭矛盾有机地糅合在一起,放大了现代婚姻的危险因素,吸引了全国无数家庭的眼球。为此,我们邀请两位心理专家对此作心理分析,以供读者参考。

《中国式离婚》对婚姻的启示

  从心理角度看《中国式离婚》,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截然相反的婚姻真相:貌似无辜和让人同情的宋建平才是始作俑者,而所谓歇斯底里的林小枫又是如何被他一步一步逼至疯狂……

  《中国式离婚》把一个大学毕业的人民教师,沦落成为一个泼妇式的市井人物。阴森的目光,蓬乱的头发,在许多段落,林小枫出其不意地现身,跟踪,窃听,无理取闹,自杀,毁损器物,欺辱邻居,假造证据,无所不用其极。大多数女性观众看林小枫一无是处,看宋建平处处同情。这位婚姻的写手,编出这样的婚姻故事内心有三个前提:女人是靠婚姻来生存的;女人是婚姻中天生的弱者;女性只有不断完善自身才会有婚姻的幸福。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离婚》,看到的其实更多的是对现代婚姻的启示。

  启示1:彼此误解是婚姻生活的常态。误解可以消除,两人的人格冲突却无药可治,林小枫遇上宋建平,他们的婚姻注定狼烟四起。宋建平与林小枫反目成仇不完全是误解所致,因为宋的确对林没有了激情。

  从性格分析看,林小枫是一个缺乏自我边界的女性,她喜欢把爱的人纳入自我,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内心没有边界的人要么是胆怯依赖,要么是自我膨胀,很难用适中的方式来与人交往,对人热情与冷淡完全以当时的心情而定。林小枫对宋建平清高保守的生活态度不满,对家庭的经济现状不满,然后又对宋建平对她缺少关爱不满,看起来林是有夫妻诉求的那一方。林小枫是需要夫妻时刻分享内心才有亲密感,需要知道一切才有安全感的女子。而宋建平却是一个自我比较完整,不喜欢暴露内心,也不主动与人交流的人。他有很好的自我感,把内心世界与客观现实分得很清,他可以幻想,或对别的女人动情,行为上却异常地保守与节制。这样的两个人走在一起,婚姻很难有平静的时候。婚姻中正常的交流如果不能达成,交流就会朝向极端方式发展。这时的婚姻必定狼烟四起。

  启示2:宋式男人对女人有高度杀伤力,他用掩藏在压抑、委屈中的儒雅和对妻子无原则的忍让来“吸引”身边的女人们。看看宋建平身边的好女子肖莉、娟子,因为同情而被他吸引,最终卷入婚姻冲突,遭受林小枫不白的欺辱。“一个好端端的女子嫁给这个男人,慢慢地就变成了一个低自尊、无职业身份、自我糟蹋、甚至有偏执狂的女子,你能说那个男人是无辜的!”宋建平在外人面前,他体贴关怀,替人着想,让女人想不喜欢他都不行!在婚姻里面却独来独往,用隐忍去拒绝,用退缩表冷漠,用防御来进攻。

  其实,宋建平愿意保持对女性的一种暧昧,而不愿有实质性的婚外情,并不是他有婚姻道德,而是害怕纠缠,害怕承担责任,一次越界也是醉酒的原因,这是他的性格使然。就是通常说的有贼心没贼胆的人,女子爱上这样的人只能是自寻烦恼。

  启示3:婚姻缺少的是交流不是信任,在一个交流缺乏、关爱缺乏,没有分享、没有共情的婚姻里,总得有一个人来制造事端,缺乏交流是宋建平的错,缺乏信任是林小枫的错,哪种错更可怕呢?分享痛苦也要比完全没有分享好一些,至少看起来还像婚姻。

  心理治疗师,每天接触到许多真实的婚姻。深入每个个案,都会发现夫妻那些看似非理性行为的后面存在诸多合理性。每个人干出违背常理的事情之前都有自我逻辑,以致于明明知道是错的却非干不可。心理医生习惯关注行为的结果。如果妻子疯狂,男人就老实,那么歇斯底里发作可能是平衡关系最有效的武器。如果我们不涉及道德或社会价值观,林小枫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挽救自己的婚姻,但结果是糟糕的。客观地说,无效的行为重复一千遍还是无效,婚姻需要变通。我个人不赞同林小枫对肖莉与娟子恶意中伤甚至大打出手。夫妻间的“战争”,只要双方愿意怎么玩都可以,但没有权利波及第三人。

启示4:让妻子歇斯底里是男人的一种计谋。很多情况下,他拒绝与妻子交流,甚至故意引发妻子猜忌与敏感,他们骨子里渴望妻子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来,成为他逃避婚姻责任的理由。很多男人喜欢在人前扮演婚姻的受害者,既得到别人的同情还能逃避破坏婚姻的罪责。尤其是想离婚又好面子的男人,做一些没头没脑的事,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甚至故意与别的女子打一些情感擦边球,让妻子心生嫉妒,甚至撒泼打闹,胡搅蛮缠。事过之后才知道一切乃无中生有,慢慢地那个女人的自信与尊严就被自己的行为腐蚀掉了,糊里糊涂地成就了那个男人的企图。

  启示5:缺乏婚姻信任的常常是男人。在婚姻里,当一方成为一个盾牌的时候,另一方就不得不成为一个利矛。很多男人像宋建平一样,在婚姻中需要更大的自我空间,自我边界非常强,妻子想进入他的内心也非常地难。这种心理状态可以理解为自尊,也可以理解为防御。为什么不愿意坦诚,是因为男性更缺乏安全感,更缺乏对女性的信任。

  婚姻有个潜规律,因结婚变得完美的女人是婚姻的获益者,原因是她嫁了一个可以促使她人格完成的人,这个男人必定人格比她成熟。如果婚姻让一个女人变坏,女人便是婚姻的受害者,那个男人一定有促使别人堕落的人格力量。

  电视剧中宋建平表现出的模棱两可,犹豫不决,互动中的表情矜持,不愿作决定等,都会让一个热心投入婚姻生活的女性情感受挫。男人表面上忍让,实质是拒绝,让女人难以适从,陷入深深的无助与失落中。像林小枫,与那样缺乏坦诚、缺少阳光、过于自我的男子在一块想不疯狂都不行!李子勋
李子勋先生自1989年至今主持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学科,是临床主任医师。他同时还是中国心理卫生学会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心身医学会全国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学会家庭治疗专业学会秘书。他曾在北京电视台第7套的心理时间栏目做主创人与专家主持,在央视、北京电视的十几个栏目中做特邀嘉宾,主持过中央电台和北京电台的心理节目。他长期为国内几家著名杂志撰稿和主持专栏,包括《时尚》、《女友》、《父母必读》等。发表著作《根源舞》讨论未来性意识,《家庭治疗》讨论家庭与婚姻问题,《高峰体验》讨论人的超越。已发表的有关心理学的文章,论文,报刊杂志采访等近一百万字。


李子勋先生198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学专业),1989-1990年,北大医学部心理硕士生课程,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专业进修。1991年接受心理分析训练(美国夏威夷大学心理教授),1992年接受性心理与性治疗培训(美国加尼福尼亚性学专家),1993年接受催眠治疗训练(日本专家加藤隆吉),1997-1999年接受系统家庭治疗训练(德国海德堡心理专家)。同期还接受婚姻治疗,认知治疗等短期培训。


 《中国式离婚》与婚姻的问题

  这是一个望夫成龙的故事,该剧凸现的个人性格问题、婚姻家庭矛盾及夫妇间处理问题的方式是我们每个家庭都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认为幸福的婚姻是各有各不同的幸福,而不幸的婚姻却有它相似的失败之处。中国式离婚很中国化,指具有中国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特点,但千万个失败的婚姻都有戏里所发生的不幸的事,我们很多人可以在该戏里找到与自己相似的东西。

中国式特点1:对待婚外恋的态度

  在国人的眼里婚外恋犹如洪水猛兽,是离婚的根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配偶忠于自己,但大多数只讲性关系而已。按戏中刘东北所归纳的夫妻之间有三种背叛:心的背叛、身的背叛、身心的背叛。女主角枫渴望婚姻纯洁,无法理智地对待事实上不存在的、若隐若现的婚外恋的倾向,她太多地运用了感性的思维,以至沉溺于自伤式的痛苦之中;但她也会在网上被“勾引”,直至将网恋发展成见面。宋建平能够欣赏别的优秀的女人(肖莉),默许她以他老婆的身份出现在公共场合,喝了酒后也“乱来”,态度有点暧昧。

许多婚姻方面专家认为,婚外恋的发生常常不是因为性方面的需求,而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友谊、支持、理解、尊重、注意和关怀等。在正常情况下,家庭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切,如果不能从家庭获得这些东西,人们就会从婚姻关系之外去寻找。因此对待婚外恋不能简单地制止,要从心里体会、理解配偶的需求。宋建平他们家庭破裂的原因是夫妻间有了隔阂、没有了亲密感、彼此感受不到爱的存在。中国式特点2:处理夫妻问题的方式

  中国人结婚以后不分彼此,好像必须两人步调一致。林小枫渴望夫贵妻荣,望夫成龙;宋建平却循规蹈矩,满足于现状,愿意与妻儿平稳度日。两人的交锋好像是老娘在骂儿子,只有教训的口气而不是夫妻商量有关家庭前途的事。直呼其名、蔑视的口气、贬低对方的能力等等都是不尊重配偶的表现。假如你在外面受了点委屈,回家总想得到些安慰,而不是再来点责备吧。

  把性生活看成只是生理上的需要,夫妻间有了争执就拒绝性生活,刚好给别的异性钻了空子。

  还有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不善于准确理解对方的感受。宋建平问妻子还爱不爱他,得到的回答却是讨厌。年纪大了就不能说爱吗?结婚多年以后夫妻间的感情常常被家务等杂事所淹没,但对爱情的留恋和感情上的需要还是有的。

  夫妻到最后就是一种习惯———就像你家保姆用长了就不想换。爱情在婚姻当中的作用只在婚前,婚姻不是靠爱情来支撑的。事实如此,但有裂痕的婚姻还是需要爱情来点缀和加深感情的,尤其是需要双方为尽量满足对方而作一些努力。

  婚姻中常常有一些没法完全解决的事,你不能改变对方的性格、习惯,就像你很难改变自己一样,这时候你得来点感性的思维,去理解、去体贴对方的感受,纯从理性角度是解决不了的。林小枫想搞清楚宋建平婚外恋的事,如果宋建平仅仅是解释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可能也不顶事,因为她会不相信。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句话经历了历史的淘洗,始终有它的道理的。婚姻就需要大智慧、大糊涂。就像沙子一样,越使劲攥就攥得越少。

  因此,很多婚姻专家建议,夫妻间要养成倾听的好习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情商,要尊重对方的为人处事和习惯方式,要这样做那样做方式很多,但要看是不是适合你。还有最重要的是千万别忽视了对方想与你修好的信号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06-4-4 20:57:37 | 只看该作者
好长呀!我得看几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06-4-4 21:28:35 | 只看该作者
wzhp斑竹辛苦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06-4-5 10:17:52 | 只看该作者

wzhp斑竹辛苦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06-5-10 17:48:10 | 只看该作者
wzhp版主,辛苦了!我也很喜欢李子勋, CCTV12的心理访谈栏目常有李子勋的节目,我总是目不转睛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06-6-22 01:4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绿色红颜 的帖子

看来斑竹也是个李子勋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06-12-24 00:12:39 | 只看该作者
刚开始,她还能克制,后来她一打就是几小时,她觉得那是一条生命线,没有它她会去死。后来,那可爱的咨询员自己受不了,她明白这样的电话咨询只是鼓励了苏珊的一种成瘾性行为,鼓励了苏珊的人格退行,依赖和对自己的无力感。

嗯,长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06-12-24 00:14:20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因为是转的就不加精,加亮阿。
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06-12-24 18:30:48 | 只看该作者
看的好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11 10: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