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5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真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6-3-15 11:2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民国八十一年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一件惨绝人寰的车祸。台北市健康幼稚园的孩童于出外郊游时,在高速公路上忽地整辆车燃烧而起,当场夺去二十几位幼童的生命。一位幼稚园教师林靖娟为了抢救小朋友,却因而烧死于车内,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当这件惨剧发生时,举国震惊,在电视报导的画面中看见那些幼童的父母因幼儿的殒落而发出一片哀嚎。每一位为人父母者皆深爱自己的孩子,在痛失自己的子女之后,那种悲恸、那种眼见自己深爱的人于眼前消失的哀痛,令我心有凄凄而无法卒睹。同时林靖娟老师的牺牲壮举也成了媒体竞相报导的注目焦点,每个人的确因她的大我行为而感动,事后教育部也举行对林老师的颂扬和颁奖仪式,甚至决定为她塑立铜像,并将她的事迹收录于教科书中,作为学习的对象。
  可是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有一则画面也许被众人忽略,然而却深深击中我的心,远远超过那些父母的悲恸和社会上对林靖娟老师的歌功颂德。这则画面是林靖娟的母亲和她三位姊姊悲伤欲绝的情景,尤其是她母亲所说的话,到现在仍在我心中久久无法抹减,她说:‘ 女儿,你只有想到那些孩子,你有没有想到这些深爱你的亲人?为什么你只有想到他们,没有想到我呢?’这句话深深刺痛我的心。的确,以林靖娟的母亲和姊姊的立场而言,这又情何以堪,自己扶养十几年的女儿,十月怀胎、三年哺乳,含辛茹苦的看着她长大;当她第一次会叫‘妈妈’、第一次会走路那种兴奋的情形;当她还在襁褓中,母亲却必须因孩子的哭声,要在寒冷的夜晚离开温暖被窝,起来喂食哭泣中的女儿。十几年的点点滴滴,这个女儿的存在已经在母亲的生命中种下了无法抹去的深浓爱意。曾经用无数的爱灌注长大的女儿, 为了别人家的子女,刹那之间却消失无形,这叫母亲如何承受!
  我真的可以了解林靖娟的母亲和她姊姊心中的悲伤及难过,甚至对她的愤怒,因为她们是真的爱她!然而我的心中却有一股巨大的声音在告诉我:为什么有这么多由社会所建立的无形价值,紧紧捆绑着我们,远远超过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的重视?不仅超越那些爱她的人所付出的爱,甚至超越了这个人对自己存在价值的认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生命,被强迫选择、催 眠、灌输、抉择依附在那些并不存在的价值观上?而那些价值观对他们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他们自己本身的存在。这个问题令我不解,因为我知道如果我真正地爱一个人,那么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会比他的存在、他的悲伤、他的欢笑、他的愤怒、他的眼泪、他的一点一滴来得更重要。
  在我的研修课程中,我也经常告诉学员:有许多训练课程是以这个社会上的价值建立一些成功的模式,然后训练你成为如此成功的模样,来迎合这个社会上所赋予的好坏价值观。然而在那些深爱你的人眼中,即使一百个卡内基、一百个王永庆、一百个社会上那些成功的人士 ,都摆在他们眼前,也都不如你来得重要。为什么你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别人,而不让自己成为自己?当你努力地成为自己、以自己的存在为荣,你才会得到真正爱你的人。如果你努力想成为别人的样子,纵然有人来爱你,那种爱对你来说也是表面的、肤浅的 。因为在你的内心深处知道,他们所爱的只是你的某个部份,而不是全部的你。
  我们一生中都在追寻真爱,尤其是在热恋中的情侣。如果你曾经真正爱过,你会发现在恋爱时最动人的一句话是:‘我爱你,因为你就是你,不管你将来是什么样子,变老了、变丑了 、变穷了,甚至少了一只手、一只眼,我都一样的爱你。’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生命中能拥有这样的真爱、一份能完完全全接纳我们的人的爱。我很喜欢基督教仪式的婚礼,牧师宣布二人结为夫妻的那个时刻,牧师会问双方:‘你愿意爱这个人,无论他将来是富裕或贫穷,是健康或生病吗?’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誓约,而我在生命里一直都在寻找像如此的真爱。
  是的,在真爱中没有牺性与负担,真爱中也没有‘应该’。所有的‘应该’、‘负 担’、‘牺牲’都会在生命中的某一天,某一时刻、某一层面要求代价与补偿。我喜 欢:‘我爱你,是因为你值得,所以我选择要去爱你。’我也喜欢爱你时候的我,那个我充满了爱和温柔。这种觉知的爱不是为了别人而牺牲、委屈自己的需要而去爱,我是为了自己所爱而去爱,这样的爱才不会给对方带来负担,彼此之间也不会因对方的爱而感到压力与负担。真正的爱是没有条件的,他所爱的就是你本身,我们称这样的爱为‘无条件的爱’。
  当我们是婴儿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接收到父母亲给我们无条件的爱,但是这样的爱对我们而言,接受的时间及份量都太少了!很快地,我们就开始接受有条件的爱。我们的父母亲在内心深处受到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他们也认为我们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会是有用的 、有价值的,才会被喜欢、被尊敬、被爱。于是父母为了爱我们,开始用他们的爱来控制我们、塑造我们。为了适应这个环境、避开惩罚和痛苦、得到认同和爱,必须开始做些不是出自内心的行为。逐渐地,我们依附外界标准的性格开始形成。在这段六岁以前的成长过程中 ,能得到愈多真爱、愈多‘无论你是什么样子,父母都是爱你的。’这种无条件的爱愈多的人,他的存在意识就愈强。但是父母亲都深爱自己的孩子,因此非常着急想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努力以社会规范来教导他们。许多为人父母者无法看见自己在生命里面所压抑对过去生命的浪费及不喜欢自己所造成的后果。他们总是希望孩子比自己更强,在孩子还没有充分得到无条件的爱之时,就给他们有条件的爱,去塑造、教导他们,换句话说,孩子们对自己内在的存在,并不能拥有很充分的满足,当年事日长,就开始在外在的世界追寻认同、肯定, 于是会用两样东西来弥补自我存在价值的缺乏,第一种是做些什么(doing)?第二种是拥有什么(having)?来替代自己的存在价值。像林靖娟教师的事件,对她而言,在她的生命中,身为一个老师,这样高尚伟大的情操是她的天职,然而这真的是天职吗?还是后天的文化教育 、社会价值观所赋予她的职务?对她来说,做这件事竟比她的存在还重要、比她身边的人对她的爱更重要。
  对某些人来讲,做一个好人比他的存在更重要;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对社会国家有贡献的人、做一个对别人有益的人、做一个温和的人,远远超过他自己存在的价值。为了要做好这样的一个人,他可以抹杀、牺牲许多的自我以及真实的感情、思想, 最后形成他的存在只能依附在做些什么(doing)之上。如果有一天当他自己无法符合社会所赋予的价值观时,他就会不喜欢自己,会觉得自己实在很糟,自己的存在一点价值都没有, 自己是一个没有用的人,甚至无法再继续生存下去。而另外一种将自己的存在依附于拥有什么(having)之上的人——尤其在这个歌颂物质的时代里,我们更可以看到更多这一类型的人 。许多男人将自己的存在定位于拥有车子、房子、事业、劳力士之上;许多女性也把自己的存在价值依附于拥有幸福家庭、听话的孩子、爱她又温柔且事业有成的老公之上。同样地, 我们也看到在这些用‘拥有’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背后,有多少危险和心酸。很多传统妇女当有一天她们的老公爱上别的女人、当她听话又功课好的孩子突然变得叛逆、当她温暖的家庭突然破碎时,她们在刹那间丧失了自己的存在价值,觉得一切都毁了,生命里什么都没有了,自己再活下去有什么意义,甚至因此自杀的也大有人在。也看到有些男人生意失败、 破产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然后一蹶不振,从此生命颓废,这些都是我们将自己的存在价值依附于外界,而用doing和having代替的一种普遍现象。其主要原因乃是因为幼年时候我们所接触的无条件的爱太少。
  我们长大成人后,也毫不知觉地用同样方法爱我们的孩子,我们无法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我是爱你的。我晓得你充满知觉,你知道自己的生命,也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无论你做什么决定,也许我们不能了解,但是爸爸妈妈一定支持你。’
  相对的,那些在充分接受无条件的爱之下长大的孩子又会是如何?西方国家从十九世纪存在主义开始,对人权、民主及对孩子的重视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再加上六十年代初期的潜能运动发展的兴起,在那个时候有很多父母接受人类潜能的一些新观念,开始试着去给孩子一些无条件的爱,现在这些孩子都已经长大;在许多观光区你会经常碰到这样的西方年青人: 他们大学毕业但不急着找工作,或逼自己马上要做些什么。他们没有汽车、没有洋房、没有钱,也不曾拥有什么,就只是背着布包,有时骑脚踏车,有时步行,到世界各国走一走。没钱时就到餐厅打工,或者当英文家教,等存了一点钱,再往下一站迈进继续旅行。他们在大 学毕业以后,可能会花三、四年的时间,到世界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对他们而言,他们并没有做什么伟大、有用的事情,或者拥有一些物质金钱的享受,可是,这些受到丰富无条件爱的青年,心中有一个自我价值存在的中心,对认为自己存在有价值的人而言,他们今天眼睛能看,耳朵能听,能够闻到许多味道,能够活着,能够存在于这个世界当中,能够感觉到自己和外面世界的存在,就是生命里最喜悦的事情。
  他们不需要将自己的存在,依附于外面的世界,他们的内在是坚定的,外在是柔和的,当他们内在感觉到自己在生气的时候,无论有一千个、一万个人告诉他生气是不对的,他仍确知愤怒依旧存在,他还是生气的。这样的人能够敬重自己的存在及每一个当下存在的事实,遇上他自己没有觉察到的事实时,只要你能指出来,他也能坦诚而迅速的接受,身心很快地充满着柔软与变化,对这样的人来说,刚强与温柔是并存的,信念与变化的柔软度也是同时存在的,这是因为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接受到无条的真爱,所以他们知道自己每一个存在都曾经被接受、被认同,他们一直都能够与自己的存在重新接触,不需要将自己的存在依附在外面的世界,无论外面的环境如何变化,无论社会的潮流产生多巨大的不同,他们的心中永远能够柔软地去适应这个社会,因此他们的生命力也是坚韧的。
  在从事生命潜能这份工作六年多以来,自己在潜能的发展途上及协助学员发展潜能的路上,对整个中国文化形成的束缚感到深深的无奈,尤其是这个最根本的问题。从林靖娟老师这个事件,我开始深深地思索,到底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社会出了什么问题?让几乎所有的人都藐视自己的存在,而必须要去迎合一些所谓的价值观。相反地,那些重视自己存在的人却被认为是自私、叛逆的,他们用那么微小的力量和文化挑战,大多数的人都无疾而终,被打败了,或者只能退隐山林,无力改变整个固有的思想,这股力量到底有多深,有多么巨大,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在思索的过程中,第一个浮现脑海的是存活于中国四千年来的封建制度 。虽然孟子曾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可是在整个历史里,似乎看不到如此的皇帝,即使在表面上是爱民的皇帝,可是在内心深处潜意识中,孟子的这句话只是一个观念 、一个理想,而不是他们智慧及生命的一部分。在中国的历史里,只有皇帝才是人,甚至于他们不只是人,还是神、真命天子,而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其他的人相对于天子而言只是‘ 东西’,只是他的财产,直到现在仍有很多父母承袭着‘孩子是我的,我要如何对待他,别人无权过问’这样的思想。这些皇帝们为了能让自己的家族企业继续传承下去,就必须创造许多无形的东西来超过人存在的价值,他们必须这样才能去控制人的存在及人的自由,才有办法纵操老百姓们,让他们不要当一个人而是成为工具,为他们所用,为他们所牺牲。
  那些所有创造出来的价值观,都是为了控制和操纵别人而产生的;是表面上为了维持社会的安定,然而实际上却是为了防止叛逆,因为他们害怕将会失去天下,所以用很多教条来控制每一个人。就好像在中国传统的社会中,男人为了能够拥有三妻四妾,又害怕自己的妻妾会红杏出墙,所以在男人掌权的社会里,创造出女人的贞操,让女人的贞操价值远远超过本身的一切存在价值及人性本来的存在。所以有多少女人为了保持自己的贞操而失去性命,像赛珍珠在《大地》里写的:一个寡妇为了保有自己的贞操,十九年来在每个半夜性冲动出现时 ,就把一罐黄豆洒在地上,在昏暗的灯光里,又一粒一粒的把黄豆捡回回来,放入罐中,待将满罐的黄豆拾妥后,天色已亮,她也带着疲倦的身体躺回床上,黯然的睡着。熬了十九年这样的日子,最后她终于得到一块贞节牌坊。为了那块贞节牌坊,在中国的社会里有多少女人牺牲了一生的快乐,而这个观念到目前的社会虽已逐渐被改变、被推翻,可是在其他方面仍存在着多少五千年历史所建立的价值观,又有多少人为了这些传统的价值而无法当自己、无法活出自己,没有自己的生命。他们受到捆绑、约束及许多制约,一辈子无法得到从容而自由自在的生命,如果想要得到这些生命,他必须要具备多少的勇气、经历多少的抗争与痛苦。
  就像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天皇缔造的大和魂,导致许多年轻人愿意驾着飞机,口中高喊:‘ 日本天皇万岁’,去冲撞美国的军舰。这对当时的美国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可是对那些日本人而言却是理所当然的,这些神风特攻队队员,以及赛珍珠所写的寡妇,在我们这个时代中已经是非常谎谬不可思议,但在当时对他们而言,是很自然地接受了这样的价值观,甚至于超过自己的存在价值。相同地,我们又有多少人是活在这种理所当然的价值观里而无法自觉 。
  我要说的是,真正的爱是没有操纵的,在一个真正爱你的人心中,这些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的价值超过你的存在。而那些不是真正爱你,想要利用、操纵你的人,想要让你符合他们期望的人,他们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你,他们常常会告诉你,有哪些东西是比你的存在更重要的,但为什么你、我要那么傻,为那些不真正爱自己的人去牺牲呢? 为什么我们要活在这么痛苦的,有条件的爱及社会文化的制约中,如果你不自觉那也就罢了,而当我们自觉以后,为什么还要用同样的方法去对待下一代,对待我们身边的人呢?
  印度有一个寓言:一个国王用大量的黄金,还有搜集全国最名贵的珠宝,打造了一张黄金的床,床上镶满了名贵珠宝,因为这张床是如此名贵,所以他要做出一个合乎全国人民尺度的标准长度来,于是他量了全国所有成年人的身高,除上全国人口的总数,得到了全国身高的平均值。照着这个平均值,打造了这张床。每天晚上他一定要请一位大臣或百姓,夜宿寝宫 ,让他睡这张名贵的床,如果他太高,躺不下这张庆,国王就会叫一个力斧手量量这个人的身高,然后用斧头砍下双脚多余的长度,好让他能刚好躺在床上。假如躺下的人,身高不够 ,国王也会叫出二位大力士,一个人拉住他的肩膀,一个人拉住他的双脚,用力的往外拉,将这个人刚好拉到这张床的长度,当然有时候会拉断他的双脚,有时候会一命呜呼,但是, 国王一定要让躺在床上的人符合床的长度,这是国王第天一定要做的事。看到这里,你对这个国王有什么看法?他是个神经病?他很残忍?不可理喻?你觉得他实在太残酷?但是让我告诉你,所有你对这国王的感觉和形容词,都可以加诸在你自己身上,因为你也在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甚至不自觉。
  在你心中,也有一张如此名贵而又标准的床,有时候你会为了自己太高,而把你自己砍下一节,有时候你又会因自己太矮而抬起脚尖,挺起胸膛,让自己感觉高一点,这是大多数人在生命中呈现的状态,我们为了要符合社会订定名贵而又有价值的标准,有时候膨胀自己,有时候委屈自己,我们每天都在心中对自己做着这个国王对他的臣子、老百姓所做的事情却毫不自觉,我想我们会将这种思想归咎于孔孟思想,但是我却觉得,孔子并不是这样的人,儒家思想的真髓也并非如此,孔子曾提到:‘独善其身,而后推己及人,然后兼善天下’,他同样地也告诉我们:要先照顾好自己的存在,然后才能去照顾别人,他并不鼓励我们牺牲自己。我想这也是孔子为何这么辛苦周游列国却始终没有成就的原因,那是因为那些君主要的并不是这些,他们要的是能用一些无形的价值、观念、道德来控制百姓,让那些人民都能为他们牺牲,而使他们能长久保有天下的一些学说、思想及教条。但是,后代的儒学家们为了本身的功名利录,甘愿为皇帝建立这些教条,以致于数千年来深深的根植在我们的文化之中 ,整个文化充满了对自然及人性的蹂躏,以不接纳、不敬重来取而代之。我想大部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都是因有人觉醒自己为一个人,而当这股不可抹减的力量凝聚时,就有所谓的平民革命,当这股力量被一些政客所领悟而利用时,就会产生政变,可是这股力量的根本仍是人想要当一个人,想要过一个更像人的生活。
  我想再说一遍,真爱中没有牺牲,没有控制;真爱中没有操纵。对一个真正爱你的人而言,没有一样价值观,或其他的人、事、物的价值,会超过你的存在。 在真爱中只有敬重及真正的接纳,去接受你就是本来的样子。不是符合社会的价值观 ,而是回到你的中心,回到你的存在。你不需要成为王永庆或卡内基,才有人会爱你,你本来就是最棒的,你只要成为自己。当然这个过程,充满困难与恐惧。我自己这八年来自我成长的路途走得非常辛苦,但是我相信,当有一天能真正回到自我的中心,呈现自己的存在, 跟自己每一个刹那存在的自己在一起的时候,我就会像一颗珍珠一样放射出光芒,会有人看到你,会有人来爱你,而这个爱你的人,是因为爱你的人而来爱你。在你的内心深处,你已经知道自己的存在是最有价值的,同时你也会真正的去爱别人,爱他们如他所是,而不是爱他们如你所想。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6-3-15 11:29:3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心理服务评论员 志者 对此文的评论如下:
  本文作者就“什么是真爱”作深入阐述的同时,对“自我存在的价值”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作者把这种“真爱”与“自我存在价值”统一起来并加以绝对化,认为“真爱”是“没有其他的人、事、物的价值会超过你的存在”,“真爱”就是“本来的样子,不是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对此,本人提出以下看法。
  爱和真爱是一种情感的表露,属于精神的范畴。它的产生和存在也是受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制约,爱和真爱的多少和深浅是由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事物本身共同作用所决定,所以单纯的爱与真爱都是不存在的。热恋中的那种“真爱”,虽然纯洁,但只是在激情之下幼稚和单纯的表现,很难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爱和真爱也是有前提和条件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母亲爱自己的子女,前提首先因为他们是母亲的子女。
  如果说“真爱”可以不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难道那种无私奉献的爱,舍身为国、为公、为他人的爱就不是真爱?如果说“真爱”中“没有其他的人、事、物”,那同时对两个人给予“真爱”又如何处置呢?象林靖娟舍身救学生,完全是出自她内心对学生的真爱,这种高尚的爱、伟大的爱难道不是真爱?我们不能否认林靖娟母亲对其女儿的真爱,但这种真爱充其量只是一种在法律规范内的、可以理解的、有私心的真爱。
  自我存在价值固然应该尊重,但当其与社会价值发生冲突时,必须服从社会价值,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如在国难当头,民族危急的关键时刻,一个人既对自己的生命真爱,也对国家民族真爱,表现出来的只能是捐躯报国。个人价值与真爱有时是统一的,有时又是分离的,其统一就是个人的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相一致时。
  所以本人认为,对人或事物倾情、爱慕就是爱;在爱当中没有虚假、没有欺骗、没有杂念就是真爱;真爱的最高境界是无私的爱、高尚的爱、伟大的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06-3-15 17:4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wzhp 的帖子

此评论写的不错,我也觉得《什么是真爱?》这篇文章里的观点太过于唯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7 14: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