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2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幸福之道(转自南方周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6-3-9 14:1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韩东专栏
  韩而不流
  
  幸福是一件好东西、一桩好事情,可以说人人都梦想拥有它。可幸福到底为何物?却不是每个人都说得清楚的。但这不碍事,不妨碍人们追求幸福。实际上在人们的一切追求中,幸福都是最终的目标、最后的结果。与那些具体的目标(金钱、权力、美色、成功等等)相比,幸福显得过于抽象、难以把握。而与幸福对于人生的极端重要相比,所有的具体目标则不过成了实现它的可能手段。即使是和精神有关的一切追求,其结果仍然是指向幸福的,遑论与个人的现实利益相关的那些追求呢?
  关于幸福,我们能确认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它与人们的满足或者满足感有关。有满足或满足感的地方必有幸福,而幸福显现的地方必然充盈着满足之类的情感。佛说人生八苦,其中之一就是“求不得”,这从反面说明了满足感对于幸福的重要。我们祝福他人或者乞求神灵,升官发财之类的显然比较粗俗,但“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之类则不仅冠冕堂皇,其概括性也强。如其所愿,的确是幸福的不二法门。
  那么,满足感又与什么相关呢?与我们的获取,也与我们的“胃口”,与此二者紧密相关。所获甚多的人不一定幸福(这是人们不愿承认的常识),关键在于他的胃口。所获之物和“容器”之间形成一定的比例,这个比例的大小决定了满足感的大小或是不满足的大小。我们有“欲壑难填”的成语,亦有“知足常乐”的说教,说明的都是这获取和容器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这容器太大,或者干脆就是无底的,满足就成了不可企及的梦呓。所以说一个人应该“有底”,不是说他因为依持什么所以底气十足(财大气粗),而是真的有底,所求有限度,收受有止境。如果我们成了无底的洞,永不餍足,幸福或满足的感受就和我们无缘了。
  然而,胃口有其“延展”性,并非一成不变。当获取更多变得可能和方便,胃口也相应地变大了。胃口总是跑在获取之物的前面,这正是我们深感不满或痛苦的原因。并且胃口一旦变大就再也不能缩小,它的伸展有方向,总是向外扩容的。富足的人比贫乏的人更加感到不满也许是必定的,因为富足的人胃口更大,和获取之物之间的比差(可解释成眼界)更大,并且增大的胃口不再缩小,并不以实际的获取多少为转移。胃口就是这样的一种东西,能大不能小,能多不能少。所谓的欲望永无止境,说的就是这个。所以说虽然我们“有底”,但这“底”随获取或获取的可能向下移动,并和所获之物永远保持距离。由于这只橡皮胃的存在,或者这只胃的橡皮特性,实际上我们还是无底的。
  在精神生活中亦然,胃口永远是需要警惕的东西。在我们的愿望和目标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危险,在此地带孕育的贪婪和穷凶极恶一点也不比追求现实利益的目标要小。不满或者不满足感曾是我们精进的动力,但永不魇足贪得无厌却是与精神生活的本质背道而驰的。无论如何,幸福或满足感仍然是精神追求的必要条件,放松和自由确保了精神目标的健全和不易变质。我想起一位圣贤说的话:不求觉悟,只求一生修行。也许,把目标和愿望割裂开是精神生活必须的方式。割裂目标和愿望也许就已经身处精神生活的中心了。在物质追求中也一样,割裂获取和胃口之间的联系,就是超越满足或是不满。幸福与满足感相关,但它的本质却是超越,超越满足也超越不满。当无所谓满足或是不满时,如果需要使用一个说明性比喻性的词,那还是满足,比满足更满。但这种满足类似于空虚,因为它是不受制于任何意义上的获取的。
  问题到此已比较清晰,但在描述时却有些玄虚了。还是让我们回到一般而言的幸福之可能,说到底,它与人的天生禀赋也与后天的人性有关。总有那么一些人是比较容易满足的,而另一些人却很难满足。容易满足的人也许比较平庸,也许就是圣人或具有圣人资质的人。不容易满足的人也有两个极端,一是罪犯,一是伟人或是成功人士。在这个全面世俗化的时代里,伟人和成功人士受到追捧,被奉为人生的榜样。罪犯是潜在的伟人或成功人士,虽然所走的道路相异,但居心和伟人、成功者是一样的,就是永不魇足。平庸者自然为我们所不屑,因为他们那是“傻乐”,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体现了不被社会倡导的堕落倾向。至于圣人,我们则不摸底,听说过,没见过。我们见到的圣人最后大多被证明是一些更险恶的骗子。成功因而成了惟一的出路,美其名曰“自我实现”,与其说是自我才能的实现不如说是自我欲望的实现。因为这欲望本质上的“无底”,实现自然永无时日。当然,这也是一种人生。问题在于描绘中的蛊惑人心的欺骗,就是将幸福与其挂钩。成功者的人生也许能赢得很多东西,甚至能赢得世界,但和所谓的幸福根本上是相互背离的。一颗积极进取的拳拳之心决定了不知满足的极端倾向,决定了把所有阶段性的成功都视为最终的失败。
  我曾在一本书上读到过对一个“好母亲”的定义,她不仅应是一个尽责的勇于牺牲的母亲,更重要的是她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母亲”。幸福具有感染性,它将传染给子女们(不幸福亦然)。我认为这是巨大的何其珍贵的财富。“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与其相比则差劲多了,他们的精神遗产是压力和焦虑,或许子女们今后能够“出人头地”,但很难保证其幸福。如果说“成功”和“幸福”不可兼得,作为祝福你该怎样奉送?至于我,肯定祝我所欣赏尊重的人成功,但我要祝我所爱的人幸福,哪怕平庸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6-3-9 14:16:26 | 只看该作者
原以为《南方周末》风格已经堕落,没想到还是有很多很有思想性的文章。
转贴3月2号刊的几篇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06-3-9 17:27:18 | 只看该作者
喜欢最后一段。另外,对我来说,我觉得本文对幸福之道的表述有些艰涩、费解。——当然,这一点对于Israel的理解力来说是不成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6-3-9 17:51:54 | 只看该作者
姐姐又在“臭”我了~
呵呵~~
仔细看看,说得有些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06-3-9 17:57: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srael 于 2006-3-9 17:51 发表
姐姐又在“臭”我了~
呵呵~~
仔细看看,说得有些道理。

岂敢,岂敢!老大恕罪,恕罪!

说真的,我倒很佩服你把那些很抽象很玄虚的东西看得津津有味的。我记得我以前也喜欢过那些哲学性比较强的东东,有时也似乎探究得乐此不疲的。不过现在可能真是思维生锈了,看这些文章觉得有些吃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6-3-9 22:3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绿罗裙 的帖子

或许是小弟活在自己的思维空间里面,姐姐活在现实的生活中,平淡也是很美的~
我其实感觉脑力和状态也还是无法深入系统的思考很多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06-3-10 15:38:11 | 只看该作者
喜欢具体的故事,女人都这样吧,也喜欢思考型的叙述,思考,我感觉源于理性的烦恼,是痛苦的结晶。也许男人的思考不是如此。哲理的思考挺累,也很过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06-3-10 15:52:50 | 只看该作者
还没时间细看,先顶起来,有时间再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7 14: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