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神经衰弱静功疗养法问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6-2-19 09:0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神经衰弱静功疗养法问答

从论坛学了很多东西,我也将我觉得比较有效的一个方法发上来,这个方法对于治疗早期失眠是比较好的.

神经衰弱静功疗养法问答
陈撄宁 著
        神经衰弱症,目前尚无良药可医,含磷质的药品虽号称补脑。亦嫌名实不符;其他一切兴奋剂,或镇静剂,只能收暂时的效用。药性过了,仍旧是衰弱,或更加严重。
  使脑筋绝对安静,排除一切思想.这是下手工夫最要紧的原则,也是神经衰弱最有效的良方,但因人们思想习惯,由来已久,要它一旦停止不动,很难办到;为求达到这个目的,古人就立出许多法门,比较起来,以庄子“听息”法为最好。
  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呼吸之气,初下手只用耳根,不用意识,并非以这个念头代替那个念头,更不是专心死守鼻窍或肺窍,也不是听鼻中有什么声音,只要自己觉得一呼一吸的下落,勿让它瞒过,这就算是对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浅深,皆任其自然变化,不用意思去支配它,听到后来,神气合一,杂念全无,连呼吸也忘记了,渐渐地入于睡乡,这才是神经由衰弱恢复健康的过程中最有效力的时候,就要乘这个机会熟睡一番,切不可勉强提起精神和睡意相抵抗;睡醒之后,可以从头再做听呼吸法,又能够安然入睡。若是在白昼间睡了几次不欲再睡时,不妨起来到外面稍为活动,或拣树木多、空气洁的地方,站在那里做几分钟吐纳工夫也好,或做柔软体操、练太极拳也好,但要适可而止,勿使身体感觉疲劳;回到房内,或坐或卧,仍旧做听呼吸的工夫,还可能入于熟睡的境界。
  凡患神经衰弱的人,大半兼有失眠症,安眠药片不宜常服,只有听呼吸一法,可以根本解决问题,毫无流弊,而且与《黄帝内经》上所说阳入于阴的理论相合。(《灵枢·大惑论》;“卫气常留于阳,则阳气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
  前人书中常有“心息相依”这一个专门术语,但未说明如何依法。苏东坡的工夫,是先用数息法,后用随息法;朱子《调息箴》的工夫,则用《楞严经》“观鼻端白”法。但数息要用意去数,不能纯然无念;观鼻要开眼去观,时候久了,眼神难免疲劳;只有《庄子》听呼吸法,心中不需要起念,久听也不觉疲劳,才真能合于“心息相依”这个轨辙。今将这三种方法列举如下,并加以浅释;好让学者自己去实验:
(1)苏东坡养生说(见东坡《志林》卷一):
  原文“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当腹空时,即便入室;不拘昼夜,坐卧自便;惟在摄身,使如木偶。……又用佛语,及老聃语,视鼻端白,数出入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数至数百,此心寂然,此身兀然(兀音屋),与虚空等,不烦禁制,自然不动;数至数千,或不能数,则有一法,其名曰随,与息俱出,复与俱入;或觉此息,从毛窍中,八万四千,云蒸雾散。无始以来,诸病自除,诸障渐灭,自然明僻:譬如盲人,忽然有眼,此时何用求人指路。是故考人言尽于此。”
  浅释 注意养生的人,食物要有节制,必须等到腹中觉得饥饿时,才可以进食,尚未吃得十分饱满,就应当停止;每餐后宜到室外空旷地方自由自在的散步些时,使腹中的食物大部分都消化了,此时就回到房里去准备做静功;不论是白天或是夜晚,也不论用坐式或用卧式,听各人自便;只要管住自己身体不让它动摇,像木头人一样,就算合法。身体已经安置好了,即照佛家所说的法门和老子所讲的工夫合起来做,用两眼观看自己的鼻尖,并同时用意数鼻中呼吸出入的次数,要诀贵在勿忘与勿助,“勿忘”就是“绵绵若存”,“勿助”就是“用之不勤”。普通数息法,若数出息即不数入息,若数入息即不数出息,一呼一吸,只算一次,不能算两次。数到几百次以后,心中寂然如虛空。身体兀然如山石,不需要勉强去禁止和制伏它,身心二者自然都安静而不动了。数到几千次以后,或无力再数下去,此时另有一个法子应付,叫作“随”字诀,当息出时,心也随它同出,当息入时,心也随它同入;有时或感觉这个息似云雾蒸发散布于周身无数的毛孔中(原文“八万四千”是形容身上毛窍之多,不是实在的数字),不由鼻孔出入。工夫做到这样地步,久远以来的各种病苦和障碍,都能够逐渐灭除,心里也就自然明白而开悟了;譬如瞎子,此时忽然眼睛透亮.自己能够看见道路,用不着再要求他人指引了。
(2)朱子调息箴(《朱子全集》第八十五卷):
  原文“鼻端有白,我其观之;随时随处,容与猗移(容与,闲暇舒适之义。猗音依,猗移,随顺之义)。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极而翕(翕音习),如百虫蛰。氤氳阖辟,其妙无穷。谁其尸之(“尸”字作“主”字解),不宰之功。”(后四句节略)
  浅释  观鼻端白,原是佛教《楞严经》上二十五个圆通法门中,第十四个法门,苏东坡、朱晦庵两人都采用了这句话,但他们的说:法并不完全和《楞严经》相同。朱子的意思是说:做这个工夫,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身体总要安闲而舒畅,不要弄得周身难过;又要心平气和,顺其自然,不要勉强执着。气机静到极处,它自然要动,就像春天的鱼类,浮在水面嘘气;气机动到极处,它自然要静,就像冬天的虫类,伏在土里翕气(“翕”是聚敛收摄之义)。此时身中之气,交互团结,有天地氤氲之象;一动一静,有乾坤阖辟之机,妙处是说不尽的。若问是谁在那里做主?其实并无所谓主宰,而是自然的功能。
(3)庄子心斋法(《庄子·人间世》):
  原文“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浅释  颜回是孔夫子的学生,仲尼是孔夫子的外号。颜回问“心斋”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孔夫子说,你应该把心里的念头集中在一处,不要胡思乱想;等到念头归一之后,就用“听”字诀,但不是用耳听,是用心听;这还是粗浅的说法,就深一层工夫讲,也不是用心听,而是用气听;到了这样境界,耳听的作用早巳停止了,神和气两者合而为一,心也不起作用了。气的本质是虚的,它要等待一件东西来和它相集合,只有“道”这个东西常和太虚之气集合在一起,工夫如果做到心同太虚一样,就算是心斋。
  以上是孔夫子告颜回所问心斋工夫的做法。这种工夫是一连串做下去的,中间本无所谓阶段,但为学者容易入门起见,不妨在整个工夫中划分几个步骤,再详细的加以说明:
  第一步 “若一志”“若”字作“你”字解。“志”就是思想,也可以说是念头。当起首做工夫的时候,心中思想要专一,不要有许多杂念在里面打搅,杂念如果不扫除干净,工夫很难做得好。
  第二步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等于“毋”,也可以作“勿”字解;“之”字是代名词,指所听的对象而言;“以”字作“用”字解。念头归一了,就开始做工夫,用“听”字诀。普通所谓听,本是用两个耳朵听各种声音;此处所谓听,决不是听声音。人们就要发生疑问了:既说是听,必有所听的对象,不听声音,又听什么?这个问题,在各家注解上都找不到明确的回答。今日特为指出,初下手就是听鼻中呼吸之气。凡呼吸系统正常而不发生障碍的人,鼻中气息都没有声音,所以说“勿用耳听”:虽是没有声音,但自己却能够知道鼻中气息一出一入,或快或慢,或粗或细,纵然是聋子,也会有这个感觉,所以说“听之以心”。
  第三步 “无听之以心 而听之以气”此处又引起问题了:心是有知觉的,还可以说得上一个“听”字;气是没有知觉的,如何也能够用它来听?心所听的对象是气,气所听的对象又是什么?若说用气来听气,这句话在理论上讲不通,究竟怎样解释才好?答曰:听息的工夫做得时间长久,心和气已经打成一片,分不开了,气不能作为心的对象了,不能再说用这个心,听那个气,所以说“无听之以心”。此时身中的神和气虽然团结在一起,尚未达到混沌境界,还稍为有点知觉,继续做下去,并不需要很多时间,自然就完全无知觉了。从有知觉到无知觉这一段暂时的过程中,与其说以心听气,使心和气相对立,不如说以气听气,使心和气二者之间泯去裂痕,所以说“听之以气”。此处虽仍旧说“听”,实际上就是不要再着意于“听”,成语所谓“听其自然”。“听之而已”,“听他去罢”,这几个“听”字是此处最好的解释。
  第四步 “听止于耳 心止于符”初下手做工夫,注重在“一”字诀;等到念头归一之后,就注重“听”字诀;假使长久的抱住一个“听”字不肯放松,也嫌过于执着,再后就要用“止”字诀了,所谓“听止于耳”,就是教人不要再着意于听。此时工夫已渐渐的入于混沌境界,身中是神气合一,心的知觉已不起作用,所以说“心止于符”(符即是符合之义)。这种神气合一的状态是无知无觉的,外表上看来和睡着了一样,但内部的情况是不相同的。
  第五步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以前由浅而深的境界,一步一步的都经过了,最后到了“虚”的境界。这个“虚”是从无知无觉以后自然得到的,不是用意识制造出来的,如果做工夫时候,心里常常想着要虚,反而不能虚了。全部工夫原是由后天返还到先天,所以第五步工夫,应该就先天境界去体会。若问如何叫作先天,这件事已越出疗养法范围之外,此处不必深谈。普通用静功疗病;只要做到身中神气合一的境界(即心止于符),已足够了。
  今将以上所列三种法门作一个总结:苏东坡是先数息,后不数;他所谓“随息出入”,就是随其自然,不要再去数它。朱晦庵是先观息,后不观;他所谓“不宰之功”,就是顺其自然,不要再去观它。庄子是先听息,后不听:他所谓“听止于耳”,就是任其自然,不要再去听它。三人下手的工夫虽然不同,后来都归到一条路上,学者可以参合而用之。
  青年神经衰弱者,用此法三个月,可以愈十分之七八;中年神经衰弱者,用此法三个月,可以愈十分之五六。但病有轻重之别,此指病重者而言,病轻者差不多可以全愈。出疗养梡后,回到工作岗位时,每日早晚仍宜抽空做两次,勿使间断,才能继续维持巳得之效果,逐渐完成未了之余功。


1.问:静功和气功是一是二?
答:静功着重在一个“静”字,不必要在气上做什么工夫;气功着重在一个“气”字,那些功夫都是动的,不是静的。世间各处所传授的气功,有深呼吸法、逆呼吸法、数呼吸法、调息法、闭息法、运气法、前升后降法、后升前降法、左右轮转法、中宫直透法等等,法门虽多,总不外乎气的动作;静功完全是静,在气上只是顺其自然,并不用自己的意思去支配气的动作,若有意使它动作,就失了“静”字的真义。
2.问:静功比较气功,利弊如何?
答:气功做得对的,能够把各种病症治好;做得不对,非但旧病不愈,反而增加新病。静功做得合法,自然能够治好医药所不能愈的病症;做得不合法,身体上也多少得点益处,退一步说,纵然没有效验,决不会又做出新的病来。可知气功是有利有弊,静功是有利无弊。
3.问:何种人可以做气功?
答:凡是心思细巧,善于灵活运用,自己觉得有少许不对,就立刻停止不做,或者变换一个方式以应付之,像这种人可以傲气功;若是心思粗笨,只晓得一味的蛮干,做到身中发生特别的现象时,又不会应付,一定要做出毛病。
4.问:何种人可以做静功?
答:无论男性女性、年龄老少、心思灵活或不灵活。都可以做。只有性情浮躁,好动不好静的人,不喜欢做这种工夫;假使他愿意做的话,也能够做出相当的效验来,但比较那些性情安定的人,得效要慢一些。
5.问:何种病症宜于用气功治疗?
答:今就中医的学理而论,凡是肺气虚弱,经常患伤风咳嗽者;胃气虚弱,食欲欠缺,消化不良者;三焦湿阻,痰饮停蓄,变生诸症者;中气虚弱,肠不摄水,大便常患溏泄者;肾气虚弱,小便数量过多,时清时浊者;肝气虚弱,筋力懈惰,萎靡不振者;还有西医学理上所谓新陈代谢机能发生障碍者,这些病症,可以用药物治疗,也可以用气功治疗。
6.问:何种病症宜于用静功疗养?
答:凡一切本元亏损之病,如头晕、脑胀、眼花、耳鸣、心跳、胆怯、失眠、恶梦、烦燥、惊悸、易怒、易悲、多忧、多虑、情绪纷乱、遇事善忘、上重下轻、肌肉瘦削、少食不够营养、多食不能消化、工作不耐疲劳、生活不感兴趣,这些症状,服药难见功效,检验身体,又不知病在何处,唯一的方法,只有靠病人自己用静功疗养,可望痊愈。如果能配合太极拳或柔软体操,静功和动功相辅而行,则见效更快。
7.问:普通静坐法和气功是分不开的,现在把静功和气功分为两件事,根据什么理由?
答:静功是静的一方面事,气功是动的一方面事,二者性质不同。普通静坐法,不合静功的原则。你看他们身体外表虽然坐在那里不动,但是他们的思想还在身中运用,没有休息,虽名为静坐法,实际上仍属于动的一方面.算不得真正的静功。
8.问:如何才算得真静?
答:第一步,身体不动;第二步,念头不动;第三步.把自己身体忘记,。不知道有“我”。
9.问:做到这样境界,有什么好处? 答:人们身体上原有天然抗病的力量,但因身体衰弱或遇到其它障碍,致使抗病的力量发挥不出。静功即是帮助他消除障碍、恢复自己本能,把原有的力量发挥出来,病就可望逐渐向愈。
10.问:这三步工夫如何做法?
答:起首做工夫时候,不论是坐是卧,总要周身放松,不使它有局部的紧张,不让它有丝毫的拘束,自己感觉非常的适意,做得恰到好处时,时间虽然经过长久,心中并不厌烦,身上也没有痠疼、麻木各种难以忍受的情况,这样就是肉体已经得到安静了,但思想上的缠缚尚未解除;再进一步,做到心无杂念,万缘放下,已往事情不回忆,眼前事情不牵挂,未来事情不预计,脑筋完全休息,这样就是精神得到安静了,但心中尚知道有一个“我相”存在;更进一步,就入于浑浑沌沌的境界,似乎睡着了一样,什么也不知道,并且不做梦,此时当然不知有我。假使睡着了还要做梦,梦境中仍然有一个“我”在那里活动,喜、怒、悲、恐、饮食、男女,见景生情,醒时有把握,梦中无把握,这样不能算是真正的忘我。
11.问:正当静坐时候,身体忽然不由自主的动起来了,各人表现的姿式又不相同,即使同是某一个人,而动的姿式亦常有变换,都不是由自己的意思所主动,这是很奇怪的现象,究竟是何理由?
答:这是人身本有的生命力所发挥的另一种作用,若把这件事认为奇怪,那么,人身上奇怪事情就多了。请看肺部的呼吸、心脏的跳动、胃肠的蠕动、食物的消化、内腺的分泌、细胞新陈的代谢、须发指甲的生长、精子卵珠的结合、母腹胎儿的形成,哪一件事能由自己意思做主?人们对于身体内部难以理解的状态并不觉得奇怪,为什么对于身体外部不由自主的动作,大家都认为是奇怪呢?
12.问:身内各部的活动,从有生以来就不由自己做主,人人如此,所以不觉得奇怪,但身体外部的动作,一向是受自己意识所支配,今日忽然不听命令,自由动作,恐怕长久下去,弄得不可收拾,终日的手舞足蹈,摇头摆尾,那像个什么样子!不知可有方法能够控制否?
答:只要你工夫做得合法,肺部呼吸顺其自然,身体运动听其自然,等于做柔软体操一样,那就没有妨害,动的时间过长,自然会停止。你若不耐烦,要它半途停止,也可以办得到,工夫不做,精神不集中,再加少许抑制的意思,身体就不动了。但静坐法总以不动为原则,其动是例外,不可误认为凡是学静坐法的人,身体必定要动的。
13.问:自从第一次动机开始,将来是否每坐必动,永久如此?
答:不是永久如此,等到四肢百节气脉通畅以后,那时静坐,身体即可安稳不动。但是,外面虽然安稳,腹内脐下之气将来或不免要冲动,应当预先知道,免得自己临时发生恐慌、不善于应付,以致误事。
14.问:用静坐法到了身体外部自然发动,对于疗养有什么关系?
答:人身上病症,有些是明显的,有些是隐藏的。明显的病症,自己和医生都能够知道;隐藏的病症,就不容易觉察,甚至用种种方法检验也看不出。工夫做到相当的程度,身中气机发动,遇着病的障碍,不能顺利通过,就要和它斗争。因此四肢百节不由自主的运动起来;经过几次运动之后,一部分障碍已被打通,若其它部分尚有障碍时,身体动作,自然又变换一种姿式;等到各处所有障碍逐渐排斥干净,此后虽仍旧用静功,身体也不会再动了。
15.问:身体外部表现的姿式若很柔和,听其自然发动、自然停止,那也无妨。倘或表现过于强硬,竟至拳打脚踢、横冲直撞,一时又不肯停止,如何是好?
答:这件事和病人体质有关。凡是宜于用静功疗养的体质,大概都属于衰弱的类型,决不会有这样强硬的动作。假使是健壮身体,偶然患病,自有对症的医药,不在静功疗养范围之内,也可不必担忧。万一遇着病人体质本不适宜,而下手工夫又有错误,因此发生这个现象,当由指导员随机应变,设法停止他的动作,再酌量病人体质,选择别种合适的法门教他去做,就能免除妄动的流弊。
16.问:凡倣静功的,是否人人都要经过“身体自动”这一阶段?
答:并非人人如此。身体动的是少数,不动的是多数。
17.问:大众同做一样的工夫,为什么有动有不动?
答:因为各人体质不同的缘故。比如用同样的药品,治同样的病症,彼此所得效果,却不尽相同,也是这个缘故。
18.问:专就静功原理而论,身体是动好,还是不动好?
答:在古代许多专门修炼的书籍上,只讲静坐时身体内部震动,未曾提到身体外部不由自主的运动。当时一般学静功者,自始至终,都以身体安稳不动为原则,假使中间有动手动脚的现象,其师必定说他是犯了原则性的错误,理应纠正。但据我数十年来耳闻目见,静功做到身体运动不由自主者,颇有其人,结果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很难一概而论。依我的看法,今日学静功,目的本在治病,病愈就是好,病不愈就是不好;动得身体舒畅就是好,动得身体难受就是不好,不能单看动与不动作为好与不好的标准。
19.问:静功做到腹内脐下有气冲动,是否在外部自然运动这一个阶段经过以后,腹内才会发生冲动的现象?
答:不能一定。(一)有少数做工夫的人,在外部自然运动将要结束的时期,腹内即开始有气发动;(二)又有些人,外部自动时期虽已经过,而内部并无影响,中间再经过一段完全安静时期,才慢慢的觉得腹内有气发动;(三)更有些人,始终未曾经过外部自动这一阶段,工夫到了相当的程度,他们腹内也会有热气冲动,力量甚大;(四)尚有多数人,长年累月的工夫做下去,身体內外并未发现什么特异的状态,但是他们的衰弱身体,自己不知不觉的在无形中已恢复健康。所以做静功的人们,外部内部动与不动、先动、后动、早动、迟动、这些变化,实际上没有一定的规律。
20.问:静功到了相当的程度.身体外部不动,而内部有气冲动,临时如何应付?
答:此时身体仍要照旧静坐不动,让那股气自动,只许用轻微的意思照顾它,切不可过分的用意思去帮助它或引导它,也不可强迫的压制它,渐渐的,缓缓的,等侯那股动气自然蒸发、自然收敛、自然停止、回复平常状态,再静坐三十分钟,然后下座。动气在半路上未到完全停止的时候,不可由自己意思作主将静坐工夫罢休,更不可受惊骇、被烦扰、起妄念、动恼怒,否则难免要出乱子。
21.问:静功的疗效,是否能用近代医学上理论加以解释?
答:静功这一法门,在我国秦汉以前早有此说,它的来源是道家,不是医家,而且历代医家并不用静功疗病;隋代名医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虽专用各种导引法以治百病,然导引法只能算动功,不能算静功,所以在中医书上找不出理论根据。若在西医书上去探索,更为困难。惟自巴甫洛夫(苏联的生理学家,生于1849年,殁于1936年)学说出世以后,关于静功疗病的理由,大部分都能够解释,扼要言之,无非使高级神经中枢免除一切障碍,恢复其本能而已。但全部静功修养历程上所显出的特殊现象,仍有难以理解之处。我们今日的任务,只求善于运用古人的成法,帮助近代医家治疗神经衰弱的病症,那些特殊现象,可以暂时置之不论,留待将来再作专门研究。
22.问:今日所谓静功,在古代修养书上可有同样的名称?
答:唐人书上名为坐忘,宋人书上名为止念,他们的理论有些和我所说的静功相似,惟目的不同;我们以治病为目的,他们以修养为目的。但《古今图书集成》中静功部所辑录诸家歌诀,复杂异常,不是纯粹的静功,学者切勿被他两个字的名称弄糊涂了。(《古今图书集成》中的静功部,在博物汇编神异典第二百九十三卷至三百零二卷。)
23.问:今日所谓气功,在古代书上叫做什么?
答:今日各处流传的气功,并非一个简单的法门,是把古代所谓吐纳、闭息、调息、存神、导引等等作用都包括在内:吐纳者,就是由口中呵出肺部的浊气,由鼻孔吸入外界的清气;闭息者,就是由鼻孔吸入新鲜空气之后,使它在肺中停留些时,不要立刻放它出来;调息者,就是呼吸要做到由粗而细、由刚而柔、由急而缓、由浅而深的境界,但要自然渐进,不可勉强;存神者,就是暂时抱精神集中在身上某一固定的地点,不想别的念头;导引者,就是工夫做到下丹田有热气发动时,自己用意思引导这股热气通行身内各处,有病即可去病,无病亦可健身,但和武术家运气之法不同,又和炼内丹的性质各别,学者须要认识清楚,勿混为一谈;又如华陀五禽戏、八段景、十二段景、易筋经内外功及隋代医家所撰《诸病源候论》上许多运动肢体的方法,已往都可以称它为导引法。(武术家的运气法、仙学家的内丹法、佛教中的观想法,今日一概叫作气功,因此就把气功这个名词弄得复杂极了。)
24.问:气功既然包括这许多种类,对于疗病上必各有所宜。今日离开气功,专讲静功,岂非使作用偏向一边,立法尚欠完备吗?
答:这件事也经过几番考虑,不是没有理由。
  (一)别种疗病的方法,无论药疗、理疗(即物理疗法的简称),虽是千头万绪,但皆由医师和护士们包办,不需要病人自己费事;惟独讲到气功,却要病人自己去做,他人不能代劳。有些病人嫌麻烦,不愿意做;有些病人虽然肯做,又难得做好。必须在各种方法中选择一种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使病人容易接受,因此就舍难取易,专讲静功。
  (二)即如太极拳一类的动作,有刊物图画的说明可以参考,有教师表演的姿式可以模仿,尚且未必人人都能够炼好;何况气功是身体內部之事,书本上不能画出图样,指导员不能演出姿式,全靠病人自己善于领会其中的作用.所以有做得好的也有做不好的。今日为求稳妥无弊起见,因此专讲静功,不讲气功。
  (三)各种病症,都需要静功和气功相辅而行,才可以收效果。即如胃溃疡症,若废除静功,单靠气功,很难保证有确实的效验;假使不用气功,专做静功,溃疡也能够痊愈,这是我自己的经验,并且经验不止一次。近来各处以气功疗病著名的。实际上总兼几分静功在内,于无形中起了主要的作用。一般疗养员病愈之后,大家都认为是气功的效果,不知静功在暗地里恢复健康之力甚大,气功只有辅助作用,因此专讲静功。
  (四)普通疗养方法,其轻重缓急之间,皆由医师掌握,病人一切听医师安排,对与不对,当然归医师负责;惟独气功这件事,是病人自己主动,医师仅负指导之责。设若工夫做出偏差,影响疗效,医师说病人做法不对,病人又说医师指导乖方,错误责任竟不知谁负。静功比较气功容易入门,即使难求速效,也不会弄出岔子;指导员把静功做法对住院病人讲说明白以后,即可让他们自己去做,指导者每日视察病人两次已足,无须时刻注意他们的动作。指导气功和指导静功,事实上显然有难易之分、繁简之异,因此专讲静功。
  (五)现在所常见的慢性病,大概属于衰弱一类的居多。有些衰弱病症,经过确实诊断,自可对症用药,如消化机能衰弱,则用健胃药;生殖机能衰弱,则用激性药;造血器官机能衰弱,则用补血药;新陈代谢机能衰弱,则用补气药,皆有显著的效果。惟高级神经疲劳过度,并其他各种原因,而致逐渐衰弱者,中西医皆无特效药可用,只有使它在一个相当时期之内,完全休息,处于绝对的安静状态,才是本症唯一的疗法,各种气功都不合这个原则,因此专讲静功。
  (六)人们日常生活条件所缺少的就是“静”,昼夜二十四小时中,肢体虽有时休息,思想没有片刻能够安定,非但醒的时候脑筋运用不停,就是睡着了也要做梦,睡梦里所感觉疲劳的程度,和醒时所感觉者无异,长年累月,精神消耗太多,神经衰弱病症遂由此而起。假使一般无病之人,每天于忙里偷闲做两次静功,如能行持有恒,非但可以预防神经衰弱,并且能够延长寿命。因此专讲静功。
  (七)何种气功宜施于何种病症,何种病症不宜用何种气功,这些问题并非简单,必须结合学理与经验,始能做出决定,做指导员颇不容易;纵使指导没有错误,而病人自己的工夫是否恰到好处、不过限度,亦复难言,所以气功弄出偏差,可认为意料中事。静功适用的范围极其广泛,无论什么人、什么病,都可以做,并无所谓相宜或不相宜,指导员自不至于犯错误;做静功的本人只怕不及,不怕太过,出偏差之事很少有所闻,因此不讲气功,专讲静功。
  (八)以上所说虽重在静功,但不是将所有的气功一概抹煞,若指导员深悉各种气功利弊,再认清病人的体质和性格,临时可选择一种气功教他去做,对于神经衰弱者所兼患的复杂病症,也容易增加疗效。惟主要作用仍在静功,气功仅居辅助地位而已。
25.问:指导员应具备那几种资格?
答:已往老师传授工夫,并不困难,只要把一套呆板的口诀教给学人,就算完事,将来做的对与不对,让他们自己去摸索,教者既不负保证成功的责任,学者亦无刻期见效的要求,因为他们心中別存一种希望,本非以治病为目的,而且学者未必都是人人有病。今天住疗养院的人,皆希望愈病,指导员实际上兼有医师的任务,事情就不像已往传授工夫那样简单。所以做指导员者应具备下列几种资格:(一)要有医学知识:(二)要有临床经验;(三)要性情温和,不嫌病人的麻烦;(四)要虚心博访,不执自己的成见;(五)要能预防做气功的病人将来弄出偏差,及时予以矫正;(六)要能辨别做静功的病人身中发生特殊的现象是好是坏,临时教以应付。内功(包括佛道两家的静功和一切气功的总称)各种法门,在往昔原是极少数人互相授受,从来没有像今日各处疗养院把它公开的作为普遍医疗之用,这算是新创立的事业。今日做内功指导员者,若不懂老一套方法,根本就无从说起;若只晓得老一套;没有其它学识帮助,也不能满足新事业的要求;如果具备以上所列几种条件,再不断的加以学习和研究,务期方法贯通、理解透彻、经验丰富,运用灵活,才可以称为有资格的指导员。
26.问:开始准备做静功,应当注意那几件事项?答:为求工夫在一定时间內速获效果起见,疗养院负责人和疗养员本人皆应当注意后列的十件事项:
  (一)环境的喧寂 凡做静功首要选择环境,最好是山林泉石之间,其次是郊外旷野之处,若市场里弄有声音喧哗吵闹的地方,皆不相宜,人声、车声、机器声、音乐声、戏曲歌唱声,小儿哭叫声,要一概避免。这样就是使耳根清净,听神经不受刺激。
  (二)空气的秽洁 四围空气要十分新鲜清洁,无灰尘、无煤、烟、无其它一切秽浊气味,如汽油气、厨房气,油漆气,蚊虫香气、消毒药水气,皆有妨碍。室内家具越简单越好。陈列品太多,也容易发出不好的气味。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更于人有益。这样就是使鼻根清净,嗅神经不受刺激。
  (三)光线的明暗 关于室内光线一事,古代修养家贵在阴阳调和,勿使偏胜,所以说太明和太暗都不合适。我们今日宗旨专在疗病,要使神经绝对的安静,不受丝毫刺激,只怕太明,不嫌太暗。因此室中油漆、粉刷、窗帘等,皆宜用浅蓝色,或淡绿色,不宜用大红色及纯白色,电灯光亦不宜太亮。室中陈列品不要有碍眼的东西,窗外望过去不要有讨厌的印象。这样就是使眼根清净,视神经不受刺激。
  (四)口味的浓淡 饮食调味,不宜过于浓厚,甜、酸、咸、辣,皆要比平常所吃惯的口味稍为淡薄,白煮清蒸宜多,红烧煎炸宜少,十分鲜味也不相宜。烟酒最好能够戒绝。这样就是使舌根清净,味神经不受刺激。
  (五)气候的寒温 气候对于做静功的人影响很大,气候好,可以帮助工夫的进步;气候不好,就要使工夫发生障碍。热到穿单薄衣尚要出汗时,冷到穿厚棉衣尚不觉暖时,霉天潮湿气重时,做工夫皆难见效验。狂风暴雨震雷闪电时,工夫亦须停止勿做。正在做工夫时,若气候热,不宜开电扇;若气候冷,不宜烧火炉(热汽管子没有关系)。有人说,装了烟囱的火炉就无妨害;这句话不合于卫生学理。烟囱的好处,固然可以排除炉中燃料所发出的炭酸气,同时,火炉的不好处,也能消耗室內空气中所含的氧气。普通无病之人,缺少氧气,尚且有害健康,何况有病衰弱之身体。如果一定要生火炉,切不可把门窗关得严紧,必须让外面空气能够进来才好。但有一层要注意,室內空气虽要流通,又不宜让冷风直接吹到病人身上,恐怕受感冒病。总计一年之中,没有半年的好天气,今日好,明日未必好,从事于静功疗养者,若遇着天气相宜,就应该及时下功,不可放过。
  (六)食物的营养 含蛋白质的各种食物,虽于身体有益,但也要能够消化,否则,多吃反而有害。凡是患神经衰弱的人,消化力都不见佳,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宜勿过量。其它一切营养品,也要配合适宜,不卫生的零碎食物,皆要禁绝,勿纵口腹之欲,致误恢复健康的大事。
  (七)世缘的隔离 在正式住院用静功疗养期间,当然不能再担任各种工作,但家庭老幼生活和自己经手事件,也要预先有个安排,免得临时顾虑。住院以后,亲属朋友要少会晤,外面情况要少接触,不宜多通电话、多看报纸、多写信件,这样,就能够使情绪安定,就能够使神经常处于静的状态,做工夫也容易入门,对于病体有利。
  (八)思想的寄托 要费脑力的书,最好不看;带有复杂算式及许多数目字的科学书,更不宜入目。若把看书作为消遣之用者,可随意阅览前人的游记、笔记,或近人的旅行杂志等类。正当做静功时,思想就寄托在“心息相依”的工夫上(即听呼吸法);出外散步时,思想就寄托在花草树木,山水风景上;每次进餐时,思想就寄托在食物的色、香、味上(疗养院供给病人的食物时,对于色香味三种条件,也应该研究);做柔软体操时或练太极拳时,思想就贯注在肢体运动上。
  (九)用功的时间 每日早晨天刚明时,做静功最好,其余时间也随意可做。若用坐功,最少要坐三十分钟,最多不宜超过一小时半。若用睡功,即不拘时间长短,能睡几时就是几时。夜间能一直睡到天明最好,若睡到半夜,翻来复去不欲再睡时,可起身坐在床上用功;若坐到有浓厚的睡意发生,身体不能支持,然后再卧下,如此没有睡不着的。惟饱餐之后尚未消化时,不可就静坐,亦不可就睡眠,宜使身体稍为活动。
  (十)身体的姿式 静功是以身心二者完全休息为原则,姿式不关重要;或盘腿坐,或垂腿坐,或仰卧,或侧卧,两眼或全闭或半闭(道书上叫作垂帘),两手或交互相握,或左右分开,手掌或向上,或向下,皆可随意安排。惟坐式:自腰以上,身体要正直,不要弯曲,但也不要使劲地硬挺着;四面要凌空,不要有倚靠,卧式:自脚至头,要逐渐高起,不要如水平,但又不宜仅用高枕放于水平线的床上,这样办法,只能使头高,而全身不能顺着斜起之势逐渐地向上增高。此法宜用硬性的床,将头部下面的两只床脚垫高六七寸,足部下面的两只床脚不垫,令这张床一头高、一头低,就合用了。但遇脑贫血的病人,则不用此法。无论坐式或卧式,都需要身体全部尽量的放松,凡是束缚身体之物皆不宜用,皮鞋要脱去,裤带要解除,勿使身上有一部分受压迫。这样才能够达到完全安静的境界。再者,蚊虫、臭虱、跳蚤也要消灭干净,若有一两个在扰乱,工夫就做不好。其它一切饮食起居事项,尚有未能详言者,可按照普通医院规则办理。
27.问:静功是在广室中多人共做好,还是在小房中单人独做好?
答:这两种办法各有利弊,不能说那一种最好,集体做,在彼此互相观摩之下,易收奋勉之功,也易起矜持之态;单独做,在个人行动自由之下,易获幽闲之感,也易生懈惰之情。佛家住丛林禅堂用功的,就是集体办法;住深山茅棚用功的,就是单独办法。虽然他们宗教家别有企图,不合我们疗养的宗旨,但其中的办法也可以作为参考。今日办疗养院者,最好是两种设备皆有,或集体做,或单独做,按实际情况所需要,随时酌定。
静 功 总 说
  前面所列二十七条问答,凡与静功疗养有关的事项,皆已从各方面设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11 08: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