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1使有些人终日惶惶,唯高楼是恐;非典使有些人神经兮兮,不知所措。相反的,有些人却是从容不迫 ,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显得平稳而自信。两种人接受了相同的信息却未必引起相同的效应,原因是什么呢?本次心理讲座,我们将以荣格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现象。
在荣格的人格理论中,人格包括了三个层次: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每个层次有其丰富的内涵,它所包含的内容组成一个相对闭合的精神系统,这个系统只允许外部能量的进入,而不允许能量的流出。这里的能量指的是外来环境的信息刺激。 有些人可能会问:我们的世界如此复杂,信息量如此之大,每时每刻必有大量能量的涌入,这样不会使我们的精神系统崩溃吗?
荣格可以给你一个信服的答案。在意识这一层次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自我。自我在整个精神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好比是意识的门卫,只有被这个门卫所认可的信息刺激(能量)才能进入到意识当中,被人的大脑所感知。而不被它认可的信息,就被拒绝在意识之外,不被大脑所感知。但这部分能量并不是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是进入到个人无意识中,以一种不被人脑所感知的安眠的能量形式存在。这样,我们的精神系统虽然吸收了大量的能量,但实际上,只有被自我所认可的那部分信息产生的能量在发挥着作用。而大部分能量是以静止休眠的形式储存在无意识中。所以,我们的精神系统也既荣格所指的人格就不会崩溃而致使人发疯。
另外,那部分储存在无意识中的能量并不就是永远静止不动,它在适当的外部信息刺激下,会被诱导而“活化”,即从无意识中被 “拉”出来,通过自我而进入到意识当中来。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一年前你听到一则消息,你当时并没注意,并且在此后的一年当中你从未忆起,现在你获得了另外一则信息,你的大脑在一瞬间就浮现了一年前的那则消息,因为这两则信息在一起使你获得另一则更重要的信息。 同样的,意识中的一些你没动用过的显得过分“安静”的内容也可以转化为静止的形式,相应的其包含的能量也就转化为安眠的形式储存到个人无意识中。
总之,意识和个人无意识就象两个有通口的容器,其内容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流动。 个人无意识的内容是不能为我们的大脑所感知的,我们只能通过间接的手段来观察,例如梦境,催眠等。那么,能够被大脑直接所感知的意识中的内容,给我们的人格这个相对闭合的精神系统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在这一部分内容所包含的能量进入系统中之前,原先系统的能量已以“自性”所认为的最佳方式组合配置,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新能量的注入必将打破平衡以寻求新平衡。在新平衡未建立之前,我们的精神系统处于一种动荡的状态。
这种动荡时刻在我们的人格表现出来,情绪就是一种具体的表现。实际上,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达到完全平衡,因为外部环境的信息总是时刻在影响着我们,能量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进入我们的精神系统。
生于瑞士克斯维尔小镇:4岁时他随全家迁往巴塞尔郊区的克来恩一许宁根,并在这里开始了他的学校教育。荣格小时候是个性格内向孤僻,但智力十分早熟的孩子。他的父亲、叔叔和外祖父都是牧师,家庭里有非常浓厚的宗教气氛。在这样的个人气质和家庭气氛的影响下,荣格在幼年时就开始思考他所做的梦和神奇的超自然的东西,他喜欢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自己才能体会到的神奇的幻想世界里:
1901年荣格在巴塞尔大学获得医学学位。同年12月他来到苏黎世在伯格尔兹利精神病院做著名精神病学家尤根•布留勒尔的助理医师。荣格到巴黎与意识和催眠研究的先驱皮埃尔•让内一起工作。在对精神病研究的最初几年,他完成了博士论文所谓《神秘现象的心理病理学》。荣格对人类心灵的好奇心使他对弗洛伊德的研究产生了兴趣1907年荣格把自己写的一本有关精神分裂症的书寄给弗洛伊德以后,两人终于在维也纳见面,从此开始了他与弗洛伊德的交往。但是由于两人严重的理论分歧,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只延续到1913年,以后他们彼此再也没有见过面。在理论上不再支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转而倡导分析心理学。1919年荣格就已经辞去了他在伯格尔兹利精神病院的职位,在苏黎世湖边他自己的寓所里私人开业。虽然荣格曾在世界的很多地方旅游考察,但是他始终在这个所里专心进行心理治疗,以及分析心理学的写作,直到1961年去世。
荣格在心理学上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对于荣格来说,人类的心灵不仅包括意识、潜意识,也包括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与个体潜意识不同,它潜存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却从来不为人的意识所感知。它为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的人所共有,是人类心灵中仍旧活跃着的祖先经验,而且常常以各种原型和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从潜意识这一概念出发,荣格把他的心理学理论广泛地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人类的心灵探索时代的精神潮流、文学艺术与宗教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
荣格终生都关注着人类灵魂的奥秘,始终致力于人类人格基因的探寻。他的著作中充满了神话、宗教、巫术、炼金术、占卜、梦幻、想象和精神病历。一方面荣格的理论体系因其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而吸引了无数渴望探究世界奥秘的人们,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晦涩艰深充满魔幻色彩的理论使他招致了长期的非议。然而无论如何,荣格是一个具有创造思想和独立风格的思想家,尽管他的理论也存在着片面和自相矛盾,但是我们只能通过人类历史的变迁来检验他的学说,我们永远都不能否认荣格作为一个杰出的分析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史上的光辉成就。
道之为物,唯忧唯惚。
惚兮忧兮,其中有象;
忧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深,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当国人迷恋于西方的理性和现代科学的严谨精确的时候,分析心理学派的学者却对东方的灵性与古老文明的智慧赞叹不已。他们把中国文化修养作为自我的一种重要修炼,身体力行地去理解中国文化,并融会到自身的理论体系之中。
基尔希在《荣格学者》一书中提到,“在所有的亚洲国家中,荣格对中国的心理学、哲学和宗教最感兴趣……荣格深受古老中国智慧的启发,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历久弥新的深切联系。”
荣格与道
说到荣格与中国文化的情缘,不能不提起石头。荣格的自传里说起他七八岁的时候,常常会坐在石头上想:“我是那个坐在石头上的‘我’,还是上面坐着他的石头呢?”“石头是我,还是我是石头”的想法,颇有点像“庄周梦蝶?蝶梦庄周?”这也许就是荣格与道的一种缘分吧。
在荣格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后那段极度苦闷的日子里,他曾经一度隐居在苏黎士波林根的塔楼,过着隐士般生活,他亲自选用石头,设计自己的塔楼,绘画雕刻,回归自然的怀抱,感受自然的和谐。他几乎每天都会画一幅曼陀罗,一种对称统一的图形,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的内心得到宁静。一天,他在曼陀罗的中央绘制了一座金色的城堡,完成以后他惊奇地发现自己无意识中创造的是一个极具中国画韵味的建筑。
巧合的是,不久后,荣格收到了传教士卫礼贤的一个邮包,里面是道家的一些书籍,还有道家炼丹修炼的典籍《太乙金华密旨》及佛家《慧命经》的合译本《金花的秘密》。在这些书中,他终于从苦闷中走出来,确信自己提出的、对弗洛伊德来讲离经叛道的理论,被证明不是他自己一个人的妄想,在东方的古老智慧中,他为自己的理论找到印证并获得了共鸣。
荣格心理学所提倡的重整自我意识,回复人的本性,听从内在的声音,和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是相契合的。
道家的无为是获得自身解放的关键。无为是和顺应天性联系在一起的。一位心理分析家的话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这一点:“一粒松树的种子,它已经具备了长成参天大树的条件,顺应天意,不做干扰,它就能健康的成长,如果强迫松树的种子长成一棵玫瑰,那它就会枯萎夭折。”
这也许会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一些启示。一个孩子具有他本来的天赋,顺应他的天性才能使他更好的接受自己,获得成长。
荣格与《易经》
也是通过卫礼贤,荣格对《易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就是在他隐居于波林根的时候,常常坐在塔楼旁的那棵百年老梨树下,把《易经》放在身旁,用芦苇代替蓍草起卦,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就这样,荣格借助《易经》和自己的内在交流,和古老的无意识交流。荣格也常常在来访者身上做一些验证性的工作,并发现《易经》常常能给他出乎意料的中肯的提示。
荣格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易经的答案究竟有没有意义,如果有,那么答案和一系列身体活动的关联是如何发生的呢?这些巧合是否在说明一些共时性的思想?他是如此痴迷于易经的力量,以至于在见到胡适的时候,还引发了一些争论。
胡适认为《易经》只不过是一本占卜的书,不足道也。而荣格却一再追问他有没有就此做相关的实验。
正是荣格的这种认真执着使他在《易经》中获得了重要的启发。荣格用“共时性”来解释《易经》的灵验,“共时性”通俗地讲就是有意义的巧合,一些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好像都同时发生了,这些事件其实是有心理上的关联的,是一种内心感知的事件与外界现实相呼应,即内心的预感变成了现实,这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共时性现象。
“共时性”与我们所说的“感应”有同工之妙,在心理治疗中也有重要的意义。荣格理论体系非常关注无意识,在无意识层面的工作经常要与这种非因果关系的共时性事件打交道。当治疗师能深切地体会来访者的感受,对他的疾苦有全面地把握以后,治疗师常常会和来访者做一样的梦。所谓“心诚则灵”也就体现于此了。一般当这种现象出现的时候,治疗会起关键性的转变。它会触动人的感情,促使彼此的顿悟。
荣格在《易经》译稿的序言中指出,占卜对探究无意识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这种方法是指向自我知识的,虽然它总被用在迷信的用途上。《易经》很明显地展露一种悠久的劝谕传统,要人细心明辨自己的个性、态度以及动机。荣格使我们能从一种心理学的角度去重新理解易经占卜的效用。
荣格曾经这样说:“《易经》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心灵;几千年中国伟大智者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任何一个像我这样,生而有幸能够与维尔海姆(卫礼贤),与《易经》的预见性力量,做直接精神交流的人,都不能够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里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个‘阿基米德点’,而这一‘阿基米德点’,足以动摇我们西方对于心理态度的基础”。
荣格与汉学
在卫礼贤的影响下,荣格阅读了大量有关中国宗教哲学文化书籍,还曾经学习汉字,把汉字当作可读的原型。他喜欢在石头上雕刻,甚至在纪念妻子爱玛的石头上,也用汉字刻着:她是我房屋的基石。而他所刻的最后一块石头上面有一个中国老人的头像,两边是银杏树的叶子,还有汉字刻成的“天人合一”。
据说荣格去世前所读的最后一本书,也是关于中国禅宗的书,病重的荣格还请秘书写信给作者陆宽煜居士,表达感激之情。荣格对中国文化的钟情,我们也不难见了。他把东方的文化融入到了他的生命里,乃至于他的梦中也常常会出现一个东方智者“腓力门”。他把这位道骨仙风的智者看作精神的向导,认为东方的文化给西方带来了灵魂治愈的良药。
如今,荣格的追随者们也保持着这种传统,把东方文化的修养作为学习分析心理学的一种基础。他的学生卡尔夫从周敦颐的太极图与及阴阳五行的理论里获得启发,发展了沙盘游戏治疗技术;爱诺思基金的主席利策玛花费近30年的心血分析翻译《易经》,邀请中国的心理分析家申荷永先生前往介绍中国文化;近年来,更有不少的分析心理学家从世界各地前来进行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的国际研讨,他们对中国文化心驰神往,延续着心理分析与中国的不老情缘,给我们带来了重新审视中国文化的新视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