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煎心日日复年年
――抑郁症患者的心境
读完第一章后,读者也许会问:“当时你主里这么明白,为什么自己还要往绝路上走呢?”
就一般的自杀安全来分析,有的人自杀是由于走投无路,没有办法,通常情况下是罪犯,有的人自杀是为了一种追求,一种道义或,壮志未酬,不愿苟活下去,通常多是英雄或殉道者。但一般人的自杀多半则是认为活着比死难,不愿意随或忍受生存的苦难。
而抑郁症患者自杀,则是主观上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活在世上,或是活着对自己一点意思也没有,唤不起一点生活的乐趣,时时刻刻处于抑郁之中,是对人生或人生责任的逃避。
在病中,一位爱好文学的朋友来看我,他对我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患的就是慢性抑郁症。”我多次读过《红楼梦》,林黛玉抒发她心境的《更香》一诗是比较熟悉的,而且还能背下来。这首诗恰切地反映了林黛玉的抑郁心境: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两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其中“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这两句诗,十分形象地反映了林黛玉在贾府寄人篱下的忧郁心境。用这两句诗来概括抑郁症患者的心境,我认为是再恰当不过了。
但是,林黛玉写此诗时,还不能说是患了抑郁症,只能说是一种抑郁心理。因为从后两句诗中还能看到她还有振奋进取的一面。“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在这两句诗中,她还告诫自己,对流逝的光阴应珍重爱惜,风雨阴晴不定任它变化更迁。这种珍惜时间,无所畏惧的生活态度是忧郁症患者所不具备的。
然而《红楼梦》到了第八十三回时,林黛玉已由抑郁心理发展为抑顾症了。书中写道,王大夫诊完脉后说道:“六脉皆弦,因平日郁结所致。”“这病日常应得头晕,减饮食,多梦。每到五更,必醒几次;即日间听见不干自己的事,也必要动气,且多疑多惧。都是抑郁症的主要症状。
抑郁症患者几乎看不到一丝光明,人生的道路几乎是荆棘载途,仅看到困难,看到阴暗的一面,并无限夸大困难、阴暗的一面,并无限夸大困难、阴暗的一面,并任意设想困难,几乎每天都生活在诚惶诚恐之中,真可谓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在《山重水复疑无路》这章中,笔者谈了自杀前的心态。那么,抑郁症患者为什么要选择“自杀”这条路呢?一般的自杀者多半是无路可走,无法生活下去的时候选择自杀的。抑郁症患者的逻辑思维,认为自己也是无路可走了,而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抑郁症患者一般看上去是“明白”的,但是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一点是抑郁症患者的病因所在,就是自我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认识发生重大失误。尤其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严重的自卑。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发现,自卑情绪是导致精神病的原因。
《老子》三十三章有段精辟的论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胜已者强。”这段话的意思是,能够正确认识他人才能和缺点的人叫做有智慧,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和缺点的人叫做聪明;能够战胜别人的人中做有力量,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叫做坚强。患抑郁症的人,既不能正确认识主观世界,也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既没有战胜客观世界的力量,也没有战胜自我的勇气。自我感觉上可谓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所以,就要选择对生活的逃避。
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心理咨询》一书是这样概括抑郁症的主要表现的:“精神萎靡,无精打采,意志缺乏,心境压抑,苦闷,感受不到欢乐,甚至没有情感体验。患者悲观绝望,独居一处,回避亲人,伤心流泪,面容悲苦,憔悴,甚至呆板,严重自卑,羞于见人。严惩的抑郁症患者,可能有自罪自责,出现自杀意念。”
抑郁症病症的核心是“自卑、自责”。最大的危险是“自杀”。在我患病之初,以至于到病愈的前一天,“死”的意念从始(患病之始)至终(病愈之前)在心中萦回。我在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部初诊时,医生给了我一张《抑郁自测量表》,量表有20道心理测试题,其中第一题是“我真希望自己哪一天突然死去。”第十题是“我想自己去死。”20道题中有两道题是自测关于对“死”的态度问题。在每个题后面有五种标准,分别表示患者对该总是思考的程度,据以测量患者抑郁的程度。这五条标准是:一、没想。二、偶尔想。三、有时想。四、经常想。五、总是想。
当时,对以上两个总是的测定是“总是想”。我首先想的是:“我真希望自己哪一天突然死去。”非常盼望自己突然患脑溢血或心脏病之类的病突然死去。其次才是设想自杀。为什么抑郁症患者在“想死”时,“希望自己突然死去”占主导地位呢?因为抑郁症患者的是非观念、思维都没有错乱。所以,有的精神病学家把抑郁症定义为精神障碍或心理障碍,思维并不是完全不通,而只是障碍。在传统文化中,“自杀”是受到世人贬斥的,是“弱者”的行为。同时抑郁症患者认为扔下亲人自己“走了”,是一种主观故意行为。如果能“病死”或有其他“意志以外的原因去死”,则减少些心理压力,亲人及周围的人可以理解,因为“死生有命”。当然,“真希望自己哪天突然死去”完全是主观的臆想,事实上一般是不可能的。“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在确知自己不能“意外”死去时,才想实施自杀。然而,抑郁症患者也认为自杀对不起自己的亲人,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十分挂念亲人,不忍离去。但同时,抑郁症患者有强烈的自杀愿望,已经承认自己确实是个“弱者”了,认为活着异常痛苦,并且没有能力活在世上,不能为亲人尽责,以至把整个世界都想得很坏,甚至感觉天空都是昏暗的。所以,抑郁症患者自杀前矛盾重重。有的人甚至写了遗书,然后又毁掉,毁掉了之后又写,反反复复。我当时也写下了遗书,后来又撕毁了。遗书是这样写的:
爸爸、妈妈、妻子:
当你们看到这封遗书时,我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你们。
自己知道,我这样做,将成为我们家的千古罪人。作为儿子,我是一个不孝的儿子,没有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没有把老人养老送终自己就逃避了责任;作为丈夫,我不是一个好丈夫,不能和妻子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把生活的重担推到一个弱女子身上,在多难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没有与你相扶相伴走完人生的旅途就当了可耻的逃兵;作为父亲,我不是一个好父亲。“养不教,父之过。”对于儿子,既没有尽养的责任,也没尽教的义务。
人生有三大不幸,即老年丧子;中年丧夫(妻);少年丧父(母)。由于我的过错,人生这三大不幸同时落到我们家。我深知我是罪孽深重,但是我是不得已而为之啊。我是一个无能的人,即使活着,也是个没有用处的人。与其长痛,不如短痛。
请爸爸、妈妈、妻子原谅我吧。我是一个不该来到这个世界的人。
这封遗书,我已记不得是写了几次又撕了几次,在我决定自杀出走前并没有留下遗书。
为什么选择出走后自杀,其原因是不想让亲人看到痛苦的现实,雪上加霜,给亲人带来麻烦,为什么没有留下遗书,我是这样想的:如果留下遗书,亲人看到遗书后会受不了这突然打击;如果不留下遗书,亲人还存有侥幸心理,有个随痛苦的渐进过程。抑郁患者对死也是用心良苦啊。
南京铁道医学院周达生教授在《自杀的防范》这篇文章中指出:“一般自杀经历四个阶段:即自杀意念,自杀预演,自杀行为和自杀死亡。”前文,笔者已多次谈到抑郁症患者在患病期间经常有自杀意念或进行自杀预演。国外研究抑郁症的一篇报告表明,抑郁症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然而自杀“成功率”男性却是女性的7倍。这是因为女性的自杀预演较多,男性侧重于行为,而且男性的自杀行为比女性“果断”。我自杀没有成功,也要归功于我的性格,我的性格中有接近女性柔弱的一面。再有男人的抑郁症难以被发现,不易被察觉,是因为“男儿有泪不轻弹”。专家认为男人没有被诊断出来的或许高达65%。直到最近,人们仍认为,女性抑郁症患者是男性的两倍。笔者在患病之时,时时想自杀,并为之做了准备,但很少流露自杀意念。然而,笔者病愈后,接触两个女患者,她们的自杀欲念时时向亲人流露出来。当然,这不是概莫能外的规律,而是女性患者流露出自杀意念占比例大些而已。
不仅“自杀”、“死亡”的阴影时时笼罩着抑郁症患者,就连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对一般人来讲极普通的小事,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也是很难的。笔者曾采访过一位曾患过此病的患者,她说:“正常人根本无法理解我当时的心理,只有和你说才能理解,那时什么事也不愿做,得了这种病的人没有七情六欲。”
《社会·家庭》杂志1988年第二期上刊登如摘编的一篇文章叫《忧郁――什么事都不想干的恶习》,这篇文章的开头,编者写了一段引文:“为什么曾一度给你带来欢乐的事,现在却变得索然无味?为什么爽快的人,也变得离我们非常遥远?为什么我们会对什么事都感到无所谓?这就是抑郁――什么事都不想干的恶习。”文章的开头,高度概括了抑郁的人的特点:“忧郁的人,对生活觉得没有任何希望,对任何事都觉得无所谓,认为生活是件痛苦的事情,而又没有能够解脱的方法。”
是的,对此我深有体会。首先拿换衣服这样的生活小事来说,我患病这初是初冬,相对于夏季来说衣服不需要更换得那样勤。然而,换衣服对于我来说,却是那样的难,不愿意换衣服,也没有心情换衣服,更不愿洗衣服。但同时也认识到,自己衣着不,影响自己的形象,别人也会笑话的。当时就怕过夏天,现在不爱换衣服,到了夏天,衣服穿一天就脏那可怎么办?不用说别人烦,就连自己穿着也不舒服。道理是明白的,可就是不愿意做。经常是妻子拿来干净的衣服,嘱咐我换衣服,这时才勉强换上干净的衣服。还有一种心理,就是不愿再给他人增添麻烦。因为自己这样已给家人带来不少麻烦了,还是尽量少麻烦别人吧。
衣着邋遢,不修边幅,几乎是所有抑郁症患者的共性。笔者有一位朋友,她是比较注意衣着的。但她患抑郁症后,外衣好长时间不换一次,我从没邮过她这样邋遢。一次她用电话向我诉说她痛苦的心情。我说用电话一时很难说清楚、请她到我家来,池到来后,我请她在沙发上就坐,把头巾解下来,铺到沙发上,歉意地说衣服太脏了。我对她说:“我完全理解,病好后你还会像以前那样讲究服饰的。”
抑顾症患者没有食欲,对吃什么都不感兴趣。在患病的700多个日子里,很少主动想吃什么。尤其是患病最初的几个月,每天早晨、踵基本上吃不下饭,面对着饭菜一点食欲也没有,到了晚上,有时能吃下几口,但进食时的正常享受感一点也没有了。过一会,就会一口一口地吐出来。时常感到头昏沉沉的,耳朵以上部分麻木,就像有一个紧箍咒箍着一样。好多抑郁症患者都有过这种感受,这是抑郁症患者的体感特征。
严重的时候,吃的水果、喝的水、吃的药片都吐出来。用医生的话说,这叫神经性呕吐,是思虑过度造成神经功能失调,而无器质性病变。有的也曾这是否肝功能有问题,经肝功能化验证明肝脏是没问题的。
笔者曾了解到这样一例病例。一名女中学生,学习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一次考试,由于分数判错了,使她的名次焉了。由此患了抑郁症。尽管老师发现后把分数改了过来,也于事无补。开始,她睡眠不好,吃不下饭,进而发展到呕吐。家长也不知孩子患了抑郁症,还坚持让孩子上学。由于治疗不及时,这名学生最后因抑郁、饥饿而死。
食欲不佳,这是所有抑郁症患者的共同特征。且多数病情严重的患都同现进食后呕吐症状。有的患者,吃饭时拿筷子还犹豫不决,是吃呢还是不吃呢?至于吃什么,更是无所谓。对饮食不挑剔,做什么吃什么,甚至越是好的饭菜越不吃,如果在桌上摆两盘菜,一盘好,一盘次的,抑郁症患者会选择次的吃。为什么呢,认为自己不配吃好的饭菜。
抑郁症患者不但无食欲,而且睡眠也不好。我患病之初,很难入睡,并且早醒,清晨二三点钟即醒,思前想后,翻来覆去,非常闹心。有时索性坐起来,穿上衣服在屋里踱步,有时不愿在屋里,就去户外走,甚至想大喊几声,但又怕别人听见认为自己精神不好而克制自己。后来发展到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躺在床上,思前想后,每日几十次、上百次地思考自己的过去,思考自己的“失误”,总想自己“走麦城”的事,而不想自己,甚至认为自己没有“过五关、斩六将”的事。患者对自己“失误”的追忆能力特强,好多“做错的事”都回忆起来了,消极记忆特强,积极记忆特弱,及超常的追忆能力是抑郁症患者的记忆特征。
而且,自己想得十分疲倦,但还是想,经常卧床,躺得腰痛但还是愿意躺着。那时,还产生过无睡眠感,明明自己咱到你打呼噜了,怎么还没睡着呢?当时自己判定是否睡着了就以是否听到挂钟报时的声音为准。这种现象在医学心理上称之为“无睡眠感”。无睡眠感是一种多见于老年人的睡眠感觉丧失的表现。他们夜里虽然睡着了,但总觉得没有睡或睡得很少。一些重病患者或正常人有时因精神过度紧张,大脑抑制过程较弱,也会产生无睡眠感。长期服用氯丙嗪药物的病人,也会产生无睡眠感。健康的人,让他在屋里呆一天,什么事也不让他做,可以说是难以忍受.而抑郁患者在屋里呆一年、两年也能做到。
当我同一名病愈的抑郁症患者谈起此病时,她说:“我也是什么也不愿意干,整天躺在床上,家人也不理解这种病,我母亲说我是懒病”。抑郁症患者往往遭到这们的误解(连家人也不例外)。动作迟缓,什么事也不愿做,毫无主动性,说话声音低沉、缓慢,一点力量也没有,这是抑郁症患者的动态特征。
避人怕事,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这是抑郁症患者的共同心态。抑郁症患者不愿上街,不愿意到公共场合,尤其是怕见熟人。美国著名精神病理学家弗利德里希·弗拉赫博士在他的《神秘的潜力——论抑郁》一书中指出:“伴随抑郁症而来的是疲惫不堪,精力不支,避人怕事”。《中学生心理咨询》一书介绍抑郁症患者常见的症状是:“语言减少,思给困难,应答迟缓,缄默不语等思维迟钝”。笔者在患病期间,拒绝了一切社会交往,甚至在街上碰到熟人也要回避,有时装作看不见。“狭路相逢”时,才不得已点个头了事。即使是很热情的人,患病以后也变得十分冷漠,把自己封闭起来,与患病前形成双重人格,这是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征。
那是刚患病时,一次,我在街上看到一位朋友迎头走来,想转回身已经来不及了,只好硬着头皮走过来。他看我脸色惨白,目光呆滞,惊呼问我:“你怎么了?”我搪塞说:“感冒了”。他说:“不对吧,晚上我看你去”。
有的读者也许会问,你当时不愿见人时是什么心态?你就主动说话能怎么样?当时的心态,打个比方说碰到熟人就像做了对不起人家的事,或者像是借了人家的东西没有还,欠人家什么似的那种心情。“生人”也不愿见,当与“生人”交往时,总有一种怕人家认为自己有病而瞧不起自己那种心理。家中来了客人,如果不是来自自己的,基本上不见。有人来看我时,只好硬着头皮见人。
一次,一位朋友来看我。我看我谈吐都正常,就是缺少热情,话比以前少多了。他说:“我看你应当上班,在家里待下去对你的病没有什么好处”。我说:“上班我也干不了什么,也不愿意见别人”。他说:“从明天起你就开始锻炼,白天出去散步,看到熟人主动打招呼,习惯了就好了”。抑郁症患者在一般人看来,思维、理智、语言都不失常,和他人说几句话,见面打个招呼怎么做不到呢?觉得不可思议。一般人对患病的人食欲不佳,吃不下饭都理解,且多数人都有过患病时吃不下饭的经历。谁也不能说吃不下饭就往下硬吃,能怎么的。其实抑郁症患者回避熟人(“生人”也不愿意见,只不过“生人”不需要与其打招呼,故不显得突出)和人生病时有时吃不下饭是一个道理,是病症的表现。他人对这种表现需要理解,如认为其人骄傲、自大、孤僻,表现反感或远之,则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食色者,性也,性欲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在人的所有欲望中居冠。而抑郁症患者性冲动与性功能明显降低,这也是所有抑郁症患者的性功能特征。
性冲动与性功能的降低,主要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心理因素,忧郁的人,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其中包括对异性。其次是生理上的因素,忧郁的人,睡眠、饮食都不佳,身体明显消瘦,身体状况极差,这是导致性欲下降的重要因素。资料表明,性欲的强弱是判断是否患有抑郁症的晴雨表。
写到这里,读者会理解抑郁症患者在失去一切生活欲望和享受生活快乐的条件下,而且内心又明明知道人伦之理而不去为之,他怎能不煎心日日呢?又怎能不想方设法逃避这痛苦的人生呢?
莎士比亚在他的悲剧《哈姆莱特》中,借哈姆莱特之口,说出一句传诵至今的名言:“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然而,在抑郁症患者看来,无论是“生”,还是“死”,都是个难题。通俗点说就是既“活”不起,也“死”不起。死不起,又活不起,这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和压力。
抑郁症患者面对生死难题,并不是客观上出于无奈,非死不可,而是在主观上,在想象中把自己逼到一种“无奈的境地”。自己迫害自己,这更是悲剧。
斯·格罗夫在《死亡探秘》一书中指出:“生命中最确定的事情是,我们都会死亡;最不确定的事情是,死亡将于何时降临”。正常人偶尔也会想到死,但不是经常想,时时想,而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可以说时时在想“死”的问题。认为这是解脱痛苦的惟一出路。
心理学家认为,通常大多数人在儿童时代(八九岁时)开始萌生了死亡意识,与此相应,亦有了生存意识。一般来讲,一个身体健康、精神正常的人,很难想象自己的“死”和什么时候“死”的问题。即使偶尔谈到,也有可能是笑谈,所以,我国有句俗话:“人不知死,车不知翻”。即是正常人生死观的明确反映。
不管人们是否想到了“死”,人们都难免一死。但也有达观的人,对“生”抱乐观的态度,认为“死”不属于他(她)。他们自有一套逻辑:“人的生命有始有终,生前,我们不存在,不应去考虑它:死后,我们已不存在了,就不存在考虑的问题了”。看似自欺欺人的笑谈,不过认真地思考,确实有一番道理。我们能够感到“生”,却无法体验到“死”的感受。然而,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却时时设计对“死”的感受,也考虑到自己死后,自己的亲人如何生活。有资料介绍,日本的一位大学教授患抑郁症后准备自杀,他考虑到他死后孩子们的生活会很艰难的,于是他投保了巨额人身保险后制造了一起空难事故。也有的不放心亲人在他死后有无生活保障,于是杀掉妻小而后自戕的。诚如诚兴华等人编才的《犯罪心理学》中指出:“有些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欲念极浓,但又不忍心遗弃亲属,因而在自杀前先杀死亲属”。
在前文中多次谈到,抑郁症患者不是真的到了“无奈境地”,而是自己把自己逼到“无奈的境地”。也可以说那些因抑郁而自杀的人是自己把自己“逼死”的。他们本来一点事也没有,有的即使有一点事,也是能够解决的,根本无须用“死”的方法去解决。
有一位女患者,其患抑郁症的直接诱因是,其所在的公司因管理不善,曾一度放假,其主管部门为该公司招聘一名经理,新经理为使公司尽快营业,提出凡是愿意上班的职工,每人集资5000元作为公司的启动资金。当时,她怕公司经营不好,集资的钱返不回来,没有集资,再有她原来是这家公司的副经理,新任经理没有聘任何人为副经理,她也产生一种失落感。由于这两个原因她就决定不上班了。当她真的没有上班后,静下心来前思后想,认为自己错了。现在不上班将来退休劳保怎么办?一旦丈夫因病不能工作这个家怎么办?我真后悔,当初为什么不交钱,我悔得肠子都发青啊。“担心”,“自责”,折磨着她,痛不欲生,几次试图触电自杀,几次试图用绳子勒死自己,进行“自杀预演”。她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当笔者告诉她已患了抑郁症,她仍固执地说:“我没有病,就是把事做错了,我真后悔”。
我耐心地对她说:“你这是病态心理,这种事极本谈不上后悔。如果你想上班去找经理谈一谈,说自己没有考虑周到,现在又想上班了,希望给予帮助。问题是能解决的”。
接着我又对她说:“根据你的办事能力,如果你没有病时,不用我出这个主意你也会把问题处理好,在一般人看来,你这根本不是问题,更不值得为这件事去寻死上吊的。根据你目前的状态,即使你真的上班,也很难工作,就是上班后不让你干什么,就让你吃饭,也很难坚持”。
她在亲友的陪同下去见了公司的领导,提出了上班的要求。那位领导说:“我和其他同志再商量一下,不过我一定给你个满意的答复”。事情办得很顺利。但她从领导家回来后,还是忧心忡忡。本来事情已办妥了,可是对于心理忧郁的她来说,仅对“和其他同志再商量”这句话特别注意。我对她说:“根本没有问题,人家领导办事留有余地”。她还是不放心。
抑郁症患者为什么多疑呢?多疑主要来自于患者的自卑心理和对自己所依赖事物的担心心理。心理学家指出:过分注意他人对自己评价的人,是心理不成熟的反映,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有自卑心理的人十分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由于认为自己“不行”,很怕他人瞧不起自己,对别人的一言一行都格外注意,甚至产生不必要的联想。
抑郁症患者的多疑,还来自于对所依赖事物的担心心理。因“担心”而产生多疑,这在正常人中也存在。家财万贯的人由于担心贼偷,疑心就重;位高权重的人,时常担心有人谋害他。《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就是一个多疑的人,睡觉时枕下放一把宝剑。一位侍者为他盖被,曹操就怀疑他要谋害自己而把那个倒霉的侍者杀了。抑郁症患者由于病态心理,对所依赖事物的依赖心理特别严重,因而也越担心失去,所以抑郁症患者具有多疑的特征。
当她接到通知上班后,仅勉强坚持一个星期。上班时,连接一个普通电话,都不愿意接,都觉得是件难事。本来心里很难受,在人前却要硬装出一副笑脸。每做一件简单的事情,都思前想后。不愿意接触任何人,对任何事情都打憷。当她觉得自己确实不能工作了,才请假回家休息。
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确实有病。但她还坚持是由于当时没有集资才使自己后悔得了病。我说:其实在你们公司没有集资前,你就有严重的抑郁心理。心情抑郁的人,办事犹豫,思前想后,而且考虑不利的一面多,有利的一面少,甚至想不到有利的一面。而且,你的事不存在后悔的问题,因为这件“错事”可以弥补,你不是和领导一说,领导就让你上班了吗?根本不存在什么错事。
因为单位效益不好,她在家休病假是不能开资的,又觉得吃亏了。又让其爱人到公司把集资款要回来。她爱的人告诉她,你就是因为没有集资才得这个病,这回说什么我也不去要,病好你还能上班呢?
两个月后,单位看她还不能上班,也不知什么时候能上班,领导就把集资款给她送回来了。当她收下集资款后,心情更加忧郁,认为单位又不要她了。在一般人看来,领导这样做是近情近理的。人家没有上班,就不能用人家的集资款,给她退回来也是对她的安慰。对任何事情都考虑消极的一面,对同一件事情,不论采取左右哪种处理方法,都考虑消极的一面。消极思维是抑郁症患者的思维特征。
然而,心情忧郁的人,是进也忧,退也忧,然则何时而乐也?只有病愈才能真正的乐起来。
心情抑郁的人把人生看作是凭自己的能力永远解不开的“难题”,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极其自卑。如果你问她,那你没患病之前,不也活得很好吗?多数患者都强调,以前的(因病的诱因而异,不特指什么,如职务、专业、环境、伴侣等)最适合她,她就是说失去什么才觉得什么最宝贵。往往跌进悔恨的深渊,一味只想从前。
一位女中专毕业生向我谈起她心理忧郁的一段经历。中专毕业分配工作后,她在单位住独身。这个单位住独身的只有两人,另一个恰好是她的同乡,在小学时曾同过班的男同学。在这种特殊的条件下,他们相恋了。经过几个月的恋爱后,她觉得他们俩的性格太相像了,性格内向又都沉默寡言,觉得没有意思,有和男友分手的想法。因为刚毕业,又身处异乡,周围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十分苦闷,心情忧郁。一次回乡探亲,她把想法和姐姐谈了,姐姐说:“相处就是互相了解的过程,你认为不合适就不要勉强”。当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男友提出中断关系时又受到男友的几句责难。当她真的和男友分手后,心情并没有轻松,反而更加忧郁了,新的担心又来了,和他分手了,将来我能找到比他更好的吗?她有些后悔了。从此,精神更加忧郁,嗜睡(因人而异,心情忧郁有的表现为失眠,有的表现为嗜睡),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不愿意与他人接触。但是能上班,没有实施自杀行为。
心情忧郁的状态,一直持续了有三四个月,当又一批大中专生毕业分到她的单位后,改变了她尴尬的处境。丘比特之箭射开了她忧郁的心灵之窗。理想的爱的阳光照亮了她的心房,驱散了她心中忧郁的阴霾。是解铃还须系铃人,还是民间“冲喜”之论确有道理呢?心理学似乎还应深入探讨其中的奥秘。
前文中谈到这两个病例,在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来看,她们所遇到的问题,其实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就是这点小事,却使她对人生失去了兴趣。那位女中专毕业生,当她终于找到了理想的知己后(请恕我不用什么“白马王子”借代,我也反对用什么“当代西施”、“貂蝉再现”之类的词汇来形容生活中的人。因为这些都是被作家夸张了、美化了的典型形象)。她又增加了自信,认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一个人,当他把“不是问题的问题”都当作问题了,把所有的事都往不利方面想,甚至没有问题设计问题,没有困难设计困难,没有灾难设计灾难,他又怎能不“煎心日日”呢?其实,心情抑郁的人之所以选择“死”,说穿了他就是对自己设计的人生“难题”的回避。
有的患者也许会说,我不是自己在设计难题,我确实面临着难题,我“下岗了”,我失业了,我失学了……我没有能力。
笔者有一个朋友,面对企业放长假开不出工资,认为自己没本事而一筹莫展。我说:“正常人都有本事,只不过大小而已,你会修自行车,这不也是本事吗?”他果然去修车了,而且每月比上班还多挣300多元呢。一个人无论他多么“伟大”或多么“平凡”,都会有人排在他的前面和后面。所以我说,抑郁症患者的“难题”都是自己给自己出的。上面我谈的两个病例,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根本不存在活不下去的问题,可他们却偏偏愿往牛角尖里钻。
为了逃避自己给自己设计的根本不存在的“难题”,演绎了多少人生悲剧,多少大有作为的人,英年早逝。
前苏联田园诗人叶赛宁,高尔基称赞他:“谢尔盖·叶赛宁与其说是一个诗人,倒不如说是自然界诗意为诗歌,为了表达无尽的‘田野的悲哀’,对一切生物的爱和侧隐之心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器官”。“始终是一个独创的抒情诗人”。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才华出众,造诣极深的诗人,却于1925年12月28日在列宁格勒一家旅馆里切腕后,自尽于暖气片上。
“叶赛宁,这样一个优秀的乡村夜莺般的‘俄罗斯文坛的唯一真正的抒情诗人’为什么会这样突然告别他所热爱的生活,而且用自杀方式毁掉这上苍赐予他的才华呢?”
作家林妮在《啼血夜莺——苏联田园诗人叶赛宁》这篇文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是忧郁,是可怕的忧郁!夺去了这位全身都洋溢着抒情细胞的诗人的生命。
就其性格而言,叶赛宁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他15岁时就发表了诗作,显示了他出众的才华。他出身在一个农民的家庭,在农村度过了无拘无束的童年,在他20岁时,叶赛宁闯进了不为他熟悉的城市生活。城乡生活的不同习惯,叶赛宁的内向性格,他的憨厚朴实和不善修饰,使他较难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他22岁时,与拉伊赫相识,一见钟情,三个月后即结婚。后来,叶赛宁受一些低层次的所谓“朋友”的影响,染上了酗酒的恶习,使拉伊赫十分反感,遂与他离婚。
当叶赛宁失去了爱妻和一双儿女之后,才意识到他们对他的宝贵。他在此后的诗作里常常会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流露出无限忧伤和深深的叹息:
啊,在这被割光的草地的声音中,
我听到为心灵所热爱的呼唤。
是你在喊我,我的女友,
在梦的岸边把我怀恋。
多少年来,我没来过这里!
我见过多少喜相逢和苦别离,
但你雾祥的双手那柔软的一握,
却永远地镶进我的记忆。
心的创伤不会再愈合了,
热情消逝了,爱情逝去了。
……
在他流露悲伤与叹息的同时,又深深地陷入自责当中,他在作品中无情地剖析自己,揭露自己,甚至过分地咒骂自己“我这个流氓”。
在初婚失败后,叶赛宁又经过三次婚恋。他27岁时,又遇上了美国舞蹈家邓肯。婚后两人朝夕相处,语言不通,交流思想只能靠手势和简单的语句,再加上两个人的领悟力,交流变成了猜谜。由于所受的教育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年龄的差异,性格的差异,最后两人分道扬镳了。
叶赛宁与邓肯分手后,搬到了过去的女友加丽娜家里居住,后来并与之结婚,且婚后幸福。
人,得到的东西往往不知道珍惜,而一旦失去了才觉得宝贵。这是一种近于残酷的悲哀,曾演绎过多少人生的悲剧。叶赛宁的悲剧也是如此。
叶赛宁在30岁的时候,新的不幸又降临了。丘比特又射出了错误的金箭。在一个晚会上,叶赛宁结识了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索菲娅。立刻被她娴雅的举止,深遂的智慧,妩媚动人的容貌所吸引。索菲娅也爱上了这位著名的诗人。
叶赛宁离开了深爱他的加丽娜,走进了他的“理想的爱神”的怀抱。而当他们真正地生活在一起后,叶赛宁才“立刻明白了,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人——不同的兴趣,对生活持不同的看法”。新的不幸的生活使他愈来愈对加丽娜深感愧疚。他在作品《我在想着你》抒发愧疚的心情:
我在想着你,想着你啊,
头发闪闪发亮的姑娘。
你遭到难忍的离别之苦,
怎么不叫人烦恼,忧伤。
这个伟大的天才诗人在痛苦的迷惘和自责中患了忧郁症。1925年11月,叶赛宁入院治疗。12月28日,年轻的诗人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时年30岁。
一般认为,挫折、不幸、失业、失恋等不快的事容易给人带来忧郁,但在个别人身上,成功也可以给人带来忧郁。
我病愈后,一位朋友问我:在青年点时,你有过那么多的坎坷和困难,几次抽调,由于种种原因,你都没能顺利回城,回来得那么晚,而且回城后你的工作又那么不理想,你都没有得病,为什么这次考上了公务员,调转完工作后竟然得病了呢?
我说:下乡时虽然很坎坷、很困难,但我的精神没倒,我很自信。我认为那时主要是社会环境对我不利,而不是我个人的无能。人在逆境时,他有希望,有摆脱逆境的动力;而当人走出逆境,取得成功后,当他面临一种新局面时,他会重新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应付,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这个转折关头,如果存在潜抑郁等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他就会过多地注意事物消极的一面,对自我的认识也评价偏低,就会抑制自信,增加紧张心理,产生心理负担,使自卑感加重,就有可能引发急性抑郁症。在我考入公务员后,由于分配工作不够理想和首次调转工作没有成功,由于我这个人的性格特征是神经过程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轻微的挫折就使我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给自己造成了潜抑郁。这时,又一次调转工作的成功,我又开始审视自己,由于已经存在抑郁心理,使我开始过多地注意自己的缺点,得出不胜任新单位工作的结论,既然不胜任新的工作,那么为什么还要调转呢?接着就是后悔,这就是我成功后为什么患了抑郁症的轨迹。不仅是有抑郁心理的人在取得成功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心理健康的人在取得成功后或接受一个新的职位时,也要审视一番自己是否称职,只不过这种审视比较接近客观标准而已。
一般认为,挫折、不幸、失业、失恋等不快的事容易给人带来忧郁,但在个别人身上,成功也可以给人带来忧郁。
我病愈后,一位朋友问我:在青年点时,你有过那么多的坎坷和困难,几次抽调,由于种种原因,你都没能顺利回城,回来得那么晚,而且回城后你的工作又那么不理想,你都没有得病,为什么这次考上了公务员,调转完工作后竟然得病了呢?
我说:下乡时虽然很坎坷、很困难,但我的精神没倒,我很自信。我认为那时主要是社会环境对我不利,而不是我个人的无能。人在逆境时,他有希望,有摆脱逆境的动力;而当人走出逆境,取得成功后,当他面临一种新局面时,他会重新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应付,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这个转折关头,如果存在潜抑郁等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他就会过多地注意事物消极的一面,对自我的认识也评价偏低,就会抑制自信,增加紧张心理,产生心理负担,使自卑感加重,就有可能引发急性抑郁症。在我考入公务员后,由于分配工作不够理想和首次调转工作没有成功,由于我这个人的性格特征是神经过程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轻微的挫折就使我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给自己造成了潜抑郁。这时,又一次调转工作的成功,我又开始审视自己,由于已经存在抑郁心理,使我开始过多地注意自己的缺点,得出不胜任新单位工作的结论,既然不胜任新的工作,那么为什么还要调转呢?接着就是后悔,这就是我成功后为什么患了抑郁症的轨迹。不仅是有抑郁心理的人在取得成功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心理健康的人在取得成功后或接受一个新的职位时,也要审视一番自己是否称职,只不过这种审视比较接近客观标准而已。
196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是亚洲继印度泰戈尔之后获得这种殊荣的人。然而,就是这样有光辉业绩的人,却在获奖后三年多一点的时间,于1972年4月16日,口含煤气橡皮管自杀了。
陈德文在《美的灭亡——川端康成之死》这篇文章中说:“诺贝尔文学将给了川端康成以极大的荣誉。奖状上的题词表扬他‘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内心的精华’。荣誉和地位使他受到振奋和鼓舞,更给他增添了沉重的精神压力。自从获奖以后,他的创作灵感渐次枯竭了,再也写不出激动人心的作品了,这就预示着‘川端文学’面临着空前的危机。此外,在社会生活方面又连连遇到一些挫折,使他对现实丧失了热情和勇气。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川端的情绪抑郁不振,心神不宁,只有靠安眠药打发日子。这种精神障碍反转来又加剧着他的痛苦和烦恼,最后只好把死当作一种寻常事来看待,他没有留下遗言。因为他早就说过:‘倘若自杀,以没有遗书为好,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写至此处,伏案沉思,忧郁之魔,扼杀了多少健康的、智慧的生灵,如果能尽早地认识抑郁症,预防抑郁症,治疗抑郁症,将会拯救多少宝贵的生命,帮助多少人摆脱忧郁之苦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