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59|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0-10-22 14:0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默许弱肉强食的准则,就是消灭自身存在的价值(转)
  
  在不公正的教育体制下的教育工作者,对待教育的价值诉求往往底气不足。他们觉得,在强大的社会博弈中,教育不具备为受教育者的道德和安身立命准则负责任的能力,因为这些准则可能会被弱肉强食的社会证实是软弱无能甚至幼稚天真的。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不再是文明的传承,而成为了技术的训诫;教育中的人不再是独立人格的人,而是凭借生存技能艰难谋生的工具人。教育变得很尴尬。

  教育为什么存在呢?人类文明传承是不是真的没有意义了呢?

  传承文明的意义是为了让社会更和谐,让人在人世间生活更幸福。教育传承文明,就是让世代积累的这种让社会和个体朝向光明前进的智慧延续和发展下去。技能容易掌握,可是智慧很难获得。除非人们能穷其一生,社会能倾力向善,并能有专门的机构进行总结,有专门的人才用适当的方法传授,否则无以为续。教育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才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很多人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文明。这是大错特错。

  科学技术发展可能增加人们的物质财富,提高人们的物质水平,却难以增进人们的福祉。因为最大的福祉乃是建立在心灵的平安和完满的基础之上的。科技的进步能够提高物质的水平,却不一定能提高社会的正义程度;物欲的满足能够带来生活短暂的安逸,却不一定带来心灵的平和和宁静。如果过于夸大物质的力量,由心灵贪婪带来的浮躁、骄傲和冒失,就很容易将个体和社会引向灾难。

  人类的心灵善恶并存。善的东西更脆弱,更需要保存。教育作为一种保存和延续文明的力量,正是需要警醒和教育下一代危机所在,好使他们形成友善和完满的心灵,进而建立健全的社会。换句好来说,相对于物质的发展,教育则更是作为精神的发展和延续存在的。教育的力量深深扎根在人类的心灵世界之中,通过引导心灵的活动来创造美好的世界。

  弱肉强食的准则是未开化的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的分层以人天生能力和技巧的大小划分,弱势的群体将遭受巨大的凌辱和苦难。在这种情况下,强者就是教育者,弱者就是被教育者,社会的残酷生存法则将取代文明的立法成为生活的准则。教育的存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了。

  因此,教育要想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必然不能默许弱肉强食的准则。只要人们对人类文明的寻求还在继续,只要人们对心灵平安的渴望还在继续,只要人们在物质的享受同时还能感受到心灵的召唤,教育就有义务将人类最高贵也最宝贵的价值传达给大家,传给下一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10-10-22 14:12: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绿罗裙 于 10-10-22 14:13 编辑

我的中学教育观  


作者:钱理群

  大家都是中学老师,但是大家有没有认真想过,中学是干什么的?中学的功能是什么?中学和小学、大学的区别在哪里?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做许多文章。我想中学除了具有一般的教育特点外,由于它的教育对象是中学生,就又有了一些独有的特点。这就需要进一步追问:中学生在人的一生的生命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是什么阶段,他有什么特点?我们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教育的意义,性质和价值。

  这里我想介绍深圳育才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严凌君的一些观点。他编了一套书《青春读本》,我给他做了一个3万字的长序。我为什么花这么大力气给一位中学老师做序了?而且这是我主动做的,这是为什么了,因为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能思考的一位老师。他提了一些有价值的理念。我很赞同他的一些理念。我下面说的既有他的理念,也有我的发挥。

  他是这样一种概念。他说成长之美,成长的感觉和成长的权力。他说中学生正处在一个成长的时间,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个很奢侈的事情。所有动物中人是孕育期最长的动物。人的学习生存技能实践最长。从出生到大学要几十年的学习。所以成长什么意思了?就是在学习期间他的任务就是学习成长。然后再为社会做贡献。而成长本身就是成长的美和成长的感觉。成长的感觉在外人看来是一种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喜悦。但是在自己看来是蛹虫化蝶的那种痛苦,和新鸟破壳的那种挣扎。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成长的幸福,同时有成长的痛苦和成长的挣扎。他强调,学生,青少年在成长中他有成长的权力。什么成长的权力了,就是探索、发现和成长的权力。因为中学生他面对的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他有一种赤字之心,一种好奇心。需要去探索他所不知道的世界,那我们的教育要保留这样的好奇心。保留这样一种探索的欲望。而不要随便的把他给抹杀掉,或者把这个权力给剥夺了。把学生好奇、探索、追求这样一种权力给抹杀掉。所以他提出来要把属于孩子的欢乐还给他。现在的孩子天空越来越小了,他们没有仰望星空的权力,尤其是城里的孩子?他整天被数不清楚的学习的压力,数不清楚的书本压着,他的眼睛里就是书,没有一个仰望天空的权力,而仰望天空就表是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探索,一种追求。一种好奇。所以这里面一种尊重孩子成长的权力,探索的权力,追求的权力。这是他提的一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他提出来,青春时代,他有独立的价值。青春不仅是为成年做准备,不只是一个过度的阶段。其实他学习的本身就有独立的价值。因为这时的生活他是有最多的梦想,最纯的情感,最强的求知欲,我记得有一个说法,说孩子不成熟,青年时期幼稚,不成熟。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成熟起来。但是我门常常把孩子青年时期的东西给破坏掉了。包括他的梦想,他的情感,他的求知欲,认为抛掉就是成熟。我们常说孩子你别做梦了,等哪天不做梦就成熟了,是吧?

  引用法国的一位作家叫施怀德,他说青少年时期许多人都有过狮子般的雄心,但是当成熟后都像老鼠一样活着。什么原因了,说他们成熟了。所以他给成熟下了一个定义叫贫乏、屈从和迟钝。本来年轻时他是丰富的,到了成熟时贫乏了,本来是反抗的,成熟时屈从了,本来是敏感的,我们把他变迟钝了。如果不尊重青年时的本身的价值。青春就是一种价值,教育变成把青春价值否定掉,消极掉,把他变成所谓的成熟。所以提出要敬畏青年,敬畏青春。要承认青春本身所具有的一种价值,而这种价值是永远的价值

  青春时期就是追求一种理想。我觉得概括的说叫青春精神,我觉得附中就有这种青春精神。青春精神是什么了?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喜爱事业的向往和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对未知事业的好奇心;由此贯穿了锐意的生命活力;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不停息的精神探索,永远不满足现状的一种批判创造的精神,简单说就是一种独立、自由、批判、创造,这就是青春精神。青少年时期中学生正好是这个时期,是他本能的这个时期。他本能的就有这种青春精神,而我们的教育要培育这种青春精神,使他成为终身发展的一个坚实的底子,而不是用各种方法去戕灭这些、伤害这些青春的基本东西。让他们所谓的成熟起来。实际上联系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认识青春,我们的对象年轻人有青春时期的特点。

  他还提出来精神生活有两种,一种平面的生活,一种立体的生活。什么叫平面生活?就是指日常生活,它是受到具体的时空限制,是偏于物质的,是我们每天过的生活。他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还有一种生活是超越时空的,不受时空界限的,是一种精神空间。具体到我们的中学生对象来说,因为中学时期受时空限制更大,孩子么,主要就是学校家庭。他的第一生活蹩脚狭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第二生活给他扩大起来。第二生活,可以读书,通过读书来打破时空界限,使他过一种精神的生活。这是中学时代的特点。相对来讲他的第一生活比较简单,但是第二生活可以给他丰富起来。而中学的教育真是要训导学生读书,读好书来打破时空的一个界限,来丰富他的精神生活。而为他一生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所以这样三个概念:寻找权力的概念,青春独立价值的概念,以及人的两种生活,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概念。

  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学阶段所担负的作用。中学教育应当担负起建造人的精神家园的这样一个功能。人是需要有精神家园的,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校期间,读书期间,你给他打下两个底子,一个是终身读书学习的一个底子;学习是终身的,但是中学是打基础的时候,给他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我常说,你的语文教育如果使学生喜欢读书,你的语文教学就成功一大半,给他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教会他终身学习的方法。再一个就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个精神的底子。这是一个方面,再有一个方面是,人老了以后,他可以回到中学来,像我就回来了,因为人老了他越来越想寻根。又想回到精神家园来,而最好的精神家园常常是中学。中学给人留下一个最纯洁的东西。象我们这些校友老在一起聚会,有的时候不仅仅谈附中,有时候在一起玩,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特别是附中这样一所名校,他影响了人的一生。这个别的老师很难做到,能影响人的一生,这个在我理解这是一个主要的功能。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把中学美化的什么样,中学老师有很多苦闷。虽然我是大学教授,可我多少还是能领会一点的。下面念几封信吧,是青年教师和我的通讯。

  很多年前有一位刚从华东师大毕业后留在华东教书的年轻教师,他起先给我写信说我一定会坚守岗位┅┅我说好,鼓励他。过了几年,他来信说:钱教授我无法忍受下去了。还有一位云南的教师和我说:我是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在中国,最优秀的人才都不愿意当中学老师,特别是中学老师。他说教中学语文会把人教“憨”的。他说当你还没有“憨”(无主观,无创造力)时还有两份良知者在中学当语文老师,你会痛苦不堪的,矛盾至极。还有我的好多师范的老师,他说好的老师是既有思想,又有口才的,最差的是两者都没有,中间的两者取一,如果这样是要有思想,我发现越有思想的老师并不适合在中学生存。后来我回信说,你不要走,中学本来有思想的老师不多,你走了,那孩子们怎么办了?后来他最后一封信是我终于要走了,我很庆幸,也很失落。我就这样离开了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离开了我的理想,离开了恰恰需要我的这样的老师的学生。最后写的是钱老师我只想告诉你我要走了。我希望你能快乐的活着(他反过来安慰我)。因你是好人。我无力阻止别人对你的伤害,我只能说我尊重你,我爱你。我给他回信说。你说我是好人。就如同我的学生说我可爱一样。都让我开心,并且感到一种温馨。我们都是普通人,遇到压力时只能默默承受,看到他人受难也只能无言表示声援。所以信中所说,“不知该说什么。”这个“不知该说什么”让我深深感动。你终于走了,离开恰恰需要你这样的老师的学生。我理解你又不免感到惆怅。但是相信你还是会关注中国的孩子,他们实在是太应该得到我们的关注了,相信这几年的教师生涯对你今后的研究发生影响。职业可以变,心却是可以不变。

  我还有一封也是刚从大学毕业到中学教书没有多久的老师。这个老师非常有思想,我很羡慕这个老师。他给我写了一封非常沉重,也让我感到震撼的信。他说尽管我认真的教书,但是我没有做对任何事情。如此学生暑假过了以后,他们毕业后,我甚至会成为他们嘲笑的对象。尽管他们现在对我仍然很尊重。但是我仍然不得不相信现实将不费摧毁之力将撕碎我苦心建立起来的一切。这是一个巨大的冷漠,无动于衷。因此我也想起了同为人师的你,他说我知道你的课很受欢迎,你的著作都是畅销书,但你的演讲和著作在你的听众和读者心中所引起的并非是一种痛感的共鸣。不过是一种快感的消遣。因为他们在社会中不满,所以想听你发表不满,于是他们得到点快乐。他们是看客的群体,你不过是示众的材料。事有大有小,你是如此,我站在讲台上也是如此。我常常感觉到,我在讲台上,中学生在看我,我是看客示众的材料。面对中学生我也不希望唤起他们太大的痛感。力图培养他们一点纯美的情趣。一点对国家起码的责任心,在小是小非上有一点独立的判断力。而我的处境如你在北大的尴尬一样,在我们把他看着需要开化的观众的时候,他们把我们置于疯子行列的前沿。本质上你的学生,你的读者和我的学生都不乏心灵的善良。然而他们可能对我们产生喜爱和尊重,至少在理智上认可我们,但是他们不会有真正的行动。与这样一个无动于衷的理智和行动相比,感情的亲近又是一个多么脆弱的事情。这个老师很敏感,他提出一个根本的东西,像我们这样理想主义的老师如何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我这样回答他,其实你所说的我并非不知道,我早就清醒的看到,在我们这个充满看客游戏的国度,一切严肃的努力和崇高的追求都会变成哈哈一笑。因此每次上课、演说,在兴奋之余也会有种无聊感,但你的来信仍让我震动。他再次让我看清自己的真实处境。你刚上教学岗位,就有这样的感悟,真让我感到心酸。而中学生会成为看客,学生比老师,年轻人比老年人更懂世故,这个事实更加触目惊心。

  学生比我们世故的多,我可以再举一个事实,来证实此说的并非夸大其词。一位广东的中学语文老师把学生写的优秀作文编成一本学生的杂志寄给我,我看了非常感兴趣,就写信给他表达了我敬意和支持。但他来信告诉我说,在学校大多数老师和同学眼里,他是一个疯子,有的人欣赏他,也只是因为他天真的可笑。他办这个杂志,就有有关部门还找他谈话。这大概就是你、我、他一切有理想的有思考的教师的共同命运。你说在中学里我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对此能够理解,并深有同感。你说的对,我们读者、听众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他们现在成为看客,对我们的拒绝是社会教育的结果。而现实生活的逻辑,比我们在课堂上所讲的思想文化的逻辑要有力的多,这几乎是信奉教育至上的人的共同悲剧。因此当我们直面自己尴尬处境的时候,必须对自己的教育理想主义有充分的认识。中国所面临的是整个社会的全面改造。离开了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单项的教育改革是很难奏效的。对这点我们必须有很清醒的认识。就一个有限的生命个体所发挥的就更加微弱。几乎是不存在什么希望的。你说一个很渺小的教师,我们都是普通人,你能发挥的作用很有限的。所以我们是只顾耕耘,而无法预知效果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要寻求某种价值和意义。当时给这个老师写信的时候,我正在编《新语文读本》,其中有一篇,有这么一个情节:“童年生活结束了,其中一个孩子死了,在安葬的路上,其中的一个孩子,发表了演说。他说我们曾经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因此留下了一个世界上最崇高、最强烈、最艰苦的一个时代。以后我们将怎样生活。生活很可能使我们当中许多人变成恶人,变成坏人。尽管这样,但是我们仍然有一个神圣的、美好的童年生活。那么这个坏人可能在临刑之前,他会感到心里有点暖意。”

  我们的老师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成为孩子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瞬间记忆价值。所以这有个概念,就是教师意义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使自己成为学生记忆中神圣瞬间的那样一个价值。我在北大上课有这样一个过程。在80年代,学生认同我的观点,我和学生之间能产生共鸣。到90年代,他对我的那种信念不是很认同。但是还是喜欢我的课程。在毕业的时候,学生写了一封信给我。他说钱老师我们非常喜欢你的课,我们所有同学都喜欢你的课。你的课显示一种生命存在方式。告诉我们人可以那样生活。人可以为了自己的理想,把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教学当作一种生命。一种充满理想的,人可以那样的生活。这个本身让我们感动,这就是一种价值。以后我们不会像你那样生活,但是你让我们感到一种生命,一种价值。所以一个好的老师,一个好的教授他会对学生有一种精神上的辐射。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教师的价值




       钱理群,男,1939年1月30日生于四川重庆,祖籍浙江杭州,汉族。1956年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60年毕业。1960一1978年先后在贵州省安顺地区卫生学校、地区师范学校任教。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王瑶、严家炎先生攻读现代文学,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中言语系教授,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0-10-22 14:17:07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我们的抑郁根源其实是教育——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的失败!

甚至可以这样说:我们其实是敏感的人群,也是优秀的人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10-10-22 14:21:01 | 只看该作者
2# 绿罗裙
这一篇我看了好心酸,因为我似乎也是这样的中学教师,有时我也很想放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0-10-22 14:42:21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我们的抑郁根源其实是教育——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的失败!

甚至可以这样说:我们其实是敏感的人群,也是优秀的人群。
绿罗裙 发表于 10-10-22 14:17


觉得一样的难过。。。,要是我们能够得到真正的教育的话,也许就不会陷入这样的抑郁和痛苦。。。;

——付出巨大的代价,造成无法弥补的伤痕,只能靠自己孤独地在黑暗里思索。。。;其实只因为我们不懂,也没有人来教,一些最基本的道理;如果我们得到的是真正的教育,就不会有这么惨重的后果。。。;一些事情,差不多就是和生命一样的份量,被牺牲了;代价太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0-10-22 14:45:5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怎么了,不知所谓的。。。;觉得心里好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10-10-22 14:49:55 | 只看该作者


好像能够读出这个表情里的忧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10-10-22 14:52:55 | 只看该作者
。。。现为北京大学中言语系教授。。。

绿罗裙 发表于 10-10-22 14:12


中言语系。。。

——点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10-10-22 15:22:42 | 只看该作者
“教育要想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必然不能默许弱肉强食的准则。只要人们对人类文明的寻求还在继续,只要人们对心灵平安的渴望还在继续,只要人们在物质的享受同时还能感受到心灵的召唤,教育就有义务将人类最高贵也最宝贵的价值传达给大家,传给下一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0-10-22 15:41:2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方式是在有收入的情况下,自学,为学习而学习,没有功利和目的,成为自由学习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10-10-22 16:12: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绿罗裙 于 10-10-22 16:13 编辑

教育是救人的工作
(作者:蒋勋)



  教育不是在教书,事实上这是一份救人的工作。

  当我让孩子画了自画像,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而痛哭流涕的时候,我真的觉得这是一份救人的工作。你没有办法想象他们内心里会有这么多的事情,这么的严重,因为他们讲出来了,因为他们哭了,他不会走错路。

  有的孩子告诉我,只要能不回家,他一定不要回家。这句话如果让他的父母听见了,一定会吓一跳。

  事实上,这群孩子的父母正好是在台湾经济起飞的那一代,当他们在努力创造经济奇迹时,对于孩子却疏忽了关怀。所以这些孩子不是为反叛而反叛,他们是在反叛某一种程度的冷漠与疏离。

  很多父母与教师真的忽略了一件事,他们所教育的对象不是一个物品,是一个人。你的任何举动,都可能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你的一点点关心,也会改变孩子的一生。就像那次自画像的活动结束后,学生们抱头痛哭,我走过去揉揉他们的肩膀,我相信他们会感受到。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会忙成这样子,没有时间停下来倾听孩子的心事,没有时间揉揉孩子的肩膀。

  最让我惊讶的一次是我在大学担任系主任的时候,一个女学生不见了,一个星期都没有来上课,我打电话给她妈妈,她说:“我生意好忙耶,我把小孩交到你们学校,就是你们要负责,你们还要问我?”

  我听了真的吓一大跳。

  我的父母不是这样的父母,他们是不必等学校老师通知,就常常跟学校保持联络的。所以我不懂现在的父母,为什么七天不见孩子,还能忙着做生意?

  我们今天面对一个长期以来不被注意、被忽略的课题,这个“果”已经显现在报纸上那些触目惊心的事件中了。我们冲得太快,没有办法一下子煞车,但可以慢慢地、一点一滴地去做,让物质的东西少一点,让心灵的空间大一点。

  老子一直在讲“空”,他说我们之所以能用杯子喝水,因为杯子是空的;我们能住在房子里,也因为房子有空的部分。最重要的不是“有”,是“无”。

  如果你的心被物质塞满了,最后对物质也不会有感觉。就好像一个吃得很饱的人,对食物不会感兴趣;而肚子饿很久的人,他在品尝食物的时候,就会得到好大的满足与快乐。

  当一个孩子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时候,最后他会非常不快乐,即使是杀人他都没有感觉。他已经被物质塞满了,他要的东西从来没有得不到,所以他很痛苦,这种痛苦是他的父母无法了解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10-10-22 16:19:0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怎么了,不知所谓的。。。;觉得心里好慌啊。。。;
夏秋 发表于 10-10-22 14:45

找点好文章看看吧,好文章会让你感觉找到好聊友一样地被安慰着。
我的这些文章是在这个博友的博客上转的http://cloudyzdk.blog.163.com/

他也是一个教师,偶尔会过来访问我的博客。刚开始我看到他的博文都是转载的,不怎么关注,后来看到他给我的评论很有些分量,才去关注他转载的文章,一看还很有些眼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10-10-22 16:20:23 | 只看该作者
中言语系。。。

——点解?
夏秋 发表于 10-10-22 14:52

你戴的简直不是近视镜,而是放大镜 。我倒没注意到这个,可能是打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10-10-22 16:22:02 | 只看该作者
“教育要想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必然不能默许弱肉强食的准则。只要人们对人类文明的寻求还在继续,只要人们对心灵平安的渴望还在继续,只要人们在物质的享受同时还能感受到心灵的召唤,教育就有义务将人类最高贵也最 ...
yzplq 发表于 10-10-22 15:22

唉,可惜那样的期望只能是理想,就像我的爱情观可能也只能是理想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10-10-22 16:23:38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方式是在有收入的情况下,自学,为学习而学习,没有功利和目的,成为自由学习的人。
futoo 发表于 10-10-22 15: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7 01: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