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继续研究 于 10-8-14 19:59 编辑  
1,什么是人格; 
2,但凡阅读过你帖子的人应该都会产生同一个观点:所有的心理疾病都会在大脑的某个位置有一个对应的病变? 
3,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加深和服药维持稳定后,与正常人所谓的"正常"有何区别和相同之处? 
4,人格障 ... 
futoo 发表于 10-8-13 16:43 ![]()   
 
1 人格从主观方面讲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自我认识和对其他人的认识,也就是对自我和他人品格的一种认识,从客观方面讲是人因为特定的经历和其他个人特征而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和心理的和社会道德有关的特质, 
 
简单讲就是个人品格 
 
2 所有较重的心理疾病(可以称得上疾病的)都会对应大脑工作状态的一种不稳定或者不和谐 
  不一定反映某一处病变,也可以反映多处病变, 
或者没有可观察到的病变只是失衡(观察不到病变未必没有,可能在细胞层次有,或者存在 
协调方面的问题,现代脑影像手段还不是很精确,得不到很细的结果) 
 
3 对疾病认识加深和服药稳定后,和正常人的"正常"有这么几种情况 
首先每个人的脑区别都很大,人和人之间的比较很难进行 
一般是和自己未发病前相比较 
 
1  没有区别,完全治愈,但是因为脑的本身有患病的倾向所以还是比正常人容易复发 
2  有区别,维持神经递质正常的机制已经破坏并未修复,只是靠药物维持平衡 
 
4 人格障碍和人格解体产生原因非常多,先天的主要有遗传基因, 
后天有家庭环境,人际际遇...自然灾害,脑外伤等等,不一定在几岁表现,具体情况差异太大 
特征请查阅相关资料,我不是很熟悉 
 
5 自知力会消亡,当睡眠和昏迷时,自知力常常暂时完全消亡 
当清醒而有疾病时,自知力比常人弱或有改变,这是因为自知力的产生是和 
大脑顶叶有关,而患者并非脑不工作,而是脑工作紊乱,所以自知力和其他感觉能力 
一样不消失,而是和常人相比有变化 
 
6 我估计这是因为自知力受到一定程度损害后,不能正确评估自己所处的形势, 
将情绪难受的处理优先级排在靠后,另外还有其他例如对倾诉这种难受有心理和习惯上的障碍等等,具体情况不同,有的人就能及时倾诉和求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