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一睹为快] 《走出抑郁的泥潭》节选:助人为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0-5-3 14:3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无论何种情感障碍、心理疾病,治疗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解除痛苦的症状、找回快乐的感觉、感受幸福的生活。调节负面情绪的方法有很多,寻找快乐的途径也有很多,助人为乐就是其中的一种。

自娱自乐是一种利己的快乐,助人为乐是一种利他的快乐,我们一直在考虑如何让自己快乐起来,可能没想过,让别人快乐也能令自己快乐。但事实上,助人为乐的人,还真的就是很容易感到快乐。


比如从事公益事业的慈善家、参加公益活动的志愿者,他们大多有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试想一个醉生梦死、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怎会去关注他人、帮助别人,为社会服务?又或是抱着人心险恶、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观点,只会处处提防他人,盘算着自己的几斤几两,怎会处处为他人着想?

有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才会以助人为快乐之本;而乐于助人的人,也自然有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有着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会有健康向上的心情、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蔼可亲的态度,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时时感到悲观、沮丧,被抑郁笼罩?

这样的人,关注的是外部世界、社会环境和身边的人,以助人为快乐之本,在助人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从而感受到自信;他们所做的一切不为私利、不求回报,不计较个人得失,也就不会因此而患得患失。自信的人怎会时常感到恐惧?豁达的人怎会时常感到焦虑?

我想谁都喜欢热心助人的好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志愿者,而不是谋财害命的犯罪分子或制造混乱的恐怖分子。公益活动是一种对他人有利的、对社会有益的行为,这种帮助他人、亲近社会的行为,符合道德标准、社会规范,自然会受到大众的接纳和赞许。一个人做着被大众接纳和赞许的事,自然能体会到归属感和认同感;被他人认可、被社会接纳,当然要比被人唾弃、被人追杀的感觉好了。

何况,快乐是会传染的,看到自己帮助别人获得了快乐,自己也会因他人的快乐而感到快乐。一个经常听到“谢谢”、看到笑脸的人,和一个经常要说“对不起”、看到哭脸的人,谁会更加快乐呢?更不用说因为这种被公众所认可和称道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了。一个热心肠、乐于助人的人,和一个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的人,您更愿意和谁交朋友呢?谁的朋友会更多呢?

如果您身边有热心肠、乐于助人的朋友,您会发现他们很少抱怨,总是那么乐观,那么快活。我们都觉得从事公益事业的人很有爱心,心中充满爱的人,当然比心中充满怨恨的人要快乐。他们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他们充满自信,充满爱的力量,被社会所接纳和认可,内心感到平静和满足,当然不会整天牢骚满腹。

为什么自己没有任何收益、没任何好处还会感到快乐呢?

我们知道很多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和幸福的感受与物质无关、与金钱无关。当我们把快乐的目标锁定在一个具体的物质基础上,比如一辆车、一栋房,多少薪酬、多高职位,没有达到这个目标以前,我们感受不到快乐,还会感觉到焦虑不安;而欲望一旦满足,新的欲望又会产生,我们仍然感到不满,仍然不快乐。

看着别人都买了车,就我没有,心里那个不是滋味啊,拼命赚钱,觉得只要哪天咱们也开着私家车,那就是幸福了。可结果呢?我以为买了那辆富康成为有车一族就快乐了,可开到大街上一看,到处奔驰宝马,我又不满足了。好,继续努力,为了宝马而奋斗——可就算我开着劳斯莱斯又怎样?人家还有飞机、游艇、牧场,我有别墅人家有城堡,我永远都不会满足。要真的有一天,这些我都得到了,我会更加不快乐,因为,我连奋斗都目标都没了,我都不知道还有什么能让我快乐了。

如果快乐的来源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这是比较低层次的需求,得不到心有不甘,得到了欲壑难填。单凭这些难以做到知足常乐,所以我们除了物质上的需求和满足,还需要精神上的需求和满足。而精神上的需求也有很多,比如理想、比如爱情、比如安全感、比如成就感等等。

我们都需要爱情、亲情、友情,若是情感枯竭、贫乏,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如何会有幸福和快乐的感受?我们知道幸福感与人际关系有关,我们也知道孤单的人是不会快乐的,我们还知道与朋友相聚、与知己谈心的感觉很好。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除了快乐也有烦恼。他骂我,我生气了;她不理我,我伤心了;他冤枉我,我委屈了;她中伤我,我愤怒了。他怎么能这样对我?她凭什么这么说我?他对我不公平,她对我太苛刻……种种烦恼接踵而来。

爱情应该是最让人感到幸福和快乐的,沉浸在爱河中的情侣,连笑容都裹着一层蜜糖。可是爱情也有烦恼,不是吗?他对我不够关心,她管得太多,他不够浪漫,她太小心眼——听听这些烦恼,都是在指责和埋怨对方为自己做的不够多;都是在抱怨自己付出太多而对方给予太少。

说了这么多,有没有发现:当快乐的来源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都是利己的行为,都是要别人付出,要别人围着自己转;买车买房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被爱被关怀被呵护是要获取情感上的满足,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如果我们所有的追求全都是为了满足私欲,难免会因为不满而产生总总烦恼。

那么,现在我们不妨暂时丢开“我”、忘记“我”,看看除了利己以外的快乐来源吧。

如果我的理想是做个有用的人、做有意义的事,能为他人提供帮助、能为社会做出贡献,那么这样的理想可以说永无止境。因为这样的事可以一直做下去,所以就不会感受到欲望满足后的失落和茫然,不会陷于无穷尽的欲望陷阱中去;也不会因为达不到理想而感到挫败和懊恼,不会因此产生不满。为什么?因为当我们抛开小我,不计较个人得失,所想的只是我能做点什么,能为别人做点什么;不计较回报、不在乎结果,只在意过程,只要我做了,就感到快乐了;至于做这些事要达到的目的、要得到的回报,根本没去想过,又怎会为此感到烦恼呢?

当我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我觉得很快乐,此时我根本不会去想别人开着私家车,我还要挤公交,我是多么没用多么可怜。恰恰相反,看到老人因我的起身让座,而免于在公交车上站立不稳有摔倒的危险,我觉得自己能做点事,帮到一点忙,哪怕这个忙实在很小很微不足道,我也很开心了。

当我们的情感付出不仅仅为了自己,还为了别人;当我们的快乐来自我的爱在付出、在奉献,而不是我得到了多少爱、别人给予了我多少爱的时候,就更容易感到快乐和满足了。不计较自己得到什么、失去什么的时候,怎会感到怨恨和不满呢?

当别人对我们发火,我们想的是“他怎么能对我这样!凭什么对我发火?我对他还不够好吗?”我们就会生气、会委屈、会怨恨、会不满。如果我们想的是:“他心情不好,是发生什么事了?可怜的家伙,发这么大的火,一定遇到大麻烦了,我能帮帮他吗?”我们心里想着别人的时候,只有关心、同情、帮助的欲望和爱的关怀,还会生气还会不满吗?

寂天菩萨说:“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孟子告诉我们:“独乐乐不若众乐乐”。

我们不需要做菩萨做圣人,但是我们都需要快乐;我们不需要舍己救人做英雄,但也不能损人利己做坏蛋。

助人为乐不是傻瓜干的傻事,而是让自己快乐的同时让别人也快乐的双赢策略;只看得到自己眼皮子底下的一点事,算盘拨得啪啪响,是小聪明,耍小聪明占小便宜的总会吃大亏。

快乐与人分享会翻倍,来自助人的快乐是共同的快乐。如果您觉得不够快乐,不妨考虑怎么让身边的人快乐,我能帮别人做点什么?尝试着暂时丢开“我”、忘记“我”,去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只要您是真心付出,就会感受到助人的快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5 11: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