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01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访吴见非先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0-2-11 13:4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10月23日,《龙图论医》、《文明的对话》作者吴见非先生(下文以吴老师相称)应邀来我辽宁中医药大学讲座,受到了我校同学的热烈欢迎,也给我校的同学带来了一场别样生动而耐人深思的讲座。
     笔者作为中医校内论坛的随行记者有幸讲座后对吴先生进行了一次令人难忘的专访。
     笔者:吴老师,您在讲座中提到现在的中医药的现代教育脱离的学生的实际,很多的理论是不完善的,但是我们学生现在又为什么待在中医药院校中学习中医的相关现代理论呢?
吴老师:我们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有着她的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古人一代一代的亲身力行,始终将理论于实践相结合,也就是说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是在临床实践,从张仲景到清代的叶天士,这些大的医家都是走这条路线,自己在学习前人的经验同时不断的总结,并且运用也实践,在实践中又得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从而不断的推动祖国医学的发展。
      笔者:吴老师,其实我们很清楚,近代理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现代医学的巨大进步,在此基础上,掀起了中西医结合的浪潮,并且处于不断的探索与结合之中,那您觉得中西医能够真正的结合起来吗?
     吴老师:我个人觉得,中西医结合很难,可以说应该没有办法结合。两种不同的思维,两种不同的理念。大家都知道科学技术的确可以带动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普遍的认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带动整个空间的发展。在思维空间,不同的模式指导不同的理论体系,不同的理论体系的应用,必然会产生本质上的区别,而这样的区别是不可能随着客观事物的变迁而改变。
      当然,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现在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去研究中医现代化的,用现代理化技术掺入中医研究,最后还是什么也没有。用小白鼠、兔子去研究经络,这不是明摆着没有结果么?刚才讲座上我和同学互动时,有一名同学提了像这样的问题,是很好的。
       笔者:既然,中医药的现代教育不能真正满足我们中医学子的学习实践要求,那么是不是以为着我们中医药高等学府就培养不出来这方面的人才?难道中医真的如一些人所言要没落下去?
      吴老师:呵呵……其实现在我们完全可以造就优秀的人才,关键在于我们学生怎么在这样的环境中去学习。换言之,我们学生要知道怎么去学习中医。我认为要想学好中医,不能老师教什么,你就去记什么,去背什么。即便背了,你也不一定可以真正的理解,更别说领会了,要是这样,有怎么能早就优秀的人才呢?学中医就要有取舍的去学,中医四大经典是必须的,也是中医精华的部分,后世的书籍要多读,但不要受其影响,要建立自己的见解。现代的书就不要看什么了,没有基本有水平,能讲到中医根子上的。
     笔者:诚如吴老师所言中医什么病都可以治,但是现在良医稀缺。我想问一下,吴老师您为何不学好中医,治病救人呢?
    就您来看,您在这方面是非常有天赋的,而我们确实需要中医大显身手,因为还有很多疾病是人类目前无法攻克的,比如乙肝和爱滋,我觉得既然有如此天赋,就应该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吧。
    吴老师:首先,乙肝、糖尿病之类根本不是无法攻克,甚至都不困难,太多的骗子和南郭先生在给学人这个结论,把他们的衰象流毒于后。
    其次,我不愿意学医是有原因的,我有别的责任。学会了病人太多,治不过来,不治又对不起良心,所以只好屏蔽自己。用不了多久,觉悟了的学人们就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担当起历史使命。
学子们也开始在逐渐觉悟!目前你们最大的障碍不是中医难学,而是你们的师辈缺乏信心,他们甚至比你们迷失得更厉害、更痛苦。“我眼本明,因师故瞎”,你们要依赖自己的心智,同时以老师为借鉴,盲从是学不了医的,因为中医不等于知识和技术,它是智慧。
      笔者:我们知道有的中国文化的发展是跳跃性的、不连续的。(就像大家都说唐诗宋词,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诗在唐代,词在宋代都发展到了各自的一个巅峰。之后就迅速的衰落了,而且直到现在在有些方面我们还是无法比拟古人。)那么中国文化大发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个现象?还有中医会不会,或者说有没有可能会出这样的情况?
      吴老师: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与《周易》的序卦关系密切。孔子筮得贲卦,很不高兴,说白就是白,黑就是黑,文饰礼仪非孔子的本意,但是这个贲卦确实代表了文化的大运。贲卦下一卦是剥卦,朱熹筮得,理学的出现是应运而生的,代表文化开始衰败,存天理、灭人性所致。剥卦下一卦是复卦,文化衰败到极点之后又要复兴,如今正当其时。
      不仅文化是跳跃的,取决于一个时代的人心所感、圣贤所应,而且生物种类的大灭绝和大爆发也是突然的、跳跃的,不是达尔文的进化。这是规律。中医要改朝换代了,人们将重新回归到原始的《内经》、《周易》上去,产生一种最古老又焕然一新的医学,并在一个高的基点上折服和统治西医学术。金元四大家及以后诸多医家的说法将会被去粗取精,他们相当于理学,已经是儒学的失真,现在的传承则已入邪。中医在未来几百年内将会诞生一群大贤,他们的光亮将会令金元以后诸家失色,我不过是个洒除道路的而已,后来者必定是医学之王。
      好的,非常感谢吴老师接受采访,您今天的讲座也非常精彩,相信我们同学会深受其益,谢谢!
                                                                                                           中医校内论坛编辑部
                                                                                                               记者:医者仁心
本文来自: 辽宁中医药大学论坛(http://bbs.zhongyi.name) 详细出处参考:http://bbs.zhongyi.name/thread-22610-1-1.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10-2-11 13:47:20 | 只看该作者
五行是什么?吴见非老师从河图中得到启发,以易道贯通医理,从虚实的状态、趋势揭示五行的根源,并从八卦现象剖析五行根本,并解释了如何依据五行的虚实态势,来理解中医学五脏、五色、五味等与五行的配属关系。
      五行有相生相克之理,如何利用五行生克原理调治五脏?《难经》说:“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这其中有什么妙谛?本次讲座中,吴老师将详解五脏之虚实如何补泻,以及张仲景根据五脏虚实提出的用药原则,相信会对诸位有所启发。
    吴见非老师出生中医世家,与中医有很深的渊源。他精研易道,旁通医理,遇亲朋患病急迫,可依易遣方用药,救人于水火。吴老师刻刻关注病患之艰难,深深寄望中医之复兴,著有《文明的对话》和《龙图论医》,立愿弘扬医道,用心良苦精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0-2-11 13:49:05 | 只看该作者

不 出
凤鸟不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10-2-11 13:50:16 | 只看该作者

    自然是有无的化生,宇宙是时空的运变。不识空者不知生之本,不识空之动者不知时;不识时者不知医与易,不识时之变者不知机。《易》谓:“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也。”《灵枢经?九针十二原》开宗明义:“上守神,粗守形”;“上守机,粗守关”;“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洁净精微,易之教也。故孙思邈称:“不知易,不足以言大医!”大哉斯言!《素问?著至教论》黄帝即问雷公:“子知医之道乎?”雷公述其所知,黄帝谓之“杂学”。“惟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及人事”。医者生生之道,易亦生生之道,其道一也。故医者贵能配道,非是微学末技而已。时至今日,闻道日鲜,学技西畸,恰如徐大椿所言:“道之日丧,枉死者遍天下矣!”

    今有吴见非先生,出生中医世家,虽未曾学医,却能明于易道,旁通医理。若遇亲朋患病而急迫之时,均可遣方用药而救其水火。我即亲闻几事。有北京军区总医院一位主任患高血压几十年,用药两周,血压正常,不再波动。去年先生久咳,笑言自己得了肺病,几剂百合固金汤加瓜蒌即愈。先生同学之母在阜外医院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出院前病情反复危在旦夕,医生已经束手。先生曾劝不要手术,并说这是易事,手术反将杀人。危急之际,临时开出治风眩心虚之千金茯神汤,一剂回春。先生言:“这个病人的急性心梗不是通常那种动脉硬化瘀塞而成,不然应有高血压、肥胖等先兆,病人素来身体就好,只是个风风火火的人,这一定是风入于手厥阴心包经。”一剂下去,病人感觉一团凉气从后背转风府而去,即是印证。

    在第十七届国际易学大会时,中美易经学会吴恒昭会长曾力邀先生去发言,先生默然不应。但近年来,因深感西化日盛,医道将沉,乃著成《龙图论医》,以济时艰。此实中医之幸事,民族之幸事!

    论中最具建树者,乃六气合六子卦:厥阴风木为巽,少阴君火为离,少阳相火为震,太阴湿土为艮,阳明燥金为兑,太阳寒水为坎。乾以统阳,坤以载阴。乃审天地之虚实,而穷造化之奥妙。诚可谓:“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

    论中相火之辨堪为医易会通之显例。《内经》谓相火为蕃鲜,而《易经》谓震为蕃鲜。故相火在八卦为震。滋阴降火谓之屯,引火归元谓之随。

    论中六味地黄丸之述发人深省。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系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方。虚假广告谓“仲景地黄丸”,乃是以讹传讹。小儿纯阳之体,渐得阴配而成形,故不可补阳。土法天地,而生万物,重用熟地,以水土涵木而免其枯槁火炎之患。成人形气,大相径庭,药不应机,医患皆失。六味丸不能常服,久用必潜耗真阴。以泽泻为例,其卦兑,兑为泽,用于肾虚之坎,泽水困,久用必然困顿。《素问?至真要大论》谓:“气增而久,夭之由也。”药之乱用久用,已经司空见惯!终身服药,必亡于药!于是论中加以变通,不落六味八味之二边而道中庸,最是神来之笔。清热之说见于二火之时,温阳之论显于寒水之际。当今之时,水竭火浮,且因高粱厚味,纵欲贪逸,而每兼湿重。六味偏阴,八味偏阳。于是有加减肾气,变化而出。往往能调动生机,新启复命之气象。诚如王冰之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论中所示治道,尤为医者师范。“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以医国之道而医人,方为王道上工。医国之极在于和,医人亦在于和。中医不仅是治病之学,更是和人之道。中医的行医目标,在于促进生命过程的全面自主实现、自由发展与自行和谐;而不在于干扰、取代或破坏人们所能了解的部分生理功能!中医病机在于求因、求属、求势,而不在定位、定性、定量。审其病,识其机,先其因,归其属,任其势,调其虚实,和其阴阳,以平为期。

    治法亦有高下,既有神治、气治、形治之别。又有治神、治气、治形之异。药治为治之末,药治三境界,上为神用无方,法无定法;中为审病求机,随机变法;下为辨病求方,随证化裁。本书所论,治其已病,指点下工,术取上乘,理明法著,方正药简。医道中和,医术生化,医法圆通,一以贯之,万变不离其宗。《黄帝内经》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道德术理亘古常在,智思学技不断创新。因而,仲景每言“余皆仿此”。文中所述尽可举一反三。大匠示人以规矩,而不能教人以巧。告一而不知三者,不必复与之语焉!

    论中平肝调肾之法即其所示之一。平肝三步,泻肝火、疏肝气、补肝阴,进退有序;调肾三法,滋肾阴、益肾气、助肾阳,法度森严。利害相因,避趋有节;虚实相依,补泻合度。真有常山之蛇势。

    本书中所述之理法方药,我与见非先生曾经反复切磋印证。对现今所谓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等常见病进行调治,几乎均能使其摆脱化学药物之终身依赖,而直至痊愈。其间多次修正,竟至废寝忘食。悲悯之情,常隐心间;救苦之志,尽在不言。

    先生惊才风逸,壮志烟高,立愿弘医,用心良苦。刻刻关注病患之艰难,深深寄望中医之复兴,耿耿情怀,跃然纸上。界外大医,难能可贵;千秋道统,天下谁御?!作者不顾朋友劝阻,将多年心血集成之医论,及久经试验之良方公诸于世。书中一方一论都是万金不易的,必将造福群生。尝谓能助天下之人而不居其位,能治天下之病而不收其利,此即中华民族千古不易之大医心!

傅景华            
            
于丁亥仲春清明浅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10-2-11 13:52:25 | 只看该作者
龙图论病-前言


我集中了几位有志悬壶济世的朋友,共论涉及人群最广的五种病,抑郁症、高血压、乙肝、肾病、糖尿病,以期造福群生。若成功,很多相关的骗子或者独眼汉就会失去市场,我要担不少骂名。医道是最深的学问,非有才就可以矜济的。即使苏东坡犹受其弊。我不学医,至今屏蔽自己,却要做这个不自量力的事情,诸君不能无疑。至少也应该先去通达医学经典,再来为此。我却反其道而行之。所以者何?树立一个榜样而已。人有多大的愿力,就有多大的智慧。道通天下,触类可以旁通。若从中国文化、易经一路而去,必能通达复兴中医。此所以示来者。我所凭空借用者,前贤所得并西医之认识,用一条线穿起来而已,不无投机取巧、不劳而获之嫌,终非为学正道。当今时代,得少为足、自欺欺人者比比皆是,我亦不能免累,唯诸君察之。

(龙图论病文章皆转自西陆社区,作者吴见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10-2-11 13:54:37 | 只看该作者
文明的对话/吴见非
目录

经时论
一、论中医
二、论读书
三、论思想
四、论人心
五、论色情
六、论金钱
七、论鬼神
附录:致神经文
道德论
(《道德经》逐章演说)
大易论

一、《周易》启蒙
(一)易历三圣
(二)《周易》启蒙
附录:《周易》启蒙讲稿

二、《周易》与人事
(一)泰森与霍利菲尔德
(二)亢龙有悔
(三)走为上
(四)孙膑请师
(五)股市风波
(六)四渡赤水
附录:伊拉克战争《易经》解释

三、《周易》与科学
(一)元素周期表
(二)万有引力定律
(三)光的本性
(四)相对论质能公式
(五)生命基因
(六)制器尚象
附录一:《周易》与科学讲稿
附录二:从《皇极经世》看世界
附录三:徐氏阴阳大年生物进化论简介

四、《周易》与哲学
(一)大禹治水
(二)大易纲纪
(三)谈谈用易
(四)教育通论
附录一:儿童经典诵读工程意义简介
附录二: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般若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0-2-11 13:56:25 | 只看该作者
在“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的发言

前些天我在新浪网看到宋正海先生的发言,对宋老师很钦佩,我在心里说:“天地生人”终于发出一声呐喊了。我由衷地为之高兴。这是在英明的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重视传统文化、强调科技创新的东风之下,终于有了相应的春雷。

钱学森先生曾对这里[编者按:主要指80年代全国三次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会议]有个评价:“零金碎玉”,这是非常恰当的。我看到了徐钦琦先生的阴阳大年生物进化理论、李世辉先生的典型类比法、徐业林先生的无偏二极管等,你们代表了科学的发展方向,新的人类文明就将建立在古老文化和现代科学的结合上。对这几个成就我说说自己的感言。徐老师注意到生物的灭绝和接着的爆发事件发生在对应年代的冬末春初之际,就是易经所说的艮卦之时,“万物成终而又成始也”。李老师的典型类比法,是我国自古传承的形象类比思维的体现。黄帝早就说过:“智者察同、愚者察异”。徐老师的二极管凹坑能吸收环境热量,凹坑是坎卦之象,热是离卦之象,这就是一个坎离既济的现象,故而产生电流。还有上次的印尼海啸,“天地生人”在之前就已预测到会有这么一个事件发生,只是地点不知。“冬至雷,地必震”。总而言之,“天地生人”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在科学方面的延续,就剩这点薪火了。“智者师古,愚者察今”,这里的科学家代表着智慧。虽然这里也有偏执暗昧的人、歪理邪说的人,也受到包容,但是并不能在这里获得广泛的认同。从道德学风上来说,这里又是“君子和而不同”的典范。在这里的每位科学家都值得尊敬。至于那些龇牙咧嘴的跳梁小丑,没有必要放在心上,因为噪音不代表旋律。最后,我希望科学家们抱成团,致力于学科的交叉融合和集思广益,当更多的人觉醒过来以后,零金碎玉就会变成琳琅满目,我国的科学事业就会萌发勃勃生机。我相信这也是“天地生人”同仁的共同祈愿。

吴见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10-2-11 13:59:53 | 只看该作者
吴见非也是现在非常知名的国学大师
不过不愿意露头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10-2-11 18:09:31 | 只看该作者
《难经》说:“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知虚实,知寒热,知通塞,方为中医诊病之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4 21: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