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924|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命智慧----活出自己的阳光(吴甘霖)转自中华生命教育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6-11-18 16:5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各种智慧中,生命智慧是离人最近、最重要却最不为人重视的智慧之一。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如何去面对生死,其实是人生最大的挑战……

生命智慧——生命的根本、智慧的根本、成功的根本!

 

 

              生命智慧一、活着,千万别错过生命  

         

    生命对每个人而言,都只有短短的一程。在这世上,我们人人都只走一遭!

    只走一遭的人,你们真正想过生命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吗?真正探究过什么是一生中最该关心的事吗?

    有不少人,因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轻易地将万古难得的生命丢弃。

    更有不少人浑浑噩噩,一任生命放纵,到最后却发现一生如同白纸。

    还有不少人虽然意识到把握生命智慧的重要,但却一直在黑暗中摸索,想突破无法突破,想超越没法超越,最后遗憾地离开世界……

    虽然人人都拥有生命,但不同的人却可以拥有不同的生命品质:

    可以让生命变为一朵鲜花,也可让它成为一堆牛粪。

    可以让生命成为一点萤火,也可让它成为一颗星星。

    可以让生命成为一堆水洼,也可让它成为汪洋大海。

    生命为何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我想,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能否掌握生命的智慧。

    生命智慧——就是关于如何面对生和死的智慧。

    其实,每个人都和一棵树一样,最可怕的不是外在的风暴,而是内在生命力的枯萎。

    而生命智慧就是生命力的根本,是生命力旺盛、长久和建设性的保证!

    生命智慧——你一生中属于自己的阳光!

    这份阳光有别于其他,它不受外界限制,没有人可以夺走!

    别人也许可以给你道路,但谁也无法给你奔跑的双腿;别人也许可以给你天空,但谁也无法给你腾飞的翅膀!要对得起这份仅仅一次属于你的人生,你就必须拥有这份属于自己的阳光!

    只有你具有了这样的阳光,你的心灵与道路才被照亮!

    活着,千万别错过生命!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6-11-19 06:2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6-11-18 16:57:41 | 只看该作者
生命智慧二、把死亡当成生命导师

         

    大学毕业后不久的一天晚上,我独自一人在星空下行走。在漫无边际的思考中,不知怎么就想到了每个人都必有一死这一严肃问题。那一刻,我顿时感到自己快喘不过气来,我甚至还能猛然看到死神那近在咫尺的脸:带着狰狞的笑,它在不断地嘲弄我:“不管你如何努力,你别想躲开我!总有一天,你也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你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永远不再存在!”

    死亡问题给我带来的心灵痛苦,只能以“绝望的炼狱”来形容。但当我最终接受了这一残酷现实后,渐渐地,我的心灵有了一种积极转变,并导致了对命运的完全改写。

    以前,我是一个忧郁、悲观的人。之后,我变得爽朗乐观。因为一个简单的理念:既然乐观是过一生,悲观也过一生,为何不选择潇洒快乐过一生呢?

    以前,我很内向。后来,我乐于走向人群,成了一个喜欢人们,也受到人们喜欢的人。

    以前,我缺乏人生的紧迫感。后来,我对自己的生命有了更好更积极的规划,并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努力。

    以前,一点点成功或快乐就容易使我自满。后来,“人生很短,世界很大”成了我的座右铭,我总是不断地超越自己,当必须舍弃时就勇于舍弃。

    以前,我敏感而脆弱,一点小事就足以使我自怨自艾。后来,多次遇到人生逆境,我总能坚韧不拔,即使三次被打倒人生的“零点”,也能够重新再起。

    我深深感到:真正接受人必有一死的一刻,是我走向开悟的一刻。我认为:

    正是死亡赋予了生命的意义,使世界上的一切不凡都变为不凡。

    接触到生死问题,才是真正确定人生观的第一步——

    意识到人的局限,才可能获得局限中的“最大”;

    认识到每个人都会死,恰恰是一个人主动人生的开始!

    于是,自那以后,我就有了这样一种“倒过来”活的人生态度:

    年轻的时候,以一个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年老的时候,以青春来要求自己每一天的生活。

    正是由于早早正视了死亡,我的一生就有了发展的最大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6-11-18 16:58:08 | 只看该作者
生命智慧三、让价值之星把生命照亮

  

    我有一个舅公,在双目失明中度过了大半辈子。在他临死之前不久,我送他回家路过村口桥边时,他突然发出这样一声感慨:

   “活着真好,真舍不得死啊!”

    年幼的我,听到他发出这种感慨,心灵不由感到一种震撼。在事隔多年,当我写作《生命智慧》一书时,他的形象不由浮现在眼前。

    我不由想:这世界上有不少人,拥有比舅公更好的条件。但是,他们总是说:“活着没意思!”醉生梦死,有的甚至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的甚至走上自杀道路。

   为何一个残疾人在感慨生命的美好,而一些健康、富有的人,却在感慨生命的虚无呢?

   这里所涉及的,是生命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生命的价值问题。

   生命需要意义支撑,没有意义支撑的生命,就是无根的浮萍。

   但生命的意义,并不在外面存在整齐划一的客观标准,而在每个活着的人自己将其赋予。

   你可以将生命视为一堆垃圾、一块烂布、一张废纸,也可以把生命视为一束鲜花,一片阳光,一串响亮的欢笑。

   一切全在你的赋予!一切全在你的创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6-11-18 16:58:27 | 只看该作者
生命智慧四、承受生命中那份独特的忧伤

              

    活着是一件艰难的事情,难就难在没有一个人会一切都如意。

    因此,每个活在世界上的人,都要学会面对生活的挫折与痛苦。

    挫折与痛苦,对有的人来说来得早一点,对有的人来说来得晚一点;有的来得多一点,有的来得少一点,但都会有,谁都不会例外。

    稻盛和夫是日本的“经营之圣”。在他初中毕业之后,家里就没有条件再供他念书。但父亲还是把家中最后的三亩土地卖了出去,作为供养和夫上高中的资金。

    上了高中后的和夫,像其他同学一样,爱上了当时盛行的垒球。每天都要玩个尽兴才迟迟回家。但有一天,平日和善的母亲严肃地对他说:你的命和别人不一样,你没有资格像其他同学那样玩啊!”

    于是,每天一放学,他就帮助把家里作的纸袋子拿到外面去叫卖。但自尊心有时实在受不了。尤其是在路上碰到班上的女同学,更是窘迫万分,低着头,涨红着脸,恨无地洞可钻了。

    稻盛和夫多次有过打退堂鼓的想法,然而每当一想起自己上学的钱都是家里将最后一点财产卖掉而来,就对自己说:“和夫,你和别人不一样。你必须把你要尽的这一份责任担下去!”

    这种对“你和别人不一样”的认识,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决心,锻炼了他非凡的心力,最终他成为了日本当代最有名的企业家之一。

    华人首富李嘉诚说得好:“每个人都必须去承担生命中自己的那一份忧伤,否则就不会知道什么叫做成功,什么叫做幸福。”这句话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命运轨迹也各有特色。连忧伤与痛苦,也会独一无二!因此,当面对某种逆境或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抱怨“怎么我就这么倒霉!” 而要对自己说: “嗨,我已经开始承受这份属于我的痛苦了! 假如我完全能将这一份痛苦‘消化’,我就领到了成功的入场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6-11-18 16:58:44 | 只看该作者
生命智慧五、放弃生命是最大的愚蠢

            

  作为过来人,我要告诉因为挫折与痛苦而准备自杀的人一句话:

  当面临人生逆境时,无论如何也不要放弃生命!

  也许一切都可以放弃,但对生命的信念不能放弃

许多自杀过而又没有死成的人,在事后往往会非常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认为选择自杀,是何等愚蠢的举动!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不少著名的知识分子,如老舍、傅雷,都走上了自杀道路。著名翻译家萧乾,被斗争进了“牛棚”,深感屈辱,吞下安眠药自杀,被人救了回来。死而复生,面对关爱自己的妻子,他突然感到无穷的后悔,并下定决心:不管出现怎样的苦难,自己再也不去寻死!

  自从那次寻死之后,又过去了30年,他还顽强地活着,而且还有了艺术的“第二度青春”,包括将世界名著《尤利西斯》由英文翻译为中文。后来,他写了一篇《“死”的反思》的文章,对这一段经历作了很好的总结。

   假若你也有了一时想死的念头,你再看看萧乾这一段“死”后复活的30年经历,再看看他对生命如此深刻的认识,你是否还想去死呢?

  这是一个人的“生命底线”,是每个人最应该卫护的基本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6-11-18 16:59:06 | 只看该作者
生命智慧六、达者的生命智慧

         

    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双眼仿佛能穿透一切迷雾,双手能抓到问题的根本;在别人认为无法处理的阻力处,他们总能够巧妙地化解和躲过;永远乐观、旷达,生命于他们从来就不是负担,而是仿佛置身于天堂。当生命结束之时,他们绝无悲凄留恋之感。

    这与其说他们是一种十分健康的生命状态,毋宁说是一种生命的境界。

    这种人,我们姑且将他们称为“达者”。达者东西方都有,但是从概念上而言,西方却无这样的概念,而在东方,这样的人却是智者的楷模。

    那么,达者的概念包含什么内容呢?从最完整的意义上来讲,应该包括如下三方面:

    (一)对生命大道的通达

    通达是对生命根本大道的相通。他们知道生命的珍贵,也懂得生命的局限,因此在生活中,时刻把握根本,不至于被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束缚住,更不会破坏自己生命的根本。

    (二)“零阻力”的旷达

    生活在海阔天空的世界里,总有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气魄,不管生活中和心灵中有什么阻力,都能够巧妙地化解,所以经常处于“零阻力”的境界。

    (三)内在潜能的达成

    由于他们能够积极而谨慎地让自己的内在长处与外在的优势实现最理想的结合,所以,其内在的潜能,就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概括起来说:达者就是一边进取,一边去粘解缚,从而得到人生的整体丰盈,获得潜能最大实现的人。在达者身上,他能够实现如下的整合:1,自利利他。2,智德圆融。3,觉行圆满。4,进取与自由的统一。即是西方的进取与东方的解脱能够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6-11-18 16:59:27 | 只看该作者
生命智慧七、拥抱生命的全然

         

    生命是全然的,要拥抱全然,就得拥抱平常,因为大多数生活都平常。

因为对任何终于有一天会结束的生命而言,你活着的每一刻,其实都是庄严、神圣的,值得格外尊重、珍惜,不存在哪一刻可以敷衍处理的问题。

    仰山禅师夏日行脚回来,其师沩山问:“这个夏天你都干了些什么?”

仰山回答说:“我在南山开了一片地,种了一些豆子,现在长势很好。”

    沩山称赞道:“那你这个夏天没有白过。”

    仰山接着又问沩山:“老师,您这个夏天是怎么过的?”回答:“白天吃饭,晚上睡觉。”

    于是,仰山也由衷赞道:“老师,那你的那个夏天也没有白过。”

    讲究“平常心是道”,就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品味、欣赏生活。

    这种“平常”,如果用一种“当生活的有心人”的方式看待,就会发现它的不平常。

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未必只是在南山开地、种豆这种“事业”是成功,即使是吃饭、睡觉这种“小事”,也体现了人生的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06-11-18 19:02:07 | 只看该作者
活出自己的阳光(序言)

吴甘霖

  这是一本提前产生的书。为何提前?与一座大桥有关,与一位我未曾谋面的少女有关。当然,更与我本人的生命密切相关。

  2002年夏天,我在一所高校进行了国内第一场大型生命教育讲座:“生命智慧——如何珍惜及开发仅有一次的生命”,所受欢迎的程度,大大出乎意料。第二天,新华社、中新社、文汇报、新浪网等著名媒体纷纷报道此事。

  没想到:就在当晚,一位远方的教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告诉我一个惊人的消息——
  在他所在的城市,某中学一位14岁的女生,成绩颇好,长得漂亮,但个性较强,又很内向。有一次上劳动课,没有扫好地,老师罚她重扫。可能老师说的话重了一点,她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她涨红了脸,说:“会扫出一条人命来的!”怎么会扫出一条人命来呀?谁都认为她不过是说说气话,没想到几天后她真的跳到大江里自杀了。

  人们更没有想到的是,她留下一封长达10多页的遗书,点点滴滴都是对生活的不满与抱怨。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她的痛苦都是真实的,但是有不少地方还是让许多人难以理解。比如她耿耿于怀这样一件事:由于她家比较贫困,老师关心她,决定给她提供一定的困难补助。由于怕别的同学不理解,老师就在班上说明了她家的困难情况。老师本意是好,但没料到她却认为,老师泄露了她的隐私,十恶不赦。所以,她说,从这一天起她就对老师十分的痛恨,而且第一次动了不想活下去的念头。

  谁能想得到竟然因为这样的原因,一个花季少女就如此轻易放弃了生命!
  那位老师还告诉我,这位学生是从该市一座著名的大桥上跳下去的。

  我的思绪一下飞到 18年前。那时,在那座大桥上也曾有一位青年,因为刚刚走入社会迷茫而痛苦不堪,准备跳江自杀。

  那位迷茫的青年就是我。当时大学刚刚毕业,社会的阴暗、个人的怀才不遇、失恋等等,使自己觉得活着是一种巨大的负担,不如一死了之。

  不幸中的万幸,就在抓着栏杆即将撒手的一刹那,我战胜了一死了之的冲动。
  从死神手中把自己救回来,已经过了 18年。这18年来,尽管遭遇到许多困难与曲折,但我却真正体会到生命的辉煌与灿烂。这时,我这才真正意识到假如我那么轻易放弃了生命,将是何等愚蠢!

  在做完生命教育讲座不久,我又独自来到那座城市。深夜 2 点钟,我又踏上了那座大桥。
  桥上除我之外,没有一个行人,只有惨白的灯光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
  我走到当初我几乎跳下去的地方,握住冰凉的栏杆,似乎再次握住那一晚的生死。

  迷惘的青春岁月又再次涌上心头。但此时,我带着一种战胜困惑和痛苦的自信,对自己说:“是的,我回来了。我没有死,生活证实了我的正确选择!”
  四周一片寂静,青白的月光洒在江面,我的心情却又变得越来越沉重。我在寻找那个消逝的生命,一眶泪水悄然而出。
  我悄然地问——亲爱的小妹妹,你在何处?
  青春是人生的雨季,谁都会遭遇忧伤和痛苦。可是你想过没有:天空的风雨再大,也定有太阳东升的一刻。为何你不能再坚持一下啊?
  假如我能见到你,我真想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生命是每个活着的人最重要的珍宝。我们可以放弃一切,但是绝不能放弃对生命的信念!
  我真想告诉你:真正害一个人的并非人生的曲折,而是不明白生命的意义。
  我还想对着你年轻的面容和双眼说:别着急,你的生活还没有真正开始!
  我更想拉着你的小手,带你去享受丰盈而灿烂的生命啊!
  然而,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了。随着你在大桥上那轻轻的一跃,你的一生从此在世界上永远消失了。
  黑夜茫茫,我将目光投向广袤的天宇:
  人类偶然地出现在宇宙中。
  我很偶然地出现在宇宙中。
  就在这星空下,有多少人走过,有多少人消失,还会有多少人产生?
  可是,不管在过去还是在未来,生命对每个活着的人而言,都只有短短的一程。在这世上,我们人人都是只能走一遭啊!
  只走一遭的人,你们真正想过生命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吗?真正探究过什么是一生中最该关心的事吗?
  有不少人因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就像这位可怜的小姑娘一样,轻易地将万古难得的生命丢弃。
  更有不少人浑浑噩噩,一任生命放纵,到最后却发现一生如同白纸。
  还有不少人虽然意识到把握智慧生命的重要,但却一直在黑暗中摸索,想突破无法突破,想超越没法超越,最后遗憾地离开世界……
  他们错失了什么?是什么导致他们白活一生?
  佛祖言:“世人共争不急之事”,真正的急是什么呢?就是生死!
  可是不知为何,许许多多人虽然拥有生命,对许多不重要的东西看得很紧,对最应该关注的生死问题却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和心力探究!
  由于人们总是争一些“不急”的事情,对于真正“急”的事情却视而不见。一幕又一幕的生命悲剧总在重演。
  虽然人人都拥有生命,但不同的人却可以拥有不同的生命品质:
  可以让生命变为一朵鲜花,也可让它成为一堆牛粪。
  可以让生命成为一点萤火,也可让它成为一颗星星。
  可以让生命成为一堆水洼,也可让它成为汪洋大海。
  生命为何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我想,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能否掌握生命的智慧。
  生命智慧——就是关于如何面对生和死的智慧。
  其实,每个人都和一棵树一样,最可怕的不是外在的风暴,而是内在生命力的枯萎。
  而生命智慧就是生命力的根本,是生命力旺盛、长久和建设性的保证!
  生命智慧——你一生中属于自己的阳光!
  别人也许可以给你道路,但谁也无法给你奔跑的双腿;别人也许可以给你天空,但谁也无法给你腾飞的翅膀!要对得起这份仅仅一次属于你的人生,你就必须拥有这份属于自己的阳光!
  这份阳光有别于其他,它不受外界限制,没有人可以夺走!
  拥有了这样的阳光,你的心灵与道路才被照亮!
  毫无疑问,生命智慧是每个人最应该拥有的智慧。如果每个人关心它、探究它、掌握它,不仅自己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世界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美丽。
  于是,我决定写这部关于生命智慧的书稿。以 40岁的年龄来总结生命的智慧,似乎过早。但是,那位跳江自杀的女孩,已再一次敲响泣血的警钟:此时此刻,这世界上还有多少人因为缺乏生命智慧,正不断酿造着各种悲剧。从困惑和痛苦的人那里,我已经听到一种呼唤——我们的时代对生命教育的紧迫呼唤。因此,我决心提前将这书写出来。
  我的阅历和能力必然制约此书的水平,但是,我觉得经自己用苦难和抗争换来的点滴感悟,毕竟是最真实的体验。更何况,古往今来,许多杰出和伟大的人,他们在这星空下留下了辉煌的足迹,他们是我们最好的楷模。通过追寻他们的生命轨迹,来探究生命最重要的智慧,想必能给活着的人以更多启迪。
  在结合个人体验与前人智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我得出这样的结论——
  当一个人拥有了生命,首先就应该被生命智慧武装!
  没有智慧武装的生命,即使活得再久,也是行尸走肉。
  一旦被生命智慧武装,你就拥有了最好的导师、守护神和最忠实的伴侣。
  活着,千万别错过生命!
  活着,就应活出自己的阳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06-11-18 19:03:23 | 只看该作者
生命教育的世纪号角

世界青年成功学会会长 西蒙·王( SIMON WANG)

  一个重点大学的大学生,毕业后由于对社会、生活的多重困惑,几乎走上自杀道路。后来不停地探索有关生命的智慧,不仅自己生活得很好,而且以自己的智慧照亮了更多的人。之后,他又不满足,于是将自己对生的感悟与思考,变成文字,写成一本奉献给所有活着的人的著作,这就是有关《自己的阳光——生命智慧》来历的故事。

  这个故事让我很感动。首先,作者对智慧的探究,不像某些学者那样,仅仅是做学问,而是把它看成对人生死攸关的大事,用心灵来感受、来探究。与此同时,作者首先不是为了指导别人而探究,而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探究。这一来,当他的经验在启示他人时,便显得格外真实与深刻。

  佛教有句名言:“感伤之情,慈悲之怀”。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对他人以真诚的关怀,你自己就必须有“痛”过的体验,这就是“感伤之情”。与此同时,“痛”过并不能保证你对别人予以关爱和怜悯。在你“痛”过之后,还想到让别人更多快乐、更少痛苦,这就是“慈悲之怀”。《自己的阳光——生命智慧》就是一本将“感伤之情,慈悲之怀”结合起来的著作。在这里,你能够感受到一个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超越的人所经受的风雨和艰辛;你更能从他悟出的这些道理和总结出的这些智慧中,感受到他对读者——每一个活着的人,深切的关怀与祝福。

  在具体的写作上,这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一、从“用智慧统率知识”的新角度,敲响生命教育的警钟。
  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就是生命。一方面,应珍惜每个人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要珍惜别人的生命。这应该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法则来遵守。然而遗憾的是,现代人越来越对此淡漠。自杀的现象不断发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甚至已经成为第一死因。戕害和剥夺他人生命的事,在 20世纪已经达到极致。两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已经是人类有史以来人类因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漠视生命价值,肆无忌惮地践踏和剥夺生命,已经成为我们的“时代恶症”!

  在此书中,作者不仅从上述方面讲述了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更从一个别开生面的角度,剖析了生命教育之所以弱化的重要原因——过于膜拜“知识就是力量”。这个数百年前由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提出的理念,推动了社会进步,可在当代,人们却是越来越对知识片面膜拜,因此带来了许多心灵和社会问题。那么多的知识分子自杀,就说明知识未必“就是”力量;用科学开发的先端武器,造成人类那么多的生命灾难,就说明光重视力量是不够的——知识有可能成为一种破坏性力量!世界亟待进行生命教育,就应该像吴甘霖先生弘扬的那样——用智慧统率知识!

  二、 价值的全面性
  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无疑是幸福。此书对此全面阐述:人生在世界是为了创造幸福——首先是为自己创造幸福,再是为人创造幸福。这样就将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人统一起来。书中再三指出:要打造的生命品质,不是追求个人某方面的突破,而是人格的全面发展;不是追求局部的成功,而是追求生命的整体丰盈;不是只追求单个自我的唯心幸福,而是将这份幸福和成功,也体现在对社会的价值上来。这样所弘扬的生命价值,就有了全面性。不像西方有些生命哲学家,只及一点不及其余,走向片面。

  三、 有效的操作性
  智慧不是空洞的号召,除非他对人真正有用,才能够称得上智慧。这本书就具备这种特点。不仅每一章、每一节都有许多如何应对生活挑战的智慧理念和技巧,而且,还特别重视程序的渐进性。它按从低到高的次序步步推进。在第一个阶段,主要探究作为个体的人,怎样实现自立。然后是让人学会“自利利他”。最后是向生命的最高境界——“伟人”进军。作者反对将所有人都以“圣贤”的标准来要求。与此同时,又从“第三次出生”的角度,对伟人之路进行了十分智慧的总结。总之,不管你属于哪一层次的人,都能够在这本书中获得智慧,从而不断超越、不断前行。

  四、突破的自主性。
  书名《自己的阳光——生命智慧》,就是要让每个人发掘自己内在的光明与力量,去迎接生命的各种挑战。
  发掘和培养自己内在的阳光,的确是每个人尤其是青少年所面临的最重要的命题。日本著名思想家池田大作先生在“轻生的一代”一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获得了长寿,但遗憾的是,对现代人来说,最重要的生命力却没有多大增长。自杀人数超过交通死亡者的一倍。在当代,与“生”的力量相比,削弱“生”的力量,正几倍、几十倍地成长。”为何生命力弱化? 关键就在心智弱化,无法迎接生活与社会中的各种挑战。
  青年是未来的创造者,不仅应该把握和创造自己的幸福,而且应该主动担当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因此,通过提升生命智慧,打造 属于自己的生命阳光,在照亮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也能照亮外在的世界,尤其重要。
  这是中国第一本系统生命教育读本。 在生命教育方面,这本书并不是全世界唯一的书,当然也不是最早的一本。但是从探究问题的系统性、深刻性和高屋建瓴性来说,它却超越了同类书,甚至可以说这是生命教育的“世纪号角”。

  谨此向全球青年推荐此书。在改善自己和世界方面,这的确是一本可让当代青年深深获益的好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06-11-18 19:06:38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篇 生命大道的探寻

你只拥有一次生命

  七月的黄昏,北京某大酒店的餐厅里,一帮毕业多年的老同学正在聚会,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他们每次聚会都十分愉快。尤其一位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博士,向来开朗活泼。然而这一天,他却反常地沉默。一位女同学发觉了他这是怎么回事。他沉吟了片刻,最后一个字接一个字地回答:“我在思考死亡问题。”

  他严肃地说——
  “昨天晚上,我梦见自己死掉了,痛不欲生。一醒来,尽管知道这仅仅是一个梦,但是我再也睡不着,因为在黑暗中,我已经真真切切感觉到:我必定会死!

  “应该说,我以前也多次见过死亡。但是这次想到的不是别人死,而是过了一定的日子,我将真正不再存在这个世界上!想到这一点,我真的不能像以往那样无忧无虑了!”

  我就是这帮同学中的一员。正好,我那时刚刚在国内作了第一场关于生命智慧的大型讲座,不少媒体纷纷做了有关报道。手边正好有一份报纸,以一整版选登我的演讲稿。在演讲中,我讲了一个发生在我故乡的故事:

  某天黄昏,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农民,像以往一样来到了山坡上锄草。在一片暮霭中,老人突然有所感悟。一个平时总躲避的念头──“死亡”,比什么时候都更清晰地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吓坏了,匆匆忙忙跑回家,一到家就躺在床上干嚎起来:“不能死的呀,人死了就没有了的呀!”就这样叫了十天。十天后,身心憔瘁的他,很快让死神带走了。

  我将这个故事再次讲给大家听。一讲完,我明显地感到,那句“人死了就没有了的”的话,仿佛穿过漫长时空,在大家心灵中引起了巨大共鸣。

  毫无疑问,意识到自己也必有一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最震撼人心的一刻。许多名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在他的《我的忏悔》中,就提到过这一念头曾长久折磨他。美国大作家海明威,他一生参加过多少次战斗。然而,到老年时,他却是平生真正严肃地正视死亡。一位作家在给其写的传记中,甚至这样描述:“他怕死怕得只想自杀!”

  由此可见,不管一个人何等有学问,何等能干,何等勇敢,但当他不得不面对死亡这一问题时,他所受的震撼,一定会是一生中最大的心灵震撼。

  于是,我们应该掌握这样一些生命智慧理念:

  一、意识到每个人都不可能活两次——生命智慧的起点!
   生命不可重复,而且转瞬即逝。每个人都不可能拥有两次生命,失去了就永不再来!认识到 这种关于生命的基本定义,生命智慧和生命教育才有了起点。

  二. 盲目地死与盲目地活 ,注定都是奴隶
   在没有真正正视“生命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以前,每个人都程度不同地被一个叫做“盲目”的恶魔主宰着。于是,就产生了两种奴隶: 一 :盲目地死: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轻易放弃生命。二,盲目地活:浑浑噩噩,无异于行尸走肉,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才会幡然痛悔。学会正视死亡,就是学会不当奴隶!

  三。掌握生死智慧,才能在根本上把握成功
  追求成功,已经成为了人们最热衷的事情。但许多人没有想到:一些杰出的人之所以取得最大成功,恰恰是因为在根本上以生命智慧武装自己。如比尔·盖茨的生命理念是:“人生就是一场正在焚烧的大火,一个人能够做到,也必须去做的,就是尽自己的全部力量从这场火灾中抢救出点什么来。”正因为有这种超乎寻常的生命智慧,当他考上了美国最著名的哈佛大学便果断休学创业,成为 信息时代最成功的创业典范,并几次蝉联世界首富。
  所以,生命智慧不仅是生命的根本、智慧的根本,而且还是成功的根本!

  四.把死亡当成生命导师
  不要害怕正视死亡,应该学会把它当成生命的导师。 近些年来,我在国内外多次做演讲并接受记者采访。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哪件事对你人生影响最大?”我总是说:大学毕业的第二年,正视人终有一死,对我影响最大。虽然那种正视是震撼心灵和痛不欲上的,但拿正是使我走向开悟的一刻。

  以前,我是一个忧郁、悲观的人。之后,我变得爽朗乐观。因为:既然乐观是过一生,悲观也过一生,为何不选择潇洒快乐过一生呢?
  以前,我很内向,甚至曾经一个星期不与人说一句话。后来,我不仅不怕与人交往,而且主动走向人群中,终于成了一个喜欢人们,也受到人们喜欢的人。
  以前,我缺乏人生的紧迫感。后来,我对自己的生命有了更好更积极的规划,并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努力。

  以前,一点点成功或快乐就容易使我自满。后来,“人生很短,世界很大”成了我的座右铭,我总是不断地超越自己,当必须舍弃时就勇于舍弃。
  以前,我敏感而脆弱,一点小事就足以使我自怨自艾。后来,多次遇到人生逆境,我总能坚韧不拔,即使被打倒人生的“零点”,也能够重新再起。

  曾经我绝望得差点走上绝路,后来,我不仅活下来,活得好,而且用多种方式,想法让更多的人“活得更好”。

  我认为:接触到生死问题,才是真正确定人生观的第一步——
  意识到人的局限,才可能获得局限中的“最大”。认识到每个人都会死,恰恰是一个人自主人生的开始—— 我们才能 摆脱盲目,积极地筹划一生,学会当自己和生活的主宰。

  五.正视死,恰恰为了更好地活
  死亡使世界的一切平凡,都显得不凡 !
  由于死亡将每个人的生命从头到尾都做了限定,所以正是它 赋予了生命的意义。因此,我们每个人都 应更多地考虑过好此生的问题。要 明确创造幸福,这是此生的根本责任必须明确:你不是为了事业或者其它什么到这个世界上来的。首先,你是为了得到幸福和创造幸福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至于事业或其它什么,是否能够成为幸福的一部分,那是下一个层次的问题。

  事业只能决定自己在生命价值中的比例,绝对决定不了生命价值的根本。
  爱情、生活及其他的一切,也同样如此。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6-11-18 19:1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06-11-18 19:12:42 | 只看该作者
生命教育的五大支柱

  2002年 1 月开始,我在全国各地进行“用智慧统率知识”的系列讲座,包括“大学毕业生成功智慧”、“建设性思维与领导智慧”、“商业大师的始终智慧”、“二十一世纪创新智慧”等等。

  到 5 月份,我下决心开始大力做关于生命教育的讲座。促使我这样做的原因,是看到一段时期内,关于自杀的新闻越来越多。在一家著名的网站上,每天都有自杀的消息。

  而其中,来自高校学生的自杀,又使我十分震惊。我非常认真地研究了是哪些原因导致学生自杀。发现主要是来自四大压力:情感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而有一个现象,尤其让人深思:有三个自杀的大学生,分别属于不同的大学,但是,竟然都是生命学院的学生。他们或因为恋爱失败、或因为与同学闹矛盾,或因为考试问题,分别走上绝路。其中的一项自杀事件,被一家著名媒体以较大篇幅报道了,引起社会上对于当今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对于生命重视的广泛讨论。

  这就特别让人深思了:这些学生,学的是生命问题,可他学的只是生命的科学,却没学生命的智慧!

  连生命学院的学生都自杀了,对生命智慧的教育,更不应该重视吗?

  事实上,上述事例绝非只存在于中国的知识界,在外国也有类似的例子。
  我们不妨看看学者傅伟勋在其所著的《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中,记录的一段亲身经历:傅伟勋到美国一所大学的哲学系教书。在同事中,他与一位叫赛达的年轻教授十分要好。赛达是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英才,已出一本精彩的伦理学著作。后来,傅伟勋移居费城。赛达每年暑假必带妻女来访一次,探讨共同关心的伦理学问题。

  但突然有一天,傅伟勋惊悉赛达清晨吊死自家门前树下。原因是赛达的家庭生活虽然美满,学术研究成果出色,但是,数年来在事业上逼自己太紧,攻治学问的标准过高而影响精神状态,终以自杀了结短暂的一生。

  这个故事同样引人深思:悲剧故事的主人翁不是一般的人,而是研究哲学的高级知识分子。一个成功的哲学研究者,是能为人指引生活道路。在面对各种问题时,他们应该比别人更睿智,更有力量。可是,这位知识渊博,也有研究能力的教授,在并没有遭遇外在悲惨遭遇的情况下,却选择了放弃生命——这种比一般人都不如的懦夫行为!
  这又是一个学哲学却不懂智慧的例子。

  为什么这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却容易走上人生的绝路呢?
  为什么这些知识分子最应提供智慧,他们却做出最不智的举动呢?

  这说明:现代的教育存在一个巨大盲区:每个人最需要的生命教育,一直被严重忽视!

  当我们拥有生命,怎能不首先拥有关于生命的智慧?但生命智慧的获得,在相当程度上来自于生命教育。

  要搞好生命教育,必须把握好下述的“生命教育五大支柱”。

  于是,我们应该掌握这样一些生命智慧理念:

  珍惜生命:人死不可复生
  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一切的基础;放弃生命,就放弃存在的基础!所以,生命道德律的第一条,就是善待生命。不仅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要珍惜被人的生命。世界上最大的罪过,就是将别人的生命无辜剥夺。

  我们必须让珍惜生命成为全社会的基本伦理!

  自我做主:没有谁能代替你来活

  你饿了,你爸爸妈妈吃得再饱,能够帮助你解饿吗?你困了,你兄弟姐妹连睡三天,能帮你解困吗?你病了,最亲的人再爱你,能替代你感受病痛的煎熬吗?你将死去,你的爱人能以他的死来代替你而长生不老吗?…… 当我们在吃喝拉撒这样的事上,都没有谁能来代替你,你怎么能够要求在一些更重要的方面,依靠别人呢?谁也不可能代替你自己活!因此,你必须尽好人生的本分,不要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让别人去承担。

  活在当下:假如明天不再来临
  我们所拥有的只是今日、当下。来了,从此就不再来,所以应该及时把握。
  珍视此刻,踏踏实实的过好今天、当下,这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境界。
  据介绍,有些著名的禅宗大师,在晚上就寝时,会把杯子倒空,杯口朝下。因为他们不确定隔天是否会醒过来,是否还用得着杯子。
  人生就由一个个独立的“当下”组成。我们谁都无法将“现在”抽离出来而只空谈明天。其实,当我们一再的错过当下,我们实际上是在错过生命啊。

  全面拓展:你就是你与世界

  我常常困惑于一个问题:
  人们告诉我要做一个好人。但是,好人往往吃亏;
  人们告诉我要去爱人。但是,我发现有些人在爱人时,既把自己刺伤又刺伤别人;
  人们告诉我应该追求事业。但是,我发现一些人,事业成功了,却也只剩下事业了。
  人们告诉我要有聪明。但是我发现不少人聪明反被聪明误。
  难道不该做个好人、不该爱人、不该追求事业、不该聪明吗?
  不,这些都没有错,错只错在一些人只注重一个方面,而忽略了整体的提升。
  生命应该全面拓展,生命的价值,应该是全面的、整体性的丰盈,不应该只停留在某一方面。
  假如你只把握生活的某一方面,轻一点来说会错过其他方面,重一点来说最终有可能错过生活全部。

  极限开发:创造自己都难以相信的奇迹
  生命智慧,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开发生命潜能的智慧。
  每个人都拥有超过自己想象的潜能,假如不自行开发,就无人代替你开发。不仅如此,许多著名的成功人物,在没有成功之前,都受到了外界的多重否定。假如当事人不去开发,自己的潜能可能为他人扼杀能创造出最大价值的人,往往是能够勇攀最高峰的人。应该勇敢向生命的顶峰冲刺!能勇于极限开发自己的生命潜能的人,甚至能创造自己都难以相信的生命奇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06-11-18 19:16:09 | 只看该作者
当独一无二的“生命主人”

  当不得不独自面对着这个不认识一个人的大城市时,我突然有了一种孤立无依的恐惧。父亲坐当晚火车回去,留给我一个毅然决然的背影。

  那年我16岁,刚刚考取大学。可是,在武汉火车站,我一下成了一个举目无亲的人。

  家乡在湖南很偏僻的山村,本来就是一个山区县,而我的家乡,又是县里最偏僻和穷困的地方。

  在上大学之前,我没有坐过公共汽车,甚至连40里外的小镇都没有去过。父亲送我上大学。坐着长途汽车,经过小镇和县城,然后又改乘火车,终于到了九省通衢的武汉。下面就只差把我送到大学了。但出乎意料,父亲对我说:“我就送你到这里了。你自己去学校吧!”

  我大吃一惊,十分不解。一看我这模样,父亲微微一笑,说:“下面的路就该你自己走了。我13岁就开始走自己的路,莫非你16岁还不敢走自己的路吗?”

  父亲的话,对我有如当头棒喝。这一刻,父亲艰苦的人生,便立即浮现在我的眼前:父亲是那种真正的“苦命儿”。九岁时双亲见背, 13岁时最后一个亲人——父亲的爷爷,也就是我们的曾祖父,在经历贫病交加的最后岁月后,也撒手丢下他而去。父亲从此成了孤儿!当时有老辈人见此摇头叹息,预言道:“这个孩子不讨饭,世界上就没有了讨饭种。”

  父亲忍受着独自面对人生的孤独与痛苦。不仅要坚强地活下来,而且还做了一件当时令许多人想不通的事——读书。当时他已经很大了,只好从三年级开始读。因为许多东西以前没有学过,所以非常吃力。但更艰苦的是,经常难以糊口。每天中午放学回来,父亲总忍不住把锅盖打开,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吃没有。有时明明知道没有,父亲还是忍不住打开看看。这时候,父亲常常拿一根钓鱼竿到门前的小河去钓一回鱼。碰到运气好,钓上一两条小鱼,快快地煎了充饥。如果钓不到鱼,也照样钓竿一放,不耽误上学。

  父亲不仅是要上学,而且还坚决学好。第一个学年,他得了个优。第二个学年,他又主动跳级。困难更大了,但他又得了一个优。由于家贫,两个学年之后,父亲实在再也没有条件去读书了。他就以学到的这点不多的知识武装自己,更以无比的坚强开拓自己的人生。他所住的房屋被人拆掉,弄得无处安身;妈妈刚嫁给他不久,就由于受人冤屈而差点自杀,这仅仅是当时所遭遇的众多不公平事中的两件而已。

  在这种时候,父亲总是以无比的忍耐和坚韧迎接挑战,走过一段段艰苦路程,终于把我们养大,而且以自己的威信赢得了周围人越来越大的尊敬。

  父亲终于没有送我到学校。武昌火车站那父子分别的一幕,极为短暂,也没有观众,却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年仪式。

  此后,我总是以一种凡事力争独立、彻底为自己命运做主的姿态,不断开拓命运。大学毕业时,我便成为新时期最早为自己找单位的大学毕业生之一;在工作中,我总是更多地根据自己的决断行事,因而往往较快能脱颖而出;当从人生高峰跌回低谷,不少人认为“完”了时,我又能重新站起……

  父亲以他的背影,给我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课——
  自己的路自己独立地走,即使最亲近的也不要依靠!
  要在这各世界上占自己的一席之地,那就必须当独一无二的“生命主人”!
  于是,我们应该掌握这样一些生命智慧理念:

  一.心灵断乳:独立才能自主
  中国有句成语:独立自主。我对此的理解是:不独立就不能自主!——独立是自主的前提!

  二.假如成不了生命的主人,你就会成为世界的奴隶
  人在世界上生活,经常受两方面的强烈影响:一是压力,二是诱惑。面对这两方面的影响时,假如不做主,就有可能陷入各种陷阱中而不能自拔。 假如你放弃这份当主人的权力与责任,世界就会将你变为它的奴隶。

  三. 没有一匹马,能带你飞出你自己
  许多人在下意识里都希望有那么一匹马,它可以驮着他离开他自己。
  但是世上永不会有那匹可以背着你离开你自己的马。你可以飞到天边去,却飞不出那层薄薄的皮肤。你还是你,环境还是环境,他人还是他人。成功者固然可以向你昭示他们如何成功,却无法代替你追求成功。
  因此,请你抱着对自己责无旁贷的态度,把自己的发展与幸福全然承担起来吧!这样你才有可能找到自己,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

  四.别苛求外界,要先求自己
  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形成了对自己的最大障碍。苛求外界无济于事,唯有先寻求自身的改变,才能有外在境遇之改变。因为:成功是一扇从内到外打开的门!

  五.承受命运中那份独特的忧伤
  华人首富李嘉诚说得好:“每个人都必须去承担生命中自己的那一份忧伤,否则就不会知道什么叫做成功,什么叫做幸福。”这句话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1,每个人,都会有生活的挫折与痛苦。2 , 每个人 独一无二。连忧伤与痛苦,也会独一无二! 因此,当面对某种逆境或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抱怨“怎么我就这么倒霉!”
  而要想到自己可能正在拿那份成功和幸福的入场券!

  六.成为“自己的自我”
  一个人最可怕的事是当自己行将告别人生时,突然惊觉:天哪,我怎么一直只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我们谁也成不了贝多芬、拿破仑、爱因斯坦,但是你完全可以成为你自己。谁能肯定地说:你将来必定不能比贝多芬、爱因斯坦、拿破仑更强呢?
  历史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倘若力争成为真正的“自己”还不能超过前人,也就不会产生贝多芬、拿破仑、爱因斯坦了。

  七.走自己的路,勇于说“不”
  人要走自己的路,就必然面临层层阻力。面对错误,要勇于说“不”,绝不妥协与屈服。这是自主的基本功,应该贯穿于一个人生命的始终!

  八.选择:自主的灵魂
  人的自主性,总是通过选择体现出来。选择是自主的灵魂。要学会选择,关键在两点:1,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而且往往是一种最坏的选择——选择任人宰割和欺凌、任机会丧失、任事情恶化……2,在两难处境中,往往存在最大机会。

  九.勇搭自己的生命舞台,让条件为信念让路
  生命缺乏舞台的时候,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寻找舞台,在新的舞台找到最合适自己的位置;二是自搭生命的舞台(创业)。杰出的人往往选择后者。
  在给自己搭生命舞台时,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总认为条件还不成熟,乃至错失良机。
  其实,“所谓勇气,并不是你面前有一个花园,而是只有一片荒野,但你还是勇敢地往前走。”谋大事的人,谁在开始的时候,能够清晰地看到未来呢?谁能说你开始创业的时候,能够一切条件具备呢?只要那是一项应该立即着手做的事业,“条件”就必须为信念让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06-11-18 19:21:40 | 只看该作者
生命的“用心之道”

  如果不是看到黄昏的那一幕,我还不知要多久才能从恶劣的情绪中走出来。

  那时,我在一家国际机构担任副总裁,当时从事的工作特别讲究速度。连续遇到了几件不顺利的事,自己又急着想将其解决,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本来已经炼得基本没有脾气的我,似乎又开始暴躁起来。

  黄昏时,经过港澳中心门口的十字路口,看见一对父子正在过马路。父亲是一个脚有残疾的人,拄着一根拐杖;而孩子,大约也就10来岁吧,紧紧地搀着父亲的胳膊,一只被捏得扁扁的矿泉水瓶在手中晃荡。

  各种车辆川流不息,下班的人群像潮水般从他们身边经过。看得出来,两人都很紧张。

  父亲机警地东张西望着。隔了那么远,我明显地感觉到,他要承担的并不只有自己的生命,他更要为自己的孩子负责。他的爱、他的责任,都在这紧张、焦灼的神情中体现出来。

  而孩子,尽管还那么小,但是却体现出了一种男子汉的气度。他尽力地搀着父亲的胳膊。那神情并不是害怕,而是有些庄重。

  时间仿佛一下变得十分漫长。不知过了多久,他们终于过了马路,两人都如释重负,相互对视一笑。那一瞬间,仿佛如两颗灿烂的星星照亮了夜空。

  我忘情地看着这对父子,突然感到无限的羞愧:我,一个国际机构的副总裁,拿着比常人高出许多的薪水,但,一点点工作中的挫折就让我如此消沉。

  而这对父子,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他们默默地承担着这些压力,并以相互搀扶的手臂和灿烂的笑容,勇敢地迎接挑战。

  其实,我也是一个乐观坚强的人啊。我也曾经被打到人生的零点,但依然是勇敢地笑对人生,并由此得到许多朋友的赞赏和敬佩。但为何如今当我身份大大提高,待遇大大提高的时候,却被这些困惑给困住了心灵呢?

  是什么导致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与我的生命悄悄分离了呢?

  感谢黄昏中的一幕,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警告。让我在即将迷惘的时候能够立即回头。我不由得对时下一些观点进行反思: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生存之道“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小鱼”。不错,应该重视快,但单单重视快,够吗?

  信息社会还强调多,不错,信息爆炸的时代,应该多掌握必要的信息与知识,但是,有没有想过,过于强调多会导致消化不良,甚至会产生“信息肥胖症”,它们同样会害死人呢?

  一本《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正在全球畅销,它出自英特尔公司负责人之手。作为纯粹的商业标准,也许这话有理。但这会不会是只培养商业动物的理论呢?

  如果从人的全面发展来考虑,这样的观点站得住脚吗?
  也许答案正好相反:恰恰是“惟有偏执狂不能生存”!

  那一刻,我不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检讨,而且对当时火热的网络热做检讨。我所在的公司业务中就有三个网站,与扩张相伴随的是疯狂的烧钱,这样的行为,对吗?

  这些反思使我得出一个非常惊人的结论:我被难题困惑并不是坏事。因为正确的选择是应该及时刹车,让业务充分转型!

  于是,我与管理层将业务及时转轨,避免了许多机构的悲剧。
  经过那黄昏中的一幕,到现在,又过了快两年。两年过去,全世界的经济情况已是有目共睹的了。当初我那不祥的预感都已经实现,整个世界的互联网业务开始萧条。即使在美国,许多信奉“惟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理念的公司,也遇到了大的危机!

  于是,那天傍晚我悟出的理念,便经常让我警醒——
  生命需要智慧的“用心之道”,否则,那有可能失去心灵和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

  于是,我们应该掌握这样一些生命智慧理念:

  一.别跑得太快,免得丢掉你自己
  中国有句古话:“欲速则不达”,更强调说“万事忙中错”。这都是说,为了避免各种错误,你要学会从容笃定。跑得太快,不仅会犯下想象不到的各种错误,而且容易 错失本来可以拥有的生命价值。

  二.心力:生命力的核心一个人的心力强度,决定生命力强度;心力境界,又决定其生命的境界。心力的差异,说明了凡人与伟人的最大区别:凡人认为无法解决的困难,伟人总能克服;凡人认为不可攀登的高峰,伟人总能踩在脚底;凡人认为不可创造的奇迹,在伟人那里,却总能成为现实!

  三.成功=心力×(智力+行动力)
  由于对心灵力量的高度重视,我数年来潜心研究了一套全面开发心灵力量的学问——心力学。它以上述这个十分简易的公式,表现成功法则。这一公式的内涵是 :成功素质主要由心灵素质、智力素质和实践素质构成。它们都“落实”在“力”的层面上,其中心力最为重要。

  心力是成功的灵魂和核心,对其它因素有加倍放大的作用。正如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他与许多著名科学家的区别,关键不是学识与智力的高下,而是心力的高下!——有许多科学家比爱因斯坦更有学识和才华,但是谁也不具备他那种怀疑统治世界几百年的经典物理学的勇气!

  四.超越“心理”的“心力”
  一谈心灵素质的提高,人们总是把它与心理学结合起来。其实,关于心灵素质,绝对不像心理学这样简单。心力学充分重视吸收现代心理学的优秀成果,将它与东方数千年炼心的方法结合起来。在充分吸收心理学的精华的基础上,对之进行超越: 1. 强调自我炼心,而不是有了问题就去找心理医生;2.强调日常的心灵健康训练,而不是要等到问题出现再去医治; 3.强调自行感悟,重视东方悟性与西方理性的结合; 4.重视实践,将东方实践与西方实验结合;

  五.人生的三大层次
  根据心灵对人影响的方式,可将人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种:心情引导型。一 切的行为决断,都由心情决定。最低的层次。第二种:心理引导型。即 狭义上的“理智”。这种状况比第一种状况强,但有时理智依然战胜不了感情。正如《圣经》中的圣保罗所言:“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我愿意做的善,我偏偏做不了,我不愿意为恶,我偏偏去犯。”第三种:心力主宰型。这是 最高境界,惟有最优秀的人才可以做到。

  六.自我激发力:当自己的发动机
   心力学认为人生最需要的心力有7种。排在第一的是 自我激发力。 正如一部机器,最重要的部位一定是发动机。心力最重要的一点,是让自己的心力得到最大激发,使其不断发展,不断强壮,不断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一句话,就是必须让自己当自己的“发动机”。

  七. 觉知—自主力:灵明状态下的最高主宰
  “觉知—自主力”是一种在具体情境中,时刻能够保持一种觉知、觉醒状态的自主之力。它包括两个方面:一,觉知。即对当前状态的觉知,并同时觉知到采取某些行为会有怎样的结果。二,自主。根据觉知的情况,和有关后果的评判,采取自我负责的态度进行决策。

  八.面对力:不把背部留给枪口
   面对力,是当问题出现在自己面前不躲避,而冷静面对的力量。 任何危害,都没有不敢面对的危害大!不面对,就是把背部留给枪口,往往得到最大的打击。唯有坦然面对,才能找到战胜问题的良机。

  九.承担力:炼就钢铁般的强者之肩
   承担与面对是一对姐妹。面对是敢于正视问题,而承担意味着把解决问题的责任,让自己担当起来。没有面对力,承担就没有基础;没有承担力,面对就没有价值。 放弃承担,就是放弃为命运做主。假如一个人,除了为自己承担之外,还能为他人承担,他就会成为领导。

  十.整合力:将心灵系统优化
   所谓“整合”,就是将你的全部资源,根据完整性与有序协调的原则进行整理,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整”,就是整体、整理,“合”,就是融合、协调。 时下,关于心灵开发的理论很走俏。常听到的一个观点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重视积极心态是对的,但假如片面地理解,就会犯下中国在大跃进时“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错误。所以,在进行励志教育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人是一个整体,但内里却充满了冲突。一定要时常进行协调与整合,否则,就容易被内在各种不同方向的力撕成碎片。

  十一.定力: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一刻
  所谓“定力”,是指心灵坚定地集中在应该关注的事项上的能力。不管是外在的压力或诱惑,还是内在的纷扰,都无法使心灵的“焦点”从所关注的事项上挪开,这就是“定”。 一个成功的人,总会把心灵的力量“定”在追求的目标上。不会遇到诱惑和压力就摇摆,最后导致事业无成;定力能够保证遇事冷静,即使在最绝望的情境中,也不会慌乱,而会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办法。

  十二。精进力:唯一该放弃的就是“放弃”
  精进力体现的是一种坚定不移的意志。精进与“放弃”是死敌,它认为:唯一该放弃的就是“放弃”。他包括两点:1, 不达目标誓不休; 2, 达到目标还不断超越。

  十三。当下一秒炼心法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摸索了一套“当下一秒炼心法”,这是一种既简易又很有效的炼心方法。它遵循“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的炼心法则,强调: 不管在做什么,“当下”都是最重要的时刻,因此,不要三心二意,不要“生活在别处”。 2,只管“一秒”: 这一秒钟只考虑这一秒钟的问题,这一秒钟只做这一秒钟的事情……

  这种方法十分符合 物理学的杠杆理论。问题大,个人力量小,当然会畏惧。但是,假如我们以全部身心,只对付一秒之内处理的事,那就轻松多了。……
  虽然你控制的只是当下的一秒,但是,你接着可以将这一秒钟逐步延长……紧接这一秒,又是下一个一秒。由此发展下去,你对自己的控制力、主宰力就加强了。
  从“当下一秒”开始,你就可以扭转前瞻后顾的劣根性,还自己一个最生机勃勃的当下!   心灵的敏锐、悟性与力量就会被逐渐激发出来!
  (心力学的相关理论,可参考作者所著《心力学——极限成功的核心法则》一书,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年 1 月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06-11-18 19:24:12 | 只看该作者
让生命成为一场盛宴

  “活着真好,真舍不得死啊!”
  年幼的我,站在村口桥边,听双目失明的舅公发出这种感慨,心灵不由感到一种震撼。 舅公死去了多年。但当我写此书时,他的形象不由浮现在眼前。

  他原本是一个很强壮的人,年轻时,还跑到很远的地方去伐木。有一天他回来了,高高兴兴告诉大家,说他在伐木的地方,与一位很漂亮的女孩子爱上了并结婚了。下次回来,就会把她一起接回来。但他没有料到,天有不测风云,回来后的几天,他突然得病,双眼失明,从此在黑暗中度过一生。

  大家都想着应该通知他的妻子。但这时他做出一个大大出乎人们意料的决定:坚决不允许告知那位女子。他流着眼泪说:宁可让别人觉得他是一个负心汉,也不愿意让那位女子跟自己苦一辈子。 舅公的日子是很苦的,但是他还是坦然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平凡地而倔强地活着。

  在他逝世前的日子,他坦然地到我们家来告别。那时我大约 9岁,听不太懂他的话。只记得他说:要走之前,要将这周围的路全部走一遍,从此就再也不来了。 他本来拿的是村上的救济粮,一年才几十元的救济款。但他那次还拿出整整几元,说是要给我们当压岁钱。

  母亲从来对他很好,也常常给他以多种帮助。看见他这个样子,十分心酸,怎么也不要。但他是那样诚恳。母亲只好接下钱,过几天再加一些钱,买些好吃的给他了。 我牵着舅公的探路棒,带他走过门口的小桥。一路,他都在微笑着。在过桥之后,他拍拍我的手表示感谢。最后叹了一口气,发出了这声“活着真好”的感慨。

  大约过了一个来月,他就去世了。
  舅公的故事,藏在记忆中已经很久了。为何此时,他的形象又在眼前浮现出来呢?只因为:这世界上有不少人,拥有比舅公更好的条件。但是,他们对生命不是肯定,而是高度的否定。他们总是说:“活着没意思!”“唉,无聊透了!”于是,不知道日子如何打法,整天醉生梦死。

  有的人,甚至因为无聊和空虚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走上自杀道路。
  他们的所想所为,与舅公形成了最鲜明的对照。

  我不由想:到底生命有无意义呢? 为何同样的一个生命问题,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结论呢?为何反倒是一个残疾人在感慨生命的美好,而一些健康、富有的人,却在感慨生命的虚无呢? 生命的价值问题,是生命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假如对此缺乏正确认识,不仅会影响生命本身的质量,甚至还会直接危害到生命本身。

  从小就个盲聋哑都全的海伦·凯勒,写过有一篇十分著名的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如果给她三天光明,她将怎样去欣赏生活、爱生活。这些人,尽管一生坎坷不幸,但却有着“此生没有白来”的感受,并对有限的生命十分地珍惜。

  他们的生命是有意义支撑的生命。但生命的意义,并不在外面存在整齐划一的客观标准,而在每个活着的人自己将其赋予。你可以认为生命是一堆垃圾、一块烂布、一张废纸,也可以把生命视为一束鲜花,一片阳光,一串响亮的欢笑。一切全在你的赋予!一切全在你的创造!

  于是,让我们掌握这样一些生命智慧理念:
  一.“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这是世界著名作家泰戈尔的诗,实际非常深刻地说明了人生的状况:人生好比鸟群飞过,在空中留下不了痕迹,但是,鸟毕竟是飞过的。在这高空中,它完全体会过生命的翱翔与壮美。生命并不空啊,好好珍惜吧!

  二.让价值之星把生命照亮
  价值是一个人生命力的“深层起爆器”。价值大小决定成就大小价值强度,决定生命突破强度。但 生命的价值,来自积极的发掘与寻找。因此,人人都应该 只有能够承载价值的梦想才飞得起来。

  三.挑战“躲避成功症”
  不少人在成功的机遇面前,出现一种奇怪的内心冲突现象——既渴望成功,又害怕成功。在成功的机会面前摇摆、畏缩,最后与成功失之交臂。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躲避成功症”。“躲避成功症”是一种生命力得不到张扬的心态。要战胜“躲避成功症”,就必须明确追求成功是人生的基本责任,就必须对梦想“当真”,更重要的是,还要善于 去除“习得的无力”——不要由于 自己碰过几回壁,就认为“四面八方都通不过”,最终干脆放弃努力。要知道遭遇挫折和失败是生活中的常事,坚持下去,就有可能否定“事实证明我不行”。

  四.你重视的疆域越大,你的人生境界越大
  学会置换重心来生活吧,别老想:“我做过了什么?经历过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应经常这样质询自己:“还有什么是我没有经历过的?还有什么广阔的领域是我应该去涉足的?还有几道好菜我还没去品尝?” 当你把“广大”作为自己追求的核心,你的人生境界才会不断提升!

  五.生命是一场盛宴,绝对不应是一道好菜!
  那些将生命开发到最大程度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人生太短,世界很大。”于是,他们总是不断拓展,不断尝试,不断创造。但十分遗憾的是,更多的人却得到一点点就喜不自胜,对现状十分满足。即使有一点也不满意,也甘于“认命”。
  生命的质量全在于你的开发,你怎么能不把它开发到极限呢!不要满足只食用一道好菜啊!

  六.如果是一艘大船,就该到水最深的地方去
  长久待在一个小环境里,容易坐井观天,夜郎自大。想办法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就有可能见多识广,并找到更大的机会,实现生命更大的价值。正如 孟子所言:“孔子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很小了;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也不大了。”

  七.要拥有更多,就要学会松手
  一生中最重要的事,除了要知道如何把握机会之外,是要知道该在何时放弃好处。罗素说得好:“人生最难学的就是过哪座桥,烧哪座桥。”但对一个想不断革新生命的人而言,怎能不学这门“过桥烧桥”的功夫呢?

  八.你所躲避的黑暗,恰恰是你应追求的光明
  人们常常会躲避一些东西,把它视为人生的黑暗面。但是,他没有想到,有时候这些他尽力躲避的东西,恰恰是他最应该去追求的东西。他看成最黑暗的方面,恰恰是自己生命中的光明。想想文革中,连穿好衣服都当成“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不正是将光明的一面在压抑吗?

  九.当一个“心灵的贵族”
  一个人的真正富有,总是来自内在的富有。一个人的真正高贵,总是来自内在的高贵。因此,假如你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贵族”,首先得成为一个心灵的贵族。

  十.平常心是道
  道即道路,人人能走,所以平常。生命是全然的,要拥抱全然,就得拥抱平常,因为大多数生活都平常。正如无门和尚所言:“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因为对任何终于有一天会结束的生命而言,你活着的每一刻,其实都是庄严、神圣的,值得格外尊重、珍惜,不存在哪一刻可以敷衍处理的问题。讲究“平常心是道”,就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品味、欣赏生活。这种“平常”,如果用一种“当生活的有心人”的方式看待,就会发现它的不平常。

  十一。 战胜“成功病”
  人人都应追求成功,但是如果片面地理解和追求,就容易患上“成功病”!它有如下一些具体表现: 1. 生命的目标单一,似乎唯有“成功”才是生命的唯一目的 ;2. 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超过他人,出人头地 ;3. 突出自我中心,有时甚至不惜以损害他人的正当权益为代价 ;4. 盲目竞争,并由于过于患得患失,对周围充满了敌意和嫉妒。 谋求权、钱等外在价值,远高于内在的价值。 心灵永远处于紧张、不安全和不愉快的状态,并因此而得上各种疾病。

  我们弘扬的是全面的一方面同样强调个人潜能的发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但更应在此基础上围绕更全面人性的实现目标,进行更高层次的拓展。这样,不仅有助于个人素质的突破,而且也促进社会素质的整体性提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06-11-19 06:08:0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篇 生命之梦的实现

生涯设计的智慧

  在海边与太阳独自相对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已经“生下我自己”。

  这是我 35岁的生日。35年前,母亲将我生下。35年后这一天,我将自己“生下”。为准备这一天,我在生活中探索了许久。“出生”前的那一段日子,心灵更是摇摆不定,饱受煎熬。那时候,我已经在著名的中国青年报干了快8年,写出了一系列有价值和影响的作品。 照一般的想法,我应该照这条路坚决走下去。但是,当时我的心灵,却已被另外一项事业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空间。

  如第一章所述,早在 20岁刚毕业不久,我就悟出:意识到每个人必有一死,然后去主动开拓,是自主人生的起点。此后,我一方面在新闻岗位上拼搏,另一方面对有关生命、心灵的哲思,也贯彻了自己整个人生发展历程。

  1994,我得了一场大病。这场大病,使我再次深感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而且也使我静下心来,开始放开眼光,进一步思考与世纪和人类相关的一些重大问题。在养病期间,我看了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的不少作品。池田大作的两句话,深深震撼了我的心,: “掌握了哲学,就等于在心里燃烧起一个太阳,以后将是以哲学照亮、开拓黑暗人生的时代。“为追求哲学飞走的密涅瓦的猫头鹰现在还没有归来,丧失人生哲学的时代太长太长了。”

  我觉得池田大作的话并非危言耸听。 在 19 世纪,尼采呐喊:“上帝死了!” 20 世纪,弗罗姆再次惊呼:“人死了!”社会问题与各种生存危机的急剧增加,是 20 世纪重大问题。可是许多思想工作者,却躲进象牙塔,置思想的使命于不顾,最后只是把它当作一种高雅的谋生手段而已。

  池田大作的话,不仅指出了哲学在当代的尴尬和危机,同时也给我指出了一条新的人生道路。哲学并非我所学的专业,但是对人生问题的关心,却浸透我整个灵魂。我不由想:既然有关生命、人生的这些问题,对人类说来那么重要,而我对此又有浓厚的兴趣,自己能否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呢?

  那一场大病后,我利用所有能够利用的时间,沉浸于东西方各种流派的思想中,同时又根据时代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悟,来探究有关 21世纪人类应该具备的各种智慧。越钻研,越觉得这一问题的重要,也越发觉得自己的生命价值更应该在这方面体现出来。 其实,相对而言我当时的生活已很不错:住在海滨的别墅,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如果要当一个自由的记者,中国青年报的环境在中国应是首屈一指。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新的机会:直接回北京,到一家著名刊物担任常务副总编辑。

  我所困惑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的生涯设计问题。而且不是一般的设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终身设计。 当我在海边思考这一问题时,突然想到:法国作家 罗曼·罗兰年轻时因为生涯设计问题向托尔斯泰请教,托尔斯泰说——“一切真正的职业的前提条件,是看这个职业能否对人类有益”。这是一句决定罗曼·罗兰一生定位的话,使他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欧洲的良心”。此时,这话竟然像一束闪电,同样 照亮了我的心灵。于是,我决定立即辞职 ,也不去北京当杂志的副总编辑,而去潜心研究改善人们心智的“大智慧”!

  辞职后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剃了一个光头,发誓不做出一点属于自己的成绩,绝不罢休。之后,在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情况下,自费到国外考察学习。

  几年过去了,我的成果也逐步收获了——
  早在上一世纪,世界著名政治家丘吉尔就有一句名言:“未来的世纪,是心智的世纪。”人的素质的根本,主要在于心灵与思维。因此我认为:需要一套重整心智的理论,来全面改善人的素质。

  我将西方现代心理学与东方数千年炼心方法结合,并吸收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智慧,创建了一套 “心力学”的理论。一出来,便被评为首套中国原创型成功学,并被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有关媒体评价为“成功学的东方奇葩”。

  在大学时,我觉得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能够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遗憾的是:不少老师专业教得好,但却很少人教学生如何掌握有效的思维方式。于是,我下决心研究最优秀的人如何思考,写作了一本《天才思维》。

  我的成果,被中国青年出版社重视,出版了一套 3 本的“甘霖智慧丛书”,这是国内第一套探究21世纪智慧的丛书。之后,我又以“用智慧统率知识”为主题,针对不同的人群,在国内外进行各种演讲。书和讲座都引起不小的反响。国内外许多著名报纸、杂志、电视台,对此纷纷报道。

  媒体报道固然代表着肯定,但更使我动情的是:当我面对那些听众时,那一双双渴望智慧的眼睛,正表示着对我追求的理想的认可。

  从当初下决心义无反顾地研究智慧,到如今,几年过去,我深深地感到:当初的选择是何等的正确。这种正确,来自于我将自己个人的理想与能力,与时代某种需求的结合,从而找到了生命的定位。

  于是,让我们掌握这样一些生命智慧理念:
  一.一生中总该有一天,让你最终“生下你自己”

  每个人都应该有两次出生,一是肉体生命的出生,一是自主生命的再生。第一次是妈妈把你生下,第二次是你自己生下你自己。而所谓“生下你自己”,最关键的就是要树立真正的自立精神,并明确你这一生将成为怎样的人。

  二 . 生涯设计的基 本法则

  1.有计划的生命,远远大于无计划的生命。苦干不如巧干,莽撞不如设计。

  2.生涯设计的核心目标,就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生涯设计的智慧当然无法代替你选择,但是却可以提供你尽快选择和最科学选择的条件。

  3.人生最大的困难,往往在于最需要选择的时候,却最没有选择能力。

  4.虽然有的人,在年轻时就知道自己干什么,并将最初的理想实现。但对大多数人而言,生涯设计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摸索的过程。

  5.可有一个大体的方向,但到一定年龄,必须明确根本目标。

  6.要尽可能让长中短目标得以统一。

  7.牢牢掌握 “六段设计法”。 这是生涯设计的具体步骤,包括:我是何人? 身在何处?该立何志?作何努力?何处起步?如何拓进?

  三 . 要当“千里马”,更要当自己的“伯乐”

  一个人要成长,要发展,一定得提升自己能力。但是光提升能力,还只是当“千里马”。这样并不够,你还得当自己的“伯乐”:发现自己最适合干什么,并不断开拓,将自己“卖个好价钱”。

  四 . 重视你的“玫瑰花蕾”

  所谓“玫瑰花蕾”,就是你从小由于受某些事的影响,导致你许久念念不忘,甚至能决定你的兴趣、心向的东西。平时我们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方面,往往体现为兴趣的极致。因此,善于将这个“玫瑰花蕾”挖掘出来,往往决定你人生的最终定位。

  五 . 让内外优势美满“结缘”

  成功不是单向的,总是意味着结合。最好的结合,就要把自己的优势,与外在的优势结合起来。

  六.让“强势知识”为你定位
   知识分子容易产生一个毛病:“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对知识本身缺乏判断,学了一大堆东西,结果是“白无一用是书生”。 于是,我提出一个观点:多学强势知识,少学弱势知识,不学知识垃圾。我们要到前沿阵地去“淘金”,因为知识前沿即创造前沿。在前沿地带,往往汇集了最优秀人士的思想精华和创造新成果,同时也会暴露许多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我们还要在拥有强势知识的人身边发展,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己也更容易在强势知识领域,取得更大成绩。

  七.如果鞋子不合脚,再昂贵也要舍得丢弃

  人们常常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看见别人从事某方面工作好,于是,便盲目地跟风。但实际上,有时候,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未必适用。甚至某项东西对甲是熊掌,也许对乙是砒霜。 这有如穿鞋,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鞋子,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穿上好而羡慕,更不要自己也穿上和别人同样大小的鞋子。

   八、别贪图同时坐在两把分开的椅子上
  生涯设计往往是一种选择:你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时,甚至你还无法两方面兼顾:要得到这一方面,就必须放弃另一方面。

   九、在尝试与验证中明确目标
  生涯设计是人对自己的生命发展要有计划地安排。而尝试是没有计划的去闯,看来两者很矛盾,但它们实际上是统一的。一个人到底有何长处与短处?有何潜能或缺陷?到底做什么能出成果和不适合做什么?……很多时候并不是靠纯粹的“想”就已经足够,而应该通过尝试才知晓。不仅如此,这种行动的尝试,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多元的、不间断的。否则,就很难尝试出结果来。

  十 . 当职业与志趣不符时,也得反思自己是否错误
  青年时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时期,往往有许多潜能,却被自己以各种理由忽略和否定。即使你断定自己的某方面“一定不行”,也有可能是被某一个“心灵之套”束缚着。应该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反思自己的“认定”是否错误。

  十一 .把目标变为必须限期实现的梦
  在生涯设计中,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它使我们有一个生命的航程,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时刻表,使我们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一个明确的判断,以便把生命中有限梦想是美好的,但没有配合实际行动计划的模糊梦想,则只能是妄想而已 ! 的资源得到最好的开发与利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10 22: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