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7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深入你的身体 & 随时随地的进入当下(当下的力量)

[复制链接]

我玩的应用: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9-1-4 11:0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隐含生命的路口

深入你的身体






       我可以感觉到身体里面的能量,尤其是手臂和双腿。可是我没办法像你先前所说的那样再深入了。



把它变成一个冥想。用不了多久时间,十到十五分钟就绰绰有余了。一开始先确定不要有可能会干扰你冥想的电话或人事物。坐在椅子上,不要靠背,腰杆打直。这么做会让你保持警觉。再不然选择其他你喜爱的冥想姿势也可以。




       务必放松你的身体。闭上眼睛。做几个深呼吸。感觉自己随着吸气进入了下腹部。观测腹部随着空气的进出而微微地扩张和收缩。接着再觉察你整个内在的能量场。不要思考它——去感觉它。这个动作让你从心智那里收回了意识。如果你发觉有用的话,运用我先前提过的“光”的观想法。




       当你清楚地感觉到内在身体是一个单一能量场的时候,如果可能的话,把任何观想放掉,心无旁鹜地专注在感觉上面。再可能的话,把你对身体还保有的任何心像(image)也丢掉。这时候,你所剩下的就是一个无所不包的临在感或“存在感”了,你也感觉得到内在身体的无边无界。然后再把你的注意力带入更深的感觉里。和它合一。和能量场溶为一体,让你感知不到那个观测者和被观测者,还有你和你身体之间的二无对立。这时候,那个内在、外在的区隔也瓦解了,所谓的内在身体已经没有了。你透过深入你的身体,而超越了身体。



在你感觉舒畅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安住在这个纯本体(存在)领域里;接着再回到你的身体、呼吸、和感官的觉知里。然后睁开眼睛,用冥想的方式环顾你的周遭,也就是不贴心理标签的意思。这么做的同时,继续感觉你的内在身体。
      
进入那个无形式的领域是大解脱。它把你从形式的认同和束缚之中解脱出来。这就是生命由分歧进入多样性之前的无分别相。我们称之为隐含生命(unmanifested)、万有的无形源头,所有众生内在的本体(存在)。这是一个深沉的宁静和和平,却又洋溢喜悦和深刻生命力的领域。每当你临在的时候,你变成了某种程度的“透光性”,你变成源头所放射出来的纯意识。你也体悟出光与本来面目之间,不但没有隔离,反而架构了你的本质。
       气场探源
       隐含生命就是一种宇宙生命能,也就是东方所称的气吗?
不,它不是。隐含生命是气的来源。气是你身体的内在能量场。它是你的形体和源头的桥梁。它介于外显世界形相界和隐含生命之间。我们可以把气喻为一条河流或一道能量流。如果你把意识的焦点,导引至内在身体的深处,你就是溯河而上。回到了气的源头。气是动,隐含生命是静。当你达到的一个绝对静止点的时候——在绝对的静止中,却洋溢着生命——你就已经超越了内在身体,超越了气而归本溯源回到隐含生命了。气是隐含生命和有形宇宙的桥梁。
       因此,如果你导引专注力深入内在身体的话,你也许会达到这个点,也就是由有形的世界,溶入隐含生命。而隐含生命又以气的能量流的形式形诸世界的单一点。这也是生和死的原点。当你的意识外放的时候,心智和世界就成形了。当意识内敛的时候,它便体认到自己的源头,而回归隐含生命的家了。然后当意识又回到外显世界的时候,你便恢复了你暂抛弃的形式身份。于是你有名字、有了过去、有了生命情境、和未来。可是在一个本质面上,你已经脱胎换骨:你会瞥见你内在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实相。不过这个实相和这个世界正如同你和这个实相之间一样,不是彼此分离的。
       现在就把这个练习当做你的灵修吧:当你在进行日常生活的时候,不要把百分之百的注意力,都交给外在世界和你的心智。保留一部分给内在。这一点我已经谈过。即使在从事日常活动的时候,也要感觉你的内在身体,尤其是在一份亲密关系里或与自然连系的时候。感觉内在深处的宁静。把入口敞开。在整个生命过程都能意识到隐含生命是可能的事。你感觉它像一个处在背景的深度深度和平感。它就是不管外界如何变迁,却始终亦步亦趋跟着你的宁静。于是你变成了隐含生命和外显世界之间,还有神和世间的桥梁。这就是你与源头连击的状态,这个状态我们称为开悟。
       切勿抱着隐含生命与外显世界分离的印象。它怎么可能如此?它是每一个形式里面的生命,它是万有的内在本质。它无所不在。让我做个解释。
       无梦之眠
你每天晚上进入深度睡眠的无梦阶段时,就踏上了隐含生命之旅。你与源头融合。从而由它汲取了你回到外显世界——独立形式世界所需的生命能量。这个能量比食物重要的多:“人不能仅靠面包维生。”可是在无梦的状态里,你不会有意识的进入它。虽然你的生理功能还在运作,“你”已经不存在于这个状态了。你能想象以全然的意识,进入无梦睡眠的情形吗?它是无法想象的,因为那个状态没有内容。
       隐含生命不会释放你,除非你有意识地进入它。这就是耶稣不说:真理会让你自由,却说,“你将知道真理,而真理将让你自由。”的原因。这里的真理不是概念上的真理。而是超越形式的永生真理,你若不是直接知道,就是完全不知道。不过你不要试图在无梦的睡眠中保持意识。你这么做,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你顶多只能在有梦的阶段保有意识。一超过这个阶段,你就无能为力了。这叫做清明的梦境。它也许引人入胜、令人神往,却无法释放你。
       因此,运用你的内在身体,做为你通往隐含生命的入口。并且保持入口畅通,好让你随时随地都与源头连系着。对内在身体而言,无论你的肉体老迈或年轻、虚弱或强壮都没有差别。内在身体是无时间的。如果你到现在还无法感觉到内在身体,就使用其他的入口。究竟而言,它们都是同一个入口。有几个我已经详尽地谈过了。我还会再做简单的提示。
       其他入口
当下可以视为一个主要的入口。它是包括内在身体在内的其他每一个入口的本质面。没有深刻地临在当下,你便无法在你的身体里面。                 
       时间和外显世界之间,与无时间的当下和隐含生命之间一样,都是环环相扣的。当你透过对当下深刻地觉知而瓦解了心理时间的时候,你就会直接和间接地意识到隐含生命。直接的方面:你感觉它就像你有意识临在时的光照和力量:其中没有内容,只有临在。间接方面:就是你在感知领域里或透过感知而觉察到隐含生命。换言之,你在每一个众生里、在每一朵花里、在每一个石头里感觉到神的本质。你体认了“万有皆是,万有皆有神性。”这也是耶稣之所以会在汤玛斯福音书里,完全透过他的本质或者基督的身份说:“劈开一块木头,我在那里;举起一块石头,你也会在那里找到我。”这句话的原因。
       另外一个通往隐含生命的入口,是透过思考的止息所创造出来的。你可以从一个最简单的动作开始。比如,做一次有意识的呼吸,或者处于高度警觉状态下注视一朵花,让你在动作的同时不做心理评论。创造思想流间隙的方法很多。冥想的作用就在这里。思想是外显世界的一部分。持续性的心智活动,把你困在形相界的牢笼里,同时架设了一道不透光的屏幕,阻挡着你对隐含生命的意识,阻挡了你对内在、对众生万物里那个超越形式、无时间的神的本质意识。当你处于高度的临在时,你无需担心思考的止息,这当然是因为心智会自动地停止活动。所以我才说当下是每一个入口的本质面。
       臣服——放下心理情感对本然的抗拒——也是进入隐含生命的入口。道理很简单:内在抗拒切断你和他人、和自己、和你周遭世界的连系。它巩固了我执所赖以维生的孤离感。孤离感越坚固,你受困在外显世界和独立形式世界的程度就越深。你困在形式世界的程度越深,你的形式身份就越坚固、越难以穿越。入口封闭了。你切断了内在向度,也就是深层向度的连系。在臣服的状态里,你的形式身份软化,变成它原本的局部“透明”,然后隐含生命的光照才可以穿透你。
       敞开你生命的入口,让你有意识地进入隐含生命之权操之在你。与内在身体能量场连系、深刻地临在、撤离心智的认同、向本然臣服,这些都是你可以使用的入口——不过,你只需要用一个就够了。
       那么爱必然也是一个入口吧?
不,爱不是。一旦有一个入口打开了,爱就会以合一的“情感实现”临在于你的内在。爱不是入口;爱只能通过入口进入世界。当你完全地陷在形式身份里的时候,你不会有爱。你的任务不是去寻找爱,而是找到一个让爱可以通过的入口。
       静默
       除了你提过的入口之外,还有别的入口吗?
是的,还有。隐含生命不是独立于外显世界的。它无所不在。可是,它又掩饰得天衣无缝,每个人都完全错过了它。如果你知道怎么找。它就无处不见。随时都会有一个入口敞开。
       你有没有听到远方的狗叫声?或者车子开过的声音?仔细听。你能感觉隐含生命在那里面的临在吗?你不能?在声音所源出和回归的静默里找找看。把多半的注意力摆在静默上。对外界静默的关注,创造了内在的宁静:心智静止了。一个入口敞开了。
       每一个声音都发源自静默,也消逝于静默,而它短暂的寿命也被静默包围着。静默使声音得以存在。它是每一个声音、每一个音符、每一首歌、每一个言语里本质而隐含的一部分。隐含生命以静默临在于这个世界。有人说静默最像神,的确有道理。你只要注意它就够了。即使是在交谈的时候,觉察字和字的间隙、句子和句子间短暂的沉默。你这么做的时候,你的内在就会长养出宁静的向度。你无法在关注静默的同时,内在却不同步地变成宁静。静默在外,宁静在内。你已经进入了隐含生命。
       空间
没有静默,声音便不存在,同样的,没有“无-物”(No-thing)、没有可资存在的“无物”,物也就不存在了。每一个物体或身体都来自无物,都被无物包围,最后也要回归于无物。不仅如此,即使在每一个身体里的“真空”,也无超过其中的“妙有”。物理学家告诉我们,物质的固态是个幻觉。即使看似固态的物质,包括你的身体在内,也几乎是百分之百的空间——原子和原子之间的距离,无超过它的面积。这还不算,即使每一个原子内部的空间,也占了绝大部分。剩余的小部分也不尽然是固态的分子,反倒像音符的波动。这个道理佛教徒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已经知道了。佛教最知名的心经里,就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样的句子。空无是万物的本质。
       隐含生命不仅以静默的形式存在于世界;它也以空间的形式,遍及整个实体宇宙的内外。它和静默一样让我们习而不察。我们只注意到空间里的物,有谁会注意空间本身呢?
       你似乎、暗示了“空无”或“无物”不只是一无所有,它还具有一种神秘的品质。无物究竟是什么?
没有人这样问的。你的心智试图要把无物变成有物。当你把它变成有物的那一刻,你就错过了。无物空间是隐含生命在感官世界,以外在现象的显现。能以言说的也仅及于此了,即使这样说都有点矛盾。它无法变成知识的标的。你无法写出一篇“无物”的博士论文。科学家研究空间,通常把它当做有物来探讨,因而完全偏离了它的本质。最新的理论主张空间根本就不是空的,而是充满了物质也就不足为奇了。一旦你提出一个理论之后再找证据支持并不难,至少在下一个理论出现之前。
       “无物”只有在你不试图掌握或了解它的时候,它才可能成为一个入口。
       我们现在不正是这样做吗?
两回事。我给你的是如何把隐含生命的向度,带进生命中的指标。我们没有试图去了解它。因为没有要了解之物。
       空间没有“存在”。“存在”的本意是“示现”。你无法了解空间,因为它不示现。虽然它本身没有存在,它却使其他的一切存在。静默也没有存在,隐含生命也一样。
       因此,如果你把对物体的注意力抽离,而意识到空间的话,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这个房间的本质是什么?家俱、图画等在房间的本质是什么?当然是空-间~“空间”了。没有空间,就没有“房间”。由于空间是“无物”,所以我们可以说,凡不在的比在的还重要。因此我要你觉察包围着你的空间。不要思考它。照它原来的样子,感觉它。专注在“无物”上面。
       你这么做的时候,内在便会发生一个意识的转变。原因如下,你内在与空间里的实物如家俱、墙壁等的对应物,就是你的心智物:思想、情感、和感官的受体。而你内在与空间的对应物,就是使你的心智物得以存在的意识,就好像使万物存在的空间一样。所以,如果你把注意力由物——空间里的实物——抽离的话,你也自动地从心智物上抽离了注意力。换言之:你无法既思考又觉察空间——或者这个情况下,既思考又觉察静默。藉着觉察你周遭的空间,你同步地觉察到了无心的空间——纯意识的空间:隐含生命。这就是对空间做默观之所以会变成另一个入口的原因。
       空间和静默是一体的两面——同一个无物。它们都是内在空间和内在静默的外现,也就是寂静:存在万有无量的创造源头。大多数人对这一个向度完全无意识。对他们而言,没有内在空间,没有寂静。他们是失衡的。换句话说,他们知道这个世界,或者说他们自认为知道,可是他们不知道神。他们只认同生理和心理的形式(form),而无意识于本质的存在。又由于每一个形式(form)都是变动不定的。他们就活在恐惧里。这种恐惧造成了他们对自己、对其他人类很深的误解,也扭曲了他们对世界的知见。
       宇宙如果发生震动,而导致世界末日的话,隐含生命仍会如如不动,不受丝毫的影响。《奇迹课程》里犀利地揭露了这个真理:“凡真实的必不受威胁。凡不真实的必无法存在。神的平安自在其中。”
       如果你有意识地与隐含生命维持着连系,你就会珍重、会爱、会衷心地尊重外显世界,和生存于其中,以超越形式的至一生命而展现于世的每一个众生。你也会知道每一个形相终将化灭。究竟来说,世间的一切不再那么重要了。诚如耶稣说的,你已经“征服了世界。”,或者像佛陀说的“到达了彼岸。”
       时空的本质
现在思考下面这句话:如果除了静默之外一无所有,那么静默对你来说便不存在,你会不知道它是什么。只有当声音出现的时候,静默才会进入存在。同样的道理,如果空间里没有物体,空间对你而言也就不存在了。观想你是一个飘浮在无量空间的意识点——没有星星、没有银河、只是空无。突然之间,空间就不再是无量的;它根本就不存在了。从这里到那里之间,没有速度、也没有了运动。距离和空间的存在,至少要有两个参考点。空间正如老子所称的,在“道生一,一生二”的那一刻诞生,而在“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后,外显世界——空间变得越来越无量。因此世界和空间是同步发生的。
       没有空间,无物能存在;可是空间就是无物。在宇宙进入存在之前,你喜欢说“大爆炸”之前也可以,并没有一个无量的空间等着被充实。那时没有空间,正如同没有物一样,有的只是隐含生命——至一(The One)。当至一生“万物”之后,空间顿时在了,而使万有因此存在。它的起源如何?是神为了容纳这个宇宙而创造的吗?当然不是。空间就是无物,因此它从来就不是被创造出来的。
       找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走出户外仰视天空。你肉眼所见数以万计的星星,也不过只是万有的沧海一粟罢了。人类靠高倍望远镜,已经观测到银河系有十亿之多。而每一个银河系,又是一个包含了数十亿星体的“宇宙岛”。可是最令人肃然起敬的,还是空间本身的无量界,以及它容纳这一切宇宙万象奇观存在的深沉和寂静。空间的浩瀚无量和寂静,在宇宙之内无出其右。然而它又是什么?空无——无边无际的空无。
       人类透过心智和感官,在宇宙中所感知到的太空,就是隐含生命本身的外化。它是神的“身体”。最大的奇迹居然就是:那容纳宇宙存在的寂静和浩瀚,不只存在外面的空间,它也在你里面。当你彻底的、全然的临在时,你便以无心的、宁静的内在空间的形式接触到它了。它在你里面,它的浩瀚在于它的纵深、而非它的延伸。空间的延伸,实际上来说,是对无限纵深的误解,而无限的纵深是一个超越实相的属性。
       照爱因斯坦的说法,空间和时间不是彼此独立的。我不太了解,不过我认为他是说时间是第四度空间。也就是他说的“时空连续体”。
没错。你外在所感知为空间和时间的是彻底的幻觉,不过它们包含了真理的核心。它们是神的两个属性——无限和永恒,然而在你的感知上,却好像有了一个自外于你的永存。空间和时间在你内在的对应,揭示了它们和你自己的真如本性。空间的内在对应,就是寂静、无限深层的无心境界。而时间的内在对应,则是永恒当下的临在和觉知。切记,这两者是没有区隔的。当时间和空间以隐含生命中“无心”和“临在”的形式被体现的时候,外在空间和时间对你来说纵使存在,却不再那么重要了。世界也同样地继续存在,却不再捆绑你了。
       因此世界的终极目的,不在世界之内;而在于超越世界。这就像没有了物体,你不会意识到空间一样。要体现隐含生命,世界是需要的。你也许听过佛教徒说过“借假修真”这句话。隐含生命透过这个世界,并且彻底地透过你,才知道了它自己。你在世是为了使宇宙的神圣目的得以展现。你就是这么重要!
       临终意识
除了我前面提过的无梦之眠,还有一个非自主性的入口。这个入口会在我们临终的时刻短暂地敞开。即使你这一生中,错失了每一个灵修实现的机缘,在肉体死亡后的那一刻,还会有最后一个入口为你敞开。
       无数的报告描述人们看见了这个入口的大光明,然后再由所谓的濒死经验中回阳的记载。其中还有很多人提到一种至福的安详和和平感。《西藏生死书》里把这种境地描述为“地光明”。书上说这就是你的“真如本性”。这个入口只会短暂地开启。除非你在有生之年,已经澈见隐含生命的境地,否则你极可能错过它。大多数人在这个时候,仍然残留着太多抗拒、恐惧、感官经验的执着,和对外显世界的认同。因此在他们看到入口的时候,却怀着恐惧之情弃之不顾,因而丧失了意识。这之后,便是一连串的不自主和自动化的过程。终于再进入生死轮回里。他们临在的强度,尚不足以让他们有意识地进入永生。
       这么说通过这个入口,并不意谓着化灭?
正像其他的入口一样,你清净光明的真如本性留下来,人格却不然。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凡是人格中真正的或有价值的,都是你真如本性的外烁。这个不会失去。凡真实者,凡有价值者必存而不失。
       濒死和死亡本身肉体的化灭,都是灵修实现的大好机会。这个机会大半惨遭忽视。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无视于死亡的文化里,这就像人们无视于生命的要务一样。
       每个入口都是死亡的入口——假我之死。通过它之后,你的身份便不再取自于心理和心造的形相了。这时候,你才体悟到死亡是个幻象,就像你的形相认同一样。幻相的终结——这就是死亡的意义。它的痛,来自你对幻相的执着。








[ 本帖最后由 宛小童的十二月 于 09-1-8 10:22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9-1-4 11:29:42 | 只看该作者

摘录(精彩)








请你检视一下,你这一刻的关注在哪里。你是在倾听我说的话,还是在阅读书里的文字。这就是你关注的焦点。你同时也概略地觉知到你处身的环境、和其他的人等等。另外,在你倾听或阅读的行为里,还附带了一些心智活动——一些心理评论。可是你不需要让这些干扰,吸走你所有的关注。试试看你能否在同时间与你的内在身体取得联系。保留一部分在里面。不要让它外泄。从内在,把你整个身体当做一个单一的能场来感觉。就好像你在用你整副身体倾听或阅读一样。以后的这几天、几星期里就做这个练习吧。






请你现在就试。你也许觉得闭上眼睛练习比较有用。等过一段时间,“在身体里”变得比较自然、比较轻松的时候就不需要了。把你的专注导入你身体里。从里面感觉它。它是活的吗?你的双手、手臂、腿和脚——你的腹部、你的胸腔里有生命吗?你能感受到在你身体里赋予每一个器官和细胞跃动的生命,和无所不在的微妙能场吗?你能感受到那个同步地存在于你身体里每一个部位的单一能场吗?用几分钟的时间,专注在你内在身体的觉受上。不要想。感觉它。你付出给它的关注越多,这个觉受就会越清楚、越强烈。你会感觉好像每一个细胞都变得更加活跃。如果你天生就有敏锐的视觉,也许你可以观想自己变得通体透明。虽然观想可以暂时的帮助你,不过还是把重点摆在觉受上,而不要太在意可能出现的图像。再漂亮、再有能量的图像,先天上已经被形相所限定了,也因此限制了你无法做更深入的探索。







         关键在于和你的内在身体取得恒常的连系——随时随地去感觉它。你的生命会因此而快速加深和转化。你导入内在身体的意识越多,它的波动就越高。这很像转动调光开关,增加电流使灯光更亮一样。在这样的高能量的层面,负面的情感再也无法影响你了。而你也更加容易吸引能反射这个高能场的环境。

         在你开始把一部分的专注摆在身体里面之前,你感受到的可能是一个你觉察不到的情绪滞留(累积的负面情绪)。除非你先给它一些关注,否则它就会阻挡你进入内在身体的通道。这个通道就在情绪的下一个层面。关注不是开始去思考它的意思。它的意思是单纯地观测这个情绪,透彻地感觉它,如此一来你就是照它本然的样子承认它、接受它了。我们最容易辨识的一些情绪是:愤怒、恐惧、悲伤等。其他的也许比较难以标识。也许只是介于情绪和生理知觉之间,模糊的不安感、沉重感、或拘束感。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重要的不在于你是否能给它一个心理标签,而在于你能否尽你所能地把它的感受带到觉知里。关注是转化的关键——全然的关注就隐含着接纳的意思。专注就好像一道光束——它是把一切转型为本然的意识焦聚力。



        因此,把你的关注摆在情绪的觉受上。并且检查你的心智是否执着在一个怨怼的模式里,比如饲养这个情绪的谴责、自怜、或怨恨。如果是这种情况,表示你还没有宽恕。不宽恕通常是针对另一个人或你自己而发的。不过也可能是对一个情境或情状——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你心智拒绝接受的。没错,甚至对未来都可能会产生不宽恕。这是因为心智拒绝接受未来的不确定性,不接受未来是彻底超越它所控制的。宽恕就是抛弃你的怨怼,因而放下了悲伤。一旦你体会出怨对除了强化你虚假的自我之外一无用处的时候,宽恕就会自然地发生了。


宽恕就是对生命不做抗拒——容许生命透过你而展现。除此之外你只剩一条路可走,就是痛和受苦,或是生命能量的停滞受困,还有许多生理疾病的案例。



  在你真正宽恕的那一刻,你就从心智那里收回了你的力量。不宽恕是心智的本性。就像心造的假我,我执一样,没有冲突和对峙就无法存活。心智不宽恕,只有你能。你变得临在。你进入了你的身体。你感觉到本体放射出灿烂的和平和宁静。这也是耶稣说,“进入庙堂之前先宽恕”的原因。



   不,你没有自欺。感受比思考更能让你接近你是谁的真理。我所告诉你的没有一样不是你内在深处已经知道了的。当你达到某一阶段的内在连系时,你一听到真理就可以辨识它。如果你尚未达到这个阶段,做身体觉知练习会促发必要的纵深。



      当你对无时间的内在身体的认同,多过于外在身体时,当临在变成你意识的常态时,过去和未来不能再主宰你的注意力时,你就不会在心灵和细胞里累积时间了。累积时间形成了一个心理负荷,严重地损伤了细胞的再生能力。因此如果你进驻了内在身体,外在身体的老化就会减缓。甚至在身体老化的时候,你那个超越时间的本质,也会透过外形发光,使你不会给人老态龙钟的外貌。


       这个练习在生理上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当你进驻身体之后,你的免疫系统会增强你带进身体的意识越多,免疫系统就会越强。就好像每一个细胞都醒过来庆祝一样。身体爱你的关注。这也是一种深具潜力的自疗法。多数疾病都是在你不临在身体的时候趁虚而入的。主人不在家的时候,三教九流的闲杂人等就会鸠占鹊巢。当你进驻了自己的身体,不速之客就很难私闯。


     被强化了的还不只是你的生理免疫系统:你心灵的免疫系统也大为增强。后者可以保护你免于别人具高度传染性的负面心理——情绪的波及。进驻身体并不是架设一个盾甲来保护你;而是提高你整体能场的频率。让那些低频率的情绪如:恐惧、愤怒、沮丧等,只存在于一个不同序列的虚拟实相里,而不能再进入你的意识场了。即使进来,你也不需要做任何抗拒,因为它会穿越你而去。请你不要一谓地接受或拒绝我的说法。亲身做个测试。

  

       如果你需要为一个特定的目的使用心智的话,把它和内在身体并用。只有当你能做到无思想、有意识的时候,才能发挥心智的创造力。进入这个状态最简易的方法就是透过你的身体。每当你需要一个答案、一个方案,或者创意的时候,把专注力集中在你内在的能场上,让思考暂停。觉察这份宁静。等你再恢复思考的时候,思考就变得新颖而有创意。在做任何思考活动的时候,养成习惯在思考和内在的倾听、内在静默之间,做几分钟的转换。另一种说法是:不要只用头脑思考,用你整个身体思考。



      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不要只用心智,要用整个身体倾听。倾听的时候,一面感觉你内在身体的能场。这样做会把注意力从思考移开,而创造出一个宁静的空间。让你在不受心智干扰的情况下,真正地聆听。你等于给了对方一个空间存在的空间。这是你能给出的礼物中,最珍贵的一个。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倾听,因为他们注意力的重心,被思考占据了。他们关注在思考的程度多过于对方说话的内容,而且完全疏忽了真正的重点:对方在话语和心智之下的本体(存在)。当然你只有透过自己的本体(存在),才能感觉到他人的本体(存在)。这就是体现合一,也就是爱的开始。在本体(存在)最深的层面上,你和万有是合一的。

摘自 《当下的力量》(Power of Now)  作者 埃克哈特.托利(Eckhart Tolle














[ 本帖最后由 宛小童的十二月 于 09-1-6 15: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09-1-6 16:21:02 | 只看该作者
好深奥,学习了!好好修炼!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18 22: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