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的剑
所有的仙人,无论是新仙还是老仙,古老的还是年轻的,总是以一种一成不变的形象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吕洞宾的形象就是这样的:一把佩剑斜插肩上,三缕细髯挂于胸前,道家的羽衣穿着,高冠戴着,随时像是要羽化的感觉。
使剑的通常都很潇洒,年轻的男的背着一把剑,人家便叫他少侠;年中的男的佩着一把剑,人家便叫他大侠;年老的男的只要以前使过剑,不管他有没有剑在手,有没有剑在身,大家都会尊敬地叫他一声剑圣、剑神、剑仙,至不济也有个剑痴,若是反面人物通常便叫做剑魔,如此,不一而足。使剑的女人,不管年老年少,我们可以通称她们为女侠,听起来一样很有阳光气息。吕洞宾是个男的,而且是个佩剑的男的,虽然他和所有的仙人一样,年纪无从可考,从他背部斜插佩剑的姿势看,他像是少侠,不过依照他的三缕细密长髯模样,他又像是大侠。既然如此,我们折中一下,若是叫他剑侠,应该也错不到哪里去。
古语有言:有龙象之利,方可以论决断;有南威之容,方可以论淑媛。我们的吕仙人剑侠所佩的剑已佚名,也许比不上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剑,但毫无疑问也是一把宝剑。若不是宝剑,怎么斩得了名满天下、道行高深的黄龙禅师1?
所谓“今朝得悟黄龙术,方信从前枉用心”,据某看来,吕洞宾的武器不是剑,而是决断。
附录1(传说中的十大名剑——关于名剑的传说很多,这里无标准地选择一种):
第十:承影。这是一把有影无形的长剑,就是在《列子·汤问》之中被列子所激赏的,铸于商朝后来被春秋时卫国人孔周所藏的名剑:承影。
第九:纯均。这把剑经铸剑大师欧冶子承天之命,呕心沥血与众神铸磨,历时十载方成,后被战国时天下第一相剑大师薛烛所鉴赏,并由越王勾践珍藏。故事见《越绝书》。
第八:鱼肠。专诸刺王僚所用的就是此剑。见《史记·刺客列传》。
第七第六:干将莫邪。干将和莫邪既是一对夫妻,更是一对雌雄宝剑。
第五:七星龙渊。《吴越春秋》中所载的伍子胥流亡时所佩戴的三代家传宝剑,后来救助他的“渔丈人”为了取信于他,就用此剑自刎了。“七星龙渊”因此得名。(编者按:某很怀疑这把剑如何跻身十大行列,而且排名竟高于干将莫邪等?)
第四:太阿剑。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为了得到楚国的镇国之宝而出兵伐楚。被围困三年的楚人痛苦莫名,危在旦夕。值此生死存亡之际,楚王用此剑惊动天象,杀败晋军。故事见《越绝书》。
第三:赤霄。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的那把剑就叫“赤霄”。
第二:湛卢。天下第一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铸的天下第一名剑。
第一:轩辕。此剑传说为黄帝所铸。中国的国情就是这样的:第一的下面往往还有第一。某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铁拐李的葫芦
传说中的铁拐李形象往往是这样的:手持铁拐,腰缠葫芦,游历人间,救济危难。看着这样的形象,很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他为什么不用自己葫芦里面的药治好自己的跛脚呢?
诗经的著名篇章《豳风·七月》曰:“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这里的“壶”即是葫芦。从其为先民所知开始,葫芦伴随了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与人类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一直存在着葫芦崇拜,有的认为葫芦是生殖的象征,有的认为“葫芦生人”,即人类的祖先,伏羲、女娲都出自葫芦。孟姜女的传说也是出自葫芦。在民间,因为葫芦的谐音“福禄”,其茎称为“蔓”,又与“万”谐音,“蔓带”即“万代”,所以认为葫芦“福禄寿”齐全,是吉祥之物。当然,葫芦并不是一味地、不知所谓地吉祥下去,君不见《西游记》里银角大王就是用葫芦把神通广大的孙大圣收进去的,后来孙大圣又用公葫芦把银角大王和他的母葫芦收服,又后来……总之这个葫芦故事千回百折,十分精彩,有兴趣的可以去看《西游记》原文,记住,要看正版的哦!当然,这个故事的最后,银角大王阁下也是被自己的葫芦所收服的,这也可算一种宿命吧。
从铁拐李形象的演绎过程来看,原先的美男子变成了一个跛脚邋遢的老汉,而这个跛脚老汉却不以己身病痛为苦,却以救济天下苍生为己任,可知仙家的人品十分高尚。
“芦花菖叶满平湖,湖月溪风一钓徒。徒有严陵佳世略,略无唐宪访贤图。图书鸡犬随闲棹,棹浆鸥鶄伴晚晡。晡日欲斜卿作咏,咏成依样画葫芦。”2据某看来,铁拐李的武器其实不是葫芦,当然也不是铁拐,而是包容。
汉钟离的芭蕉扇
八仙的第三仙是汉钟离,汉是指汉朝,钟离是两字的字姓,叫复姓,像司马、诸葛、司徒、夏侯等等,汉钟离姓钟离,人名号做一字权字,便是钟离权了。汉钟离虽然排在八仙的第三位,若是画图画,一爿四仙,左爿头仙是李铁拐,右爿头仙就是汉钟离。汉钟离的标准形象是这样的:一个大肚腩胖子,头梳双髻,赤面长须,袒胸露肚,手摇一支芭蕉扇摇个不停,一派散仙之风。这个大胖子常年面带微笑,似乎永远没有烦恼哀愁。
关于芭蕉扇的传说也很多,最有名的应该是孙大圣大战铁扇公主,三调芭蕉扇的故事。经典记载当然要看《西游记》,里面的铁扇公主凭借着一个芭蕉扇就可以压倒性地战败武艺高强的孙行者,可知此法宝法力无边。据说芭蕉扇一扇就可以扇十万八千里,如果扇的是孙猴子,他可以一个筋斗就翻回来,如果不小心把唐僧扇回唐朝,那不是惹大祸了?(编者按:某家奇怪的是,为什么这把扇子一扇也是十万八千里?不知道这个十万八千里和孙行者的十万八千里有没有公母之分?)另外,手持扇子摇个不停的著名人士还有诸葛之亮,所谓的“羽扇纶巾”说的就是这位。当然,后人考证说“羽扇纶巾”描绘的其实是更为英俊的周瑜,不过被人依附到孔明身上而已。其实,不管怎么说,传说究竟是传说,既然人民群众都认定“羽扇纶巾”这个潇洒形象安在武侯身上尤其合适,周公瑾兄何不大方一些,干脆把蓝扇子绿头巾都送给孔明得了。不过想想周瑜也真不容易,生前被诸葛亮欺凌压榨以致吐血身亡,身后还要被他抢走道具衣服,留得一片光溜溜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寄生鱼,和声亮”说得可是一丝不苟、一点不错啊!
汉钟离是道家五祖之一(另外四个是王玄甫、吕洞宾、刘操、王重阳),并且是吕洞宾的师傅,可是他的名声甚是不及徒弟响亮,逸闻趣事更是远不如徒弟来得繁多,可知他不甚注重广告和包装。
“犀牛扇子用多时,问着原来总不知。无限清风与头角,尽同云雨去难追。”据某看来,汉钟离的武器不是芭蕉扇,而是超脱。
张果老的鱼鼓
八仙中最老的仙人是张果老,其形象通常是这样的:老态龙钟,须眉俱白,手持鱼鼓,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倒骑毛驴。
张果老经常持着鱼鼓唱道情,所谓“鱼鼓频敲有梵音”,张果老能够用鱼鼓占卜人生,好像一个算命先生。从新、旧《唐书》的记载来看,张果先生多次装死以避征召。我们可以认为他不过是一位有些心虚的老朽江湖术士,要不何以数次装死以避征召呢?充其量不过会些幻术而已。所以有关他的仙话,全都是道教凭借民间传闻,夸大其词,为了宣传需要而编造的。当然,我们更可以认为仙家行事不同常人,不可以常理度之,既然《太平广记》说他自称是尧那个年代的人,我们小民百姓不妨相信一把,因为我们多么希望在平凡的生活中可以出现奇迹啊,在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或者阴雨连绵的黄昏,忽然在一个通往时空深处的小巷里或者一片无边无际的旷野上邂逅了一个仙人,仙人诚恳地邀请我说,阁下一起和我参道成仙去吧。我想了很久,毅然决然地回答曰:“不了,老婆孩子还在家里等某家呢!”——当然,我即时反问仙人曰:“是否可以把成仙这等伟大动人而可歌可泣的事业折现?”仙人无语。
至于鱼鼓这等陌生的事物,嗯,确实是不多见的。鱼鼓即一细腰小鼓,长约2尺。长简即一竹板,一端叉开,长约数尺。表演者腰挎鱼鼓,一手持简击节有声,一手击鼓与简合拍。流传于江西省鄱阳县一带的“鄱阳鱼鼓”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鄱阳鱼鼓”发源于唐朝,其腔调与我国古代唐诗的音律有关,并吸取民间小曲、方言鼓书等元素,形成富有江南特色的民间击乐曲艺。如今,这种曾盛行于当地的民间艺术因后继乏人也要濒临失传了。望各位有识之士伸手援助民间艺术、拯救古典文化,如此,阁下定能流芳百世,名登凌烟阁,为后人所汲汲景仰。
“古寺犬声迎客吠,前朝鱼鼓伴僧残。”时光荏苒,万物消散,唯余梵唱伴着鱼鼓声,声声传来。据某看来,张果老的武器不是鱼鼓,而是时光流逝后沉淀下的经验。
注1、此事见著名“三言二拍”中《醒世恒言》的一篇,篇名《吕洞宾飞剑斩黄龙》。
注2、这是一首“葫芦诗”,名叫《渔父辞》,出自清代万红友所著的《璇玑碎锦》。
[ 本帖最后由 欣弃羁 于 08-9-19 18:1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