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6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道家思想”转贴锦集

[复制链接]

我玩的应用: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8-3-22 14:4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子的哲学思想里"虚静"与"守弱"是很重要的概念。

  老子认为,万物都是从虚静状态中产生的,犹如种子在土地里发芽,在一种悄然无声中成长。他在《道德经》第五章里说:"天地之间,克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其意思为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吗?空虚但不会穷竭,发动起来生生不息。"风箱"是形容虚空状态的,"道"就是虚空状态,老子认为运动一旦开始,万物就从虚空状态中奔涌而出。

  在"虚"的概念上,老子提出一个与之相反的概念--"盈","盈"有自满的意思。老子对于盈是持批评态度的。他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己。"其意思为盈满的时候,要适时停止。盈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不容。不容就会产生排他、攻击、骄狂等心理,不容是矛盾激发的根源。

  老子谈"静"的时候,着重从政治方面来论述。他说:"清静为天下正。"其意为清静无为可以做天下人的模范。老子理解的"静"是不乱动。如果事物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时,就任他自生自灭,只有事物偏离了轨道,才应该被干涉。

  如何才能做到"静"呢?老子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其意思为不起贪欲而趋于宁静,天下便自然复归于安定。老子认为打破人内心平静的是贪欲,只有无欲,才能达到清静的境地。统治者如果无欲,社会就会呈现出安定的局面。

  在对"静"的认识基础上,老子提出了"躁"的概念,"躁"与"静"是相对的。老子认为"静"可以止"躁",他在《道德经》第二十六章里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本,躁则失君。"其意思为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帅。……轻率就失去了根本,躁动就失去了主帅。

  老子如此重视"静",是与他看到一个"躁"的社会有关,当时的统治者成天忙于争夺土地,耽于声色之乐,他们像蚂蚁一样躁动不安,给黎民百姓带来了苦难,有感于此,老子提出天下要"静"。

  守弱,就是认清自己的弱势,填补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暗暗地积蓄力量,发展壮大。表面看似柔弱,实则刚强无比。

  还有一点,就是明哲保身。故意向外界显示自己是弱小的,这样就免得招来枪打出头鸟的横祸。若在强盛之时还一味喜不自胜,这样往往惹来祸端。

  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就很会以弱治强、明哲保身。朱元璋登基以后,他已觉察到帝王的反常现象,身为重臣的刘伯温就辞官归隐。而许多同打江山者只知一时享乐,不料被朱元璋暗杀的大有人在。刘伯温以谦弱之术保全了姓命。这是他运用了老子智慧的结果。

  1999年初,曾被伊利免职的牛根生虽然"躲"在蒙牛的幕后,却也没有逃脱继续受打压的命运。竞争对手为了封杀蒙牛,争夺奶源,蒙牛有的牛奶车半路被截,牛奶被当场倒掉。为了减少冲突和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牛根生很快制定了"收奶三不干"政策: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干(不建奶站);凡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不干(不收);凡是跟伊利收购标准、价格不一致的事,蒙牛不干。同时,牛根生启动"中国乳都"的概念,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打出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口号,在众多场合中提到伊利时都把伊利放在自己的前边,在所有的口径上都将内蒙古所有的乳品企业打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烙印。

  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蒙牛赢得了政府的支持,使自己的命运和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大局捆绑在一起,抬高竞争对手的同时保护了自己。这就是守弱的好处。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懂得自守自卫。做事情不要张扬,只需默默去做,无论成功与否都不会惹出麻烦。最忌做事盲目张扬,成功了显得你太自负,失败了别人会对你另有看法。

  多学多用虚静守弱,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齐万物的宗旨是否认客观事物性质的差异,庄子认为物与物之间是没有差异性的,比如两个苹果,不能说这个比那个大,那个比这个小,苹果就是苹果。庄子"万物齐一"的相对主义观点,在其《齐物论》里有系统全面的描述。不过,表述比较直接的是《秋水》里的一段话:"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以差别来看待事物,因为事物大所以大,则没有哪个东西不是大的;因为事物小所以小,则没有哪个事物不是小的。不同性质的事物,没有必要去比高下,论长短。坚守自己的人生信条,努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平稳度过一生,这就很幸福了

[ 本帖最后由 宛小童的十二月 于 08-3-22 14:54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8-3-22 15:01:10 | 只看该作者

道家思想杂论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于众多欲望之中,
怎样才能不失本心,不为物欲所迷,怎样才能在喜怒哀乐脱身而出,保持自己的心神不为外魔所侵,道家,佛家的思想宛如一瓢冷水,它的原意是要让人清心寡欲的,但是,作为一种哲学的思想,他本身是生存于一定的时代的,在当今的社会里,这种哲学的思想应有其新的延伸.
我们应将其与其它的哲学思想比较起来.(呵呵,也许我的想法还比较幼稚,请大家见谅),以采集众家之长,当然,这其中也得要有自己对整个思想体系的把握.不然就成了大杂烩了.呵呵.(不要说我打哈哈啊,因为我毕竟不是道士,不能念无量寿佛.^-^)
我认为,道家思想在现代最值得我们学的有如下几点:
有为而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
本人认为这应该是对道家思想在现代的比较正确的诠释.呵呵.它的意思是指,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应当不要刻意而为之,如此方可以无所而不为.
其实这句话只是仅仅触及心论的皮毛而已.(不要说我器张啊)我们做事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平常心,它的最高境界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能寄心境于绝对平静,因为,纵使你再着急,再呼天抢地也是于事无补啊.
然而,这种心境又怎能容易达到的呢?毕竟,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动物,不可能不为情感波动所影响.当人达到这一步时,就有点冷血了.呵呵.
道家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句话,我也不是很懂,只是隐约看到一点的东西.
在现代,这句话可以拿来安慰人,当世事不如已意的时候,就自己安慰自己,一切顺其自然吧.
道家,自始至终,都讲的是自然,事实上,道认为,大自然才是最完美的,于是老子的<<道德经>>中说: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总之,它说,大自然精妙无比,我们若想怎样,就得跟大自然学习.

是以,自古代以来就有天道之说,讲求天人合一之道,主张,将自我寄于自然,法于自然,以已心去感悟大自然的每一处,然而怎样悟呢,学武之人,就想以武入道,借由提高自己的六识来感觉.
说了如许多,那么,天道到底存不存在呢?
天道其实是一种心灵的感觉罢了,它在你的心中,当你能感觉到它时,它就存在,你无法向别人展示,当然,若是你能通过这种体悟提升了你的精神力,能直接作用于别人的意识之上,那自又当别论.

这些话我好久就想说了,只是每当要说的时候却又是无法组织自己的思维,今天说了这么多出来真的是爽快啊.呵呵.
我再接着说.

道家讲的又是以静制动,太极拳正是来源于此,你看那大山,它岿然不动,任它风吹得老大,它却是它然不动,于是有句这样的话,也许大家也听说过吧:
他强任他强,轻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这中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却不是言语所能表达.

道爱又讲太极,太极生两仪,这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说到这,你想到什么啊,呵呵,老马的矛盾思想啊,唯物主义哲学中说: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这句话堪称对事物的对立统一性的最佳描述,然而这句话说的太难懂了,不懂它的人很可能不能明白这话的真意.道家在这件事上做得相当的好,不,是十分的好.
道家的阴阳思想,理论把事物对立统一的变化尽括在其中,而且形象,呵呵,我们中国的古人的确很有几把刷子啊.^_^!
这次,我就讲到这儿啦,呵呵,我研究的都是有关道家哲学思想上的一些东西,对其它的方面涉猎就比较少,在此,我诚心向道家的道长大师们请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08-3-22 16:21:36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08-3-24 11:53:21 | 只看该作者
嗯。道 这个理解,每个人都不一样。

我的理解是最简单的
道=自然规律。
德=自然规律运行的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3 11:44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