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0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傅佩荣:孔子的孝亲之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7-10-28 19:1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搜狐文化






  新杏坛栏目第三讲
  说到孝顺,每个人都会感觉到很温暖,但是,要真的做到孝顺是不容易的,因为你可以提出一些原则,但是每一个子女他(她)所相对的每一个父母有很多个别差异,所以你光想说我想孝顺,但请问方法在什么地方呢?

  我记得我以前念小学的时候,有个老师经常叫我们孝顺父母,小学生当然是接受老师的教导,没有人会反对的,但是后来我们就请教老师:怎么做才算是孝顺呢?老师说听父母的话,做到父母的要求就是孝顺!于是同学们回家请教父母,后来发现每个父母说的话都差不多——你给我好好念书,考前十名。

小学的时候一班有五十几个人,你全班作弊,也是十个人考前十名,那别人怎么办呢?同学们交换意见,发现这种困扰,就再请教老师,说老师你要我们孝顺父母,听父母的话,做到父母的要求,但我们的父母都叫我们考前十名,那怎么办呢?老师听了,也不知道怎么办?

  他也没想到学生问这么复杂的问题!他就有点不耐烦了,好了,你们别吵了,发一本书你们自己看着办。什么书呢?二十四孝的故事。这种书,它的内容很好,但是一打开一看——卧冰求鲤,我小时候在台湾念书,台湾是亚热带气候,从小到大,我们听到冰只有一个办法——把它吃掉。所以现在看到卧冰求鲤不知道怎么做。到最后变成笑话了。不过有的故事和台湾的背景蛮接近的,夏天到了,家里很多蚊子,你怎么办呢?脱衣服喂蚊子。真的这么做的话,父母会说这个小孩子念书怎么念的头脑有问题,所以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二十四孝的故事很多都变成像笑话一样。同学们嘻嘻哈哈的就笑着毕业了。如果我没有研究儒家,如果我没有自己的这一套研究的心得,我到现在这个年纪,有人问我:怎么做才算孝顺?我也讲不出道理出来,只能说你应该孝顺。但是应该孝顺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所以儒家是最强调孝顺的一个学派。它强调孝顺,绝不只为了安定社会秩序,别的社会不见得强调孝顺,也不见得它的社会不安定啊?所以儒家强调孝顺的话,还是一样,他认为那是人性最自然的发展,今天我们就希望能够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不过开始的时候,还是就孔子本身特殊的生平、经历作一个了解。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宋国是一个很特别的国家,因为他的祖先是商朝人。商朝被周朝取代以后,就把它的遗民封在宋国,这宋国等于是,有点像战败国,或者是被取代国家的后代,老百姓的心态都比较委屈,而别的国家的人对宋国也都拿他开玩笑也没关系。比如我们很熟悉的守株待兔的故事,那就是宋国的农夫。那别国农夫守株待兔你也不敢讲,你想讲宋国守株待兔没关系,孟子他提到有一个人揠苗助长,我们现在教小孩子教得太急了揠苗助长,那个农夫也是宋国人,所以当时宋国人蛮委屈的。而孔子的祖先就是宋国人,他的祖先在宋国本来可以当国君的、宋国的国君,但因为突然发生内乱,他的祖先非常的谦虚就不做,不做之后,后代一路下来就没落得很快。在古代的传统,叫“五世亲尽”(《孔子家语》),传到第五代,这个亲族关系就停了,别为公族。你就是国君的子孙,到第五代以后分出去了,就成为公族。再往下分,就是一层一层往下走了。孔子为什么姓孔?很多人常问我这个问题?他的父亲明明叫叔梁纥,原来他的五世亲尽正好叫孔父嘉,所以后来就以他的孔作为孔氏家族的一个姓。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7-10-28 19:18:39 | 只看该作者
那么后来孔子的祖先逃到鲁国,到孔子的时候是第五或第六代,那么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他是一位大力士,对国家有功,也当过邹县的县长,古代的县长就可以称为大夫了,但是他的父亲第一次结婚生了九个女儿,后来为希望有一个儿子,就第二次结婚生了一个儿子,但对古代来说,这个儿子必须身体健康,他这个儿子腿有点残疾。


   所以孔子的父亲在年纪很大的时候,或者有六十几岁了,认识了孔子的母亲,她们相爱生了孔子。所以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过世,前面我们叫大娘、二娘吧,不让他们来参加丧礼。所以孔子后来二十岁前后,司马迁说17岁,一般会认为20岁左右,母亲过世了。他想尽孝心,把父亲跟母亲合葬,但是找不到父亲的坟墓,就到处请教乡里面年老的长辈,最后找到之后,把他父母合葬了。这是他亲身的遭遇,所以就家庭来说,三岁父亲过世,母亲把她带回娘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孤儿寡母,可以想象是非常辛苦的。那么到成年的时候,母亲过世,后来结婚生子,67岁的时候,太太过世,他来不及回来替她办丧事,还好他的儿子,替母亲办了丧事。周游列国,到处都有战争,不是说回来就回来的,到73他过世,71岁时他儿子也过世了。所以你从一般人眼光来看,就家庭关系来看,孔子是自古以来天下很不幸的人,从小父亲过世,刚到青年期母亲过世,成了家有了孩子,晚年的时候,太太过世,儿子也比他先走。所以从一般人看来,这个人的命好象很辛苦。但是在这一方面不是你可以决定和操纵的,他还是能很深刻地体验到家庭情感的重要,你看到一个人有这样的生平,他照样可以说什么叫孝顺,小时候,三岁父亲过世,20岁母亲过世,他照样可以说得很深刻,让所有父母都健在的都可以去学习,这就是圣人伟大的地方。你不一定有完全的经验,但你可以透过别人的经验有一种深刻的理解,因为人性是一样的。所以在《中庸》里面有一个段话,看了令人感动。孔子说要求一个儿子孝顺父亲,我做不到;要求一个弟弟尊敬兄长,我做不到;因为他的哥哥,孔子被称为孔老二是因为他有一个哥哥,比他先走了。他哥哥的女儿,孔子来代表父母之命替他哥哥的女儿,也就是她的侄女来举办婚礼,嫁给他一个很好的学生。那么他说要求一个人做大臣事奉国君,我也没机会,因为他没有官做;最后要求对朋友,先对朋友好,朋友再对我好,我也做不到,因为朋友都对他很好。所以孔子举到四点,五伦里面有四点,孔子认为自己都没做到,他真的没有做到吗?不能怪他,是他没有这个机会。有这个机会他一定做得比任何人都好。所以今天在我们谈到孔子的孝亲之道的时候,对他的生平、这些具体的亲人关系先做一些了解,你就更能珍惜他对这些方面思想的阐述。

  那么我们再看怎么叫作孝顺呢?到底要怎么做呢?因为孔子的学生很多肯定都要问的:怎么样叫作孝顺?有个学生,他是贵族出身。我们说过鲁国最有权力的三家孟氏、叔氏、季氏。孟氏的一个年轻人,他是孔子的学生,请教孔子什么是孝顺?孔子就说两个字:无违。不要违背礼仪。因为有钱人家,这些贵族有时候就容易太过于铺张,或者太过于节俭。礼的规定有一定的要求。鲁国当时的问题是礼坏乐崩(《汉书·武帝纪》),很多人容易违礼,像最有名的故事,季氏八佾舞于庭(《论语·八佾》),孔子受不了。八佾是什么意思呢?古时候的天子在重要的祭典,可以有八佾,八八六十四人,六十四个童男童女来表演,这是天子的规格;诸侯只有六佾,六佾可以说六八四十八,一佾八人;到大夫,只有四佾,往下降了,所以季氏是个大夫,只能四八三十二,三十二个人。但季氏在鲁国最有权力,关起门来自己当皇帝,说反正我有钱,我有人,就在自己的宗庙前面摆出八佾,所以孔子就受不了,他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所以,贵族子弟就要守礼,合乎规范,否则秩序就乱掉了。所以这是他对孟氏的一个年轻贵族这样说的。也是因材施教的。

  别的学生都是平凡百姓,他们问的问题有关孝顺,我们简单归纳一下,大约有三点可以做到的:一个是奉养父亲、母亲。一定要好好奉养。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你小时候父母把你养大,你现在能够让父母安心过日子,这是应该的,毫无考虑。但是光奉养不够,一定要尊敬。说到这个尊敬,就很难了。在《论语》有一句话,引起很多争论,有些人说这句话的解释,我们先说他怎样解释的,他说子女奉养父母亲,光是奉养不够,还要尊敬,要不然的话,跟养狗跟马有什么差别?这样地翻译是让人觉得不大妥当的,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现在所谓的孝顺就是能够奉养父母,但是对于狗和马你也能够养它,如果没有尊敬的心,这两个有什么差别?孔子绝不可能把孝顺父母跟养狗和马作为对比,不忍心这样做。我的理解很简单,现在所谓的孝顺是奉养父母亲,但是狗跟马对人也能有某种奉养,但是狗跟马不会尊敬别人,狗跟马不会尊敬主人,所以如果你只是奉养父母亲,而没有尊敬父母亲的话的,那跟狗和马来服侍主人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常常说要效犬马之劳,古人把狗和马当作替人服务的代表。如果孔子说,你说前面提到父母亲,后面说跟养猪有什么区别,那我认为孔子有这个意思,实在是对父母不礼貌,不尊敬。如果倒过来说,子女把自己当作犬马,狗可以替人看门,马可以替人拉车,都是服务人类的,如果我做子女奉养父母亲,没有尊敬的心,那么我跟狗马为人们服务有什么差别呢?把自己子女比喻成狗跟马是很恰当的,我们还常常说效犬马之劳吗,你帮我忙,我以后要效犬马之劳。把这个当作一个很通常的比喻,所以一定要尊敬。所以你翻译没有翻译对,否则你在这翻译上正显示出一种很不尊敬的心态。这就是我们研究儒家的《论语》需要用心的地方。那么再看第三个,这是最难的,脸色一定要好看。子夏请教孔子什么是孝顺,孔子说:色难(《论语》)。色难不能看字面,好色最难,不会的。色难是脸色的愉悦最困难,我们常说久病无孝子,父母病久了,只好看子女脸色了。所以我自己很不幸,父母在过去六年内先后过世了,母亲生病时间很长,我常常提醒自己父母生病不要给他们脸色看。我们小时候父母常常给我们脸色看,我们很担心脸色不好。那现在我们成年了,父母需要我们照顾了,就要注意这个脸色,脸色不容易哟!你真的做的时候才发现,父母的话我听了脸色很难看,那你现在还要特别注意,要让脸色好看,让父母感到你心甘情愿去做。孝顺实在是太难了。我们就拿曾参做例子,曾参的父亲是曾点,孔子的学生,曾参孝顺他的父亲怎么孝顺,是一个很好的楷模!我现在根据孟子的说法,曾参孝顺父亲,每一顿饭都有酒有肉,吃完毕以后,父亲问他还有吗?一定还有,只要父亲问,一定还有。曾参就问父亲,吃剩的要给谁?关键就在这里,父亲吃完的剩菜,曾参就问父亲要送给谁,送给那家邻居,邻居有穷人,父亲就说好,今天就送给东边的邻居,明天给哪家的邻居,好,这是曾参。后来曾参老了,他的儿子叫曾元,曾元奉养就不一样了,差别就在这里,每一顿饭也是有酒有肉,但是把这个饭菜撤出的时候,不再问曾参要给那一家人,然后曾参要问还有没有剩的,没剩的,代表什么,晚餐再吃。差别就在这里,所以有时候一定要小心,如果没提到孝顺,我们都没有好的晚年。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可以了解,孝顺父母亲,奉养父母亲,脸色要好看,让父母在使唤我们的时候也觉得这个孩子很孝顺,没有白养。以前我记得,有一位长辈,他是我父母亲的朋友,他管孩子家教非常严格,我父母是属于比较温和的,那么那个朋友家的子女,跟他父母相处,气氛都不一样,譬如说,他年纪大了,孩子已经就业了,赚钱之后就要给父母生活费。给父母生活费的时候,我们看到都感觉,哇,这家家教真的很严阿,为什么呢?你不能把钱直接给父母亲,你要把钱恭敬的放在桌上,然后说:“请父亲笑纳。”他父亲看都不看,说:“好吧,放那。”我们就觉得这父亲好有尊严。我们家的情况,气氛比较温和,我有时候把钱奉上,给父亲的时候,我父亲是上海人,上海人比较爱面子,我父亲说,不要客气了。我又说,一定要给您。他又说不要客气了。三四次之后,我就说你真的不要吗?他就说,要!这是每个家庭都有不一样的管教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7-10-28 19:20:28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和父母子女怎样能够相处?有爱心最重要。什么样的形式?说见到父母三鞠躬,每天这样严格执行的话,恐怕也很难有什么亲子关系。
那么我们就拿古代来说吧,孔子教他的儿子,其实有一段话在《论语》里面,你看了觉得值得去思考,他为什么这样去教孩子。孔子有个学生叫陈亢,陈亢跟孔子的儿子伯鱼是朋友,是同学,就问他说,你爸爸在家里有没有教你什么?很多人都想知道孔子在自己家里有没有给自己的孩子补习?教一些秘密的观念什么的。伯鱼很诚实的一个孩子,就说没有。爸爸在家从没有给我补习。不过有一天,爸爸站在厅堂,我从庭前快步走过,这合乎礼貌,父母站在堂前,子女大摇大摆的晃,不行,要低头快步走过,结果父亲叫我站住,我就停下来了。父亲说,你学诗没有啊?孔子自己是老师,当然教过诗,老师教过你什么,跟你学过什么、好好研究过什么是两回事,很多人老师教完后并不一定认真去学。父亲叫我停下来,问我学诗没有,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你不学诗,说话就没有凭据,没有水平、内容。我就退而学诗。另外一次父亲站在堂前,伯鱼又是快步从堂前走过,说你停下来。问我学过礼没有啊?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这两段话。结果这两段话讲完之后。那个请教伯鱼的同学就很高兴,我问一件事,就知道三件事:要学诗,要学礼,君子要跟儿子保持距离。最后那句话就引起很多人讨论,就好像父亲要跟儿子保持距离。我们也知道保持距离才能够产生一种教学的效果,如果距离太亲密的话,教了半天不容易啊,我们随便举一句话吧,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天下的人都反对我,我不在乎,但是低下头来做孩子的牛,骑在背上,毫无办法。英雄好汉,也过不了家庭亲情这一关哪。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就要问,在家庭里面谈到孝顺,到底是亲密关系比较重要,还是教育的成效比较重要?如果你请教孟子的话,他会认为亲密关系最重要。如果发展教育,你可以找老师来教。后来发展为一种“易子而教”的想法。但是不管怎么样,父母还是要教的,因为家庭教育毕竟是教育的基础。并且身教加上言教才有它的效果。所以我们刚才提到孝顺的作为:依礼而行。这个礼要从真实的感情出发。我们从刚才提到的奉养、尊重到容色——脸色愉悦。第三个我们可以说关怀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论语》有一句话,不太容易理解,叫做“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什么叫“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呢?父亲的作风在他过世以后,做子女的三年之内不要改。好,很多人就会说,如果父亲的作风很好,三年之后也不应该改。父亲的作风不好,为什么还要等三年呢?难道还要有三年的负面的效果吗?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这跟善恶无关。譬如说,父亲在世的时候,很喜欢过年过节的时候,拿钱去帮助穷人,现在父亲过世了,我做子女的,继续做三年、继续帮助穷人。三年之后跟他们说,父亲已经过世三年了,以后我要改作风,帮助另外一些人。这就是孔子的原则,继承父亲的意向至少要维持三年,相当长的时间。所以用心的地方是非常细致的。

  再看,父母可不可能犯错呢?经常我们看到媒体报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我们就要问了,这是儒家的看法吗?我要很清楚的告诉大家,儒家并不认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因为大家知道,结婚生孩子就变父母亲,它对于是不是、道德上的调整并没有一个直接的关系。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稍微修改一下的话,应该是天下无不没有关心子女的父母。天下没有不关怀子女的父母,这是对的。但父母说的都一定对吗? 这要看情况而定,以孔子来说,他说侍奉父母的时候,发现父母有过错的时候,要委婉的劝阻。真正的孝顺在《孝经》里也说,父母有错,要好好劝阻,像真正的大臣,国君有错,要好好的劝导。绝不是顺从而已,那是盲目的孝顺,儒家不主张这个。所以孔子接着说,发现父母要犯错误的时候,要委婉的劝阻,但父母要不听我的话,我就继续尊敬父母,内心忧愁,但不要抱怨。这就是做人子、做人女的孝心之所在。它里面也说做父母的也会犯错的,这是很合理的。我们以前也犯错误,做父母后也会的。所以人活在世界上,不管什么样的关系,他都有人性的共性的东西。而不能因为某种特殊的亲情的某种关系,而使这个目标模糊。所以在儒家里面这个问题很清楚,所以就不会使亲情变成盲目的、只因为是我的父母亲就如何。

  好,这里就立刻出现一个问题:因为《论语》里有一句话,因为楚国的大夫,跟孔子说,我们家乡里有一个人叫直躬,非常的正直,他爸爸偷羊,他跑去检举,很正直。接着孔子说,我们国家的正直跟你们楚国不一样,我们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在这里我们要了解,孔子不是说父亲为儿子隐瞒,说他没偷羊;儿子为父亲隐瞒,说他没偷羊。孔子不是说这就是正直。而是说这个行为中就有正直。这跟说这是正直是两回事。正直当然是按照法律、公平、正义,但是所有的法律都建立在人性发展的需要上,所以你为了这个正义,说我父亲偷羊,我去检举,那就等于我把父亲当成一般的人了,这就违背了我做子女自然的天性:希望父母快乐,希望父母平安的心理。儒家思想无论如何都不能违背这种自然的天性。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朋友在外面被批评的,这叫做天性。但是如果被抓到,我们也不会去为他辩护,去撒谎。这不会的。我们就以孟子后来讲的做例子,那个故事非常生动,我只讲一下重点,孟子非常推崇舜,对其推崇的故事多的不得了,后来就有人故意试试孟子的立场,就问如果舜的爸爸杀人,舜会怎么办?舜是天子,舜的爸爸杀人,舜怎么办呢?孟子替舜回答,说我派法官去抓他,那人又问,舜真的会这么做吗?孟子说,舜其实不会这么做,他把爸爸背着逃到海边,从此过着快乐的日子。这是什么回答呢?因为我们会说,舜还是天子必须执法,如果执法的话,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舜把天子辞掉,就是单纯的儿子,儿子要保护父母亲,背着爸爸逃,你有本事就抓,抓到算我们倒霉,抓不到算我们父子亲情,在海边好好过日子,孟子居然这样回答。由于孔子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孟子说背着爸爸逃跑,引起多少人批判,儒家需要法律,怎么能因为亲情而违背法律正义呢?我想这个批判不见得是针对儒家的问题,儒家强调如果我把父母统统检举出来,就第一个是亲情受到伤害。但他并没有反对法律哦。法律尽量去抓,法律尽量去查,如果法律查到了,我们只好就接受法律制裁,但是作为子女来说,希望父母平安快乐这是天性。你不能违背这个天性,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不能两全其美的话,孝顺父母亲是个基础。如果这个基础没有了,那人跟人相处就赤裸裸了,就只能是严刑峻法了,所以秦始皇为什么很快第二代就覆灭了,就因为他完全是法家,推行严刑峻法。所以儒家注意到人性最根本的需求,所以我们研究一个学派的时候,这几个可能恐怕是它的弱点,我们可以讨论,但不能因为这个就忽视了它有它一个对人性根本的洞见。

  接着我们就看孝顺到底有什么意义?有一次,有人问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出来做官呢?孔子的回答很妙,他说《书经》里面讲过一段话,他说一个孝顺父母,又能友爱兄弟,把这个孝跟悌推广到邻里、乡党、社会,这就是从政。这样的回答有什么预示呢?如果每一家都能孝顺父母亲、友爱自己的兄弟姐妹,这一家安定了,每一家安定了,天下不就治好了?政治不见得你就真得做官。所以他对孝顺和悌即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如此的重视。孟子后来讲的就更清楚了,他说一个君子有三种快乐是超过当帝王的。我想很多人都想知道,真的有这种快乐吗?有比当帝王更大的快乐吗?孟子所说的三个第一个就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这句话乍听起来似乎太过家庭中心主义,我的父母都活着,兄弟姐妹都没有什么事故,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孟子为什么这么讲?儒家最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像这些表面看起来有一些问题的,或者值得我们质疑的,它反而是我们了解儒家核心的一个线索,为什么这么说?孟子很了解,人性的情感需要渐渐的发展,如果我家里父母都还在,我在外面看到老人家,跟父母年纪差不多的,就很容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 梁惠王章》——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很顺利的推出去。我家里有兄弟姐妹,我到外面看到年龄差不多的同学同事,就很容易把他们当作兄弟姐妹推出去,我家里有年幼的子女,我在外面看到别的子女,就很容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梁惠王章》——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一定要留意人的情感它推展出去的渐渐的顺序。如果你的情感没有这样的顺序,你很难立刻就传过去的。譬如说很多人是独生子、独生女,独生子女比较不容易跟同学分享他所有的一切,因为他从小没有这样的经验,这样以后进入社会,跟别人合作就比较困难,所以儒家的思想它完全注意到应以人性的发展和实现为考虑的,而亲情是最重要的一环。

  接着我就要说一段儒家里面有名的辩论了。这个辩论的引起者是谁呢?就是宰我,宰我这个学生言语科第一名,胜过子贡,终于要上场了,这个人《论语》里面出现了五次,每一次都被骂,说明他对孔子是一个明显的威胁。这段话非常的重要,宰我就问了,老师你主张三年之丧,学生认为有问题。宰我就把他的思想表现出来,非常精彩,你看到这样的学生,就说他脑袋是第一流的。我们就先介绍三年之丧,三年之丧是古代的一种观念,从来没有普遍实施过,但是国家总是在设法提倡,要替父母守三年之丧,代表对父母尽最大的孝心,但是我们呀不要担心,三年不是三十六个月,是二十五个月,根据荀子的说法,满了二十四个月叫两年,第三年过完第一个月,够了,三年了。这是古人的一种做法,二十五个月,那么就算二十五个月宰我还是反对,宰我说:“老师,三年之丧太长了。”为什么?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论语·阳货篇》)。他讲人文的理由,我是一个君子,三年守丧不能行礼乐,就忘记了,很多人学钢琴,三年不弹,就不会弹了吗?这对人文世界三年太长;第二个,自然世界,在山东地区应该是如此,以前是钻木取火,一年四季用四种木头,一年轮一次,旧的米吃完了,新的米长出来,也是一年一次,所以代表人文世界三年太长,自然世界,一年正好。两者合观之下,取其公分母吧,一年就够了。所以这个学生的脑袋是第一流的,他知道三年之丧是人文世界的一种行为规范,你看看自然世界一年正好,是一个周期,那不是一年就够了吗?说实在的,你碰到这样的学生,你很难跟他讨论,孔子能不能问他你有没有做过民意调查啊?或者测验啊?是不是三年,礼乐真的有问题?别人说不定没有问题?对不对?你也不能说你这边一年收成一次,你去过台湾吗?那里一年收成三次,那这个怎么去算呢?根本算不清楚,所以孔子立即转移焦点,这是教学方法之一。说假设你不守三年之丧,一年之后,你就吃的很好、穿的很好,你心里安不安?这是转移焦点,也是转移重点,三年之丧代表伦理规范,你心里安不安代表心理情感,孔子认为伦理规范是为了满足心里情感的需求,譬如说我走在路上看到一个长辈,我心里尊敬他,我才鞠躬,如果我心里不尊敬他,我就鞠躬,虚伪。心里不尊敬,还鞠躬,久而久之,这个人就分裂了,内在就分裂了。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所以我们强调如果你要不守这些规则,心里安不安?好,问题又来了,你问一个人心里安不安等于是自由心证。而宰我这个学生之所以被称作坏学生,就因为他不给老师面子,孔子问他你心里安不安?宰我说,安哪!我这样说是有根据的,父母过世,守丧一年之后你吃得好、穿得好,心里安或不安,这个问题不能回答。为什么不能回答呢?给你两个假设,第一个当时如果宰我的父母还在,你这样父母听后不是很难过吗?第二个,如果当时他的父母已经走了,代表他以前守丧的时候,也是希望早点结束,这也不好。所以这个问题不能回答,一个好的学生,当老师问我心里安不安,就应该跟老师说,我不太了解这个问题,或者说请老师指教。孔子最喜欢学生这样说。只要你说,请老师指教,老师就会说他的意见,结果宰我说安,孔子下不了台,翻脸了,说“女安则为之”。这句话非常严肃的,你安你就去做吧。君子守丧是因为吃好东西没有味道,听好音乐没有感觉,住的舒服也不觉得快乐,所以才要守丧三年,你要觉得安你就去做,孔子讲两次,宰我知道老师生气了,立刻离开教室。离开教室后,孔子对剩下的学生,继续批评宰我,所以在学生后面批评学生,从孔子开始。因为老师还是希望留下的学生能学到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7-10-28 19:23:29 | 只看该作者
因为宰我确实离开教室了,宰我出,孔子这时说话了。他说宰我这个学生曾经有三年孝顺父母亲,就是受到父母的怀抱吗?在这里,简单讲到十二个字。
我之所以崇拜孔子,是因为以前念书念到这十二个字。孔子说小孩生下三年才能离开母亲的怀抱,就这十二个字,“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我们了解到古代父母分工合作,小孩大部分时间都由母亲来带的,做父亲他要出去工作,养家糊口。孔子居然观察这么细腻,说小孩生下后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光是这一点,就让我们知道孔子很注意生命发展的历程,成长的过程,你为什么跟父母有这么深厚的心理情感呢?因为在生理上得到父母无限的关注,你才能成长。所以人的生命,从生理到心理再到伦理。这三个理连起来。换句话说,你要讲人性,不能忽略生理、心理、伦理这三个过程。我因为有时看西方的一些报道,我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人类称为万物之灵,但我们的子女是万物中最脆弱的,西方学者的研究用一句话来说,人类的子女有最长的幼儿依赖期。就是我们的儿女依赖父母时间最长,就是说平均比例,你的比例太高了。你看看非洲的野生动物园,一只斑马或是一头野牛,生下来在三十分钟内如果不能跑的话,就被淘汰了,那些狮子野狗啦,就来了,毫不客气,所以这些动物生下来很快就可以独立了,但是人类的孩子生下来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真是需要父母长期的关注,就因为生理上长期依赖父母的照顾,他在心理上和父母也是有深刻的关怀的情感出现的,所以为什么我们很自然的看到父母快乐,自己也很快乐,看到父母难过,自己也很难过,这是小时候慢慢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心理需求,并不是很神秘。我们讲孝顺是人类的天性,这不是说叫你孝顺你才懂得。我有时候教书会有一点尴尬,学生听我讲过儒家之后,就对我说,听你讲过儒家之后,就觉得应该孝顺,早知道不要听了。他们以为如果不听的话也没有关系,事实上每一个人最深的愿望就是希望父母亲快乐,因为你从小开始这种生命经验,是不能够重来的,这就是孔子的思想。讲到人的生命,我们会问,为什么要孝顺呢?儒家绝对不是教条,我们是最担心有人把儒家说成教条,学儒家就是教你孝顺,叫你忠,教你如何如何,那不学就没事了吗?

   儒家讲的是从生命里最深的需求:孝顺之后你才会快乐。孟子为什么特别推崇舜呢,他说舜这个人,五十岁还能够爱慕父母亲,我们一般人大概十五岁就停止了。十五岁就对父母说最好别管我了,我要独立发展。舜,五十岁,还是经常思慕父母亲,其实思慕父母亲不问年龄的,二十四孝故事里我们有一个故事我们是很喜欢的,叫老莱子的故事。他自己七十几岁,他父母九十几岁,他还穿着彩色的衣服给父母看,父母很开心,拍手鼓掌,跟幼稚园的小孩表演一样,他们在欣赏。最有趣的是,他摔跤的时候,还会装出婴儿的哭声,母亲过来安慰他。装婴儿的哭声,所以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这是一种最自然的天性上的需求,但是只有到论语里面才把这段话说清楚。所以我们学会了什么,一个是社会要我们孝顺,它有许多规范哦,早上向父母问安,回家给父母打招呼,这些都要非常礼貌的态度,这是社会规范,但是这种社会规范叫做伦理,它的来源是心理上的需求,因为我跟父母亲的情感很深刻。人最怕忘记,所以我常常劝许多年轻的朋友要常翻翻以前的照相簿,看看自己小时候什么模样,小学什么模样,中学什么模样,不是一天忽然长大的,是慢慢成长的,慢慢成长后,你才会常常想到父母之恩,真是无法回报,让天地这么宽广,这么伟大。所以儒家让我们孝顺,他们所提出来的这套理由,是在学术上是有根据的,最后推到生理情况。

   美国有一所医院,他专门收容弃婴,就是孩子生下来没有人要,收容弃婴的时候,就发现五六十个弃婴,都差不多,目光呆滞,面无表情,了无生趣,医生护士也见怪不怪,忽然发现有一个孩子特别快乐,就是笑的很开心,医生护士是受过科学训练的,立刻派人装上闭路电视,让人监视,二十四小时监视,这个小孩为什么与众不同呢?结果一个星期后答案揭晓:每天下午的时候有一个老太太,到医院收垃圾,她经过这个小孩时就逗他玩半个小时,每天半个小时关心他,就使这个小孩子的生命力展示出来了,别的孩子连每天半个小时的关怀都没有。今天每一个人能顺利成长,有多少父母的关怀在我们身上?这是我们一定要掌握的。在外国有很多这样的报告,看了都不忍心。另外一个报告怎么样呢,也是一所医院收容弃婴的,因为美国人就喜欢做这些研究,他把弃婴分两组,第一组,每天派固定的护士照顾特定的孩子,第二组,这些孩子,每天被轮流照顾,护士轮流照顾,结果半年下来发现:由固定护士照顾的孩子的智商比那些被轮流照顾的孩子的增加了一倍,所以一个人的智商要自由发展,他心理情绪必须稳定。他每天看这张脸,很快就熟悉了,有了安全感,他的智商才能够自由的发展。相反的,你每天换一张脸,照顾一个孩子,他永远会觉得这是谁,不认识,他无法感觉到安全,然后他生命里面的其他方面的潜能都受到压制。从这些小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要顺利成长,不容易呀,所以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就因为生理上的脆弱,造成了心理上情感的特殊的一种关怀的能力(心理上对情感的特殊需求),最后是伦理的规范,把这个建立起来,我们这个讲究礼仪的社会才能有一个真正的基础,所以我们在谈到孝亲之道的时候 ,特别把这个问题加以说明。

    孔子的学生里面最强调孝顺的当然是曾子,曾参,他讲过一句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就是替父母办丧事要非常谨慎,庄重;追远就是祭祀祖先要设法非常的虔诚,所以慎终和追远这两件事,好好做到,老百姓的社会风气就非常淳厚,为什么?你做任何事都想到祖先!我们古代有一句话,其实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座右铭:“毋忝尔所生。”“忝”就是让父母觉得羞耻的意思,每一个人都说不要让祖先蒙羞,那我就会谨慎的,相对的,你要设法不要让子孙蒙羞。所以我们中国人讲人,从来不把他当成单纯的个体,好像忽然出现一个人,它是独立于群体之间,没有这样的人,每一个人都是代代相传的祖先,到你了,将来还有代代相传的子孙,所以你把这个前前后后整个网络建立起来了之后,当然会有一些压力的,好像是我的个性怎么发展呢?今天这个时代的课题,在于你不可能让我们变成单纯的个体,但是你要强调为自己负责的一种心态,有(建立)一个从家庭开始的人际关系的网络。它有优点也有缺点,这是事实,但是从这点来看的是,它导致我们文化的一种特性,就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然后每一个人都会想到子孙如何。我再讲一个有关子孙的故事,是孟子说的,他说如果你做不好的话,子孙再怎么孝顺也不能替你改变不好的名声!孟子举的谁呢?周幽王、周厉王,古代的国君死了后,被人家定一个谥号,这个谥就是给你一个什么名称,这 “幽”跟“厉”都是很不好的,黑暗、 很凶残 。所以孟子说做祖先的你做不好,被人家称作幽王、厉王,后代虽然有一百世的子孙孝顺,都无法改变祖先这个不好的名声,这样的故事我们听多了,自然说我们的生命是有一些负担和压力。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利也有弊,你不能因为这个而把整个文化拿掉,不可能的。我们今天只能说把过去那种太过于强调家族忽略个体的这个成分稍微降低一点。另一方面,尊重个性的发展,多了解一点西方心理学对每一个个体的研究,这样设法找到一种比较适合现代人需要的观念。

  最后我们说一下孝亲的理想是怎么发展的?第一个叫作“继志述事”,继承父母的志向,能够继续做父母所做的事,父母的志向和所做的事情和是什么呢?归结到最后就是德行修养,很多人说你要光宗耀祖,光宗耀祖你界定在升官发财上,让父母变得好像很有面子,这是一种方法,但是手段要正当。儒家里面提到你要孝顺父母,你要光宗耀祖,它也归结到德行,因为德行上面的努力每一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否则(如果)你只把它放在特定的价值上,像财富、像权力和地位的话,太狭隘了,到最后恐怕为了这个目的不择手段,所以儒家一定要把重点放在德行上,因为只有放在德行上才符合人性向善的基本的理解上,而行善后对社会都有帮助,它才是一个可大可久的人文的理想。上次我们谈到孔子的一贯之道,我们就在这个地方做一个解释,因为一贯之道和我们今天提到的孝亲之道——具体的实践是可以配合起来的,为什么我要特别提这一段呢?因为孔子感叹过没有人了解他,而他有一个基本的思想叫“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就是说不清楚。他的学生子贡是很聪明的学生,但是他有一个毛病,聪明的学生通常都有这样的毛病,就是喜欢做比较,谁比谁好,谁比谁差。叫做“月旦臧否”,后来子贡居然也批评到孔子了,他说我们老师也没什么特别,就是五个字“多学而识之”,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我们老师孔子也没什么特别,就是广泛学习各种知识,记忆力还不错,上课都不用看书了。结果这话传到孔子耳中,孔子当然不高兴了。孔子这个人,他教学生喜欢公开,就上课的时候把子贡找来说,子贡你认为我是“多学而识之”的人吗?子贡知道有人密告了,没办法,只好承认说,是啊 ,难道不是吗?孔子说,非也,吾一以贯之,就是说不是的,我有一个中心思想在里面,把我的学说连贯起来能成为一个整体。不过很可惜,子贡没有再问,何谓也?可能当时看到老师心情不好,用非常严厉来的话说“非也”,就立刻走开了。这变成一个公案了,没有人知道孔子的一贯之道是什么?孔子也很烦恼,因为以前教书上课,孔子本身不能讲孔子的思想,他只能教《诗经》、《书经》、《易经》、教一些礼仪,孔子如果说,各位同学,今天我要讲孔子的思想。孔子讲当然最好的了,没有问题,不可能有错误的解释了,但是那个时候是没有用的,孔子死了之后,才发现他的思想是伟大的。他活着的时候自己认为自己伟大,那不算。所以孔子想我要找个机会来告诉我的学生,他找谁呢?他找错人了,孔子教学失败也是有案可查,他找到曾参,其实我们也会找曾参的,两个理由:第一个,曾参比孔子小46岁,很年轻,第二个,曾参特别的迟钝。他一定会说我不懂,请老师指教。好,上课了,孔子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因为大家都知道子贡这个学长被老师批评了,就很期待一场这样的讨论。

  但是曾参,什么都好,就是这个时候不知道怎么了,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就说:“唯。”唯就是yes,孔子给他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居然说是的,孔子一看反应很激烈。“子出”,立刻离开教室,下课!连你都懂了 我还谈什么?接着就发生了悲剧了,什么悲剧呢?同学们就围了过来,问曾参说,何谓也?何谓也,三个字应该是曾参请教老师的。结果曾参说,唯。孔子跑掉了,别的同学问他何谓也?这真是太可怕的事情,结果就发生了,曾参就说了:“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老师的道没什么,就是“忠”跟“恕”,你听也知道,明明是“一以贯之”,你讲的“忠恕”不是二吗?到后来再讲也没什么用,什么“尽己之谓忠,推己及人之谓恕”,人我之间如何?都不对,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内容。我再强调一次,曾参比孔子小46岁,所以孔子活着的时候曾参几岁?15岁到26岁,是不是?何况曾参又特别驽钝,他怎么可能知道孔子的一贯之道呢?如果他讲的是事实的话,孔子后来不用说没有人了解我,这个就可以充分证明孔子的一贯之道不是“忠恕”。在《中庸》里面就说了忠恕,子曰:“忠恕,违道不远”,忠恕离开道不远,这个就是标准答案了,忠恕不是道,是离开道不远。那么到底什么叫孔子的一贯之道呢?曾参还是了不起,我们要给他一个公平的说明,给他一个平反的机会,曾参继续用功念书,到老年的时候说出了标准答案。曾参,了不起,一直用功念书,用功念书的话,虽愚必明,虽然愚钝,到最后也是非常有智慧,只要你用功,曾参就是个例子。曾参后来说了一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读书人不可以没有刚强奋斗的精神,“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是很重吗?“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就是这句话,如果仁义的仁是我的责任,到死才能停止的话,那么仁义的“仁”就是孔子的一贯之道。这是标准答案,“仁”这个字在论语出现了104次,许多学生都请教什么是仁,孔子每一次回答都不一样。因为仁这个概念有三个层次,第一个,他讲的是人之性,你只要真诚,就会发现力量就会由内而发,这个真诚的力量就是人性向善的一个基础,这是第一步。孔子谈这个谈的很少;他谈最多的是第二步,人之道,仁义的“仁”这个字就是正路,学生们请教老师什么是仁?都是在问我人生的路该怎么走?孔子回答的时候就会按照学生的性格跟他现在的处境给他一个明确的指示,比如樊迟这个学生三次请教什么是仁?孔子三次的回答都不一样。为什么?因为这个学生也在成长,有不同的环境。所以仁是孔子的标准答案。但是它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人之性,第二个人之道,第三个人之成,完成的成,仁的完成最后需要讲到比较危险的话,杀身成仁,我们听到杀身成仁这四个字就会反而觉得这个牺牲的生命反而会完成人的理想,我们就要问为什么需要人的理想呢?为什么不让我活着呢?因为人活着也是要完成人的理想,在特定情况下你要完成人的理想需要牺牲生命的话,不是牺牲反而是一种成全。所以孟子后来说舍生取义,明明是没有生命了,他反而是取得了“义”!所以儒家的思想就在这里。

    你为什么可以用仁义代替生命呢?因为人性向善,善就是仁义,这样一来你生命里整个的结果就在仁义里实现,人性向善,你才能说人性止于至善。或为了善而牺牲,那个牺牲就不是牺牲反而是完成,是一个成全,所以儒家讲人性的时候最精彩的就是这个基本的观点。仁义的仁有三个层次,都牵扯到人性和善的关系,从向善到择善,到至善,一以贯之,这是孔子的思想,也就是因为这样的思想他才把“善”界定为我跟别人之间的适当关系,这个别人是天下人,也就是因为这样子,孔子的志向要明白宣布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天下人都安顿,一个人好好的为什么要关心天下人呢?因为人性向善,善是我跟别人的适当关系,别人就包括天下人在内,由近到远尽力去做,就使得儒家的精神有一种入世的情操,并且有一种超越的情怀,超越个人的小小范围,所以我们今天讲孝亲之道,是希望什么,是把个人在孝顺父母亲、在家庭里的亲子关系努力去加以实现,因为这是来自于人性基本的要求,这个掌握住之后,一定要记得孟子的建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量推广出去,到最后能够使得天下大同,世界一家,那才是孔子真正的愿望。我们今天这个主题就谈到这里,谢谢各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7-10-28 19:25:38 | 只看该作者
傅佩荣:孔子的贫富观2007年10月11日11:25 [我来说两句
]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搜狐文化






  《新杏坛》栏目第五期

  诸位朋友,我们今天要谈的主题是孔子的贫富观。贫就是贫穷,富就是富裕。儒家思想是入世的,他们肯定要个人的自我实现,与社会的繁荣发展结合在一起。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曾经碰到几位隐居的人。隐居的人认为世界太乱,不如明哲保身,我自己找个偏僻的地方,耕田,自食其力算了。不要管这个混乱的天下。孔子遇到这些人,就讲一段话,他说鸟兽不可与同群,我们人不能跟鸟兽一起生活,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我要不跟人类在一起,我跟谁在一起?这儒家思想的入世性格,只有他了解人的生命的全面的发展,每一个人生下来都在家庭,在社会里面,才有可能成长。 那么他成长之后,也就在社会里面,希望能够以个人的努力来带动整体的繁荣。所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那么如果你有入世的精神,你对于人间的价值自然就要肯定。你不能说我一方面肯定入世,另一方面我反对富贵,其实富贵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只不过问题是手段是不是公平,也就是竞争的手段,是不是能者、有德者可以得到富贵。如果是的话,这个世界就安定繁荣,否的话社会就在混乱之中。儒家的理想是非常正面的,看待社会。

  孔子有一次带学生到了卫国,他提到三句话。第一句话是人口很多,儒家肯定人的生命,要值得设法去珍惜他,反对自杀。所以人口多的时候,怎么做呢?让他们发财,有钱不是坏事,有钱你就自由,把那个自然而然的去表现出来。西方谈到私有财产,像黑格尔就说,人的自由来自于私有财产。否则我说你从这儿到北京,你可以坐飞机,可以坐马车,可以走路,你如果没有钱,你可以坐飞机,等于白讲。因为你没有钱,你不能采取这种方式。所以这个自由,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说,需要以金钱作为它的基础,但是我们也知道,金钱不是万能的,它也不可能作为人生唯一的最高的目的。他只是一个中间的阶段,一个必要的条件。孔子讲的第三句话就是要,教之,就是要让他们受教育。人口众多,大家发财,受好的教育,好的教育代表你有正确的人生观,知道人生的目的何在?儒家就是这样的一套人生观。我来到山东,一定要去曲阜,到了曲阜,一定参观三孔。到了孔庙,孔府,以及孔林,尤其是孔林,我的感触是特别深,因为看到了孔子的墓地。墓地旁边有一所简陋的房子,前面一个石碑,上面刻着,子贡庐墓处。也就是,子贡在这里为孔子守墓。

  根据孟子的记载,孔子过世以后,他的弟子舍不得离开他,就在他墓边盖了很多房子,守墓,守上三年。当然三年根据荀子的说法是25个月,三年之后,同学们痛哭一场,各自回家,继续自己的生活跟事业。子贡,回到墓前,盖个房子,再住三年。前后50个月,子贡做到了,所以今天看到这个牌子,我们要想到这个故事。问题是子贡为什么可以住50个月,除了对孔子的敬爱之心,非常深刻之外,他还需要有点钱。没有钱的话,你这样住怎么活得下去呢,所以子贡是孔子学生非常特别的一位。年轻的时候很穷,后来做生意发了财。所以个人经历过贫穷跟富裕。孔子曾经也提过子贡发财的事情,他说子贡这个学生,没有得到官府的允许,就自己做生意,当时做生意需要官府的特许,但是春秋时代已经开始乱了,有时候也没有人管,没有特许,你也可以做一点生意吧。子贡就是这样的人。结果,他做生意做得好极了,他猜那种物价会上涨,每次都猜中。就跟买股票一样,他买哪一支,哪一支就涨,变成股神了。所以子贡发财了,发财之后他才有办法,后来再陪孔子三年。这赚钱不是坏事,只要所赚的是正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16 14: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