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15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抑郁症:还有很多你不知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4-7-15 10:1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慎闻 于 14-7-15 10:19 编辑

  7月13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启动为期一周的抑郁疾病诊疗宣传周活动,当日健康讲堂座无虚席,现场咨询络绎不绝。在活动现场,精神科专家表示,我国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综合医院的识别能力不足,促进抑郁症识别能力和就诊率的提升,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严峻课题。
  大部分患者认为患的是躯体疾病
  一位来活动周现场咨询的老人说,老伴儿今年情绪越来越差,他家住6楼没有电梯,老伴儿患病后因为腿脚不便很少出门,在家也是躺着的时候多。医生建议他尽量让老伴儿多到户外走走,与邻居聊天,参加小区里的活动。如果情绪还是不好,最好找医生看看。
  “很多抑郁症患者是因为失眠、胸闷等症状到医院就诊,很少有人告诉医生自己是情绪不好。”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刘琦说,到精神科就诊的抑郁症患者,只是这一庞大群体的冰山一角。
  刘琦介绍,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般人群重度抑郁症的12个月患病率为3%~10%,在躯体疾病患者中达20%~60%。国内数十项研究发现,我国重度抑郁症时点患病率为1.6%,12个月患病率为2.3%;农村略高于城市,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抑郁症患者中,只有10%的人寻求帮助,其中一半到医院看病,这其中又只有2%~3%到精神科就诊,其他都认为自己患的是躯体疾病。”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于欣教授说,到精神科就诊的抑郁症患者只有10%是自己来的,承认自己得了抑郁症,其他都是被家属送来的,很多人坚持说“我没有得抑郁症”。
  专家强调,抑郁情绪只是抑郁症的一个表现,长时间处于低落心境(医学诊断为2周以上),并造成功能损害,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学习,才是抑郁症。刘琦提醒,兴趣减退、精神压力大、恐惧、无助,长时间出现不明原因的失眠、乏力、食欲减退、便秘、心慌胸闷等躯体症状,需要警惕是否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发病与性格没关系
  由于媒体对大学生、媒体人、官员等群体出现自杀事件的报道较多,很多人认为他们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也有人认为白领工作节奏快、压力大,是抑郁症的易发群体。其实这些都是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误区。
  于欣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受教育程度低、经济条件差的人,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的人,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这些人缺乏社会资源,容易陷入无助的境地,抑郁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变为重度抑郁症,甚至出现自杀行为。大学生是自杀行为发生的低危人群,他们有较多条件可以缓解负面情绪,而农村年轻女性才是高危人群。抑郁症的发病与性格没有关系,是遗传因素与社会应激事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个人都有可能发病。
  很多患者对药物有恐惧心理
  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误区还体现在用药方面。很多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担心吃药成瘾或人会变傻,对药物有恐惧心理。于欣解释说,抗抑郁药物绝不会成瘾,一些抑郁症患者出现脑部功能衰退,并不是药物引起的,是疾病本身对大脑造成的损害。抑郁症不能拖延、回避治疗,拖延时间越长,造成的损害越大,经过合理治疗,抑郁症是能够痊愈的。
  据介绍,轻度抑郁症无需药物治疗,而中度、重度患者均需药物治疗。初诊患者应该持续服药6个月~9个月,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追踪调查显示,患者平均持续服药时间仅有3个月,这导致复发风险增加,今后有可能发展到需要终生服药。
  很多医生不能识别抑郁症
  于欣去年曾遇到一位门诊患者,他长期感觉肠胃不舒服,有异物感,先后在多家大医院做了4次胃镜、2次肠镜,都没查出问题,最后消化内科医生建议他去看看精神科。
  “他就是重度抑郁症。”于欣说,治疗不是用点抗抑郁药就行,更重要的是要对其个人、家庭和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症结,通过心理治疗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不适是情绪问题造成的,进而引导他排解不良情绪。通过与患者深入交流,让患者建立起对精神科医生的信任,患者才会愿意服用抗抑郁药物。
  “内科患者1/5合并抑郁,神经内科主诉疲劳、乏力等原因就诊的,一半是抑郁症,一些消化内科的患者其实消化系统没有问题,但是很多医生不能识别抑郁症,到了实在没有办法时才想到精神科。”于欣说,这个过程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在综合医院普及精神疾病知识非常重要。
  抑郁症防治不仅是个人的事
  于欣带领的研究小组曾到深圳市的一家制鞋工厂调研,工人的抑郁情绪之普遍让他惊讶。这里一个大车间有800人同时工作,制鞋用的皮革、胶水等气味很大,大抽风机不停嗡嗡作响。工人之间没时间说话,说话也听不见,都像机器人一样在流水线上忙碌。评估发现,这里的工人70%有轻度以上抑郁症状,女工比男工严重,很多人感觉情绪不好,但不知道是抑郁症,也不知道如何求助。
  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往往在管理上采取一些特殊措施,比如故意拆散工人之间的伙伴关系,来自同一个省的人不能住在同一间宿舍,压缩工人的休息时间。于欣建议该企业在食堂开饭时间播放有关心理健康的短片,调节工人的情绪;在企业内成立社团,组织工人开展文娱活动,缓解压力;工会开展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培训和指导。
]  “轻度抑郁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度假、社团活动、与朋友交流等缓解,严重的还是要及时求医。”于欣说,低收入人群往往缺乏社会支持,抑郁从轻度、中度发展到重度,可能都没有干预,以致造成自杀等严重后果。
  “促进抑郁症识别和就诊率提升,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严峻课题。”于欣认为,抑郁症的防治不仅是个人的事,企业、工会组织和各级政府都应该承担责任,积极参与,“不能出了事去搞应急干预,平时没有人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1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14-7-15 12:42:16 | 只看该作者
抑郁症的并未清楚,诊断抑郁症有扩大化的倾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4-7-15 14:15:29 | 只看该作者
jet 发表于 14-7-15 12:42
抑郁症的并未清楚,诊断抑郁症有扩大化的倾向。

一方面扩大化,一方面就诊率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4-7-15 17:47:18 | 只看该作者
慎闻 发表于 14-7-15 14:15
一方面扩大化,一方面就诊率不足。

很多真抑郁症的没去看,去看并诊断的并非真抑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14-7-16 08:14:20 | 只看该作者
jet 发表于 14-7-15 17:47
很多真抑郁症的没去看,去看并诊断的并非真抑郁。

很普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4-7-16 15:15:15 | 只看该作者
治疗,也很多治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4-7-16 16:28:29 | 只看该作者
jet 发表于 14-7-16 15:15
治疗,也很多治不好。

不要灰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14-7-16 16:55:54 | 只看该作者
不是灰心,精神医学的能力确实有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14-7-16 17:16:12 | 只看该作者
jet 发表于 14-7-16 16:55
不是灰心,精神医学的能力确实有限。

也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4-7-16 17:34:42 | 只看该作者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14-7-16 17:35:00 | 只看该作者


要是吃吃药就能好,这个论坛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14-7-16 17:39:40 | 只看该作者
jet 发表于 14-7-16 17:35
要是吃吃药就能好,这个论坛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说的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14-7-18 12:22:08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多看看接受与实现疗法(ACT)疗法的书吧。这是心理治疗第三浪潮,感觉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14-7-18 12:22:56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心因性抑郁来说,远胜药物百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14-7-18 13:17:11 | 只看该作者
老阎 发表于 14-7-18 12:22
大家多看看接受与实现疗法(ACT)疗法的书吧。这是心理治疗第三浪潮,感觉很不错。

既然这样,患者朋友可尝试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9-23 06: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