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失眠已成为一种流行病。失眠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45.4%。偶尔一两天失眠并无大碍,放松之后即可恢复正常。但长期失眠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还会对大脑产生影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经常失眠甚至可引起老年人痴呆症,还会使人过早衰老,缩短寿命。
2006年,中国睡眠专家达成共识,临床治疗失眠的目标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中心陈晓鸥
一、缓解症状,即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
二、保持正常睡眠结构,在用安眠药物的时候选择对睡眠结构影响小的安眠药,以增加深睡眠。
三、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担心“吃药上瘾”大可不必
在用药物治疗失眠的过程中,患者常常会有许多疑问和担心。实际上,从临床观察来看,还没有患者因服用安眠药而造成肝肾损害的报道,尽管有些患者反映“吃安眠药后感觉脑子反应慢”,但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实际上,长期失眠对记忆的损害更大。
对于药物成瘾问题,患者应该正确看待。如果是慢性失眠,可能吃药时间要长一些,如果病情需要甚至可以长期服用,就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但长期服药并不等同于依赖或成瘾。其实,只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长期服用安眠药也是安全的。
适量用药1年内不会对躯体产生明显损害。现在有很多使用安眠药数十年并没有任何脏器损害的例子。专家也不主张过分限制安眠药的使用,尤其是老年人,与其长期饱受失眠的痛苦,不如适当用药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避免焦虑、抑郁及长期失眠造成的脑功能损害。
可选择的药物很多
人类使用安眠药的历史很长。从古代酒精和中药(酸枣仁、茯苓等),到19世纪的溴化物、水合氯醛、巴比妥类。目前使用比较多的安眠药物有两大类:苯二氮(草字去早加卓)类(BDZ)和非苯二氮(草字去早加卓)类,这两类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都有很大程度提高。
巴比妥类和醛类:包括速可眠、鲁米那、水合氯醛、副醛等。这些药物催眠效果好,但容易产生耐药,要维持疗效需不断加大剂量,而且长期服用可引起慢性中毒,因此目前临床使用较少。
苯二氮(草字去早加卓)类:苯二氮(草字去早加卓)类药物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催眠药,分短效、中效和长效。短效药物的半衰期在1.5~3小时,包括咪唑安定、三唑仑等,可用于入睡困难的患者。短效药物易产生依赖性,撤药后可能出现反跳性失眠。中效药物的半衰期是10~20小时,包括舒乐安定、阿普唑仑等,适用于睡眠不实、睡眠中反复觉醒的患者。长效药物的半衰期是20~50小时,包括安定、硝基安定、氯硝安定等。此类安眠药起效慢、疗效长,适用于睡眠不实和早醒患者。患者服用后易产生次日困倦感、乏力,因此建议将服药时间提前到睡前1小时或更早,以减轻药物的残余作用。
非苯二氮(草字去早加卓)类:这是新一代安眠药,疗效安全、可靠,较少出现药物依赖和撤药后的反跳性失眠,而且不影响睡眠结构,目前正在广泛应用于临床,有取代苯二氮(草字去早加卓)类的趋势。这类药物包括唑吡坦、左匹克隆、扎来普隆等。
个体化用药 定期随访
在安眠药种类的选择上,绝不是盲目的,医生通常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病人的失眠时间和失眠程度,以及对生活的影响等,都是选择安眠药物的参考依据。短期一过性失眠者,可以选择非苯二氮(草字去早加卓)类安眠药或短效药物,如唑吡坦、左匹克隆等,间断或按需服用。入睡困难的患者,可选择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短效安眠药,如唑吡坦、咪唑安定、三唑仑等。睡眠不深、易觉醒的患者,可选用中效安眠药。早醒患者可选择长效安眠药。
在服用药物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随访,短期治疗可1~2周随访 1次,慢性失眠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应该每4~8周随访1次。随访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睡眠情况调整安眠药的用法及用量。
有些人提出交替使用不同种类安眠药,以减少药物成瘾的问题,这种主观愿望也许很好,但是专家不主张频繁更换安眠药。如果确实疗效不好,要分析是安眠药选择不恰当,还是病人的心理问题没有解决。此外,需要提醒患者,无论是否进行药物治疗,患者首先应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这对治疗失眠很关键。
何时可以服用安眠药
上床前15分钟感到可能睡不好,或次日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上床后30分钟不能入睡;夜间醒后不能再入睡,而且在预定起床时间前5小时;
慢性失眠患者,每周有3次以上不能自己入睡时,可以提前服药。
( 出处:健康报 发表日期:2008-04-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