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海夫
已经是近三十年前的事了。
一次,一位同学来闲谈,话题转到他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时,曾说:“直到现在,许多作品,不借助工具书,还是读不懂!”看上去,其心情似乎颇有几分焦虑,乃至惶愧。
对于一个尚在学习的中文系学生来说,这种困难的存在,在我看来原是极自然的事。继续努力是应该的,却无须因之而惶惑不安。我当时正在给他们教古代文学课。上自诗、骚、诸子,下至词、曲、小说,前辈学者,我不敢说,就自己而言,我又何尝能够随意拿到一篇,就可以心知其意,而口又能言,从奇字僻典到文外秘旨,都能说出个究竟来呢?于是,我告诉他:“我同样离不开工具书,在这一点上,我并不比你高明多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不过是本着孔夫子这个古老的教诲,如实地说了一点事实,以期有助于消除他内心的不安。
“啊!”他似乎释然了。依据平日课堂上的感受,他原有一个错觉:以为教师所侃侃而谈者,都早已烂熟于胸中,一切都无待查考,不假思索。此刻,他明白了,原来如此。
今年春节期间,原来的几位同学相邀聚会。久不相见,往事陈迹,自然成为重要的谈资。当年发问的他,竟又记起那平常之极的老实话来,并说它竟给他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而且这印象中还包含有对老师做人称美的意思在内。清代常州派论词有句名言:“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我当时之所以那么说,其初心已如上述,至于做人云云,是绝未想到的;他的想法、感受,则是他的自由与权利,更非我始料所及也。
这虽是一件极琐细、乃至微不足道的往事,此刻重提,却使我蓦地有所感悟。这感悟,简单地说,就是一句老实话的价值与效用。它往往会超越你的初心,出乎你所预料。师生关系间是如此,其他各种人际关系,如厂家与顾客、领导与群众等之间,难道都能例外么?某些商业广告式的语言,如“实行三包、优质服务”云云,乍一听,令人神往;乃至譬如看了一副副怕人的面孔,又叫人心寒。其身价、声誉亦自随之而一落千丈。坦诚相待,肝胆相照,大抵是不会有这种巨大的心理反差的。
既“读者之心何必不然”,自然,也会有这样的可能。当我说“也离不开工具书”时,学生忽而觉得你也不过如此,因而瞧你不起。不过事实既然如此,瞧起瞧不起,就由他去吧,何必多所计较。如果相反,三坟五典、内典道藏、职官地理、考据辞章、风土节令,只是天花乱坠一番,也许可以使对方惶恐战汗,高山仰止,自惭形秽,然而一旦有所觉察,知道其意在装潢,那后果将比一般的瞧不起更惨,其苦心经营的七宝楼台般的形象,也许一下就土崩瓦解,荡然无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