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8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的感悟2009.2.2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9-2-20 19:4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晚,我睡下了。感觉脚很凉。我有个毛病,就是血液流通不畅,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晚上睡觉都要穿袜子。我穿了袜子,还是觉得凉。我有个念头,就是再找一双袜子穿。不过,我想,这应该也是我神经系统过敏,精神交互,导致感觉很凉。我横下心,睡觉,不管凉不凉。就这样,慢慢地,我有了困意,再想感觉凉不凉,也感觉不是太凉了。这件事从客观的角度,反映了神经症的原理。森田的理论还是很正确的。
  现在我能感觉到自己的思维有了根,扎入了体验情感的过程中。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续上了线,自己可以控制了。在体验情感的过程中,也体验抑郁,不过我的态度变了,我不停留在抑郁中,我努力行动,发现目的,在强迫思维来的时候,稍稍集中一下注意力,提醒自己目的的存在,把自己拉回来,这样就不会迷失自己,也不会情绪本位了。现在在打字的时候,感觉头还是有点紧,不过也能和之和平共处。现在的观点是,没有体验的思维,是强迫思维。
  昨天有一个观点,所有的事物都是现象,所以他们都是平等的,没有对立,都是合理的。二元对立的消失,没有预期的善恶之分。善恶都是主观的差别观,实际生活没有那么明显的界限,就连石头也有佛性。所以,抱着二元对立的价值观,是体会不到身心消融的。累,和不累,都是现象,都是体验,体验的主体-人,才算得上本质。实际生活中就是,心里烦了,骂句脏话,气就消了。以前可是脑子里告诉自己,不能说脏话,搞得自己小心翼翼,其实没必要,注意点场合,该恣意的时候,无妨疯一下。该认真克制的时候,不能撒野。阳光论坛是前者,呵呵。

  我强调体验的重要,不过没有思维的体验就是太空了。所以森田不太讲体验。佛讲,正思维,和强迫思维是不同的。在很小的程度上,目的本位的思维是正思维。是注意力可以集中的落脚石。在早晨醒来的时候,是抑郁体验最深的时候,强迫思维占据全部意识,没有正思维,只是知道,起床是目的。没有思维的支撑,就没有精神动力,如果这时再没有行动,结果可想而知。等不是最好的办法,不过也是个办法。体验抑郁的同时,向目的-起床这个意识渐渐靠拢,建立起正思维,支撑起精神的着力点,施加动力,撬动精神世界。这个过程始终有体验在里面。也许,有别的办法,比如,强制性的起床,不顾及体验,也可以。这是森田的方法。注重行动,和目的,体验不重要,能体验,就体验,不体验,也不强迫,总之由不得你。我觉得,方法无所谓好坏,只要能达到目的,不入邪道,就可以了。我的方法,森田没有讲,从佛学里窃取了一些只鳞片爪,也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有时候,感觉体验深了,不想说话了,有些害怕,不过一回到实际生活中,目的本位的行动,也忘了那种体验了。
    现在有一点点进步,向内对自己精神活动的关注,比以前少了些,导致的结果是,不再对自己有主观的评价。可能是上学时养成的习惯,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头脑中指定一个自以为客观的目标,让自己去达到,尤其是去想到。就像是自己给自己出道题,考自己一样。好像是在上空悬着一块肉,自己跳起来去够。造成精神内部的分裂。现在这种状态轻些了,分裂也不严重了。还有一点进步,对情感体验能心里知道,但是不刻意关注。有些累了,今天写到这里。

[ 本帖最后由 daimon 于 09-2-20 20:54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09-2-20 22:50:58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好!几个比喻很精彩,diamon有点那个意思了。上空悬挂一块肉,自己跳起来,呵呵太有才了我就想不出这么有创意的比方。
对自己的观察越来越实事求是,对哲理的思考也更加真诚,体察事实,不落文字游戏。这是很好的表现。
“昨天有一个观点,所有的事物都是现象,所以他们都是平等的,没有对立,都是合理的。二元对立的消失,没有预期的善恶之分。善恶都是主观的差别观,实际生活没有那么明显的界限,就连石头也有佛性。”楼主的这段话里面折射出的除了楼主对自身的反思的努力,还有希望消除矛盾的无意识愿望,可是矛盾是存在的,世界上很多事情,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善恶有时候斗争的锋芒毕露,大动干戈~ 楼主不要被自己欲求平静的这种认为的要求所束缚了。楼主要经的起人生的大事,事情来了对你是一种磨练,不要因为希望他们合理而被束缚!世上的事情很多都是没有为什么的!只有这样你才会去看清事情本身。
我看好楼主。如果你有什么感悟欢迎继续发帖,我们会考虑给你提亮标题或加为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9-2-21 20:34:3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毛版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对于善恶等等二元对立,在生活中是比比皆是。矛盾双方是辩证统一,可以互相转化。我接受矛盾的存在,知道其实它们是同一个本源的。建立在这样认知基础上,做事情,知道矛盾的存在,顺着矛盾双方的变化发展,不夹在矛盾中间,不执着于矛和盾,把它们视为合理的存在,感受它们,感受忽略它们,关注的还是实际的目的和生活。好像练习一心二用,一面关注目的,一面感受矛盾。森田的卧床,是体验矛盾的一个方式。感受极度痛苦,最后突然消失,原来主观的感受是这样变化的。

[ 本帖最后由 daimon 于 09-2-21 20: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09-2-22 00:04:36 | 只看该作者
daimon的这段话我不是很理解:)说真的。
daimon对矛盾的思考太深入了:)仿佛? 就我自己粗浅的认识,觉得要做一个平凡人不需要那么复杂:)再多做做,多把自己注意力往外推,往事情上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9-2-22 20:20:18 | 只看该作者
纠正我对森田卧床的目的的观点。卧床体验痛苦,目的是让人领悟到不安常在,说白了就是痛苦不会把你怎么样,为后期的治疗和生活养成主动忍受痛苦的态度,是目的本位行动的基础。举例说明,我有对人恐怖,看别人眼睛,很恐怖,害怕,痛苦,被这些体验束缚,迷失了自己,思维也偏离了实际目的。有了主动忍受痛苦的态度,注意力集中在目的本位的行动上,就会渐渐从被体验束缚的状态中不知不觉的解脱出来。
    森田本人也说过,卧床期间,刚开始体验自身的痛苦和烦闷,慢慢地,痛苦到极点时,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消失的无影无踪。取名为“烦恼即解脱”。森田把这段时期称为“烦闷期”。他的解释是:我们的情感,即恐怖与烦闷之类的东西,如果没有与之相应的条件,它也不可能随意发展。与此相反,只凭从思想上去否定或排除它,也是不可能的。这段话很关键。“条件”,包括客观上的事件,如家人病逝,造成患者内心的不良体验。也包括主观上的,想去排斥和否定不良体验,造成精神交互,导致体验的加剧。(中文翻译上有点不大通顺)这里,神经症患者的主观努力,是至关重要的,努力的方向是想改变精神活动的,就错了。关键是,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不知道自己主观的态度,道理上明白,不能用“想”去改变精神活动,但是,真正的主观在干什么,他自己并不清楚。这就是缺少洞察力,《自觉和领悟之路》在前言里就揭示了,“在这里所谓‘自觉’就是深深挖掘自己的本心,以便清楚地了解最深层的本心”。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主观的状态,才能不会向错误的方向努力,保持主观的原样,即被束缚的状态,同时目的本位的行动,使自己从束缚中不知不觉地解脱出来。在逻辑上,自觉和目的本位行动是同时的,(我的哲学功底不够了,不知道如何表述它们的关系),这是两个不同的事物,行动是需要注意力向外的,自觉是向内体验的,二者互动,产生出领悟—和真理合而为一。
     再回到森田的卧床,我当时卧床的时候,没有体会到“烦闷即解脱”的状态,也没有培养出主动忍受痛苦的态度,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效果,就连认知也没有得到什么改变。现在想来,其实“烦闷即解脱”没什么神秘,也不是非要有不可,是情感变化的一个特性。大多数时候,忍受痛苦的结果是不知不觉忘了痛苦。这是情感规律的普遍性。就好比是顿悟和渐悟的区别。对于我们来讲,不求什么顿渐,只要达到目的——实际生活中的目的,和保持自觉的状态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09-2-22 21:23:3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这段话我认真看了一下,我觉得楼主对哲学有过一定的了解。不过依赖抽象的思考的这种习惯,也许会成为你领悟的障碍。

我一直在向楼主泼冷水,原因在于楼主的道理理解都很清楚了,甚至于太清楚了。但是楼主仍然缺乏体会,而且对自己的本心恐怕还不了解。比如说,为什么楼主会写这么一大段东西——这段东西的内容是纯哲学的。楼主也许仍然寄希望于从思维上澄清自己的困惑。我想指出的是,这样做是无效的。矛盾就是矛盾,自己希望做一个无病无灾的、完美的人。如果寄希望于通过思辨或者别的手段,让自己不再困惑,这仍然是徒然的消除矛盾的努力。

楼主唯有觉察到自己“希望好转、希望变得有智慧、希望没有矛盾、希望安宁”这样的愿望之后,并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这种希望根本是不现实的,才能勇于做一个矛盾的人、奔波的人、不安的人乃至于愚蠢或者有些坏坏的人。在这种大不了做个差劲的人的诚实态度下,楼主反而能抛弃理论、找到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09-2-22 22:09:33 | 只看该作者
神经症表现的症状很多,往往一些网友的症状不是我们能够理解和体会的。
像下面这本当下的力量,让我看着很难懂。

--------------------------------------------------------------------------------
本书的缘起


我很少取用过往,也很少思考它;然而,我愿意把自己如何成为灵性导师,和这本书的诞生过程做个简单的介绍。


我三十岁之前的生命,处在一个持续性的焦虑状态,其间穿插着自杀性的沮丧。现在旧事重提,给我恍如隔世或是好像在谈论别人生平的感觉。


过完二十九岁生日很长的一段期间之后,有一天的凌晨时分,我在一阵极端的恐惧之中惊醒过来。我曾经有过多次类似惊醒的感觉,不过这一次感觉最为强烈。黑夜的死寂,暗室中家具模糊的轮廓,远方传来的火车噪音——这一切让我感觉格外的疏离、敌意、而且了无生趣。我对世界升起了一股很深的厌离之情。其中最令我厌恶难耐的是我自己的存在。活着承受着这悲苦的重担,意义何在?持续这永无止境的挣扎,又是何苦?一股从心里深处升起的对虚空和不存在的渴求,强烈地压过了我想继续存活下去的本能。


“我活不下去了,我受不了我自己。”这个念头不断地在我的脑海里盘旋。然后我突然觉察到这个念头的奇特之处。“我究竟是一个还是两个?如果我受不了我自己,那么必然有两个我在:就是‘我’和我所受不了的‘我自己’。” “也许,”我这么想着,“他们之中只有一个才是真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09-2-24 22:13:00 | 只看该作者
很想读读这本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3 10: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