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2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饮茶偶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9-1-28 01:0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茶禅一味岂可随口说得。以我观物,复以物观我,乃至物我两忘。融我入物或融物入我,在不经意间恍然悟得人生真谛,何其难哉。今日天大晴好,阳光亮得刺眼,想在茶中觅得清静也大难,若在有梅的雪天,或可得趣。哪怕下点小雨呢?

                                   

茶,“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饮茶的妙趣不但在于它独有的色、香、味、形,而更在于它使人把心放在闲处。荡涤性灵,保持心境中的一点清纯之气,在烦扰的生活中,仍能从心灵的深处溢出无穷的清新。
                                 

                                    

生活的本身就有大美在。但这需要对生活进行咀嚼和品味。譬如喝茶,有人纯粹是为了解渴,那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可厚非。但有人却经过品味,从中喝出了闲适,喝出了从容,喝出了人生的苦与甜,忧与乐,直至喝出了道。品味过与没有品味过的生活和人生是完全不同的,正象喝茶一样。

                                    四

仔细想想,又忽然觉得人给了茶太多的负担。其实,茶就是茶,一种植物饮料而已。茶的发现,纯出偶然,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此时,茶是被作为药用的。后来用来解渴,化腻,驱睡魔,茶的自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文人的加入,让茶不堪精神重负。人自闹自静,自忙自闲,自苦自乐,与茶何干!

                                   五

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以此观茶,亦复如是,只要心情闲,白水一样甜。以冲淡之心阅世,与造化自然为友,少几分浮躁,多几分清醒,则行走坐卧,无不见佛,苦雨山泉,无不是茶。


                                                              2008年5月26日于五闲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9-1-28 01:10:34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喝茶,也喜欢读与茶相关的诗、词、文、联,喜欢听茶歌,欣赏描绘茶人茶事的画。因此,当我在网上开博之后,就读了莲品紫阁的文章,并与之结为博友。

莲品紫阁是一位茶人,后来又知道,这也是一个茶庄的品牌,制作经营普洱茶。他在博客中写了《普洱茶由神到妖的蜕变》一文,读了,使我对普洱茶有了认识,也了解了作者由茶结缘,建立了幸福家庭,实现了重新创业的经历。

普洱茶,这名称早就知道。也知道普洱是云南的一个地名,茶因地得名。前些年,兴起普洱收藏热,这茶更是如雷贯耳。可是,我们这里不出产普洱茶,于是,只闻其名,未睹其面,更谈不上品饮了。我把这情况写在了读莲品紫阁文章的评论中,他立即表示,要寄来给我尝尝。很快,我收到了他寄来的茶,两块乌黑的茶饼,还有随茶寄来的信。信中介绍,这两块茶饼一生一熟,生的凉性,味如绿茶,宜于夏饮;熟茶热性,味道厚重,暖胃养胃,宜于冬品。

读着来信,茶未饮,人先醉,醉于友情也。

茶收到几天,我一直没有泡来品饮,只是每天把两块茶饼拿出,仔细端详。妻子看了,很是奇怪,说:“怎么不泡来喝,总是瞅着干什么呀?”我说:“你不知道,普洱是后发酵茶,愈陈愈香,我要让它再发酵发酵才喝。”其实,我这纯粹是开玩笑的,十年普洱还是新茶,五十年普洱才称嘉茗,我不会等的。要说发酵,我也只是让由普洱结下的缘发酵,让缘更深,意更浓,情更密。真实的原因是,那些天我一直很忙,忙忙碌碌的时间只宜解渴,不宜品茶,我要在一个闲暇的日子,专门的时间,放松的心情状态下,再来细细品尝。

好日子总会有的。三天之后的星期天下午就是黄道吉日。午休醒来,一身清爽。窗外细雨蒙蒙,轻风拂柳。阳台上的白兰花开的正旺,幽幽的清香透过窗纱撒满一屋。我捧出紫砂的茶具,用刚烧开的滚水涤壶,温杯。从那块乌黑中透着浓重的青色的茶饼上迅速的切下一块,置于刚刚烫过的壶中,洗茶,冲泡,壶口处一股从未闻过的别样茶香扑鼻而来。泡够了五分钟,茶水被倒进内涂白釉的紫砂杯中,古铜色的茶汤朴吶厚重,我想起一本茶书中关于茶的比喻,说如果把绿茶比成十二三岁的豆蔻少女,那普洱就是参禅深山老林的得道老衲。唔,这汤色已近形似。我的眼前展现的是林中老衲古铜般的面色。

我知道这不是那比喻的真正内涵。我端起茶杯品饮了一口,才明白好一个老字了得。苦,是厚厚实实的苦,浓浓黏黏的苦,却又是柔软滑嫩的苦,略加含漱,满嘴溢满了清凉,慢慢的转为若有若无的甜,是远处高楼上隔着不透明的玻璃泻漏出的混混的灯光,是天空中穿行在流云中的月,有梦的神秘,有山的沉稳,充满了内敛的功力,非长久休炼不可得。此即老衲之谓乎?

那个下午,我还泡了本地产的绿茶新林玉露,交替品饮中,我跨越了少年到老年的茶味,品味了少年到老年的人生。我深深感激博友莲品紫阁,让我结了新的茶缘,新的友缘。



                                            2008-7-15于五闲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9-1-28 01:13:04 | 只看该作者
书房中,挂了“茶禅一味”的条幅。有朋友见了,说这字也不见怎么好。我说,我不懂字,只是喜欢内容。而且,字的好坏,也与感情相关,情人眼里出西施,因是朋友专为我而写,写得又是我契心的内容,自然就觉着好。
    茶与禅,我都说不出什么道道儿,只是私心里喜欢,意会则有,言传则不能。朋友说,禅就是讲以心传心。即心即佛,即心是佛。你对茶与禅的态度,就是禅了。
    我说不清深刻的禅机茶理,但我喜欢有关茶与禅机的故事。
    那就先讲两个茶与禅的故事,至于理,只有慢慢用心去体味。
    茶叶是神农氏发现的。可佛教的故事中不这么认为,它把禅宗的创始人达摩的眼皮当作茶的源头。故事说,达摩面壁苦修,寻求彻悟,可总也驱赶不走睡魔的侵袭,眼皮不听使唤,一耷拉,睡着了。达摩醒来,恼极,割下眼皮,随手一甩。哇呀,了不得。这眼皮落地,立即化为片片婆娑的绿叶,摘来一尝,精神倍爽,达摩由此悟道,茶禅从此一味了。
    这故事有点玄乎。茶是禅宗祖师的眼皮变化而来,还不一味么!
    故事尽管令人生疑,但历代僧人为提神醒脑,清心寡欲,驱除睡魔,在寺庙周围种茶,大量饮茶,从而推动了茶叶的生产、制作,促进了茶道的发展却是千真万确,勿庸置疑的。中唐诗人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便描述过寺庙种茶的风尚:“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还有诗僧齐已《闻道林诗友尝茶因有寄》:“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牟融《游报本寺》:“茶烟袅袅笼禅榻,竹影萧萧扫径苔。”武元衡《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时节流芳暮,人天此会同。”这些诗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唐代寺庙饮茶风气之盛。就是茶圣陆羽,本也是龙盖寺中小沙弥,智积禅师泡茶僧呐。据前人考证,中国古代的名茶,无不与名寺名僧相联系。
    茶与禅紧密相联的另一则故事,是禅宗中的有名公案,赵州和尚“吃茶去”。故事说某和尚去拜访赵州和尚,赵州问:“以前来过没有?”和尚回答:“来过。”赵州说:“吃茶去(请喝茶)!”又有一个和尚过来,赵州问:“来过吗?”和尚回答:“未来过。”赵州说:“吃茶去!”寺院的院主问:“为什么到过的和未曾到过的都让他们‘ 吃茶去’”。赵州叫了院主一声,院主答应了。赵州说“吃茶去!”
这故事,表面看来,令人费解,赵州却一味让来过的、没来过的,包括不解的院主都“吃茶去”。其实,赵州在这里是劝三者不要执着缠绕在深刻的思辩之中,应该放下一切执着。禅本就是吃饭穿衣平常事。平常心是道。这吃茶去的旨意,也就是告诉人们参禅和平常的吃茶没什么不同。
    关于茶禅一味,还有一种说法,叫做“茶味禅味,味味一味”。这味味一味,仔细想来,大有讲究,其实,这“味味”,既有外在的甘味、苦味、涩味,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二者同味。茶是最具有精神内涵的饮料,日本把茶道的精神归结为和、敬、清、寂,中国把茶道的真谛总结为和、清、净、真。这些茶道的精神无不与佛教的禅理紧密相连,相通相融。甚至茶道与禅宗的相宜、相忌都是一致的。如二者都宜净、宜洁、宜放松精神;二者都忌喧嚣、忌污秽、忌俗气。
    不说了。说多了,恰是违背茶与禅的本意。夜已深,人独坐,心正闲,该“吃茶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09-1-28 09:44:45 | 只看该作者
把《传统文化》横亘在《美丽人生》和《情感天地》的之间,害我常常错认儿子?
刚才还想回复,龙井你怎么把茶文化发在《情感天地》呢,是为了讨好我们的木碗老大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09-1-28 09:4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绿罗裙 的帖子

不过话又说回来,也许这样也好,这会促使我以后多进【传统文化】的门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9-1-30 00:13:38 | 只看该作者
裙子,俺和你一样,都喜欢龙井。木碗喜欢铁观音,口味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09-1-30 00:24: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龙井似碗钉 于 09-1-30 00:13 发表
裙子,俺和你一样,都喜欢龙井。木碗喜欢铁观音,口味不一样。


龙井我也喜欢,早几年托茶友带过梅家坞的特级和一级龙井,记忆犹新。只是现在喝不起了,铁观音也只是和朋友上茶馆坐坐的时候才带去,好茶都是送朋友和待客的。现在每天茉莉花茶,从小喝到大,习惯了,最重要的是很实惠,喝再多也不会自责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3 06: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