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学《传习录》
国学经典原文: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乎?”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问“立志”。先生曰:“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长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在修学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位好老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的身心上都有很多的毛病,老师就像医生一样,对症下药,因病施教。
王阳明就是这样的一位良医良师。学生陆澄在日常修学过程中,进步很大,觉得自己“主一之功”做的不错,就和老师交流,主一就是专心致志的做事。王阳明就顺着学生的逻辑问,专心的好色,专心的贪财,难道也是“主一”吗?
世人追逐迷恋的,无非“财、色、名、食、睡”。简单一点来说,就是“争权夺利”。然而古圣先贤们,告诫我们,这些都是“心逐外物”,都是与人的生命本质相背离的。向外走的欲望,永远也没有满足的一天,内心也永远无法摆脱一种缺憾,无法获得真正的宁静、幸福。就像秦始皇,横扫六和,一统天下,建立不世之功业。然而渴望帝业代代相传以至万世,做出修长城和焚书坑儒的荒唐事,为秦朝的灭亡埋下种子。后半辈子想当“神仙”,贪欲妄想被无限的激发,暴毙流沙。后人没有汲取教训,“秦始皇求仙”故事的主角又换成了“汉武帝”……
王阳明指出,安心的法门,不是心逐外物,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由此引发了我对“一”的思考。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我们在追溯大本大源的时候,在整理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思想体系的时候,就是要找到这个“一”。“一”可以是“道”,是“佛性”,是“天理”,是“明德”,是“至善”,是“仁”,是“良心”,是“自然之性”,是“逻各斯”,是“上帝”。我们很多的人相信,“人人皆可为尧舜”,“一阐提人皆可成佛”,人人可以成王成圣成仙成佛。他的基础就是这个“一”。主一,止于一,定于一。有了“一”,才好谈第二个问题,“立志”。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这句话给很多的人,泼了一通冷水。
记得以前读过一个故事:几位文人好友聚会,各自畅谈人生理想。有的立志当官,有的梦想发财,也有想做神仙的。这时,最后一位出语惊人:“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升官发财,得道成仙,他一个也不能少!刚刚读后,不觉捧腹大笑,细细思索,又觉得蛮有道理的,惭愧惭愧,我们正在做的,梦想的,不就是这些玩意儿。老调重弹,看样子,我是病的不轻啊!幸运的是,这个世界上,还有治这个病的医生,还有些已经准备好的药。
张医生把王医生开的药方拿过来,再让我们自己诊断诊断,有病乎?无病乎?要不要吃点?
药王孙思邈说:“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改一个字,就是一剂好药,正好对治我的病——“志欲大而心欲小”。志欲大,念念分明,存天理,修道、悟道、证道、行道,不为情绪妄念迷惑。心欲小,发挥自己的良知良能,顺着自然本心本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点一点的治疗自己的毛病。
然而,世人多不修内明之学,却热衷外王之道。以此立志,谬矣!儒家推崇“立德,立功,立言”,以“立德”为第一。大学之道,修齐治平,以“修身为本”。看来,需要吃药的人,又岂止是我辈?
有个朋友说:这辈子本打算修佛的,但突然发现“要做佛先做人”,做人就要学儒家。这位朋友的境界很高。抛弃儒、道、佛这些名相与一般学人的意气之争,不管中国的,西方的,实实在在的修到身上了,才算高明。我曾经读到一些说法,说儒家才是最大的密宗。孔子不谈天性,不谈死,并不代表孔子的东西不高。而只要顺着儒家的道路修,会慢慢的体悟到神奇的境界的。就像孟子说的养“浩然之气”,一步一步做过“美大圣神”的境界。这个说法很有趣,估计是儒生对学佛修密的人说的。但一定要有很多的心得,证到了实处,才说得出个道理来着。
又有一朋友,在探寻宇宙之真理、人生之大道上,孜孜不倦。从西方的基督教哲学到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从儒到道,不断的思索。有一天,忽然觉得,我们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厉害的。什么基督上帝啊,辩证法啊,太极啊,道啊,都是“宇宙之大精神”,以此找到为人为事的核心。
还有一个朋友,就是觉得西方的普世价值好,耶稣基督的话才是真理,学的津津有味。
朋友们的法门各有各的妙处,各有各的适用的范围。不做评论。然而,却引发我思考一个问题,“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精髓是什么?
这个世界上,思考过宇宙之真理、人生之大道的人毕竟是少数。如果说“入而不出是为呆,不入而出是为狂”。那么现在到处都是些又呆又狂的人。多数人的心灵是封闭的,他们怎么也没觉察到自己入的是哪一个门道?他们受时代的限制,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受种族血缘关系的限制,受文明(包括语言、宗教、哲学等)的限制。受家庭亲人朋友的影响、社会风气的影响,被学校、媒体、广告、影视作品教化灌输了一些思想理念,就以为自己有了东西,有了思考辨别怀疑批判的能力。就可以人云亦云的,骂儒家为封建,佛、道为伪科学、迷信,瞧不起基督徒,耻笑共产主义理想……
《道德经》有言:“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俗话说,要想装入好茶,就要把自己杯子里的水倒掉。
“无”,保持自己的空灵虚静,观照时才能分明体察到各种微妙的变化,各种奇妙的作用,真正的通达玄妙、洁净精微。
而“有”,是说自己的“一”显现出来了,这时在观照体悟间,发现自己的“一”的边界、范围,以及其他的边界范围内外的不同之处。
举例来说,就是学儒也好,学佛也好,修道也好,信基督也好,通辩证法也好,都可以。可以先专后博,入乎其内,也要出乎其外。可以先博后专,出入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