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8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原创】口吃的心理治疗-心理医生王宇主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8-9-16 21:29: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王宇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    更新时间:2008-9-16
    口吃的心理治疗

心理医生  王宇主讲
口吃的概述

口吃是一种通常产生于儿童期的言语流畅性障碍。口吃的平均人口流行率大约1%,儿童口吃的发生率约为5%,几乎80%的口吃儿童到16岁时自发地恢复了流畅性。口吃的病因是有争论的。当前主流的理论认为口吃主要是一种神经生理功能障碍,这种障碍干扰了言语产生所要求的精确的时间进程。言语治疗是当前口吃治疗的主流。也介绍了一些口吃治疗方法,例如手势训练、计算机辅助训练、心理治疗等。
一、什么是口吃
    口吃是一种言语流畅性障碍。世界卫生组织把口吃定义为“一种言语节律障碍,在说话过程中,个体确切地知道他希望说什么,但是有时由于不随意的发音重复,延长或停顿,而在表达思想时产生困难。”。通常所说的口吃是在2-5岁间开始出现的一种常发展性障碍。第一次在青春期或成年期产生的言语不流畅称为晚期产生的口吃,而在儿童期产生的口吃有时称为发展性口吃。
   关于口吃的症状,口吃者既可表现为重复和延长,也可表现为逃避和恐惧。几乎80%的口吃儿童自发地恢复了流畅性或到16岁前进行了言语治疗。即使对严重口吃的儿童,如果早期开始治疗,预后是乐观的。
二、口吃的流行性
    口吃的流行性随年龄而变化。在幼儿学话阶段,约有5%的孩子会经历口吃的现象。在2岁至5岁间发生率最高,而后逐渐降低,至12岁时就很少发生了。成人通常只有受到惊吓或脑伤时才有可能发生口吃。幼儿口吃是因为他们正处在发展内部语言及说话技巧的时期,其发音或表达意思的词汇仍不够成熟,所以无法流畅地说话。
     口吃的发生通常是渐进性的,据研究者对577例口吃者的统计调查,发生于3~7岁时的占57.4%,年龄扩大范围至2~10岁时达到80.1%。 五分之二的口吃幼儿仅会出现一、二个月,在进入小学之前口吃就自然消失,这种发展性口吃是正常现象;另有五分之二的口吃幼儿会持续一、二年,稍长后(延至十一岁)口吃才消失,称为良性口吃。由此可见,如果得到正确咨询或辅导,约有80%的儿童,其口吃行为能自然消失;真正变成慢性口吃,需要治疗的个案,约占全人口的1%。





口吃的心理治疗

目前口吃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归结起来无外乎两大类,一类是倾向于行为疗法的口吃训练,此种训练倾向于从发音与实践角度进行口吃治疗,另一类倾向于“森田及认知疗法”主要强调不与口吃对抗并不必害怕口吃,坚持正常的工作及学习。
从我自身经历及治疗经历出发,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原因在于口吃患者并不比正常人在发音方面存在缺陷,而且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在极端的训练和暴露中建立自信,毕竟日常生活中的自信才是最重要的,但介于没有人会一生都不出现口吃的现实(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一阶段或某一场合出现程度不同的口吃现象),所以通过练习来达到治愈口吃的目的,我个人认为是不现实的,因为在这种训练前总会对口吃患者有着某种承诺,当这种承诺超出现实的时候,即使患者经过练习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他也会为自己存留的一点口吃而引发内心中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产生的结果是对口吃的异常关注,这种异常关注的结果就是使我们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分散到我们自身而对我们当前的任务就会减少注意力分配,导致任务的失败,进而又会强化我们对说话表现的关注,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个人认为从语音及呼吸训练及羞愧练习中无法得到真正的治愈,因为口吃患者还没有丢掉自己心中完全不口吃的幻想,而且也会因为自己存留的一点口吃而提心吊胆,我想这不是真正的治愈,真正治愈的本质在于,不因口吃而影响自己的心态,不因口吃而变得对自己异常的关注,不因口吃而自我贬低,可以关心那些自己应该关心的事情,达到“无所住心”的目的,可以让我们的思维自然的流动,而不把口吃当成我们生活的重心。所以这些目的是单纯的训练所无法达到的。

我个人其实也是一个有口吃的人,但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口吃患者,这里的区别在于,你是否把口吃看成是病或异常,如果你不把它看成异常,如果你不认为这是一定需要改变的部分,那么你就会坦然的接受它,这样你就不会过分的关注自己是否又出现了口吃,这样我就没有因口吃而痛苦,口吃对我而言就没有形成一种障碍。我爸爸和爷爷有口吃,所以对我而言有口吃也是正常的遗传现象,小的时候家里人也为我做过治疗,到医院里切过舌头根部的连接部分,那个时候我小,所以不知道这种手术到底又没有效果,不过听家里人说发音好像标准了一点,但口吃依然存在。小学的时候被人骂过磕巴,大学的时候因为年纪比同寝室的同学大所以被人加“磕哥”。但我不是很介意,只把这当作善意的玩笑。我身边的人也不乏关心的和我说,你要练习读书,这样就会好很多,而且我还看过古希腊一位演说家的故事,故事说的是那位演说家从小口吃,但是为了当演说家他口里含着小石头,对着河天天的练习,结果不仅成功的治愈了口吃,还成为当时最著名的演说家。当然我并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伪,也想通过这种方法让自己解决口吃的问题,但最后还是因为没有毅力这样做而放弃。可能是后来我的生活中出现了其他比口吃更为严重的危机,所以我几乎不怎么在意自己说话怎么样,反正我想说的话都能说出来,只是有时要重复几次而已,对生活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后来我当了学习了心理学,当了心理医生,一开始也为自己的口吃担心,但慢慢的这种担心变的很轻微,因为我的工作虽然很在意口才,但毕竟不是演说家,所以对口才的要求不是太苛刻,反而你说的内容是更为重要的。在心理治疗的实践中,我慢慢接触到很多因口吃而痛苦的人,希望通过心理治疗来解决口吃的问题,我在治疗中所采用的方法大体可以归结为“森田认知疗法”,或者说是两种方法的结合,互为弥补这两种疗法的不足。下面我就把我的治疗经验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对大家有帮助。

首先我简单的介绍一下两种疗法,然后再和大家来谈两种疗法是如何在口吃治疗中运用的。
森田疗法主要的观点认为:正是我们对每个人都会偶尔出现的正常现象当作异常,并因此而过分的关注,而我们人有一种倾向,会因关注而强化某种感觉,进而因为感觉的增强而导致更加的敏感而进一步关注陷入恶性的循环,进而把我们的思维和注意力从一种对内部及外部关注的平衡中打乱,进行对自身关注过多,而破坏我们自身的自我调整过程,进而形成症状造成精神上的痛苦。所以治疗的关键在于打破这种精神交互作用,恢复我们对自身及外部关注的一种平衡,就是我们常说的“顺其自然”,进而恢复正常的精神力量的流动,在森田疗法中还有一个重点叫做“为所当为”,因为当我们认为的把精神力量内化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惯性,而打破这种惯性恢复正常的思维及精神的流动,我们就需要为所当为,当我们把精力投入到外界而不是所谓的症状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打破这种思维的惯性,把自己从对症状的过分关注中解救出来。
认知疗法:认知疗法强调,我们看待事物及问题的方式及态度决定了我们是否会受到困扰。所以改变了我们扭曲的看待问题的方式就可以解除我们的困扰,合理的思维方式应该是符合现实、符合逻辑而且符合我们长远利益及发展的。对于口吃患者来说,就是因为口吃而否定自己,而担心别人对自己看法及对自己未来的影响,口吃患者往往夸大了口吃对自己的影响,因此无法接受口吃存在的事实,也无法容许它的存在,即使是很轻微的口吃。

为何要两种疗法相结合效果才最好的呢?刚刚我们上面谈到过森田疗法强调精神要外化,不要过分的关注自身,因为影响了思维的自然流动,但是其实我们也不想关注症状,只不过症状的除了让我们不舒服外,还让我们产生恐惧,如果一个口吃的人,认为口吃会使他的人际交往及事业失败,那么他很难对症状采取不管不问,顺其自然的态度,所以解决和改变这种灾难化的思维才是关键,口吃的存在真的会导致那些你所担忧的结果发生么?即使真的发生了你不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弥补么?真的就是世界末日么?在消除对症状的恐惧方面,我们就需要认知疗法期作用了,改变我们的扭曲认知和不合理信念。


下面和大家谈一下运用上面的两种疗法来治疗口吃障碍时候的应用,但我们一定要明确,成功并不意味着没有口吃,,而是不因口吃而影响自己的心态,不因口吃而变得对自己异常的关注,不因口吃而自我贬低,可以关心那些自己应该关心的事情,达到“无所住心”的目的。
在治疗中,我们应该知道,对口吃越加的关注会让我们说话更加敏感,越不希望口吃往往就会更加口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放弃治疗,要接受口吃的现实,不再把口吃当成一个严重的,一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做到这一点很难,那么我们就需要认识到,为什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因为口吃而痛苦,为什么有些人即使口吃他也可以活的很快乐,问题在于口吃对我们每个人的意义是不同的,那你就需要问你自己口吃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当然这种意义对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可能有人意味着自己不好,不完美;意味着自己未来很黑暗和绝望;意味着别人会看不起自己,自己会孤独终生;意味着自己不如别人,自己没有价值。等等,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而这些正是我们无法接受口吃无法顺其自然的真正的原因。所以解决这些因口吃而产生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挫败及灾难化思维才是关键。当我做到这一点后,那么我们就需要为所当为,不再把注意力过分的集中在口吃上,当然这里所讲的不把注意力集中在口吃上,并不是我们要刻意的不让自己去想,去感觉,只是我们要自然的进行,而不是强迫自己这么做。当然就像上面所说的,对口吃的关注和敏感和恐惧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所以对口吃的治疗也不是一夜之间成功的,及时上面的方法和适合你,也不见得马上就可以看到效果,不见得立竿见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讲究持之以恒,因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算你理解了上面我所谈的内容,也不见得你会马上从心里的误区中走出了,而接受的时候我们也要认识到,口吃的存在本身是我们自身不完美的一种表现,而接受口吃就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人生本无完美,所以接受口吃也就代表着你接受了生活,认识到了生活的事实,生活本来就是充满艰辛与困惑的,或者说生命不完全是完美和幸福的,我们要慢慢的学会接受生活和自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08-9-17 16:04:28 | 只看该作者
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3 17: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