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59|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感谢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7-12-15 22:5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真正的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对全体人类发生兴趣,对社会发生兴趣。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活的意义在于索取,在于对自己感兴趣。如果我的注意力只放在“别人给了我什么”、“我能得到什么”,“对我有什么好处”,只在于满足自己的欲望,由此便会衍生“别人给我的太少”、“我没得到的(失去的)太多”、“我将有什么损失”之类的抱怨,欲望永远无法得到满足,对他人对社会永远感到不满,患得患失,怨天尤人。那么,我自然是悲哀的、不幸的、痛苦的、不被理解的、孤独的、空虚的……当然,我也就难以感到快乐,生活也毫无意义可言。

    人是社会的人,没有人能独立生存,但如果我所关注的只是自己,所有精神力量全部指向内部,对他人、对社会缺乏兴趣,那么,我必然感觉到孤独,没有归属感。如果我感觉与他人与社会格格不入,感觉到自己被孤立,必然会产生悲哀、沮丧、愤怒、无助、自卑、怀疑等等不良情绪,就算没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不良情绪积压成疾,也不是不可能的。

    自我中心或许与早期经历有关,如果一个孩子所有的愿望总是能够立即得到满足,他会觉得他的欲望都是应该立即获得满足的,周围的人应该立即满足他提的所有要求。一旦遭到拒绝,他会以哭闹的方式来要挟,长大之后,女人或许是用眼泪,男人或许是用拳头,相同之处,都是认为“我的要求不应该不得到满足”。

    特别是独生子女,一个人身上贯注了太多的宠爱,不停地哭闹、在地上打滚,是获取满足的方式,一旦形成这种“我要就必须给”的模式,在遭到拒绝之后,可以看到那个孩子用脚踢爷爷、用手抓妈妈,用愤怒来控诉他人没有围着他转,没有立即满足他的需求。长大之后,这样的孩子是否懂得集体观念,是否懂得替他人着想,只能寄希望于学校,希望能有所矫正。如果要等到心理医生来矫正,或许他已经在这之前吃过太多的亏,也伤害过太多的人了。

    我的童年期不就是典型的自我中心吗?语文课必须宣读我的作文,我的作文分数不能比别人低;母亲偏爱哥哥,我就以离家出走的形式来反抗。在我的心里,只有我是最聪明的,班上的同学全都愚不可耐,连老师都没本事教我。我从来不需要听讲,自己看一遍就明白,那么简单的题目,他们竟然还抠着脑袋做不出来?我是那么优秀,那么与众不同,你们当然应该围着我转,一切以我的需要为主,以我为重点、焦点和中心。

    童年期的优越感是否隐藏着自卑情结?傲慢无理、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的冰山一角下面,是否隐藏着自卑的暗流?青春期的自卑感,是如何显现出来的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当一个人设法摆脱他的自卑感,用优越感来自我陶醉和麻木自己,他只是在自欺欺人,他的自卑感会越积越多,产生自卑情结。

    有过那么一段“丰衣足食”的生活,奢侈、挥霍,钱包鼓鼓,花钱如流水。用最高档的化妆品,用别人没见过的香皂,看别人没看过的电影,身边总有追随者……我过着别人羡慕的生活。我体会到了什么是优越感,但我快乐吗?一点不快乐。我只感到我是那么的孤独、那么的痛苦,以致于我承受不了,企图寻找另外的世界求以解脱。

    当自杀是一种责备和报复,把死亡的责任归究于他人或社会,也是在自杀中获得优越感。

    那时候拼命赚钱、拼命挥霍,只是自卑心理的一种补偿,实际上是用物质来弥补内心的空虚,用独一无二的优越感来掩饰自卑情结。

    直到我开始关注别人、关注社会,我才能发现我的价值、我的意义,我才能脱下层层武装,不需要靠物质来堆砌我的优越感,不需要靠满足虚荣心来获得安全感。当我开始关注别人,关注社会,我在和人交往的时候,自己也得到成长,我有了很多很多的朋友,任何时候,我都不会再觉得孤单。当我开始关注别人,关注社会,我才发现我也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我融入其中,我有了归属感,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所在。

    以前从不看新闻,随你局势动荡,管你缺水缺粮,关我什么事?我自己还缺衣少食,我自己还要别人帮,我自己还顾不过来。以病人的身份自居,焦点关注、突出表现、尽力渲染自己的病人角色,以痛苦来显示自己与他人的区别,并由此获得额外的关注,刺激获益之外,是否也是一种优越感的获取呢?

    成熟的补偿行为可以让我们的自卑情结得到升华,帮助个人发展,成为前进的目标和动力,让个人更趋向完善和成熟。如果我认为一个人的内心力量很薄弱是一件可耻的事,当我通过帮助他人的方式、为社会奉献的方式来获得平衡,来获取优越感,那么我就不会察觉到我的自卑,而是体会到自信;当我通过控制、鄙视、企图超越而非融入的方式来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发号施令、愤世嫉俗、不屑一顾的背后,看似清高自傲不可一世的背后,仍是那深深的恐惧和自卑。而这一切的区别,在于我的行为究竟是只对我个人有利,只满足了我个人的需求,还是对大众都有利,能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他人的需求。也就是回到生活意义的主题之上,若我感觉生活非常有意义,我怎会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若我感觉生活毫无意义可言,我又怎么觉得自己活着有意思?

    如果我的精神力量全部指向内部,那么我关注的焦点全部集于自身,我只在乎我自己,我希望别人关注的、在意的也是我。那么,我的欲望永远无法得到满足,别人对我永远不够好;我所看到的只能是自己的痛苦和不幸,所感受到的是各种不良情绪和症状;我的角色是一个痛苦不幸的病人,我的行为方式也按照我所扮演的角色运行。我失眠、我厌食、我抑郁、我恐惧……我很难受、很痛苦,但是你们都不理解我,不能给我需要的,因此你们都不关心我、不爱我,我不被大众所关注,不被社会所接受,我是那么孤独无助。

    当我在最痛苦的时候,含着泪用积极的态度、幽默的笔调,去安慰和鼓励每个和我一样的人,当我开始把目光从自身投向那些和我一样的人,更多的去关注他人的病痛,更多的去关注社会现象,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当我为了朋友的事奔前走后、劳心劳力,当我为了能给家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而用心烹调,当我开始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当我忙得没有时间去痛苦,当我接纳他人、融入社会,我才发现我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我越是情绪不好,越是一团麻纱纠缠不清,越是在刚刚克制不住的发过脾气过后,越是想上阳光、上蓝色宝藏,越是能心平气和地回复邮件、幽默风趣地和朋友聊天。忙碌告一段落,到厨房做几个小菜,油烟熏蒸中高喊一嗓子:“吃饭啦!”,看家人纷纷落座,看他们吃得摇头晃脑、津津有味,我的微笑浮现在脸上,洗过碗之后上课学习,晚上躺着床上想着明天得帮朋友去买茶叶了,家里好像豆瓣酱没了,烧茄子少了豆瓣酱,大家都不喜欢吃,明天得记得买一瓶,街上有那种十元四双的袜子,朋友买了说还不错,明天出门也挑几双,刚好一人一双……想着想着,酣然入梦。不开心的事?早就九霄云外去了。

    生活的快乐就在于鸡毛蒜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7-12-15 22:53:44 | 只看该作者
按理说,出生刚几个月的早期经历,我是不可能回忆得起来的。但是我的脑海中总是会浮现一个画面,我被推进手术室,天花板上一盏盏灯闪过,然后就是一片漆黑。或许是因为父亲在我小时候总是不断提到我几个月大动的手术,并告诉我,因为他出差在外,妈妈的粗心大意导致我的病情恶化,原本只需要吃药打针就可以治愈的,却因为发现得太晚,不得不做了切除手术。而那一次手术风险很大,毕竟当时我仅仅只有三个月,手术成功之后,电台都报道了这件事。

    父亲对我的反复叙述,让我形成两个观念:1、妈妈对我不负责,她只关心哥哥,不在意我,不爱我,我病了她都不知道,她不是好妈妈;2、我的生命来之不易,我很早就出名,我从小就与众不同。带着这种“妈妈不爱我”和“我与众不同”的观念,我希望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注视,此后对于妈妈偏心的怨恨,对哥哥的仇视,与家人的矛盾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

    设法从被轻视感中脱离,试图证明自己的优越和强大,青春期开始,难以适应性别角色是否也是企图摆脱自卑呢?其实在青春期之间,便已经如此,不玩娃娃舞刀弄枪,和男孩子打架,一方面是从让父母为我操心的方式中来获得关注,另一方面也是借此表示我不是弱者,我很强大。我讨厌自己的性别,拒绝穿裙子、留长发,一切模范男孩的行为方式,因为我的性别让我觉得自己是个弱者,我要伪装成强者的模样,借此来掩盖真相。

    “抑郁症是对别人长期的愤怒和责备,由于想要获得别人的照顾、同情和支持,病人只好为他自己的罪过表现得垂头丧气、痛心疾首”。我没有过报复式的自杀行为,但是常年的恶梦,不也是我自杀的一个理由?而恶梦中经久不变的主角——父亲,如不是因我的怨恨,何以他死去后还在我梦里夜夜重现?

    现在才领悟当时参加公益活动,对我是多么重要,改变的力量在无形之中,并非当时能够意识到的。如果我只是关注自身,感受痛苦,只要求他人对我关注和理解;如果我的精神力量仍旧集中于内部,我的时间精力全部放在研究自己的病情,我的注意力只集中在我的疾病之上……如果我没有对他人发生兴趣,没有与社会发生关系,没有伸出手握住别人的手,没有迈开腿走进社会,我是否能够痊愈?又是否有今天这样令我自己感到满意的生活?
   
    自卑情结人人都有,是用优越感掩盖,用痛苦来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关注,用仇恨来指控他人对自己的忽视,用逃避来麻木自己的不安,是用病态表示:“我与你们都不同,我是如此的痛苦,我需要更多的给予”?还是用自信来补偿,把快乐传递给别人的同时也感染自己,用宽容来化解内心的怨恨,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用最平凡的心态表示:“我和所有的人都一样,我没有任何特殊之处,我也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感谢阿德勒,解开我的谜团,究竟是什么让我彻底康复,我今天终于明白。究竟是什么让我在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态,究竟是什么让我找到自信,感觉到生活充实而有趣,我今天终于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07-12-15 23:29:42 | 只看该作者

不过我还没有真正觉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7-12-16 13:3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听琴的牛 的帖子

谢谢你教我的招 我会去运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07-12-16 16:36:48 | 只看该作者

也许会管用

呵呵,我只能说也许管用,再加一句,需要自己的悟性,不断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当然我自己也需要不断去探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07-12-16 16:54:3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木碗的文章,有所感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7-12-17 14: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绿罗裙 的帖子

呵呵,裙子应该也有和我相似的感受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07-12-19 19:42:50 | 只看该作者

好书,好心得

我一定推荐我孩子读这本书,你的读后感我已经下载了,说得很好,把快乐传递给别人的同时也感染自己,我也要学习并且行动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07-12-19 21:20:33 | 只看该作者

木碗语录

生活的快乐就在于鸡毛蒜皮。——————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07-12-19 21:36:0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情况刚相反。我从小就被教育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体谅父母,要让着其他同龄的小孩……总之,要认识到自己什么都不是。

就是到现在,我也经常感到表达自己的愿望,自己的感情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我没有表达自己愿望和感情的权利。

如果我从小不是过着这样没有尊严的生活,我今天的成就会大得多。所以我认为,在孩子年级很小的时候就压抑他的自我,是一件很惨忍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07-12-20 13:4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国平 的帖子

这本书,如果孩子年纪太小,可能读起来会有点困难。
抑郁互助联盟博客圈里面有一个“书疗小屋”的博客,里面有不少文章是值得推荐给孩子阅读的,有时间可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07-12-20 14:0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kassandera 的帖子

自我被压抑,不敢表达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的能量,总要察言观色、小心翼翼按照别人的意愿去生活,的确会很累,也束缚了自我的发展。
家庭教育和早期经历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很大,但并非不可逆转不能改变。
我小时候是缺乏管束,自以为是,狂妄自大,仗着有点小聪明就不可一世,谁都不放在眼里,连老师都敢骂,整个一目无尊长 。这样当然给我今后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没有朋友,感觉孤单无助;清高自傲,整天自怨自艾。但自己去做改变之后,发现自己的价值,感受生活的乐趣,我的性格有了很大的转变。现在我不敢说我怎么平易近人,怎么和善友好,但至少我自己感受到了以前无法感受到的那些体验,那种真心真诚的亲近别人,那种快乐的感觉。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以自我为中心,过度关注自身,只在意自己的细微波动和点滴变化,会让心胸和视野都变得狭隘。但凡事只以他人的意愿为自己的标准,处处只考虑是否让别人满意,而不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样不可取。
虽然我喜欢张爱玲,但我不喜欢她那种把自己降到尘埃的卑微的爱情观念。我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应该是仰视,也不应该是俯视,而应该是平视。
损人利己的事,我不会去做;但利人损己的事,我同样不会去做。能够利人利己当然最好,那是一种目标状态,如实在无法达到,也要利己而不损人。
我一直认为只有爱自己的人才懂得如何爱别人,自我中心只是一种侠义的自爱,自我中心更多是一种对自己的不自信、一种过度的担忧和恐惧。如果真正爱自己,应该是能够接受自己的缺点如同接受自己的优点一般,全面的、客观的看待自己,真心的接纳和认同自己。将对待自己的态度推及他人,用爱自己的心去爱别人,看待别人的缺点也如同看待自己的缺点一般,欣赏别人的优点也如同欣赏自己的优点一般,用平等的心看待自己和他人,用平等的心对待自己和他人,又怎会自卑或自大呢?

我觉得没有什么不能改变的,小时候受到父母管束,成年之后,自己完全可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既然觉得这样的方式并不利于自己的发展,何不尝试去改变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07-12-20 14:14:00 | 只看该作者
我比别人更重要,或者别人比我更重要,都不可取。
这个世界由每一个人构成,不管每个人的能力、贡献大或是小,每个人对于这个世界的意义和价值都是相同的,每一个人都同样重要。
如同浩瀚海洋中的每一滴水,无法说哪滴水比哪滴水更重要。
如果要让自己这一滴水不枯竭,那就融入大海,和周围的水融为一体,和大海融为一体,便不惧骄阳不畏风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07-12-20 16:4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07-12-28 18:46:25 | 只看该作者
我常常试图把世界上的大道理读遍。也许也是全或无的思维。

  知识是无止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9 10: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