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3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为何幸福如此难求(摘自2007.4其的<环球科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8-5-4 21:2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环球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凝聚了科学家们的一些研究结果,我想全打下来但太长了,于是在网上搜了一下,意料之中:别人早已打下来了,我只是转一下,希望大家喜欢.其中五个变得幸福的方法对我很有用,希望对你们也有用.

对幸福的追求是人们做许多事情的原动力,但幸福的彼岸似乎总是那么遥远。为何幸福如此难求?

    幸福的人经常全身心投入那些有挑战性而又吸引人的活动。这些活动配上“心流”体验.迫使人们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当下。



    什么会让你感到幸福?一幢大房子、一辆好车,还是一位性感或者善解人意的伴侣?财富和名望或许能让你幸福,甚至仅仅是做完日程表上的每一件事你也会感到幸福。但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些因素中没有哪一项能显著地增加你的幸福感。

    从1957年开始,美国芝加哥大学国家民意研究中心一直在进行一项调查,让美国人评估自己的幸福程度。美国密歇根州霍兰市霍普大学的心理学家戴维·G·迈尔斯(David G.Myers)比较了这些调查与经济数据以后发现,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所占的比例相

    当醒目地稳定在总人数的1/3左右。尽管现在这代人的经济条件比上一代人好了很多,他们却并没有感到更幸福。

    事实上,美国年轻一代比他们的长辈更加焦虑。琼·M·图文齐(1ean M.Twenge,现为美国圣迭哥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对1952年~1993年间所作的269项研究进行了大规模分析,那些研究测定了当时儿童和大学生的焦虑程度。2000年,图文齐公布了分析结果,她将那些测定的结果与时间联系后发现,随着时间的流逝,焦虑程度呈现出很强的线性增长。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儿童平均焦虑程度高于20世纪50年代的儿童精神病患者。

    心理学家们对焦虑和抑郁的研究由来已久,但近年来许多人开始探索到底什么才能让人感到幸福。“积极心理学”(positivepycholagy)刚刚萌芽,却已经带来了意料之外的结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幸福并非靠努力工作或幸运就能得到。幸福可能最眷顾那些全心致力于眼前的生活,而不是专注于未来目标的人。


1、遗传特性

    人类继承了一个显著的能力——适应或者习惯现状。当我们面对不利条件,如长期的噪音或永久的残疾时,会表现出惊人的适应性。不久后,我们甚至不会再注意到这些令人不快的情况。不幸的是,适应性对于生活的积极方面也同样有效。不管某个经历在开始时

    多么令人愉悦,一旦它变成常态,我们都会习以为常。

    人类同时也继承了一种趋势,那就是比起积极的方面,我们更容易注意到消极的方面。那些对环境中的消极变化最敏感的人可能最容易生存下来,因为消极的变化也许就是危险的信号。和我们的祖先一样,我们的大脑也总是关注麻烦。人类的天性就是把积极的方面认为理所当然,而专注于生命中令人烦恼的方面。

    人类天性的另一面则有助于避免我们安于现状:我们的内心常常有一个小小的声音诱惑着我们,使我们相信只要拥有一些东西或完成一些事情,一切就会更加美好。很显然,那些从未感到过满足的早期人类比总是习惯于现状的同辈更有优势。正是这永无休止的不满之声促使我们的祖先努力进取,不断地奋斗下去。

    今天,我们拥有与祖先类似的某些特征,正是这些特征让我们整装待发,踏上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永久探寻之旅。但是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一些人看起来比另一些人更幸福。也许,我们可以假设幸福存在于那些最终得到优渥生活的人。然而,心理学家已经意识到,比起对生活经历的依赖,幸福更多地取决于个性。


2、个性的力量

    个性同于天性,因为个体之间的个性差异很大。与此霹对,人一生中的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事情来了又去,两我们的特性和应对外界的习掼方式却一如既往。

    幸福的事情往往会影响我们的感受,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彩票中奖时,哪怕是最愤世嫉俗的人在那一瞬间也会体验到幸福的眩晕。尽管如此,人们最终还是会习惯这件事情,幸福感也就回落到自己的基本水平。这个基本水平(或者说幸福基线)与生俱来,是个性的一部分。那么,为什么不同的人幸福基本水平会不同呢?

    每个人都拥有一条与生俱来的幸福基线,大体上由我们的基因决定。把这个概念和人类的天性结合起来,就可以解释许多现象。例如习惯现状的天性就可以解释,无论生命中发生过什么,我们最终都会逐渐回到自己的幸福基线。

    心理学家已经发现,许多人的个性品质看似平常,其实具有很高的幸福基线。在1998年的一篇文章中,美国贝勒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克里丝蒂娜·德内夫(Kristina DeNeve)和美国密苏里 一 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哈里斯·库拍(Harris cooper)一起对148例有关个性与幸福之间关系的研究作了综述。结果也许并不令人感到吃惊,他们发现,觉得自己幸福的人同时也更外向、友好、相信他人、尽职尽责。更幸福的人也更乐于相信他们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并且更不容易焦虑和产生情绪波动。

    与幸福相关的个人品性看起来也与个人成功和成就相关。那么,幸福(至少是满足)能通过辛勤工作和达成心愿来获得吗?


3、目标+成就=幸福?

    研究显示,财富和幸福之间缺乏相关性。事实上,财富竞争非但不能使人获得幸福,反而会使人自寻烦恼。

    心理学家将拿自己和达官显贵比较的倾向称之为“向上比较”。众所周知,这会造成不满情绪。结合美国国家民意研究中心1989年~1996年的调查数据,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管理研究院的迈克尔·R·哈格蒂(Michae1 R.Hagerty)分析了幸福与社会群体中财富分配之间的关系。他发现,社会群体中收入差距越大,人们对自己的生活越不满意。通过对1972年~1994年从美国及其他7个国家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哈格蒂发现,在一个特定的国家里,随着收入差距的缩小,生活满意度的平均水平也会相应增加。

    看起来,当我们意识到别人的境况更好时,自己的满足感就饱受折磨;相反,向下比较(和那些境遇比我们更糟的人相比)则使我们更容易满足。但我们似乎更倾向于向上比较——听起来这是个坏消息,也许大众传媒的炒作对这种倾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即使我们没有直接和他人竞争,这种将幸福与目标联系起来的倾向也会适得其反。虽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支持,美国乔治亚南方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D·麦金托什(william D.McIntosh)和乔治亚大学的伦纳德.L·马丁(Leonard L.Martin)已提出了这样的理论:反复将目光锁定在实现目标上的人更不容易感到幸福。

    达成目标和感觉幸福之间的关联程度每个人都各不相同,有些倾向于“全无关联”,有些则倾向于“极其相关”。麦金托什和马丁认为,认为两者极其相关的人大多是因为他们总是被迫专注于达到某些特定目标上。因为相信幸福取决于达到目标,只要目标还未实现,他们就会感受到焦虑和压力。他们相信,幸福只有在未来才会来临。

    但是,这些曾经被珍视的目标一旦实现,适应性将紧随而至,他们仍会回到原来的幸福基线。当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幸福水平并没有永久改变时,这些人通常会断定,幸福尚未来到,幸福取决于下一个目标的达成。

    心理学家发现,人类擅长在关于未来的事情上自欺欺人。我们倾向于相信幸福感增加以后,生活会比现在更好。这种倾向性是由传媒和广告培养出来的,它们总是吹嘘,购买某种东西或获得某种成功之后,我们就能得到更大的满足。相信幸福取决于达到目标的人倾向于选择新的目标,而且会让自己相信,这次他们终于找到了通往幸福的“真正”道路。

    这种锲而不舍地将幸福与达成目标联系起来的选择似乎得到了很多观察报告的支持。那么,成功的人看起来是不是更快乐呢?心理学家们的研究结果支持这种关系,但是事实与我们的假定有出入。

    200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的心理学家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Sonja Lyubomirsky)和她的同事一起对多项研究的结论作了综述,这些研究显示:幸福与成功呈正比。他们还对一些纵向研究和一些实验进行了分析(纵向研究是指,在取得特定成功的前后都对受试者的幸福感加以测试;而那些实验则会在开始某项任务之前先诱导参与者产生快乐以及中性和消极的感受)。这两类研究表明,幸福和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重要前提。幸福的人在成功后不一定更加幸福,但他们往往比那些没那么成功的人更容易感到幸福。

    柳博米尔斯基的结论是,成功确实与幸福有关——但成功是幸福的结果,而不是幸福的原因。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幸福的人拥有其他促进成功的个人品性。积极的心态也有助于引发强劲的前进动力,并促成与他人的协作。


4、随遇而安

    “心流”体验能够激发我们的兴趣。使我们完全投入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从而忘记那些会破坏我们幸福感的东西。


    美国克莱蒙研究生院的心理学家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总结说,更容易感到幸福的是那些经历着所谓“心流”(flow)的人。“心流”这个词是奇克森特米哈伊于1975年在一本根据上千次采访编写而成的书中提出的。他将“心流”定义为能够让人全身心投入的、引起好奇的、激发个人兴趣的体验。这并不是说“心流”体验一定得非常有趣(虽然通常情况下确实如此),而是说“心流”含有全身心参与进去的意思。那些能够产生“心流”的任务不能太单调太你正在努力赶超你的邻居吗,心理学家警告:不要拿自己和比自己更幸运的人作比较。沉闷,不能让人产生挫败感,它还要具有充分的挑战性,要求一个人全神贯注。

    通过融人心流的概念,西方心理学将东方的内观(mindfulness)思想纳入其中。内观思想要求参与者不作判断,只留意当前——沉浸于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中。不幸的是,这种思想状态并非大多数人的行动准则。这是一种技巧,需要通过练习(比如冥想)才能学会。

    为什么经历心流越多的人越容易感觉幸福呢?许多杰出的心理学家都将心理健康描述为活在当下。也许,幸福与心流之间的联系与心流要求完全专注于现在有关。当我们完全投入当前正在做的事情时,就不可能再专注于过去和未来,就不可能感觉到自我的存在——而过去、未来和自我意识往往会破坏我们对生活的满足。

    虽然现在对幸福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幸福的根基错综复杂,对思想运作内在方式的理解给我们创造了机会,使我们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能够更好地安排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心理学家的研究可能会支持众多非心理学家曾说过的话:幸福不是终点。而是对沿途风景的欣赏。

**************************************************************************

为何幸福如此难求

    我们的购买力数倍于父辈,却并不比父辈更幸福;当我们实现了梦想,幸福的感觉却不能持续太久。为何幸福如此难求?心理研究表明,我们的幸福感取决于每个人都有的幸福基线,而它的起点要归因于遗传差异和性格差异。

                                                                              ——《环球科学》2007.4

    因为文章太长了,在《环球科学》杂志上以很小的字用去了三张标准A纸!!!是科学家对基因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太 Profession 了,将其中能被我们学习的部分打出来。


1、 不要专著于目标


    即便你可以理性的对“幸福能够达到或买到”这种观点予以否认,你也一定会经常警惕内心深处这样的低语声:“我能变得幸福,只要。。。。。”有个方法可以尝试一下,那就是当你确信完成某个目标或拥有什么东西能给你带来更大的幸福,而在你达到目标后,生活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时,请好好反省一下。你有过多少次这样的经历,还需要多少次这样的经历才能说服你,追求目标来寻找幸福的方式其实并不管用。


2、抽空当当志愿者


    有研究显示,资源帮助困难人群的人总是更加的幸福。也许,这是因为和那些更不幸的人们一起工作,会使你感激自己拥有的东西。而且,支援工作通常能带来满足和自尊,因为你感觉自己参加的是有价值的工作,并被接受你服务的人感激。不要将自己和那些条件更好的人作比较,因为通常情况下,这样做带来的结果是失落和不满。


3、 习惯适度


    当你考试习惯愉快的事情时,它们将不再能给你带来快乐。例如,比起一个长假期,你可能更喜欢两个或是三个短假期。如果你将最爱的美食留到一个特殊的场合,你会更喜欢它。


4、 争取满足


    再想想你对幸福本质的看法。强烈的快乐或乐趣的体验在记忆中尤为突出,并且很容易让你得出这样的结论:真正的幸福以为着长期或者一直处于这种状态。然而,你感受到并记住这种体验的原因,正是因为它不同寻常。不要不幸福与颠峰体验相提并论,当你把幸福看成是一种满足和没有焦虑或悔恨的状态是,你会更容易得到幸福。


5、 练习活在当下


    开始的时候,从小事做起,常识在全身心的投入日常任务时,专注于自己的体验。久而久之,你在思考过去或未来方面的精力就会减少。

***************

幸福不是终点 而是对沿途风景的欣赏

    对幸福的追求是人们做许多事情的原动力,但幸福并非靠努力工作或幸运就能得到。《教师博览》2007年第七期——《通往幸福的路》运用心理角度阐述了三个层次:快乐地生活,投入地生活和有意义地生活。


    “快乐生活”,体现的是乐观的个性魅力,他们外向、有好、相信他人,他们全身心致力于眼前的生活,而不是专注于未来的目标,投他们乐于相信自己能掌控自己的生活,从而更不容易焦虑和产生情绪波动。


    “投入地生活”,他们全身心投入那些有挑战性而有吸引人的活动,这些活动配上“心流”体验,迫使他们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当下,同时,“心流”地体验激发他们兴趣,忘记了破坏幸福感的东西。


    “有意义地生活”,我想不仅仅是归属服务于比自己强大的一些东西,而是自愿地帮助困难的人,或者和那些比我们更不幸的人们一起工作,给予他们快乐,或者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专注的是自己的感官体验,在感激自己已经拥有的自己人生价值同时,也体验了生存的意义。


    “快乐地生活,投入地生活和有意义地生活。”引用“王冰”《认识你自己》的观点:从哲学观点说——你即是你的绝对目的;从物理观点剖析——你是一个支点,时间将靠你撬动一切;从音乐的观点讲——如果你感到了你自己,那么你一定是一个乐章或一段乐曲中最不和谐的那个音符;从社会观点言——你是社会最基本的价值;从进化论的观点——级永远是你的一个阶段;从生态学观点论——你是其他所有人的生存变数。简而言之:幸福不是终点,而是对沿途风景的欣赏。这样的心理角度看待幸福,你就是认识了自己,把幸福看成是一种满足和没有焦虑或悔恨的状态!


    “快乐地生活,投入地生活和有意义地生活。”这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幸福,要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尽管我们难以拥有“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雄浑襟怀,但我们心中盛满爱,心灵的小屋一定光明而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能容纳万物饮用。我们的心中盛满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生物一一剥掉,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心灵的小屋一定住进所爱好的事业、从而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我们心中盛着自己,让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小道,走自己的路,你走进的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陶冶着自己。


    其实,幸福很简单,建立自己的精神、心灵的栖息地,让自己的智慧生灵遨游。或许,自己不是美丽,但健康;自己不是伟大,但庄严;自己并不完美,但努力;自己不是永恒,但真诚。因为,幸福像一粒种子,必须生活在属于自己的土地!

***************

“对幸福的追求是人们做许多事情的原动力,但幸福的彼岸似乎总是那么遥远。

遗传特性:进化心理学家在意识到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存在普遍性后,做出了一个假设,人类的部分天性肯定也适用于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如果某些特征更有利于后代的生存繁衍,这些特性就会被遗传给下一代。

    每个人都拥有一条与生俱来的幸福基线,大体上由我们的基因决定。把这个概念和人类的天性结合起来,就可以解释许多现象。例如习惯现状的天性就可以解释,无论生命中发生过什么,我们最终都会逐渐回到自己的幸福基线。

    比起对生活经历的依赖,幸福更多地取决于个性。

个性力量:个性不同于天性,因为个体之间的个性差异很大。于此同时,人一生中的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事情来了又去,而我们的特性和应对外界的习惯方式却一如既往。

    觉得自己幸福的人,同时也更外向,友好,相信他人,尽职尽责。更幸福的人也更乐于相信他们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并且不容易焦虑和产生情绪波动。”

    看这本杂志之前,刚巧《近代史纲要》的课上讲到,个性决定命运。当然这只是该课老师的一己之见,但确实不无道理。真正做学问的,研究历史的人,势必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实验数据库,有太多可以从中总结的东西,不只是事实。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如果基因决定个性,个性决定命运,那是否可以推之,我们的命运是既定的,是可预测的?而它可能出现的变数,即是周围环境作用下的特殊突变,但也是某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很多东西的相辅相成,错综复杂的联系,使得改变这种东西并不如我们想象中容易,好象慧根这种东西,也是存在且并非虚构的。我们天生就适合做的东西是确定的,这是我们难以相信却又不得不去承认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08-5-4 21:3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4 11: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