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4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南宋传奇美貌才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9-7-21 02:4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宋传奇美貌才女

    说中国人活得累,也是从古时就如此。父母多为子女而活,他们的一辈子似乎都是为了子女的幸福。可惜很多幸福只是他们眼中的幸福,很少有父母能认真地了解子女的精神世界,他们把表面的幸福当作幸福,并不尊重子女内心的选择,事实上,这样的一种施压,才是真正的不幸,让子女反为这样的一种压力,为父母活过去并不快乐的后半生。
    南宋的女词人朱淑真就是个绝好的例子。
    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良好的家境让她自幼便精通书画,写得一手好词。她的父母给了她这样的思想,却又包办了她的婚姻,让她所有的不幸自此开始。
    朱淑真也有过心内爱的人,却无法相守,在她的诗词里有过这样叛逆的诗句:“和衣睡倒人怀,娇痴不怕人猜。”这样的句子在宋朝,大胆程度如同现在当众亲吻。因此,朱淑真被评为“问题女作家”也不为过。她留下的《断肠集》也被争议过,被指责某些诗句“岂良人家妇所宜邪。”
    至于那首有名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也曾有一种说法,是怕败坏了朱淑真的名声,而把作者归为了欧阳修。
    无论如何,这个心比天高的美才女却不能由着自己的爱去生活,她接受了父母安排的婚姻,嫁给了一个无法在精神上沟通的官吏。自此,她的诗词开始变得哀怨,在“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的词句中,我们可以看到朱淑真一落千丈的内心世界。
    父母给了她精神,却又活生生地用一场婚姻去埋没她的精神。朱淑真在痛苦里为父母生活着。婚姻失败后,朱淑真的父母把这归结为那些诗词对女儿的伤害,并没有思考过她们自身存在的问题。朱淑真郁郁寡欢,很早就离开了人世。她死后,她的父母依然看不到女儿在文学上的真正价值,而把她与那些诗词全部付之一炬,如果不是后人将存留的一些诗词收入《断肠集》,朱淑真那些清丽的词句也许早已失传。
    中国的父母永远如此,他们的爱从来都是所谓俗世的生活,很少有真正愿意去了解孩子精神世界的,被忽视的精神,有更强大的力量让一个人变得不幸,这样的不幸是内伤,也让子女为一种责任,而活给父母亲。
    他们并不明白,应该怎样去爱孩子。自由的空间在中国永远难以拥有。爱不是一种施压,而应是一场彼此的尊重。




人物简介  

    朱淑真(约1131年前后在世),宋代女词人,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朱淑真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安徽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侄女。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相传因父母作主,嫁给一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其墓在杭州青芝坞。

  其生平,传世载籍多记载为“自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世居桃村。工诗,嫁为市井民妻,不得志殁”。幽栖居士之说,最早见清王士祯《池北偶谈·朱淑真璇玑图记》,学术界已断为伪托;世居桃村,则不详其说从来。此外各项均见宋魏仲恭《断肠集序》,而据集中《春日书怀》“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可知,其夫亦曾仕宦。因此除钱唐人,出身宦家,生活不幸外,诗人生平今已难详考。生前曾自编诗词集(《写怀二首》“孤窗镇日无聊赖,编辑诗词改抹看”),死后散佚。孝宗淳熙九年(一一八二)宛陵魏仲恭(端礼)辑为《断肠集》十卷,未几钱唐郑元佐为之作注,并增辑后集七卷(一本把第七卷厘为两卷,作八卷)。此外尚有《断肠词》一卷行世。

  朱淑真诗,以清汪氏艺芸书舍影元抄《新注朱淑真断肠诗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民国徐乃昌影元刻本(简称元刻本)、清光绪嘉惠堂刊《武林往哲遗著》本(简称武林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等。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特点
  
        
相传朱淑真作品为其父母焚毁,后人将其流传在外的辑成《断肠集》(诗)2卷,《断肠词》1卷及《璇玑图记》,辗转相传,有多种版本。 

  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朱淑真所作,近来学术界认为实是欧阳修作。

  朱淑真书画造诣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明代著名画家杜琼在朱淑真的《梅竹图》上曾题道:“观其笔意词语皆清婉,……诚闺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也。”明代大画家沈周在《石田集·题朱淑真画竹》中说:“绣阁新编写断肠,更分残墨写潇湘。”由此可见,其能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当与李清照并驾齐驱。朱淑真,她的诗作受到市民的激赏,却在死后遭到父母的焚烧(据魏仲恭《断肠诗集序》)。她显然是英年早逝的“问题美女作家”。

  她的别号是“幽栖居士”,为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与李清照齐名,有《断肠集》存世。从“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愁怀》)来看,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因此,有些作品泄露了婚外恋情,被一些学者剥夺著作权,包括“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样的名句著作权也给了男性诗人。

  但是,她的作品还是存有大胆露骨的香艳镜头:“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缠绵于情爱连时间也不管了,“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犹如今人当街亲吻一般大胆。

    主要作品:
  〖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浣溪沙·清明〗

  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

  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

  〖生查子·元夕〗(争议中)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谒金门·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江城子·赏春〗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减字木兰花·春怨〗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眼儿媚〗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鹧鸪天〗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清平乐·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清平乐〗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点绛唇〗

  黄鸟嘤嘤,晓来却听丁丁木。芳心已逐,泪眼倾珠斛。

  见自无心,更调离情曲。鸳帷独。望休穷目,回首溪山绿。

  风劲云浓,暮寒无奈侵罗幕。髻鬟斜掠,呵手梅妆薄。

  少饮清欢,银烛花频落。恁萧索。春工已觉,点破香梅萼。

  〖蝶恋花·送春〗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菩萨蛮〗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帷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菩萨蛮·秋〗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菩萨蛮·木樨〗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

  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

  〖鹊桥仙·七夕〗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念奴娇二首·催雪〗

  冬晴无雪,是天心未肯,化工非拙。不放玉花飞堕地,留在广寒宫阙。

  云欲同时,霰将集处,红日三竿揭。六花翦就,不知何处施设。

  应念陇首寒梅,花开无伴,对景真愁绝。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

  沟壑皆平,乾坤如画,更吐冰轮洁。梁园燕客,夜明不怕灯灭。

  又

  鹅毛细翦,是琼珠密洒,一时堆积。斜倚东风浑漫漫,顷刻也须盈尺。

  玉作楼台,铅溶天地,不见遥岑碧。佳人作戏,碎揉些子抛掷。

  争奈好景难留,风僝雨僽,打碎光凝色。总有十分轻妙态,谁似旧时怜惜。

  担阁梁吟,寂寥楚舞,笑捏狮儿只。梅花依旧,岁寒松竹三益。

  〖卜算子〗

  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雨后清奇画不成,浅水横疏影。

  吹彻小单于,心事思重省。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西江月·春半〗

  办取舞裙歌扇,赏春只怕春寒。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

  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江干。恰如飞鸟倦知还,澹荡梨花深院。

  〖月华清·梨花〗

  雪压庭春,香浮花月,揽衣还怯单薄。欹枕裴回,又听一声干鹊。

  粉泪共、宿雨阑干,清梦与、寒云寂寞。除却,是江梅曾许,诗人吟作。

  长恨晓风漂泊,且莫遣香肌,瘦减如削。深杏夭桃,端的为谁零落。

  况天气、妆点清明,对美景、不妨行乐。拌著,向花时取,一杯独酌。

  [作品赏析]

  办取舞裙歌扇,赏春只怕春寒。

  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

  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江干。

  恰如飞鸟倦知还,澹荡梨花深院。

  【校】此首及《月华·清梨花》、《绛都春·梅》底本无,据《花草粹编补。 [赏春]四印斋本作[当春]。 [绿肥]四印斋本作[绿深]。 -----[朱淑真集]

  准备好了出游的舞裙歌扇,但又怕春天仍有春寒袭人。卷起窗帘默默无语看看远处的南山,这才惊觉已经到了绿深红浅的暮春时节。春光既已逝去,惜花的心情郁结起来,郊游踏青就成了闲步江边。不觉越走越远,直到累了才回到开满梨花的深院之中,这正如鸟儿倦了便飞回巢穴一样。 很好


   断肠诗》之迷
  下楼来,金钱卜落; 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 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全词十句话,句句分道扬镳,悲切与愤懑交织在一起,既抒发了自己怨恨决绝之情,又对薄情寡义的丈夫进行谴责。有趣的是将每句话作为“拆字格”修辞的谜面,谜底正好顺次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

  下楼来,金钱卜落;“下”字“卜落”为一

  问苍天,人在何方; “天”字“人”去为二

  恨王孙,一直去了; “王”字去“一直”为三

  詈冤家,言去难留; “詈”字“言”去为四

  悔当初,吾错失口; “吾”字失“口”为五

  有上交,无下交; “交”字“有上”“无下”为六

  皂白何须问;“皂”字去“白”为七

  分开不用刀; “分”字“不用刀”为八

  从今莫把仇人靠;“仇”字“莫”“人靠”为九

  千里相思一撇消。“千”字“一撇消”为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09-7-21 07:3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09-7-21 08:03:49 | 只看该作者
“说中国人活得累,也是从古时就如此。父母多为子女而活,他们的一辈子似乎都是为了子女的幸福。可惜很多幸福只是他们眼中的幸福,很少有父母能认真地了解子女的精神世界,他们把表面的幸福当作幸福,并不尊重子女内心的选择,事实上,这样的一种施压,才是真正的不幸,让子女反为这样的一种压力,为父母活过去并不快乐的后半生。”

“中国的父母永远如此,他们的爱从来都是所谓俗世的生活,很少有真正愿意去了解孩子精神世界的,被忽视的精神,有更强大的力量让一个人变得不幸,这样的不幸是内伤,也让子女为一种责任,而活给父母亲。 他们并不明白,应该怎样去爱孩子。自由的空间在中国永远难以拥有。爱不是一种施压,而应是一场彼此的尊重。”----

写的真好啊。这样的父母太多,我父母也是,从小只知道给我们吃饱穿暖,从来不会关注到我们在想些什么,有什么心事,这样以“爱”来扼杀孩子的例子太多,悲剧太多。。就是那句话“爱而不会爱,比根本不爱更悲哀”。爱,母鸡都会,可是如何爱是个很大的学问。可是中国却又用沉重的孝道捆绑住孩子,父母可以错爱孩子,孩子却必须无条件孝敬父母,无论是否合理,造成了多少“愚孝”的悲剧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09-7-21 10:38:49 | 只看该作者
古代多是无爱之婚姻,现在多是滥爱之婚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09-7-21 14:55:31 | 只看该作者
好词好词,社会的发展是逐渐的,不能将所有的过错归结到父母身上,他们也是在学会怎样做好父母,何况,人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09-8-31 16:34:49 | 只看该作者
古代造就了多少‘愚孝’悲剧,现在又造就了多少不孝悲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6 16: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