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楼主 |
发表于 07-10-28 19:23:29
|
只看该作者
因为宰我确实离开教室了,宰我出,孔子这时说话了。他说宰我这个学生曾经有三年孝顺父母亲,就是受到父母的怀抱吗?在这里,简单讲到十二个字。 我之所以崇拜孔子,是因为以前念书念到这十二个字。孔子说小孩生下三年才能离开母亲的怀抱,就这十二个字,“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我们了解到古代父母分工合作,小孩大部分时间都由母亲来带的,做父亲他要出去工作,养家糊口。孔子居然观察这么细腻,说小孩生下后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光是这一点,就让我们知道孔子很注意生命发展的历程,成长的过程,你为什么跟父母有这么深厚的心理情感呢?因为在生理上得到父母无限的关注,你才能成长。所以人的生命,从生理到心理再到伦理。这三个理连起来。换句话说,你要讲人性,不能忽略生理、心理、伦理这三个过程。我因为有时看西方的一些报道,我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人类称为万物之灵,但我们的子女是万物中最脆弱的,西方学者的研究用一句话来说,人类的子女有最长的幼儿依赖期。就是我们的儿女依赖父母时间最长,就是说平均比例,你的比例太高了。你看看非洲的野生动物园,一只斑马或是一头野牛,生下来在三十分钟内如果不能跑的话,就被淘汰了,那些狮子野狗啦,就来了,毫不客气,所以这些动物生下来很快就可以独立了,但是人类的孩子生下来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真是需要父母长期的关注,就因为生理上长期依赖父母的照顾,他在心理上和父母也是有深刻的关怀的情感出现的,所以为什么我们很自然的看到父母快乐,自己也很快乐,看到父母难过,自己也很难过,这是小时候慢慢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心理需求,并不是很神秘。我们讲孝顺是人类的天性,这不是说叫你孝顺你才懂得。我有时候教书会有一点尴尬,学生听我讲过儒家之后,就对我说,听你讲过儒家之后,就觉得应该孝顺,早知道不要听了。他们以为如果不听的话也没有关系,事实上每一个人最深的愿望就是希望父母亲快乐,因为你从小开始这种生命经验,是不能够重来的,这就是孔子的思想。讲到人的生命,我们会问,为什么要孝顺呢?儒家绝对不是教条,我们是最担心有人把儒家说成教条,学儒家就是教你孝顺,叫你忠,教你如何如何,那不学就没事了吗?
儒家讲的是从生命里最深的需求:孝顺之后你才会快乐。孟子为什么特别推崇舜呢,他说舜这个人,五十岁还能够爱慕父母亲,我们一般人大概十五岁就停止了。十五岁就对父母说最好别管我了,我要独立发展。舜,五十岁,还是经常思慕父母亲,其实思慕父母亲不问年龄的,二十四孝故事里我们有一个故事我们是很喜欢的,叫老莱子的故事。他自己七十几岁,他父母九十几岁,他还穿着彩色的衣服给父母看,父母很开心,拍手鼓掌,跟幼稚园的小孩表演一样,他们在欣赏。最有趣的是,他摔跤的时候,还会装出婴儿的哭声,母亲过来安慰他。装婴儿的哭声,所以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这是一种最自然的天性上的需求,但是只有到论语里面才把这段话说清楚。所以我们学会了什么,一个是社会要我们孝顺,它有许多规范哦,早上向父母问安,回家给父母打招呼,这些都要非常礼貌的态度,这是社会规范,但是这种社会规范叫做伦理,它的来源是心理上的需求,因为我跟父母亲的情感很深刻。人最怕忘记,所以我常常劝许多年轻的朋友要常翻翻以前的照相簿,看看自己小时候什么模样,小学什么模样,中学什么模样,不是一天忽然长大的,是慢慢成长的,慢慢成长后,你才会常常想到父母之恩,真是无法回报,让天地这么宽广,这么伟大。所以儒家让我们孝顺,他们所提出来的这套理由,是在学术上是有根据的,最后推到生理情况。
美国有一所医院,他专门收容弃婴,就是孩子生下来没有人要,收容弃婴的时候,就发现五六十个弃婴,都差不多,目光呆滞,面无表情,了无生趣,医生护士也见怪不怪,忽然发现有一个孩子特别快乐,就是笑的很开心,医生护士是受过科学训练的,立刻派人装上闭路电视,让人监视,二十四小时监视,这个小孩为什么与众不同呢?结果一个星期后答案揭晓:每天下午的时候有一个老太太,到医院收垃圾,她经过这个小孩时就逗他玩半个小时,每天半个小时关心他,就使这个小孩子的生命力展示出来了,别的孩子连每天半个小时的关怀都没有。今天每一个人能顺利成长,有多少父母的关怀在我们身上?这是我们一定要掌握的。在外国有很多这样的报告,看了都不忍心。另外一个报告怎么样呢,也是一所医院收容弃婴的,因为美国人就喜欢做这些研究,他把弃婴分两组,第一组,每天派固定的护士照顾特定的孩子,第二组,这些孩子,每天被轮流照顾,护士轮流照顾,结果半年下来发现:由固定护士照顾的孩子的智商比那些被轮流照顾的孩子的增加了一倍,所以一个人的智商要自由发展,他心理情绪必须稳定。他每天看这张脸,很快就熟悉了,有了安全感,他的智商才能够自由的发展。相反的,你每天换一张脸,照顾一个孩子,他永远会觉得这是谁,不认识,他无法感觉到安全,然后他生命里面的其他方面的潜能都受到压制。从这些小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要顺利成长,不容易呀,所以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就因为生理上的脆弱,造成了心理上情感的特殊的一种关怀的能力(心理上对情感的特殊需求),最后是伦理的规范,把这个建立起来,我们这个讲究礼仪的社会才能有一个真正的基础,所以我们在谈到孝亲之道的时候 ,特别把这个问题加以说明。
孔子的学生里面最强调孝顺的当然是曾子,曾参,他讲过一句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就是替父母办丧事要非常谨慎,庄重;追远就是祭祀祖先要设法非常的虔诚,所以慎终和追远这两件事,好好做到,老百姓的社会风气就非常淳厚,为什么?你做任何事都想到祖先!我们古代有一句话,其实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座右铭:“毋忝尔所生。”“忝”就是让父母觉得羞耻的意思,每一个人都说不要让祖先蒙羞,那我就会谨慎的,相对的,你要设法不要让子孙蒙羞。所以我们中国人讲人,从来不把他当成单纯的个体,好像忽然出现一个人,它是独立于群体之间,没有这样的人,每一个人都是代代相传的祖先,到你了,将来还有代代相传的子孙,所以你把这个前前后后整个网络建立起来了之后,当然会有一些压力的,好像是我的个性怎么发展呢?今天这个时代的课题,在于你不可能让我们变成单纯的个体,但是你要强调为自己负责的一种心态,有(建立)一个从家庭开始的人际关系的网络。它有优点也有缺点,这是事实,但是从这点来看的是,它导致我们文化的一种特性,就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然后每一个人都会想到子孙如何。我再讲一个有关子孙的故事,是孟子说的,他说如果你做不好的话,子孙再怎么孝顺也不能替你改变不好的名声!孟子举的谁呢?周幽王、周厉王,古代的国君死了后,被人家定一个谥号,这个谥就是给你一个什么名称,这 “幽”跟“厉”都是很不好的,黑暗、 很凶残 。所以孟子说做祖先的你做不好,被人家称作幽王、厉王,后代虽然有一百世的子孙孝顺,都无法改变祖先这个不好的名声,这样的故事我们听多了,自然说我们的生命是有一些负担和压力。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利也有弊,你不能因为这个而把整个文化拿掉,不可能的。我们今天只能说把过去那种太过于强调家族忽略个体的这个成分稍微降低一点。另一方面,尊重个性的发展,多了解一点西方心理学对每一个个体的研究,这样设法找到一种比较适合现代人需要的观念。
最后我们说一下孝亲的理想是怎么发展的?第一个叫作“继志述事”,继承父母的志向,能够继续做父母所做的事,父母的志向和所做的事情和是什么呢?归结到最后就是德行修养,很多人说你要光宗耀祖,光宗耀祖你界定在升官发财上,让父母变得好像很有面子,这是一种方法,但是手段要正当。儒家里面提到你要孝顺父母,你要光宗耀祖,它也归结到德行,因为德行上面的努力每一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否则(如果)你只把它放在特定的价值上,像财富、像权力和地位的话,太狭隘了,到最后恐怕为了这个目的不择手段,所以儒家一定要把重点放在德行上,因为只有放在德行上才符合人性向善的基本的理解上,而行善后对社会都有帮助,它才是一个可大可久的人文的理想。上次我们谈到孔子的一贯之道,我们就在这个地方做一个解释,因为一贯之道和我们今天提到的孝亲之道——具体的实践是可以配合起来的,为什么我要特别提这一段呢?因为孔子感叹过没有人了解他,而他有一个基本的思想叫“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就是说不清楚。他的学生子贡是很聪明的学生,但是他有一个毛病,聪明的学生通常都有这样的毛病,就是喜欢做比较,谁比谁好,谁比谁差。叫做“月旦臧否”,后来子贡居然也批评到孔子了,他说我们老师也没什么特别,就是五个字“多学而识之”,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我们老师孔子也没什么特别,就是广泛学习各种知识,记忆力还不错,上课都不用看书了。结果这话传到孔子耳中,孔子当然不高兴了。孔子这个人,他教学生喜欢公开,就上课的时候把子贡找来说,子贡你认为我是“多学而识之”的人吗?子贡知道有人密告了,没办法,只好承认说,是啊 ,难道不是吗?孔子说,非也,吾一以贯之,就是说不是的,我有一个中心思想在里面,把我的学说连贯起来能成为一个整体。不过很可惜,子贡没有再问,何谓也?可能当时看到老师心情不好,用非常严厉来的话说“非也”,就立刻走开了。这变成一个公案了,没有人知道孔子的一贯之道是什么?孔子也很烦恼,因为以前教书上课,孔子本身不能讲孔子的思想,他只能教《诗经》、《书经》、《易经》、教一些礼仪,孔子如果说,各位同学,今天我要讲孔子的思想。孔子讲当然最好的了,没有问题,不可能有错误的解释了,但是那个时候是没有用的,孔子死了之后,才发现他的思想是伟大的。他活着的时候自己认为自己伟大,那不算。所以孔子想我要找个机会来告诉我的学生,他找谁呢?他找错人了,孔子教学失败也是有案可查,他找到曾参,其实我们也会找曾参的,两个理由:第一个,曾参比孔子小46岁,很年轻,第二个,曾参特别的迟钝。他一定会说我不懂,请老师指教。好,上课了,孔子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因为大家都知道子贡这个学长被老师批评了,就很期待一场这样的讨论。
但是曾参,什么都好,就是这个时候不知道怎么了,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就说:“唯。”唯就是yes,孔子给他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居然说是的,孔子一看反应很激烈。“子出”,立刻离开教室,下课!连你都懂了 我还谈什么?接着就发生了悲剧了,什么悲剧呢?同学们就围了过来,问曾参说,何谓也?何谓也,三个字应该是曾参请教老师的。结果曾参说,唯。孔子跑掉了,别的同学问他何谓也?这真是太可怕的事情,结果就发生了,曾参就说了:“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老师的道没什么,就是“忠”跟“恕”,你听也知道,明明是“一以贯之”,你讲的“忠恕”不是二吗?到后来再讲也没什么用,什么“尽己之谓忠,推己及人之谓恕”,人我之间如何?都不对,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内容。我再强调一次,曾参比孔子小46岁,所以孔子活着的时候曾参几岁?15岁到26岁,是不是?何况曾参又特别驽钝,他怎么可能知道孔子的一贯之道呢?如果他讲的是事实的话,孔子后来不用说没有人了解我,这个就可以充分证明孔子的一贯之道不是“忠恕”。在《中庸》里面就说了忠恕,子曰:“忠恕,违道不远”,忠恕离开道不远,这个就是标准答案了,忠恕不是道,是离开道不远。那么到底什么叫孔子的一贯之道呢?曾参还是了不起,我们要给他一个公平的说明,给他一个平反的机会,曾参继续用功念书,到老年的时候说出了标准答案。曾参,了不起,一直用功念书,用功念书的话,虽愚必明,虽然愚钝,到最后也是非常有智慧,只要你用功,曾参就是个例子。曾参后来说了一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读书人不可以没有刚强奋斗的精神,“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是很重吗?“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就是这句话,如果仁义的仁是我的责任,到死才能停止的话,那么仁义的“仁”就是孔子的一贯之道。这是标准答案,“仁”这个字在论语出现了104次,许多学生都请教什么是仁,孔子每一次回答都不一样。因为仁这个概念有三个层次,第一个,他讲的是人之性,你只要真诚,就会发现力量就会由内而发,这个真诚的力量就是人性向善的一个基础,这是第一步。孔子谈这个谈的很少;他谈最多的是第二步,人之道,仁义的“仁”这个字就是正路,学生们请教老师什么是仁?都是在问我人生的路该怎么走?孔子回答的时候就会按照学生的性格跟他现在的处境给他一个明确的指示,比如樊迟这个学生三次请教什么是仁?孔子三次的回答都不一样。为什么?因为这个学生也在成长,有不同的环境。所以仁是孔子的标准答案。但是它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人之性,第二个人之道,第三个人之成,完成的成,仁的完成最后需要讲到比较危险的话,杀身成仁,我们听到杀身成仁这四个字就会反而觉得这个牺牲的生命反而会完成人的理想,我们就要问为什么需要人的理想呢?为什么不让我活着呢?因为人活着也是要完成人的理想,在特定情况下你要完成人的理想需要牺牲生命的话,不是牺牲反而是一种成全。所以孟子后来说舍生取义,明明是没有生命了,他反而是取得了“义”!所以儒家的思想就在这里。
你为什么可以用仁义代替生命呢?因为人性向善,善就是仁义,这样一来你生命里整个的结果就在仁义里实现,人性向善,你才能说人性止于至善。或为了善而牺牲,那个牺牲就不是牺牲反而是完成,是一个成全,所以儒家讲人性的时候最精彩的就是这个基本的观点。仁义的仁有三个层次,都牵扯到人性和善的关系,从向善到择善,到至善,一以贯之,这是孔子的思想,也就是因为这样的思想他才把“善”界定为我跟别人之间的适当关系,这个别人是天下人,也就是因为这样子,孔子的志向要明白宣布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天下人都安顿,一个人好好的为什么要关心天下人呢?因为人性向善,善是我跟别人的适当关系,别人就包括天下人在内,由近到远尽力去做,就使得儒家的精神有一种入世的情操,并且有一种超越的情怀,超越个人的小小范围,所以我们今天讲孝亲之道,是希望什么,是把个人在孝顺父母亲、在家庭里的亲子关系努力去加以实现,因为这是来自于人性基本的要求,这个掌握住之后,一定要记得孟子的建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量推广出去,到最后能够使得天下大同,世界一家,那才是孔子真正的愿望。我们今天这个主题就谈到这里,谢谢各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