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16-12-8 20:36:37
|
只看该作者
历史的昭示:私有产权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
国务院上月底发布《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是新中国法治建设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也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关键环节。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曲折历程,也昭示了这一真理:私有产权才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
1
1950-1953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全国就开始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改运动,拉开了剥夺私有财产的序幕。上千万地主富农家破人亡,近两百万地主及其家人被杀,其中只有极少数是真正的恶霸。无数农民兴高采烈地分到了田地、房屋、农具家设,甚至分到了地主家的老婆闺女。那个阶段,虽然少数人被剥夺,但多数人获得了土地财产(三亿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因此,刚解放那几年,农业生产恢复得很快。
1953-1957年,农村搞“合作化”运动,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农具、耕牛、土地逐步由私有转变成集体所有,不少农民积极性大受挫伤。
到1958年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所有生产资料收归集体所有,甚至连生活资料也开始共享,开始办大食堂吃“大锅饭”,农民从土改中获得的一切全部失去。随后发生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全国饿死几千万人,名为天灾,实为人祸。
在城市,从1953年开始了对手工业、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名义上是“公私合营”,实际上企业主都被剥夺了财产权和经营权,只能通过“赎买”和“定息”方式保留部分收益,随后很快就演变成全面剥夺。资本家们在一次又一次的运动中被打倒,连人身安全都没有保障,更别说财产权了。
而其它平民百姓呢?名义的国有应该是全民所有,人人都有份啊,实际上在高度集权的体制下,只有少数金字塔尖上的统治阶层才真正享有这个国家的一切,大多数老百姓沦为被“国家”名义剥夺得几乎一无所有的真正的“无产阶级”。
从农村到城市,通过对私有财产的全面剥夺,我国建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公有计划体制,连城市的小业主、手工业者都当成“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了。结果呢?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人民生活贫困潦倒,大家连饭都吃不饱,个个都是“勒紧裤带闹革命”。就像现在的朝鲜和古巴。
2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当代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奠定了中国新时期经济崛起和社会转型的政治基础。
1978年11月,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位农民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私下合签了一份隐秘的“生死状”,把村里的土地分开承包,也就是后来的“大包干”,除了必须上交国家的,超产部分全归自己。一年后,全村粮食总产66吨,相当于全村1966年到1970年五年产量的总和!
小岗村农民的创举,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随后中央政府以各种政策推广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多种经营。仅仅几年,中国的农业就翻了身,解决了吃饭问题,以仅占全球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世界人口。
一旦鼓励人们拥有私有财产,能激发出人们多么巨大的创造力,小岗村的创举及随后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就是最具说服力的经典案例。
中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84年。当时的国有企业管理高度集中,缺少活力,分配也是平均主义大锅饭,整体上死气沉沉。改革怎么搞呢?
1)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政企分开;
2)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鼓励多劳多得;
3)允许个人对企业承包经营,多余全归自己;
4)允许公有制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鼓励私营企业;
5)80年代后期尝试股份制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
这些改革都包含着对个人利益的鼓励和私有产权的肯定,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活力和个人的创造力。
3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改苏东演变后的游移傍徨,获得了更大的动力和明确的方向。当年10月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向全面深化。
从模糊到清晰,从游移到坚定,市场经济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在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这二十多年,围绕市场经济这个目标,主要做了以下8件事:
1)摒弃了“姓资姓社”的意识形态争论,努力改变“公优私劣”的意识形态偏见;
2)政府简政放权,由主导市场转向服务市场,尽力革除计划模式的弊端;
3)大力改造国有企业,对缺乏活力的中小型国企进行改制,允许社会资本介入经营;
4)促进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把越来越多由国企垄断的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
5)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开放的资本市场;
6)加入WTO,主动与全球化经济接轨,开拓国际市场,同时也借助外力倒逼国内的体制改革;
7)全面革新传统的分配体制,不仅允许多劳多得、按劳分配,而且允许“按资分配”;
8)推进相关的法制建设,为经济活动提供法律保障。特别是2004年修宪增加了保护“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的关键条款,以及2007年10月《物权法》正式实施对公民合法财产更加全面具体的保护,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
4
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一条十分清晰的思路,那就是政治上尊重个人权利,经济上肯定个人利益,文化上鼓励个人自由,同时消解无所不在的政府权力和国家控制,从而唤醒和释放这个社会压抑已久的活力。其中的核心,就是对私有产权的尊重和保护。
因此,检验各种思路、政策、做法是否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也有一个简便而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看这些思路、政策、做法是否尊重个人权利、促进个人利益、扩大个人自由。
回顾中国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剥夺个人权利、否定个人利益时,这个社会就灾难深重;当我们尊重个人权利,促进个人利益时,这个社会就健康繁荣。因此,私有产权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必须得到坚决而有效的保护。
其实何止中国,全世界各国,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都昭示着同样的规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