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虹
温和的、充满母性的、当过多年医生的女作家毕淑敏,近两年来一直都在努力学习心理学,并且学得十分投入和认真。这似乎符合毕淑敏一贯的特质。
也许是作为心理学学习的小结和记录,也许是作为现代散文的一种崭新尝试,最近毕淑敏在华夏出版社结集出版了一部《爱怕什么——毕淑敏心理散文》。
与以往的随笔散文不同的是,《爱怕什么——毕淑敏心理散文》里,除了充满文学意味的表述以外,还有着极强的现代意识和专业的心理分析,仿佛在这一切的背后,贯注着一个心理大夫充满洞察力和稳定感的目光。其散文内容,多是为面临着情感、婚姻、爱、压力等心理问题的现代女性传道和解惑。
其中许多篇目,涉猎到诸多现代心理问题。而每一篇散文就如同一个故事,或者说是“病历”。
她写到了《垃圾婚》、《我爱我的性别》、《母爱的级别》、《紧张》、《家中的气节》等,也写到《好脾气的悖论》、《关于爱的奇谈怪论》等。她谈道,“所有的缺陷,都会在婚姻之后变本加厉地发作。婚姻是一面放大镜,会放大我们的优点,也会放大我们的缺点。所有的遮挡和礼貌,都会在长久的厮磨中褪色,露出天性粗糙的本色”;她发现,“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会感觉到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成人强调这价值,他们越发感悟到深深的爱意”。她说,“爱是需要学习、需要钻研、需要切磋、需要反复实践、需要考验、需要讨论、需要顿悟……总之需要一切手段的打磨和精耕细作的艺术。”
几乎每一篇散文,就是毕淑敏讲的一个故事,是关于爱和人生的感悟,而这些感悟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沉潜在一些现代故事和实际“病历”中,这显得既有说服力,又有现实依据,并且绝不枯燥空洞。
现代社会,心理疾患是一个重大问题,目前仅我国重性精神病人就约有1600万,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排名中位居前列。毕淑敏“医生+作家+心理学者”的公式,是她个人创作的一个崭新尝试。同时,心理散文也是我国现代散文领域的一个新品种。
在文坛酝酿着“类型小说”的同时,也许散文领域也正分工越来越细致。心理散文就是其中一个分支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