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楼主 |
发表于 11-9-25 23:11: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zplq 于 11-9-25 23:13 编辑
读者之一:
这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一本人物传记,记录了发明催眠术的德国医生梅斯默尔、基督教科学派创始人玛丽贝克-艾迪及现代精神分析学鼻祖弗洛伊德的生涯。豆瓣评价这本书是“熔科学性与文学性于一炉,是关心精神与身体健康的现代人必备的床头书”——前半句评价没问题,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专业评论语;后半句就有问题了,大概写评论的这厮是看了书名就信口道来的。严格地说,《精神疗法》并非健康指导类书籍,而更接近科普著作性质。
有这样一种迹象,科学越是前进,学科越是交错,科学的研究范围越是缩小,讲求因缘逻辑的科学也渐渐倒退,然而这并非是真的倒退,确切地说是回归。科学发展史,事实上是人类探索外在世界,同时在探索中反思自我、不断修正科学观的历史,科学诚然为科学,然而必定首先是人类的科学,一种科学的科学观在重要性上或许比纯粹的科学更超越。妄自揣测,这也该是茨威格写这部《精神疗法》的潜在意义吧。
有段时期,借着互联网的强大力量,国内兴起一股热烈的“科学打假”风暴。人们不清楚方舟子何许人也,他有着什么样的科学素养,可以义正严词、以科学卫道士标榜四处讨伐;人们所景仰的科学大家、学界泰斗也不干正事,一样的喜欢热闹,兴高采烈地投身这场轰轰烈烈的科学运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除了对中国气功说法的不屑,还有就是对传统中医的质疑。之于气功,或许是因其真是一门深奥功夫,继而推论皇皇中国会气功者不过寥寥,是真如那武侠世界的绝世高人,常人岂可常见?亦因其绝世之绝,逻辑上便陷入一个存与论都不可的玄妙境地,口舌实属多余。之于中医,我是确切地相信,然则惊奇的是竟然有人能跳出来叫嚣要废弃中医,诬蔑中医为巫术的,愤慨之余,一笑过后,思想起《精神疗法》中写到的关于梅斯默尔的遭遇,真要感慨一句:科学显然是在进步,相比之下,我们的科学观念依然陈腐。
茨威格写的这部传记,除了文学性达到传记体的最高高度,在独立性上又符合了科学性的态度。不论无意还是有意,他向1931年(1933年,希特勒执政德国)的欧洲所传达的精神具有永恒的意义。按《精神疗法》记述,发明催眠术的梅斯默尔,用他那荒唐的治疗方式治愈了五花八门的病人,肢体瘫痪的、失明的,再离奇的都有。但斯蒂芬•茨威格这样澄清他的立场:我本人无法验证任何一种治疗方法,既无法作为医生也无法作为病人去证实它们的有效性;我对它们没有任何狂热的信仰或是个人的感激之情。这样的作为一种文学传记者的独立态度,正是当时欧洲、也是当下人们理应对科学采取的态度。中国古人的教育格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切中科学真谛。催眠术、气功、中医,这些古老的艺术不是一句简单的科学与否可以裁定的,甚至可以说,宗教与科学也非简单的对立。只要承认科学是包括了一大部分的“人的科学”,那么所有关于灵魂、精神、心智的,都不可为科学所否定。
我还记得小时候,农村里的那些迷信或者鄙陋的风俗,如小孩子受惊吓而病,他们会以为是被恶浊的东西附着了,于是采取一种“叫魂”的仪式。无疑,对于“叫魂”仪式的主持者,他是几乎没有一种类似精神性的科学觉醒成分在内的——科学觉醒,可以说是科学与迷信之间的本质区别所在,而不是科学的过程、结果。从炼金术走出化学,从占星术走到现代天文学,从梅斯默尔的催眠术发展到今天医学重新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审视(这正是中国传统医学精髓所在,是对梅斯默尔开始的精神疗法在思想上的殊途同归,是注重发掘人体自身能力来对抗疾病的一致认见),这些过程不是纯粹由机械的否定组成,在日益庞杂交错的科学世界中,也许尚留有他们源起时的魅影,这是科学全力对抗的不断变换的世界与人类自我间的永恒命题表征。科学与愚昧的界限很明显,却很容易错越而过。斯蒂芬茨威格在《精神疗法》中,尽管很好地把握了独立性的分寸,但他对梅斯默尔科学精神的肯定与为他所受遭遇的不平是显而易见的,他通过描写精神疗法的三大早期奠基人,含蓄地影射了不仅充斥当时欧洲科学界、还包括笼罩在战争阴影下整个欧洲社会的偏见。斯蒂芬•茨威格说他要将这部书献给爱因斯坦,因为后者的相对论将经典物理大厦彻底推倒,进一步拓展了人类关于宇宙的视界。科学随时准备承认自身的错误,但不抛弃错误,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在量子世界完全失效,但经典物理学体系依然影响着我们生活中每一个人,爱因斯坦也不能抹杀牛顿的伟大。《精神疗法》向物理学的最伟大革新者表达了最崇高的致敬,同时,身后站着的是无数从钻木取火开始的蒙昧先哲们——他们代表了对真理的追求,代表了人类理性精神中最美品德——宽容及科学对于愚昧应有的怜悯。
(米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