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慎闻 于 11-5-21 10:38 编辑
案例: 在某重点中学读初二的晓云是个自尊心和上进心很强的女孩,学习成绩也不错。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开始惧怕社交,看到人就脸红,也很害怕被熟人看到。
有一次上语文课时,老师叫晓云读一段古文。当时因为没有准备好,又想到全班同学的眼睛都盯着自己,晓云就慌了,一段古文读了10分钟也没读完,且背上直出汗。一些男生见她如此窘状便使劲地笑,晓云当时就想跑出教室。
此后,晓云见到这些男生就很紧张,觉得他们在她身后指指点点,说些乱七八糟的话。这让晓云感觉很窘迫,但是她也不知道该找什么人解释。更糟糕的是,现在晓云连去人多的地方都有点不自在,总觉得人家说话的时候,可能就是在说她,以至她现在一看到有人就不由自主地低着头走。最近,她更加不爱说话了,也很少出门,甚至有点怕上学了。
分析:看得出,晓云对那节语文课事件及男生的嘲笑反应过度了。从她的表现看,晓云患上了轻度社交恐怖症。所谓社交恐怖症,就是害怕与人交往或当众说话,担心在别人面前出丑或处于尴尬境况的一种恐惧心理。其突出表现是害怕与人交往,在公共场合不自觉地就会感到害羞、脸红。
社交恐怖症患者,常常在与人相遇时特别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行为,对自己的社交表现评价过低。有的还发生认知曲解,常任意推断或过度引申,容易发生敏感性关系妄想。
在日常生活中,过分羞涩有碍于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这是因为容易害羞的人往往过多地约束和拘谨自己,而难以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此外,随之产生的沮丧、焦虑和孤独还有可能导致性格上的软弱和冷漠。
单纯的害羞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交往的增多,可以逐渐减轻。但像晓云这样,在公众场合总感觉有人在说自己,这属于敏感性关系妄想,时间久了,会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功能。这种心理疾病常见于青少年时期或成年早期。
处方:摆脱社交恐怖症,需要克服羞怯心理。晓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改变自己。
首先要树立信心 在社会交往中不要总是否定自己,让自卑心理左右自己。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始终对自己说,我有自己的思想和认识,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遇事多采取主动态度。不妨从上课做起,在课堂上要大声发言,让那些不了解你甚至小看你的人刮目相看。
学会与各种人打交道 要训练自己与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年龄的人打交道的胆量与能力。遇到班会、联谊活动时,要善于寻找时机与周围的人攀谈,关键时刻要勇于表现自己,如主持班会、晚会等。同时,与人交往要善于取长补短。即使自己说错了、做错了,也没有关系,关键在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提高。在与他人讨论和合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学习和接受对方正确的意见或更合理的做法,经过多次的锻炼,自然就适应了、成熟了,说话办事就有力度了。
克服过分的自我心理 羞怯的人常常过于关心自己的表现会引起他人怎样的反应,说话办事都十分谨慎,唯恐自己的言行不对而被他人耻笑,因此心情常处于紧张状态。这是一种过分的自我心理,需要克服。当与人交往处于羞怯或紧张气氛中时,应尽量用玩笑或幽默来自我解脱,让自己松弛下来。若出现尴尬的场面,不妨自嘲,表现豁然的一面。当脸红时,应尽量忘却它,不要担心别人是否在意——其实你在别人心目中,未必如你自己所想的那么窘迫、那么引人注意。如果你能把注意力集中到你所应当关注的人或事上,你就会渐渐地忘记自己的不自在。心理学家认为,松弛是克服羞怯心理的关键。
改变身体语言 在人际交往的身体语言中,最具魅力的是微笑。微笑是友善的表示、自信的象征。微笑可以使你摆脱窘境,可以缩短你与他人之间的感情距离,可以化解同学间的误会,同时微笑可以减少你羞怯的感觉。在与人交谈时,要学会适时地保持沉默,以“迫使”对方谈话,从而也让自己有一个酝酿说话的过程,讲话时尽量用一种从容不迫的语调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会自我暗示法 每到陌生场合自感紧张时,可用暗示法镇静情绪,例如把生人当熟人一样看待,羞愧心理就能减少大半。当羞愧者在陌生场合勇敢地讲出第一句话之后,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流利的语言了。用自我暗示法突破起初的阻力,是克服羞怯走出社交恐怖的一种有效方法。 (来源:健康报 作者:中国科学院教授 高 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