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失恋面前,人人平等
亲爱的朋友,我猜测,当你阅读此文的时候,大概不会是正浸润在热恋的欢喜中(当然,容许你在热恋中抱持对失恋的适度好奇心)。
也许,此时,你在恋爱关系中感到有些焦灼不安,对濒临分手的不祥预兆感到惘然;也许,你刚刚经历过一场深入骨髓的分手之痛,急切地想要寻求呵护受伤心灵的良方;也许,曾经的失恋点滴此刻重新拨动那尘封岁月里的心弦,追忆似水流年的感伤让你学会清醒着感叹人间繁华……
无论是抱着对旧恋的怀想还是对新恋的渴慕,失恋,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人生中或早或晚必经的一站。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理论学家艾里克森所认为的,青年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对风华正茂、春心荡漾的年轻人来说,恋爱是一件多么曼妙美丽的事情。 然而,坠入爱河的青年也常常难免遭受失恋的挫折和痛苦。失恋,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青年期最严重的情感挫折之一;对视爱情如生命的女青年来说,失恋的创痛更是痛彻心扉、无可比拟。 当有朝一日,曾经温柔体贴、风情万种的恋人忽然恩断义绝、扬长而去,曾经固若金汤、坚如磐石的情侣关系瞬息之间轰然崩塌、无可挽回,强烈的羞耻、沮丧、悲伤、愤怒、抑郁等痛苦情绪体验便油然而生。这些情绪反应不仅是内在的、强烈的不适感,而且,持续的、消极的挫折体验将使危机进一步恶化,使得个体可能面临崩溃的威胁。
由此,我们看到,失恋是一种恋情发展的终结,是恋爱的一方否认或中止恋爱关系而给另一方造成的一种严重挫折,它极可能給当事人带来强烈的冲击和持久的负面体验。
而据有关数据显示,失恋在人群中具有值得警觉的高发生率。有时候,它就像感冒一样在不经意间发生。
回望历史烟云,我们看到一些伟人也有失恋的经历,而失恋对他们来说,可能还是人生的助推器。
让我们读一读居里夫人的故事:
1883年,16岁的波兰姑娘玛丽亚——即未来的居里夫人,到某贵族之家当家庭教师,计划挣点钱出去上大学。两年后,玛丽亚与这家的长子卡西密尔相恋,并计划结婚,当然上大学就不可能了。但是,由于门第不同,他们的婚姻遭到卡西密尔父母的坚决反对。意志薄弱的卡西密尔屈从了父母,玛丽亚痛苦万分,竟一度准备同尘世告别。
然而,她终于凭着顽强意志克制住自己。她想到,除了所爱的人,自己还爱着祖国和人民,还爱着科学。于是,她把个人不幸化解为献身更大目标的动力,化解为教育培养当地贫苦孩子的辛勤劳动以及后来只身毅然赴巴黎求学的勇气。
这真是一次幸运的失恋。否则,居里夫人的人生将截然不同,人类也将会失去一位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女科学家。
据英国《观察家报》报道,一贯以强人形象出现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青年时也曾因失恋而心碎,经历过常人的感情挫折。而作为政治家,丘吉尔当年在面对已经席卷西欧不可一世的希特勒德国的侵略时,却表现了无比的坚定。
……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恋爱面前,并非人人平等;而失恋面前,近乎人人平等。
是的,无论你是富二代还是穷酸小子,无论你是高材生还是文盲土胚,无论你身段颀长亦或娇小玲珑,无论你体格健壮亦或弱不禁风,无论你是温柔贤良还是泼辣无赖,无论你是恋爱新手还是情场老手……你都可能遭遇失恋。恋爱择人,失恋不择人。
看到失恋普及之广,而伟人也有痛苦不堪的情感挫折,作为普通人,我们是否可以更加泰然地接纳自己遭遇背弃的不公境况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