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绝症“之生活日记——关于“绝症“所提问题的思考之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4-8-27 01:0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绝症“之生活日记——关于“绝症“所提问题的思考之二

他的问题是:你的生活,是以社会为中心,还是以自己为中心?

言归正传,尽量不再跑题。

1,什么是以社会为中心的生活?

人都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精神的机械性。就是说人的生活和思想,行为要符合社会规范和满足社会好感。这些社会规范分两种:一是低层次的,一是高层次的。低层次为生存,高层次为发展。低层次即社会规范,人要生存下去,不可杀人越货,不可乱伦,不可做违法事件,不可做违反道德约定的事件。高层次级社会好感,人要发展的好,就要学习礼仪尝试,学习人际交往规则,学习如何被社会群体所接受。生存是狭义的生存,指肉体生存,发展做得不好,就意味着精神死亡,也将无法生存。

社恐患者以及一部分其他类型神经症患者的问题即在此。由于先天气质,所受教养,成长经历的偶然性因素,导致没有培养好社会属性的高层次部分。由于主观的行为方式的失当和先天气质的敏感,客观的环境条件的不利,于是得不到他人肯定和尊重,或者说受到伤害,变得自卑,最终转化为一种病态防御机制,就是社恐。

正常人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人在社会广泛的存在,占人群的80%以上。这种类型人的特征在于社会属性的高度发达,自我意识的部分乃至完全丧失。中国的学校政治课是为制造这样的人,即所谓四有新人,所谓为人民服务。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人是社会机器。学雷锋时候有一首歌,愿做革命的螺丝钉,讽刺的表达了这个意思。社会属性的高度发达是与人本性的丧失联系在一起的。

从生物学角度讲,人有食欲,性欲,求生欲,这些欲望是排斥性欲望,某些时候个体的满足是与非自身的其他个体的得不到为前提的。社会属性的实现意味着生物本能的部分放弃。

社会学角度讲,人追求情感得满足,自身价值的实现。情感的满足来自人性对爱的需求,而社会价值的实现则是一种不恰当的说法,社会因素造成了这种不恰当。正确的说法是人的善良和帮助别人的本性。

人追求情感满足,与社会属性存在矛盾。社会属性要求人们追逐金钱,这样才能更好生存,而轻视情感。人善良的和帮助别人的本性,则为社会所选择认可并利用。但是社会的利用又歪曲了这种人性,连表述都变成了自身价值的实现。这样,自身价值的实现来自社会的认可和尊重。社会认可的是什么?是有利于社会整体成长和发展的东西,某些时候是以个人满足的丧失为代价的。由于受教育,人们形成了一种机械化的行为模式,所有行为似乎已经丧失了来自自私的人性所产生的动机,变成一种盲目的行动,为社会创造价值并且被认可为社会榜样。以至于到后来忘记了自己的追求,是物质和精神的满足,而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社会牺牲品,社会机器中的螺丝钉。人的本性中很多丑恶的成分,性的能量,暴力冲动和破坏欲,自私,破坏社会法则的冲动,等等。这一种类型的人根本不承认这些东西,认为这些东西全是不应该有的,即所谓不道德的。这里显然,他们的原始冲动被压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社会规范和社会好感的自我化,外界的束缚变成了自己对自己的束缚。而后边的第二种类型的隐者,则是敢于坦诚地面对人性。(这一小节写得极其痛苦,思维逻辑混乱)

第一种类型还要分两个小类:一种是虚伪型,一种是公益型。虚伪的人投身社会,为大众谋福利是为了赢得荣誉和优越感,是病态的,意味着自卑。公益的人为社会造福,为人类的利益牺牲自我是出自对全人类的悲悯的情怀,这是健康的,是传统意义的高尚和伟大的。

第二种类型也有两类,一类是社恐患者,一类是所谓隐者(不恰切的范畴)。社恐患者渴望社会属性得到发展,但事实上发展不良,于是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结果总是令人失望。隐者有高度发展的自我,藐视而遵守社会规范,保持在底层社会规范所约束的范围之内,对高层社会好感看得很轻,表现在生活上特立独行,不为庸俗所接受。“绝症“哥哥就是这种类型。隐者多玩世不恭,社会技能良好而超脱于其上。

真正的幸福者,是尊重自我,并且和谐的处理人性与社会化矛盾的人。饱含两种人,为了人类的幸福事业,为了延伸自己善良的本性,而充满激情和快乐为人类谋福利的人,这种人是崇高的;隐者,这种人活的自得其乐。

2,什么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

真正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是说第二种类型的第二小类人。这种人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强调自我,忽略社会。

社恐患者表面上看是以自我为中心,实质上看是以社会为中心。确切地说,是以社会对自我的评价为中心。

第二种类型的人,包含隐者和社恐患者,都有自恋敏感的人格特征。前者少年时代以社会对自我的评价为中心,并且社会评价良好;后来就升华成为注重自我,不重世俗的生活态度。后者却受到了不良社会评价;后来的生活目标就转化成为为迎合社会而做作,理想未达到的失落,进而转化为神经症。所以,社恐的自我为中心是一种虚伪的自我为中心。顺便提及,第一种类型中的虚伪型则相反,是一种虚伪的社会为中心。无论如何,这两种生活都是病态的,区别在于是外在的病态还是内部的病态。这就说明了一个命题:人的生活只能有一个中心,或者是自我,或者是社会。

3,以社会为中心是一个必经的发展阶段,任何人都不可超越而到达自我为中心的阶段。

这句话的另外一种表述是,人必须要学会处理与社会的关系。从第2点对纯粹自我中心的隐者分析来看,他们就是经历了对社会技巧的良好把握的阶段后,升华为以自我为中心的。而社恐患者仍旧在与社会的所谓“斗争“中苦苦挣扎。如果有一天,社恐患者的社会属性良好了,那么他的病也就解决了。

这说明了重新学习社会技能的重要性。解决社恐只有这个办法。有许多因素决定了社恐患者学习这种技能不像童年那么简单,这些因素包括社会的因素,人格和潜意识的因素。

4,有关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发生过一种病态的升华,跟一般的社恐患者不同。这种升华来自读书,以及对生活的思考。我社恐,但又藐视社会规范。大二以前的我是一个正常的典型的社恐患者,现在的我是一个人格急剧冲突的社恐患者。一方面我没有掌握社会技能,我的生活中心是社会对自我的评价,另一方面,我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我希望发展自己的真实情感,可由于无法融洽的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而无法实现这个目标。价值取向上以自我为中心,需要一个基础,更好的把握社会技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达到一方面社会肯定,一方面自我实现的目的,我没有。所以,我的社恐又增加了很大的复杂性。我的社恐不再是单纯的社恐,而变成一种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质疑与迷茫的混合状态,这就更增加了我的痛苦。我一直说我的痛苦更多的来自人格冲突,就是基于此意义。有关于人格冲突的分析,待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4 07: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