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回归自我的愿望达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9-5-28 22:5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康怀远字体: 【
  《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下简称《梦游》)是李白诗歌中惟一一首完整的记梦诗。说它惟一,是因为全诗与李白其他诗歌中有关言梦的语汇(据我统计共有八十多处)相比,从诗题到内容都是一“梦”到底的。说它完整,是因为全诗按照梦前——梦中——梦后的组织结构形成文本,给读者的印象清晰、条理,井然有序,丝毫没有阻滞和壅塞之感。而且诗的换韵和声调也极适宜于对梦境的描写,如“梦中”一段共三十句,八句换韵,每两句的韵脚大都取平声字,如“溪”“梯”“鸡”“暝”“巅”“烟”“摧”“开”“台”“麻”“嗟”“霞”,借平声缓而长的特点,使梦境平平移动,最后浅吟低唱。正是“惟一”和“完整”的缘故,梦游诗便引起了历来评论家和研究者的关注和兴趣,尤其对主题的探讨从古到今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世事虚幻”说、“光明象征”说、“神仙世界”说、“回首宫殿”说、“争取自由”说、“回归自然”说,等等,真可谓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梦是人在睡眠状态中出现的一种景象,包括图案、事件和经历。它是人类世界常见的生命现象和生活现象,并以幻觉的形式记录梦者的感情、追求以及下意识的心理和精神的反应。梦象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中深深地烙印了极为厚重的封建迷信色彩,如《周公解梦》《玉匣记》《枕中记》等名目繁多的说梦解梦杂书,蔚为洋洋大观的中国梦文化。现代科学把梦境放到心理和精神两大透镜下进行分析,认为人的思想在进入睡眠状态时并没有云游于神话中的宇宙海外,只是处于另外一种无拘无束的自发状态,沿着心理和精神的生活轨迹继续活动。所以梦境并不能担负起人的生死祸福和命运好坏的责任,那些企图渴求借助梦境的启示而放弃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把握自己行为方向的人,不是无知便是愚蠢。但是做梦既然是人类世界常见的生命现象和生活现象,那么对梦境(包括梦象)做出接近科学的解析不能不说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十九世纪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对梦境的研究为人们开启了科学认识的道路,他以精神分析为基础,创立了移动理论假设。这种假设推断梦是在意识的表面下所发生的现象,梦中的一切并不代表梦的本身而是其他某种感觉的象征。不久,弗洛伊德的学生卡尔·戈斯塔夫·荣格以原型研究向他提出了挑战:“事实上存在这样的梦境,它包含着被抑制了的希望和恐惧。但什么是梦境所不能体现的呢?梦可以表达难以描述的真理、哲学思想、幻想、怪诞的意识和期望,它还能表达非理性的体会甚至心灵感应的幻境以及还有天晓得其他的一切意念。”后来从事梦境内容解释的卡尔文·荷尔和弗里茨·皮尔斯声明,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行为,梦是某种个人信息的形式,表示一种特别的心理状态和所思所想,梦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可以被赋予独立的意义和表达的可能性。从此梦的研究逐步进入了实验室并施以科学的手段加以解释。人们发现大脑能够产生微弱的电脉冲脑电波,频率为一千八百赫兹的信号电流会引起神秘的不可思议的情感,它在人进行脑力劳动、或集中注意力、或高度戒备、或最为恐惧时非常明显。科学家证明大脑实际上就像一个过滤器,它减少了流入的数据量,剔除其中过剩的内容,使脑的负荷量不至于超载,而当信息将要超常接受的时候过滤器就自动打开,眼睛的快速运动探测数据库的活动。这时候唤醒梦者,他就能够回忆起刚才所做的梦1。综合以上研究,梦就像信息储存的数据库很容易保留在意识中;梦使人们不至于失去灵魂深处的自我,是浅意识的愿望得到满足;梦感应着人们内心深处奥妙的层次:梦可以帮助人在心理和生理活动方面取得平衡,是一个自我清洗和净化的过程;梦来源于人的精神核心,表达着最高境界的自我2;梦是“一个愿望的未能达成,其实象征着另一种愿望的达成”3。参照这些理论,依据帕梅拉·鲍尔的《10000种梦的解释》,细读李白《梦游》诗的文本,其中的梦象可作如下的解析:
  山(岩、巅、丘、峦、石)——梦中见到高山象征着梦者必须克服重重障碍,梦者如果有勇气登上高山,它便克服了惧怕,赢得了自己意识的赞扬。
  水(湖、溪、海)——水象征着精神的重生,表现了生命的力量。海预示着感情和乐趣,湖泊代表从有意识的自我向精神自我过度的阶段,小溪表示梦者的生活方式。
  动物(猿、熊、虎、鹿)——动物在梦里象征只能靠直觉理解的那一部分性格,比如熊表示霸道和纠缠,虎表示威严和权力,鹿表示高尚和骄傲。
  天体(日、月、青冥)——梦见天体表示梦者与一些十分神秘微妙的力量发生了接触。月亮象征情感,太阳象征自己拥有的力量。
  云——预示内心的振奋或宗教感受,或心藏的忧郁,或神仙的力量。
  风——象征理智,象征精神力量,象征生命的运动,代表全部的更深层的力量。
  雷电(霹雳)——意味警告梦者,雷鸣和电闪交织象征神仙的工具,一方面表示悲伤和痛苦,另一方面象征净化和澄清。
  洞天——象征梦者接触到心中的另一个自我,代表精神保护,直觉和再生。
  仙——象征原始能量和前往超意识感觉世界的道路,代表梦者的某种性格,即不受控制和约束,自由自在地对现状做出反应和回答。
  梯——反映了梦者从一个环境进入另一个环境的心理感受,表示梦者对某事物达到更高的认识层次,从感性认识阶段到理性认识阶段,同时也说明了隐藏在其中的更深层的内容。
  觉(醒)——意味着一切悲伤的时间会尽快消失而去。
  《梦游》诗中的李白独自一人作了一次空中旅行和空中飞翔。独自一人——表示梦者离群索居,感到孤单和寂寞,要求独立自主。空中旅行和空中飞翔——象征超越世俗的范畴,进入一个新的精神阶段的顿悟,表示梦者的意识已达到另一个层面,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和另外的眼光来观察世间发生的一切4。
  如果我们把《梦游》诗中的梦象加以排列和整理,就可以看出诗人大概做了这样一个梦:他在与东鲁朋友告别的时候,腾身飞升,借着月光,跨越镜湖,一下子到了天姥山。天姥山高大奇绝,超过五岳,那里有谢灵运留宿的地方,那里绿水荡漾,猿声清厉。他脚穿着谢灵运当年用过的木屐,沿着云梯一直攀上去,听得见空中天鸡的鸣叫,看得见海面升起的红日。山路千回万转,他由于迷恋山间的风景花草,以至于耽误了行走的时辰。突然间夜幕降临,熊在咆哮,龙在呻吟,那巨大的震动仿佛使森林为之战栗,高山为之摇动。乌云重重,水雾缭绕,在倾盆大雨快要来临的时候,电闪雷鸣,山峰倒塌,洞府敞开,巨大的声响震耳欲聋,广阔的天空望不到底,明亮的日月照耀着黄金白银般的宫殿,云神披着彩霓驾着风马纷纷从天而降。猛虎鼓瑟,鸾凤驾车,队列整齐地走过来。他的魂魄受到强烈的震撼,心跳加快,惊恐万状之中意识到原来只是一场梦。梦醒之后,梦里的一切如烟霞一般地消失了。
  李白的空中旅行和空中飞翔以及他在旅行和飞翔中所见到的山、水、动物、天体、云、风、雷鸣电闪、洞天、神仙等整个体现了他回归自我的精神意识,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便是“愿望的达成”。这种愿望的达成发自他的内心深处,并以自我调节的方式达到了心理的平衡和心灵的净化。李白愿望的达成正可以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看出。联系李白的政治理想和生活理想的矛盾,他的回归自我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解脱。《梦游》诗写于天宝五载(七四六年),此时的李白离开长安已经两年了。奉诏入京,辅弼君王的政治理想化为泡影,“达则兼善天下”的愿望未能实现。他不是没有彷徨,不是没有苦闷,只是在彷徨和苦闷之后很快地把自我调整过来,还一个真实的李白于自我。真实的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真实的李白“此行不为鲈鱼?,自爱名山入剡中”,真实的李白不慕富贵,粪土王侯,追求的是功成身退,拥抱自然。这一切潜意识般的成为李白的心理定势,当触发心理定势的导火索一旦点燃,大脑信息库所储存的数据量便幻影般的出现在梦中就不足为怪了。据此我认为陈沆《诗比兴笺》所说的“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莱宫殿,有若梦游,故托天姥以寄意”5的说法多少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李白的这首诗确实是一首记梦诗,不是“有若梦游”,也不是“托天姥以寄意”,而是真正地做了一场游天姥的梦。所谓“被放以后,回首蓬莱宫殿”恰是他奉诏进京的三年长安生活的梦象显现,是“一个愿望的未能达成”的梦境象征,诗中的山(岩、巅、丘、峦、石)、动物(猿、熊、虎)、雷电(霹雳)等梦象就是他身历障碍、被威严和权力所纠缠而深感寂寞和孤单的心理压抑的显示。长安从政的失败,却使李白“另一种愿望”得以“达成”,那就是回归自我,在大自然中找到了精神的栖息地,如诗中水(湖、溪、海)、天体(日、月、青冥)、洞天等梦象或者表示从有意识的自我向精神自我过渡,或者与神秘微妙的力量发生接触,或者走向超意识感觉世界的道路,或者力图摆脱控制和约束,使我们都能从科学的解析当中奇妙地发现没有失去自我的诗人的灵魂。
  是的,李白功成身退的理想真正地实现起来并不是他所设计的那么容易,虽然他有“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的主观愿望,但是现实毕竟让他感到“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李白功未成,身也未退,在矛盾的二难选择中他有时尽量地在天地山水间寻找精神解放的途径。《梦游》诗当可作如是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6 04: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