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0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清明扫墓习俗:7时至17时最好 素色衣服适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9-4-2 17:3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04月02日 08:47 来源:广州日报 
清明扫墓从唐朝开始盛行。(资料图片)



  扫墓习俗谈

  再过两天,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就要到了。在此后的近一个月时间内,人们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抽空回乡和家人一起到祖先墓地拜祭,以追念祖先功德,同时表达对先人的缅怀思念之情。由于去年清明节已被国家确立为法定节假日,估计今年清明节当天回乡祭祖的人比往年更多。很多人问:古人为什么选择清明节扫墓?从传统习俗和堪舆学角度讲,扫墓时要注意哪些事情?

  选择清明前后扫墓很合理
  春天是一年的开始,这时,万物复苏,草木萌动。按照农历的季节划分,立春至惊蛰前一日为春季第一个月,即孟春寅月,惊蛰后至清明前一日为春季第二个月,即仲春卯月,清明后至立夏前一日为春季第三个月,即季春辰月。在清明节,太阳光的直射位置继续向北纬地区移动,这时北温带地区白昼逐渐变长,黑夜相应缩短,天气逐渐回暖,自然界空气清新,春光明媚,景物鲜明,所以叫“清明”。堪舆学认为,清明前后正是阳气上升的时候,天地间阴阳之气交换旺盛,正是活人与亡人进行“精神交流”的最佳时间,后人到先人的墓地上去拜祭打扫,会获得一年的心灵平安。先人的陵墓在清明节经过后人的打扫修理和添土护坡,可以防止杂草蔓延和水土流失,使墓地气象一新,生机勃勃。后人看到这种景象会感到祖先的在天之灵已经得到安息,先人虽已逝去,但通过扫墓使先人和后人仍然联系在一起,保持着和谐的关系。应该说,古人定在每年的清明节去扫墓是很合理的。


  古人清明节吃冷食
  扫墓时要注意哪些事情呢?在古代,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也有人认为清明节就是寒食节,寒食节是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而确定的,清明期间禁烟火吃冷食的习俗在历史上流传了很长时间,但这种习俗到了近代就几乎消失了,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个寒食节。不过,现在仍有不少人在扫墓之前吃冷食或食素,他们这样做是表示对祖先的尊敬,但如果食肉也无可非议。

  扫墓7时至17时最好
  从堪舆学角度讲,扫墓要选择好时间,最好选在阳气比较旺的时候,一般来说,上午7时后到下午5时前最好,天还没亮和日落西山时不宜扫墓。如果扫墓那天精神不振,可佩戴玉器在身上,据说佩戴玉器可以起到稳定精神的作用。扫墓时要衣着整齐,神情肃穆,不要粗言粗语,大声喧哗,更不能说对亡者不敬的话。扫墓时要专心致志,不要东张西望,不要细看别家坟墓和踩踏别家坟墓,或对别家坟墓评头品足,在墓地照相留念也是不适宜的。孕妇、病人、7岁以下的小孩最好不要去扫墓。

  扫墓回来之后,大部分人都感到有些疲劳,这时,应该洗个澡,换一换衣服。按古代习俗,在进家门之前要跨火盆,古人认为这样可以驱除阴气。

  穿黑色衣服庄重肃穆
  有些人认为,扫墓时忌穿黑色衣服,要穿红色或黄色等颜色鲜艳的衣服,理由是黑色衣服容易招惹阴气,这种看法是没什么道理的,穿黑色衣服庄重肃穆,可以表达对先人的哀思,扫墓时反而不宜穿大红大绿的衣服,这种衣服与扫墓的气氛不协调,还是穿素色衣服比较适宜。
  还有人认为清明节不要买鞋,因为“鞋”与“邪”同音,买鞋会招惹邪气,其实这只是心理作用而已,这个时候买鞋不会给自己带来坏运气。
  作者: 钟 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9-4-3 22:12:32 | 只看该作者
天下杂谈:让清明给心灵一次沐浴  
2009年04月03日 00:00:55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王甘武    作者文集

    又到一年清明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循着春天的气息,踏着大地的新绿,享受大自然轮回复苏的馈赠,表达对逝者的怀念,让人在休闲中体味哀思,在追思中感悟生命。


    中华民族的丧葬风俗历史悠久。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成为国人的习俗。

    时代在变,祭扫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但作为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清明节的精神内核始终不改。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多地少矛盾的加剧,在全社会倡导推行遗体火化成为客观需要。但几千年来形成的习俗改变起来绝非一日之功。死人和活人争地的严峻现实,打破殡葬垄断、消除殡葬暴利的社会问题,如何文明祭扫的热烈讨论,充斥着媒体报道,吸引着公众注意,伴随我们度过了这些年来的一个个清明节。而清明节自身的精神内涵或多或少却在被淡化和冷落。

    今年清明前夕,一些地方因为土地开发而挤占、改造、侵占烈士陵园的行为被媒体曝光,激发了公众对烈士的缅怀;一篇《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八百壮士”遗骨在海外无人问津》的网帖,更是唤起了人们对烈士的思念。尽管这些有名无名的烈士属于不同的党派和组织,也并非具体哪个人的祖辈,但正因为有了先烈们的前赴后继牺牲奉献,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才赢得了独立和尊严,他们理应得到后人永远的怀念。

    先烈们的悲壮事迹和丰功伟绩,创造了连接我们今天生活的近现代历史。仅仅一百年前,中国人还生活在留着辫子、任人蹂躏的可悲境地。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用炮火摧残着我们的肉体,先烈们用智慧和血肉之躯勇敢地抗争和书写着自己的命运。从“东亚病夫”到成功举办奥运会,从割地赔款到太空漫步,历史的发展一次次证明,中国人的勇气、智慧和生命力是无穷的,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永不言败的民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谁也无法阻挡。身为如此伟大民族的一员,每一个中国人自当充满自豪;遥思我们的先烈前辈,怎能不叫人崇敬仰望。

    摆上一杯酒,敬上一炷香,献上一簇花,抑或只是默默地肃立,让思绪随风飘浮,去触摸先烈的悲壮豪情,追寻祖先的跋涉足迹。人,总是要问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曾子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饮水思源。后嗣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想到自己幸福生活源自祖先繁衍生息和艰苦奋斗,才能更好地领悟民族精神传承的真谛。祭扫祖辈,缅怀先烈,让生命的延续变得真实具体,令历史的传承更加脉络清晰。

    清明节已经是国家法定节日了。不管如何祭扫,也无论怎么缅怀,只要我们放下手头的事务,在这一天让身体得到片刻的放松,让心灵暂时跃出忙碌浮躁的现实,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悟,让心灵得到沐浴和滋养,这个清明节,就会过得格外意蕴深远,分外温情难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9-4-3 22:13:37 | 只看该作者
给逝者以尊严是社会的体面  
2009年04月02日 08:49:41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清明将至,一边是各地掀起声势浩大的祭奠先贤活动,以纪念历史星空中的璀璨星斗;一边是种种迹象表明,一些普通人对殡葬费用的越来越高怨声颇大。

    在南京,一个普通百姓的殡葬费用清单上,墓地、墓地管理费、灵堂布置、骨灰盒、平炉板火化、悼念厅、挽联书写、殡仪礼炮、花圈、鞭炮,加起来就是3万多元,再加上纸钱、纱布、车辆过路费、灵车接送费、消毒费等,一共要花4万多元。这相当于一个当地中等收入家庭的一年收入。

    为了降低生者的负担,许多即将离世的人留下了“丧事从简”的遗嘱。但逝者可以超脱,而生者却“不忍”。给逝者以尊严是人类历史文化上的传统,以致演化为某些铺张的陋习。正是“抓”住了这点,殡葬部门对“从简”的丧事首先就“不高兴”。由于生者不大好意思“讨价还价”,由于办丧事的丰厚“利润”,更由于这个行业高度垄断,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管理条例,将殡仪馆定位为“公益性非营利机构”,并强调要严控殡葬服务价格。但现实是,丧葬费仍像牛市的股票一路上扬,“死不起”的声浪越来越高。

    在我们这个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让每个人都能有尊严地死去,是我们生者的职责,也是社会的体面。如此一笔赤裸裸的、超出多数普通人承受能力的丧葬费,承载着无数普通人的无奈叹息。

    从2004年至今,殡葬业连续5年跻身国内十大暴利行业,且一度排名前三。有学者指出如下原因:一是现实利益群体的“板结”。暴利行业内部除倾轧之外,往往更有行业内成员利益诉求的“团结”。二是在打破殡葬垄断的舆论压力下,一些地方的民间资本进入殡葬业后,迅速与国有垄断机构联盟,使殡葬费用不降反升。加之政府部门该退出的没退出,该管的没管起来,该降的没降下来,让殡葬丧失了公益性。

    于是,这也成了殡葬工作成为就业热门的原因之一。日前上海人才市场面向大学生的一场殡葬行业专场招聘会上爆出新闻,平均8个人竞争一个岗位——这当然与当下的就业难有关系,但与这个行业的“高福利”也不无关系——一般岗位起薪3000元,管理岗位可拿到年薪15万元。

    吸金能力巨大的殡葬业应加快改革的步伐,真正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真正成为神圣肃穆的葬仪的接续、传承者,而不能成为在活人诟病中宰死人“最后一刀”的行业。如同政府为普通百姓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一样,政府要保障丧葬业为普通百姓提供基本的公益服务,让穷人不为“死不起”而发愁。当然,允许民营资本进入,以满足高端人群的高端需求,也是打破行业垄断,引如市场竞争的需要。但这绝不意味着使殡葬行业的公益性缺失,而是与市场经济的相互补充和支撑。

    以人为本绝不能变成以钱为本。我们之所以强调死者的尊严,是因为如果死者失去基本的尊严,那么在很大程度上,生者的尊严、社会的尊严也会大打折扣。(石述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9-4-3 22:15:45 | 只看该作者
清明不仅是节日  
2009年04月03日 08:46:08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春分过后是清明。这是小时候从父亲口中听到的一句话。现在想来,它既是一句话,又是一个哲理。只有太阳直射到黄经,才有昼夜等长,阴阳平衡。而只有昼夜等长,阴阳平衡,才有“清明”。

    创设了清明这个节日的,无疑是一个大智者。

    “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一个“同”字,道
尽了天地秘密,也道尽了文化的秘密,特别是中国文化的秘密。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水因山不浊,山因水不枯;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这一切,都在一种“大同”之中实现了。

    这便是“清明”。

    清明看上去是季节,其实是人格。没有山水精神的人格是残缺的人格,没有日月精神的人格同样是残缺的人格。

    而山水日月精神,说到底则是天地精神。

    天同覆,地同载。齐生死便是由此而来。

    对于中国人来说,从来就没有生,也从来没有死,因为中国人有怀念,真诚又深沉的怀念。

    而怀念来自人格,人格来自奉献,奉献来自觉悟,觉悟来自天地精神,来自“清明”。

    而要参透这个“清明”,则需要昼夜等长、万物复苏相佐。惟有此时,人们才能生死并参。而只有生死并参,人们才能留意生死之间的“我”,才能把握生的“清”,死的“明”,才能让灵魂春色永驻。

    清明处心积虑,她让我们看破:死是一个假象。就像春分过后,杨柳依然,所谓春来草自青。或者说,只要我们在“清明”之中,“死”就成为杨柳,就会成为春色,就会成为秋千,就会成为风筝,就会成为踏青途中的欢声笑语。

    为此,清明前后,栽瓜点豆。这时候的瓜和豆睡醒了,开始了它们新一轮的生命旅程,带着山水之清气和潮湿,带着日月之光辉和温暖,带着主人之期待和叮嘱,开始它们的旅行,走进农历,走进它们的缘分,走进它们的因果。

    而充盈在天地间的灵魂又何尝不是如此。

    大家把郊游认为是在扫墓之后乘机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显然表面化了。真正郊游的意义在《庄子》中。庄子认为,人不必执着于生,因为生若是一次远游,那么死就等同于归。

    出游是惬意的,惬意可能让人流连忘返,但天黑下来了,所有的惬意都成了归意。路上行人欲断魂,正是因为我们在路上。出游的目的是让你体会那个“归”。

    庄子说得好啊:天地赋予形体让我承受,赋予生命让我劳累,赋予衰老让我安逸,赋予死亡让我安息。所以把活着看作是乐事,也就是把死去看作是乐事了。这是一种“归”。

    面对人们对“死”的看不开,庄子又说:丽姬是艾的女儿,许配给晋王时,哭得死去活来,对未来的陌生环境充满着不确定感。嫁过去住进王宫,每晚与晋王缠绵床第,享受美食,就对自己在家中哭泣感到好笑,早知道宫中如此舒服,还哭个什么劲呢?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对死亡恐惧不安,是否到头来也会笑自己对世界的依恋不舍很幼稚呢?

    视生若死,视死如生。这是庄子的安详和智慧。

    孔子说得更彻底:朝闻道,夕死可矣。清明讲的就是这个“道”。在杨柳依依中,在草色青青中,在旧墓,在新坟,在山麓,在河滨,如果我们没有看到这个“道”,我们已和“清明”擦肩而过。

    中国的节日,大凡都是诱发你对道的感悟,诱发你对山水精神的感悟,对天地精神的感悟。依山悟崇高,傍水悟清廉;以日月悟光明,由天地悟正大;假生之乐悟慈,借死之苦悟悲;从而珍惜青春,珍惜年华,珍惜生命,珍惜因缘,感念造化宏德,善待自然有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中国的节日,大凡和祭有关。以祭悟道,这是中国人的智慧。在我理解,清明是春祭,中元是夏祭,寒衣是秋祭,大年是冬祭。而一切祭的背面却是暗藏的狂欢。哀以乐感,乐以哀感,一体两面,这便是中国人的大幽默、大安详。

    如此,真正的清明上河图在阴阳两界展开。把追思和狂欢均匀地撒在四季,让岁月芬芳,让大地馥郁,让灵魂清明,中国文化的大戏就这样一代代演了下来,一如长河。

    这时的“上河”已不单单是清明的“上河”了。

    如果说上巳节是中国的情人节,那么清明节无疑是中国的感恩节。有意思的是,她俩居然比肩接踵,让人不由赞叹中国人的智慧:昨天上巳,今天清明,如同一家人的前院和后院。前院求生,后院念死;环绕着前院后院的,是青青杨柳和无尽春色。上巳的主旨是幽会求子,清明的主旨是鉴死知生。这两个节日的奇妙联袂,真是让人叫绝。幽会之后是求子,求子之后是祭祖,生死相续,以生观死,以死鉴生,一个中国人特有的“产业链”就这样形成了。它同时叮嘱我们,子不必求,因为子在祖德;祖不必祭,因为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就是最好的祭。

    清明不仅是节日,清明也是人格,炎黄子孙的人格。(郭文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9-4-3 22:16:34 | 只看该作者
清明节,以更文明的方式祭奠  
2009年04月02日 08:42:57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传统节日要和时代潮流及现代元素结合

    核心观点:风俗是活态的文化,反映着不同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状态。今天,我们将一些传统节日提高到法定节假日的高度,也应该在传统节日中注入时代的精神风
貌、时代的人文习俗,而不是单纯地重复过去的节俗   

    清明节快到了,全国各地都会迎来祭扫的高峰。

    清明节有多重意义,但它首先是关于生命的节日,缅怀已逝的生命,激发现在的生命。纪念自己身边已逝的亲人,感谢先人赐予我们生命;同时缅怀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献出生命的烈士,思考我们现有的生命如何延续过去的生命。缅怀的意义不单纯是对先人的思念,当这种缅怀成为中华民族沿用至今的风俗时,就会起到一个种族繁衍和价值认同的作用。

    现在时代不同了,祭奠方式当然也要发展和创新。比如以前扫墓,最传统的方式是烧纸钱,这是一种带有许多迷信色彩的纪念方式,而且不够环保。那用什么来代替呢?敬献鲜花就是很普遍很流行的一种方式。现在很多的墓园都有鲜花出售,祭奠的方式主要是用鲜花。

    近些年,社会各界都提倡以一种更文明的方式来祭奠先人,网上祭扫活动很流行,出现传统节日与时代潮流及现代元素相结合的新形式。如果清明节你没有空暇回到千里之外的老家,没有办法去墓地,可以在网络上建一个墓园寄托哀思。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同样可以与逝者进行心灵与精神的交流,同样可以达到祭奠的目的。  

    中国人一直讲究“入土为安”,这直接导致城市的墓地越来越贵,墓园越来越拥挤。其实这种传统也可以改进。比如说前国家主席李先念就提倡树葬,他的骨灰埋在一棵树下,后代看到了郁郁葱葱的大树就会想到自己的先辈。有的地方提倡公园式的墓地,不是像传统的墓地那样全部是墓碑,让后人在一种优美的环境中纪念亲人。黑龙江有些地方,特别是农场,每到清明节的时候大家拎着铁锹和水桶,到山上在已故亲人的墓地旁边植树,用这种植树的行为美化环境、祭奠先人。

    中华民族一直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这是我们民族兴旺发达的一个内在动力,也是清明节之所以不同于其他节日的特殊“基因”。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明节的内涵会越来越丰富,祭奠的方式也会不断创新,越来越与时俱进。

    文化可以表现在典籍上,也可以反映在生活中。与清明节相关的一些风俗都是活态的文化,是历经了两千多年的积淀传承过来的,反映着不同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状态。这些民俗活在老百姓中间,像一条河流,不断地流淌着,流过每一个时代的时候都烙上了这个时代的印迹。今天,我们将一些传统节日提高到法定节假日的高度,也应该在传统节日中注入时代的精神风貌、时代的人文习俗,而不是单纯地重复过去的节俗。如果所有的节俗都停留在原来的层次上,丧失了生命力,就吸引不住青年人,而青年人如果不参与,节俗就不可能传之广远。(李汉秋 全国政协委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9-4-3 22:17:44 | 只看该作者
莫让春光冲淡清明哀思  
2009年04月02日 08:35:2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4月4日,清明节。因为系国家法定节日,对公众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小长假”。为了改变清明以往悲伤的刻板印象,专家学者们也在积极厘清源流,深入挖掘节日内涵,张扬清明的欢乐面——踏青游春的好时节。

    春天来了,难得放个假,出去走走,实属应该。一些商家也瞄准了商机,积极开辟新的旅游祭扫线路
,提前抬高祭品的价格,更有甚者,“与时俱进”,公开叫卖起“天堂股票”。一些市民也相互发着“清明节快乐”的祝福短信。当我们移风易俗、文明过节的同时,却发现吃喝玩乐多了,而那份悲分惆怅却少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从传统文化心理来说,即便是春光无限,但首先还应是一个悲伤的日子,慎终追远,寄托哀思,是其主要的意义。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以家庭人伦为主题,以血脉真情来维系的。只是,随着乡土中国向现代中国的转型,亲缘关系疏远了,地缘关系远离了,至于阴阳两隔的苦痛,自然也就日渐淡薄。再加上娱乐休闲观念的深入人心,于是,清明节一定程度上也异化成了旅游节、娱乐节。

    传统节日,是中国农业文明智慧的集中体现。它不同于西方以狂欢为主的节日价值观,而是以春夏秋冬为序的节气安排,同时又让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情绪,得到灵活的调配与释放。节日不一定都是欢乐的,而悲伤与哀思,正是专为清明而设的。

    清明节,当然也是有趣味的,比如亲近自然,体味生命,特别对于小朋友来说。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中,就曾描写儿时清明在故乡浙东上坟时的无限乐趣。然而,中年之后的回望,那些快乐的往事却渗透着厚重的悲伤,即便那里曾有可口的紫云英,有美丽的杜鹃花。毕竟,当清明与故土联系在一起时,无论如何,都是没办法令人太快乐起来的。

    文明的过程,是人类情感走向丰富的过程,而不只是物质富足的过程。相反,过度的商业化,娱乐化,精神很容易变得单薄。清明的悲伤基调,正是穿越“快乐至上”时代的精神范本,教会人们对生命保有那分应有的敬畏。而且,适度的悲伤,对人的健康也是有好处的,可以释放一些负面的情绪。

    没有了悲伤,也就没有了反思;没有了痛感,也就没有了警醒。没有了反思与警醒,也就没有了化悲痛为食粮、更好前行的动力。

    清明,对于个体来说,有一时一地之感怀;对于国家来说,则有一时一地之关切。在这样的一个清明节,我们无法忘怀一年前,那场大地震夺去的鲜活生命。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无法不惦记那些痛失亲人的同胞们,在这样一个节日的心情,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今年也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无法忘怀那些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奋斗牺牲、已然故去的革命者与建设者们。

    进一步说,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的是找到我们回家的路。然而,如果太多与节日气氛不那么协调的喧闹与欢腾,或者只是粗浅地、矫枉过正地谈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则很可能抽空节日的内涵,让我们再次迷失在回家的路上。(吕绍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9-4-5 19:47:5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清明公祭 热了祖先 冷了烈士


明永昌 整理
  (北京综合讯)又逢清明节,中国各地再掀“公祭热”,不仅公祭黄帝、炎帝,就连伏羲、华胥氏及孔子、老子等都要公祭,革命烈士公墓相较之下显得冷清。官方媒体在清明前夕多番提醒人民不要忽视对革命烈士的祭奠,对为烈士举行公祭、设烈士纪念日的呼声似乎也越来越强烈。

  今年是中国把清明节定为法定假日的第二年,加上适逢中共建政60周年,中共中央主导不少以祭革命先烈为主要内容的清明节活动,例如组织青少年扫烈士墓,组织党员、共青团员向毛泽东、刘少奇的雕像鞠躬等。

  但地方政府似乎更热衷于举办大规模的先祖公祭活动。《工人日报》报道指,今年除了在山东曲阜举行春季祭孔仪式外,公祭炎黄、伏羲、老子、徐霞客等等活动接二连三,“场面盛大,级别之高,令世人咋舌”。相比之下,烈士公墓显得分外冷清。

  报道批评:“有些地方政府在大把大把地把钱投入到这样那样的‘先祖’公祭活动的同时,却舍不得拿钱来修缮和养护当地的先烈纪念馆,导致部分地方的烈士陵园得不到足够的保护,有的甚至沦为养鸡场和麻将馆。”

  报道指出,地方政府热衷于举办公祭活动,“慎终追远”只是藉口,想趁机捞一笔观光财才是主要目的。然而,这些花费巨大的项目,不仅没有引来多少投资,反而为此进行的大兴土木、吃喝招待等花费的巨额资金是有去无回。

  《人民日报》在清明节前四天发表的一篇文章也指出,“一般公墓坟茔比较热闹,烈士陵园则有些冷清”。文章呼吁更多人走进烈士陵园,为那些“为今天幸福生活奠基而牺牲的‘无名’英雄们”扫墓凭吊,遥寄心香。

官方推广

网上拜祭烈士

  此外,其他华人社会还不算普及的“网上祭奠”,在中国被视为是“文明祭祀”,得到官方的推广。

 清明来临之际,共青团设立了一个“清明公祭网站”,呼吁民众上网祭奠革命先烈。网友可以在网站上留言,甚至“献花”、“祭酒”、“上香”或“点烛”等。
  境外媒体已注意到中国政府在纪念清明节时对祭奠革命烈士的偏重。针对网上拜祭烈士,英国《泰晤士报》直指中国借清明鼓励革命精神。   香港《星岛日报》则指出,中国涌现出大规模的公祭、网祭等活动,“极具中国特色又很现代化”,而政府主导的祭奠革命先烈活动,令清明节变得“革命”了很多。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9-4-5 19: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09-4-6 06:19:22 | 只看该作者
清明节凝聚家庭价值http://view.QQ.com  2008年04月01日07:56   南方网  秋风 

清明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不过,过去几十年来,这个节日受到刻意漠视。直到今年,政府安排这个节日为法定假日,人们终于可以一种相对从容的心情去完成这个节日的礼仪。

清明节并不是一个悲悲切切的节日,另有很多有趣的民俗,比如郊外踏青、荡秋千。不过这个节日的主要内容的确是祭祀祖先。稍微检视一下就会发现,不少传统节日都有这一准宗教性内容,比如除夕、冬至等节日都是要祭祖的。孝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美德,祭祀、怀念祖先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道德规范与准宗教礼仪的一个根本目的是维持家庭、家族的稳定和凝聚力。


近代以来,一些接受现代科学、伦理教育的人士对这一点深为不满,痛加批判。在他们看来,正是这些伦理道德规范与准宗教礼仪,维持了礼教秩序,束缚了人的自由,限制了人的创造性,是中国落后愚昧的根源。反传统,在很大程度就是反孝道、反祖先崇拜,乃至否定家庭、摧毁家族,这被认为是个性解放、个人自由的前提。



这样的态度忽略了历史的复杂性。在孔子所向往的周的治理秩序下,“家”的成员借助血缘关系组成一个熟人社会,它作为一个小共同体,是社会治理的中心。协调其内部关系及相互关系的则是自发形成的规则体系———礼。特定的家则通过各种方式———包括订立盟约的方式———组合成为邦国。礼与刑、法都不同,它不是掌握权力者随意制定的,而是某种习惯法。因而,生活在家及由家构成之邦国中的人们,是享有一定自由和权利的。所谓的“名分”,就包含着权利。



自孔子时代起,君主专制主义的阴云开始升起。这些专制君主不断践踏礼,打破家的结构。最典型的是秦国,皇帝让人民在自己面前平等,当然也剥夺了礼赋予他们的全部自由与权利。秦亡之后,传统开始复苏,此后的中国历史就处于两种力量的长期争持之中:一种是专制的蛮横力量,它试图把所有人置于自己的直接统治之下,法家是其代言人;另一种力量则试图恢复家在社会治理中的支配地位,以调和、抵制君主的专制权力。这正是儒家传统的要旨。




百年奋斗史,奥运圆梦时。风霜雪雨,一言难尽;苦辣酸甜,品味悠长。…
中国,没有奥运金牌的日子
[慈禧与奥运擦肩而过][奥运呼唤天津起]
[中国“看”奥运第一人][中国哑将泪洒伦敦]
彪悍奥运主题曲
[奥运主题歌的难题][老年版北京欢迎你精彩]
博客:[批评巴金,韩寒已经很客气了]
热点:[加入刘翔输了 奥运礼服大检阅]


人们或许注意到,自汉以来,雄心勃勃的皇帝总是要破豪强之家,总是要编户齐民,总是要在社会广泛的范围内均贫富,仅以军功或科举功名作为分配资源的唯一标准。相反,民间社会则一直试图维持自己的完整性,这包括扩大家庭规模,在家庭内部建立完善的教育、救济、救助体系,包括独立地在家族内部从事宗教、准宗教活动。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祭祀祖先成为越来越广泛的民间传统。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通过祭祀祖先这样的宗教性活动,不断地强化家庭成员对于本家族美好传统的共同体记忆,增强成员的凝聚力,从而使家庭、家族、宗族之类的小共同体能够获得更大程度的认同和忠诚。这些努力使小共同体有能力支配更多资源,从而有能力保持其相对于权力的某种独立性。这些小共同体客观上限制了君主权力的范围。



这样的社会结构当然缺乏某种公共性,生活在这样的结构中的民众,当然缺乏现代民族国家国民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近世以来中国的启蒙先贤因此而痛感国人一盘散沙。问题的一个方面是,此种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果真那么可取吗?另一方面,即便建立现代民族国家需要这种意识,就必须毁坏家的结构、摧毁关于家的信念及与家相关的道德规范吗?



启蒙先贤未免操之过急。本来,传统的家庭、家族结构、相关信念、价值,是可以与现代自由观念、宪政政体架构资相循诱,实现其结构与功能之转换,并成为现代市民社会乃至公民社会发育的基础。即便是现代公民社会,也不是要求所有活动主体都是陌生人组成的组织。



事实上,经过某种转换之后,适当规模的具有凝聚力的家庭,依然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比如,没有家庭,就不可能有完整的道德教育、宗教教育、人格教育。今日中国社会之价值失范与道德沦丧,直接渊源于人们对家庭价值的蔑视,及种种政治、法律、经济制度导致的家庭的畸形化。比如,上世纪50年代实行的低工资导致的强制性双职工制度,使家庭无力教育子女;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父母丧失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的技艺。而没有道德教育,人们不具备基本的道德价值,公民社会何从谈起?



清明节给了人们从容祭祀祖先的机会,但先贤早就说过,祭祀祖先的目的仍是“民德归厚”,即透过宗教性活动,让家人的心灵靠得更近,让家族、家庭的美好传统给家庭带来更多安宁、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3 00: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