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10日
蔡 丽
摘要:本文主要从知识智力观角度阐述考试焦虑现象产生的原因,根据一切行为都可以用知识进行解释的观点进一步揭示考试焦虑的内部产生机制。并采用情感先行组织者策略与系统脱敏相结合的技术,对一名高考时面临考试焦虑的学生进行了临床诊断与干预,短期内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考试焦虑、知识智力观、程序性知识、情感先行组织者
一 问题的提出
考试焦虑(examination anxiety)是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学者们对此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见解。曼德勒(G·mandler)提出,考试焦虑是一种处于失助和紊乱状态下的情绪。沃而普(J·Woipe)强调,考试焦虑是一个习惯性的、条件性的情绪反应。萨拉森(I·G·Salason)主张应当把考试焦虑看作是同注意和认知评价相联系的紧张情绪状态。[1]国内也有学者认为,考试焦虑是人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它是在应试情境刺激下,受个人的认知、评价、个性特点等影响而产生的以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综上可述,虽然不同的人对考试焦虑的定义不同,但情绪对考试焦虑起到重要作用这一点则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于此同时,面对考试焦虑产生机制的实质性分析就显得有些薄弱。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知识智力观的提出,为我们更加深入的探索考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金洪源教授所提出的知识心理结构图则更加清晰明了的揭示出了考试焦虑的内在心理成因。使我们能够准确的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从便于控制的知识角度入手进行干预,大大简化了考试焦虑的诊断与治疗过程。
随着现今人们对教育事业的日益重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心理学界对于考试焦虑现象的研究也达到了空前的炽热程度。纵观近几年来对考试焦虑问题的各项研究发现较多的文章侧重于从考试焦虑的表面成因、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对于考试焦虑产生的内在心理机制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而从知识智力观角度进行分析的文章则更是少之又少。随着认知心理学的深入研究与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用知识解释一切的新的智力观。由金洪源教授所提出的知识心理结构图则更加清晰准确的为我们深入研究考试焦虑现象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有利的依据。特别是对于那些不被人们所重视但却客观存在的对考试起到一定影响作用的应试期间强迫性分心现象,金洪源教授在其著作中针对其成因与临床干预也作了详尽的论述。[2]在这种理论思维的指导下,我们会快速而准确的分辨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观念,找到问题的真正来源,实质是由于其头脑中三类知识的错误表征与运行的结果,在外部因素或自我因素的影响下,执行错误的程序性知识,后经反复巩固,形成潜意识条件下的自动运行,同时产生消极的认知评价情绪;长此以往,建立消极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从而进入到循环扩大系统中,形成恶性循环。找到问题的杠杆解,才能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根据金洪源教授对考试焦虑的划分,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考前过度焦虑、考场过敏性紧张和考场应试期间的强迫性分心三种类型。而这三者之间的共同点就是在于过敏性情绪反应、条件性情绪反射以及潜意识状态下程序性知识的自动运行过程所导致的不适应行为与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