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春中难以承受之抑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6-10-24 02:0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青春中难以承受之抑郁——关注抑郁症低龄化倾向
2006-8-3 15:45:16   新民晚报    唐宁 实习生 金昱

“郁闷!”“我要得抑郁症了。”这类情绪化的表述渐渐耳熟能详。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变革,制造了精神重压,抑郁症成了“时代病”。而提前预支对于竞争的恐惧,使抑郁症日趋年轻化。今天,人类需要怎样的智慧,才能获得内心的幸福和安全感,也许是最值得关注的话题了。



1 小刘三次自杀,割腕疤痕触目惊心

小刘姑娘左手手掌与腕部的衔接处有一道2寸长的伤痕,像条粉色的大蜈蚣匍匐在那里。她拉拉护腕盖上伤疤,浅浅一笑,说:“我想去整形,不知能否做掉。”

不到一年中,她自杀三次,所幸都被抢救回来。第一次被家人发现时,她已完全失去知觉,一整瓶安眠药令她深度昏迷。“洗胃导管是我当医生的父亲动手插的,急诊室里还躺着跟我情况相似的年轻自杀者,医生大概是见得太多了,不当回事。”

24岁的小刘因感情问题患上了抑郁症,“以前喜欢吃的东西都没了味道,出去玩也没精神。朋友看韩剧都说有趣、可乐,我就是笑不出来。成天胡思乱想,觉得自己像条蛀虫,一无是处,不如死了算了。”她曾去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就诊,医生简单询问几句,开了一大堆药。“从医院回来,我更加绝望,好像完全被社会抛弃了。”

不到半年,小刘又走上绝路。这次是用水果刀割开了手腕。她静静地躺在床上,等鲜血流完。为女儿悬着心的父母,再度把她从黄泉路上拉回。父亲带她去了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单怀海医生说:“我会帮助你,你要相信自己一定会好的。”简单的开场白,让小刘感到温暖,她不禁泪流满面。

经过几次心理门诊和药物辅助治疗,小刘的病情有了一些好转。但她没有坚持治疗,歇歇停停,重新陷入认知上的怪圈。三星期前,她又吞下一瓶安眠药,留下遗书:“希望不要救我。”唯一的恐惧是“变成植物人”,让父母受伤害。

万般无奈之下,刘爸爸又向单医生求助。单医生上门给她做了心理辅导,希望她能坚持不断地治疗较长时间:“她的心理严重紊乱,必须坚持用药与心理辅导相结合,才能见效。”

2 企业家捏鸭脖,抑郁也会传染

成年人的抑郁症和抑郁障碍多由社会文化因素引发。学业困惑、失业、失恋、家庭变故、事业受挫、自然灾害等,都会成为发病诱因。现代人的神经绷得过紧,变得很脆弱,稍有偏差便不堪一击。对于青少年,学校和家长过高的要求,也会让他们提前预支未来社会的竞争压力,抑郁症年轻化将愈演愈烈。

精神卫生专家指出,多数人在一生中至少会患一次抑郁症,或产生短暂的抑郁感,犹如一次“心灵的感冒”。但这种精神障碍过早地呈现于含苞欲放的年华,不是正常现象。

此外,抑郁感也并非受挫和所谓失败者的“专利”。一些学业和事业的成功人士,往往也会抑郁。有个年轻的企业家因对下属4名干部不满,深感郁闷,继而出现失眠、缺乏食欲等症状。后来,他叫人买来4只鸭子,每天捏鸭脖子出气。一位精神医生告诉记者这个故事时说,这个企业家很聪明,知道自我调节,化解抑郁。在抑郁感出现时,人们应当懂得自助,首先要“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鲜为人知的是,抑郁症还会“传染”,传播媒介既非病毒,也非细菌,而是无形的情绪。研究显示,至今还很少有人对抑郁症有免疫力。一个家庭亲人突然离去,全家都会郁郁寡欢。有家公关公司一个职员患上严重抑郁症,同事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症状。常年在电波中开导听众心理问题的午夜节目主持人突然自杀,与他积郁了太多负面故事不无关系。而在校园里,学生群体性情绪低落或烦躁的症状,更是常见现象。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少儿精神科主任杜亚松博士,在给自闭症患儿诊治过程中,还发现不少年轻妈妈也染上了抑郁症,有的甚至想抱着患儿一起跳楼,情绪非常绝望。

3 校园一些地点被冠名“自杀地带”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10%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倾向,20%的抑郁症患者最终以自杀结束生命。在我国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了50%-70%。如今,15岁至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自杀。

今年2月,广州某高校10天之内连续发生4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去年上海某名校一女硕士跳楼身亡,之后她的母亲也染上抑郁症,有轻生之念。还有更多未被公开的校园自杀事件。一些高校校园的某幢楼或一片树林被冠名为“自杀地带”。如花一般娇艳的生命顷刻间以残酷的方式陨灭,令人扼腕。

小刘姑娘对记者说:“我第一次自杀被抢救过来后,急诊医生并没有留下我的任何资料和线索,也没有进行过回访,求死的念头一直在我脑子里盘旋。”

近年上海有一批精神卫生专家、高校心理咨询教师和研究人员,对自杀干预展开了研究。去年本市召开了第三次预防自杀研究会议,有专家提出,应该建立对自杀未遂者的跟踪随访制度,给抑郁症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心理辅导,避免惨剧再度发生。但专家们自发组织的学术交流中提出的管理方向和措施,还需得到主管方的重视才能付诸实践。

单怀海医生告诉我们几个成功干预的实例。大一学生小杨,对新环境和集体生活很不适应,产生了抑郁感,军训时遭到教官训斥后,竟起了轻生念头。幸而被父母及时发现,在第一时间里找到医生,他才得到了及时的心理救助。经过多次辅导,小杨最终走出抑郁障碍的困境,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学习了。白领魏小姐连续失眠8个月,情绪极度低落,每天都不停地自问:“我今天还活得下去吗?”家人甚至不敢让她靠近窗口和阳台。经过一年的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她的病症得到了很大改善,还勇敢地站到电视镜头前诉说求医过程,鼓励患有抑郁症状的人及时诊治,呼唤社会对抑郁症病患给予关怀、宽容和重视。

4 “病耻观”妨碍求医,盼建心理医院

我国没有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过普查和统计,但以流行病学的发生概率估计,新华社报道中国已有超过3600万的抑郁症患者,其中62.9%的患者从未就医。“我女友中也有人在服用抗抑郁药物,但彼此都不愿坦率交流。大家都觉得生这种病不光彩,羞于说出口,更担心自己在别人眼中成了精神病人和异类。”小刘对记者如是说。

“我觉得走进精神病院这个行为本身就很恐怖,如果是去一家综合性医院的专科门诊,心理负担也许会小很多。”小刘说出了不少抑郁症患者的共同感受。很多人对“精神病院”的牌子望而生畏,怕一旦进入就被戴上了“精神病”的帽子,在社会上遭歧视。

“以病为耻”的人,在抑郁症患者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中国的社会文化对心理精神疾病存有偏见,使患者自身和家人都形成了隐忍的习惯。有些轻度抑郁症患者,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发展到重症的地步。

目前本市18个区县都设有精神卫生中心,上万张病床经常处于爆满状态。各科齐全的三甲综合医院却鲜有精神卫生专科,精神卫生专业人员也严重匮乏。抑郁症患者一旦发生自杀行为,几乎都被送往三级甲等医院抢救。但脱险之后必须跟上的心理疏导和治疗,在那里无法实施,只得转去精神卫生中心做后续治疗,与精神病患者同住一室。这也是部分抑郁症患者不愿主动求医的重要因素。

小刘姑娘希望能专门成立一家心理医院,专门接待抑郁病患。“这样我和一些朋友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去接受辅导了。”她所期盼的心理医院,在天津市已出现多年。

看来,对心理疾病不能仅仅停留在科普程度,还应该纠正人们认识上的误区,消除对精神疾病的歧视。而健全医疗体制,建立完整的心理救助和精神干预系统,才能让更多因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而轻生的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5 世界杯看台“人浪”也可“疗伤”

抑郁症年轻化倾向在全球也呈日益严重的态势,一些国家正以积极的态度和措施来应对。如今美国很多大学新生的家长都会收到问卷:“你希望学校向你的孩子提供怎样的精神健康服务?”纽约大学的校医每周一次走进学生宿舍,造访预约的学生,还24小时开通精神健康热线。如学生有要求,随时可派顾问或校警去宿舍给予帮助。美国大学对精神疾病的开放态度,很值得借鉴。

戏剧和音乐治疗也开始在发达国家兴起,美、加、澳洲等地的大学还设立了培养专才的课程。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谷亦安说:“戏剧具有疏导生命能量的功能,这从她的起源就可以发现。古人在夏日月圆之际以戏剧形式狂欢一场,让人冲破幽闭情绪。如今世界杯观众席上的‘人浪’,也是这样的一种宣泄。我国内蒙古库伦旗的‘安代舞’,几百年来一直有治疗女性精神疾病的功能。在欧洲十分走红的法国红鼻子小丑工作坊,他们的表演和训练也是在一个物理磁场里彼此开放,打通心门,颇有给心灵疗伤的意味。”

针对公司白领的心理辅导正在本市悄然开展。上月有一个白领抑郁心境和案例分析活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上海的不少大中学校,虽然也逐渐开设了心理辅导室,但如何提高服务者的水准,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中,还有太多的课题和空间需要拓展。

健康的心理才会造就健康、欢乐的人生。对许多年轻人而言,克服一次“心灵的感冒”,难度系数并非很高——记得要为自己打气,善于自我调节,让花样年华如花一般尽情地绽放吧!



郭启荣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13 10: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