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c26bb43180]还记得父辈给予我们的这套教育吗?——做人要低调、不能锋芒毕露;守着自己碗里的,不要看别人锅里的;要慎重婚姻、珍视感情;作为女人要自爱,言行都不要让人产生误解才好……一旦做错了,就会招人的耻笑,引来严重的后果。 [/size:c26bb43180]
从女孩变成少女,又从少女变成女人。十几年来,我们小心翼翼地守着道德的底线,警惕着不要落人口实。等到终于将警惕变成习惯,我们抬起头来看看四周时,却惊讶地发现:身边什么时候出现了那么多并不符合父辈规范的女人?!
她们很有心计、行事大胆,手腕也不太光明。最重要的是:她们竟然活得无比光鲜,穿华服开靓车住毫宅,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眼睁睁地看着她们步入成功之路,活得很滋润,不用为家务、接送孩子等琐碎事情操心,而平凡的你我还不得不在大热天挤公交车、为多省下几块钱水费和电费而操心。
这些女人,她们到底是耍了什么手腕,用了什么计谋,才能如此风光?
[i:c26bb43180] PART1 半途杀出巧摘桃 [/b:c26bb43180][/size:c26bb43180]
《拿来主义》这篇文章大概还是初中时学的,鲁迅当时讲什么恐怕已经不记得了,但构成标题的这个词很好用,姑且就从字面意义来讲:就是把别人创造或总结出来的好东西拿来为自己所用。
文明成果共享,这符合社会进步的逻辑。可万一这东西是个人所属,而他又不想被你拿去呢?再万一,这是一段感情呢?
社会上已经出现了许多秉持“拿来主义”的女孩。她们号称“不栽培男人,但掠夺男人”。理论可追溯到某自视前卫的杂志鼓吹过的“摘桃论”:大意是说与其费尽心力去栽种一棵没把握的桃树,不如直接在别人栽种的桃树上挑选最好的果实。
媒体每每接到中年女人的哭诉,都是对自己的负心老公和那个“小妖精”的痛骂。这些也曾美丽的女人们付出一切包括青春,终于把老公栽培成材。可还没等她享受丰收的果实,不知从哪跑出的漂亮女孩就一下子把“桃树”连根挖走。这场争夺战中,男人永远是最大的受益者,他的纵容固然居心不良,可掠夺者难道就没有责任?
或许是社会的开放和宽容,那些“摘桃者”也振振有辞:耗去年华等待一个毛头小伙子成长,谁知道风险有多大?万一投资失败呢?倒是那些成熟多金的男人,哪怕他的年龄与自己的父亲相当,哪怕他后面还站着另外一个女人,至少他的成就是路人皆知的。那么,抢一抢又何妨?
前不久,又一个一步到位的“摘桃者”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凤凰卫视的著名美女主持人许戈辉刚和亚信总裁丁健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美女配富豪本无可争议,但让公众无法释怀的是,丁健刚离婚,而且离婚时儿子刚满五个月。一个儿子刚满五个月的男人,他和自己的妻子(现在是前妻)情感能破裂到什么程度?何况我们从许美女的自述中得知,她和丁健相爱的时间,正是其前妻怀孕的时间。
传言中,丁健的前妻是极好的贤妻良母,她和丈夫“共苦”过,终于打拼出一片天下;可不管内里有多少隐情,到头来和丁健“同甘”的却是另一个女人
对那些被夺去丈夫、年纪已不轻的女人,媒体总是教育她们要独立要自尊;在她们身上,也的确可以找出一些被背弃的原因:不修边幅,庸俗琐碎等等,可谁能真正体会到她们的心酸绝望?而那些中途夺爱的女孩,自恃年轻,自恃美貌,自恃更有资格配得上这个男人,她们并不觉得自己是在狠心地掠夺。
可怕的是,社会规则对她们显得有些无奈,法律管不到,组织也管不到。有时候,怨恨的妇女只能诅咒她们将来也被人抢去老公。但事实上,许多时候这些诅咒是不灵的,因为那些年轻的女孩往往除了美貌,还很有心计。她会过得艳光四射,名利双收。
比陌生女人掠夺更可怕的,就是被自己最信任的好朋友抢夺。
两个人是闺中密友,分享各种小秘密。其中一个突然遇到好男人,迫不及待地把一切告诉自己的姐妹,殊不知她也一样看上了,悄悄伺机而动。因为知道对方的弱点,更容易下手。而当事人也总是直到她的策反成功,才会痛不欲生地清醒。
想想当年曾华倩和梁朝伟曾是甜蜜的一对,但被曾华倩视为姐妹的刘嘉玲还不是照样下手?曾华倩后来一蹶不振,爱情也坎坎坷坷,和这种伤害不无关系。那是最大的伤害,再豁达的女人也无法谅解。
俗语告诉我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俗语并没告诉我们,秋后的收割会由谁来完成。
危险指数:☆☆☆
危险理由:不是每个男人都会离婚,他们多半只是“玩玩”;抢夺成功,一人心碎,抢夺不成功,三人俱伤。
伤害指数:☆☆☆☆
基本条件:非抢来的东西不甜,对掠夺生涯充满兴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