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大脑的自然生理需要【只要生理需要(即有睡眠的生理条件和基础),就一定能睡着】。大脑只需要生理的、自然的睡眠。在睡不着时,不要强迫自己入睡(就算强迫,也无法入睡,反而会由于大脑兴奋导致出现恶性循环)。此时的应对方法是:闭上眼睛,调整呼吸,以营造良好的心身入睡环境,慢慢自然就会进入睡眠状态。就算是无法顺利入睡,也可达到休息的目的(睡眠的主要目的也是休息,而闭目养神可使身体休息,心身得到放松,精神自然会好)。失眠的最大障碍就是“想睡着觉,如果睡不着就焦虑、不安、恐惧。。。”。如此一来,在上床准备睡觉时就会导致大脑兴奋而更加睡不着,从而适得其反。
不管失眠多么严重,都不会导致死亡。了解到这一点,可以有助于失眠症患者减轻焦虑,不过,在失眠时还是容易想“怎么睡不着?”而焦虑起来,这样就会适得其反而兴奋的睡不着,为此第二天情绪随之变坏。这就是观念上的“恶性循环”所带来的结果。正确的应对方法是:就算是睡不着也不要在床上翻来覆去,更不必多虑或担心;只要平躺在床上,调整呼吸,即使睡眠时间短,醒时也会感到轻松。
如果偶尔出现睡眠不足的情况,第二天在条件许可时(即有条件睡觉)可以适当补觉;不必因偶尔的失眠就惊慌失措、焦虑不安,更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出现退缩或逃避,避免陷入恶性循环。
为失眠而痛苦的人,白天常想“今晚能睡着吗”“失眠能治好吗”等,这些不安想法就是“预期性焦虑”。如果出现这种预期性焦虑的话,工作效率自然会受影响而下降,产生“现实生活中的恶性循环”。
正确的应对方法是:就算出现预期焦虑或不安,也要努力工作,那样可有效切断恶性循环。 不健康(不规律、超过心身负荷)的生活会使我们心身的负担加重,容易导致心身疾病。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营养均衡、劳逸结合),同时兼顾到自己的心身两方面,就有利于心身健康。平时,注意有效利用自由时间,使自己过上平衡、健康的生活。如果已经出现心身平衡失调或机体机能不佳的信号(如各种心身症状),这是在告诫我们要注意消除影响心身健康的因素,使机体重新达到平衡,恢复心身健康。
日常生活不规律、不节制往往会造成不明原因的乏力。人的心身状态一般是有规律的,我们应寻求节省精力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使心身处于良好状态的、适合自己的生活规律。有节制地、劳逸结合和平衡地生活,能够让我们的心身保持健康。 衷心的谢谢波波老师!也就是自从10年前午睡起来后,症状就一直这样,睡起来有时感觉比不睡还累,头昏头重,总感觉重物蒙顶,晕晕的,一天到晚都是这样,经常还出错,心情也就不好 ,要洗个冷水脸就清醒了,特别是运动出汗后就更清醒了,人也舒服,心情也就好了。这也是平时比较难受的地方,好像人整天都在云里雾里一样以前一直这样,由于年轻事情多,也不是特别历害就一直没有过多关注,现在生病了在家休养症状好像又重了些,我也知道不能多想,想多了对自己不好,特别无助,无奈,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是什么问题?要怎么办?没有方向,请大家多多帮忙! 本帖最后由 何子杰 于 16-3-16 21:05 编辑
111111111111111111111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