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的分离----畏因居士
这是一篇原心理咨询师荣伟玲的博文,她告别了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转向带发出家修行,并声明2017年回到广东,很有感觉,所以转载,也希望对其它人有帮助。原文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c8e7140100nvug.html
假想的分离
很快,我就将放下心理学方面的工作,离开广东
事实上,我将离开这个叫做“荣伟玲”的角色,脱下她的戏服——这当然是从“人生如戏”的角度来讲的。
我想对宜百宜方督导组的组员说,无论你看到的荣是怎么一回事,她都只是戏中的角色,如梦幻泡影,并非真实。为了心理学的假定所形成的设置,我不得不表演出,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人格”,这个人格,又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需求有关。然而在我内心,已不再相信这种东西。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不再适合搞心理学。
虽然,从究竟意义上说,我们都是人生舞台上的演员,但修行的目的,在于你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这一点,并且在投入演出以后,还能轻松把角色脱出来。
真实的你和真实的我一样,是不需要参照点的。任何需要参照点的“我”,都是虚妄的“我”。如果你相信有这样一个“我”,你就有痛苦。你对这个“我”的存在,有大的执著,你就有大的痛苦。
我不相信心理学在不摧毁我执的情况下,能真正帮助人们得到幸福。
那么,心理学是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呢?
我觉得,它还是有意义。对于那些,心灵上布满创伤的人,可能需要心理学的方法,作为一种方便法门,来进行调整。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自我整合”。这当然是在相对的角度上,幻象的角度上讲的。
在感觉的角度上,虚幻地进行了这种“自我整合”以后,接下来就需要放下它。看穿它的虚幻,看穿它的无独立自性,看穿它是个梦,是一些过去未来,因业力推动,而进行的各种认同的组合,看穿它是无常,看穿我们必须要放弃它,看穿正是它,妨碍了我们的幸福。
(对于少数人来说,他们不需要这个过程。直接了解空性就可以了。本来就不是真实的东西,分析来分析去又有何意义?走心理学的路,是一条拐了弯的路。不过,对于末法时代的众生,基于他们的根器和业障,可能大部分人需要这个过程。)
我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所谓“自我”。
正是这个假想的自我,建立了假想的朋友和假想的敌人,建立了假想的爱情和假想的生死。
如果没有这个“我”,心灵将获得完全的自由。自由跟成功没有关系,跟魅力没有关系,跟“成长”也没有关系。
自由就是——我本来如是。
我与各位的缘分,也跟世间万物一样,是不生不灭的。究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分离。虽然各位心目中呈现的荣,各个有不同,但你们终究会完成内化,把本来是你们的,变成你们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把本来在识田里的种子,变成果实。
至于是什么样的种子,变成什么样的果实,实在跟对象没有关系,跟你们过去的“身口意业”所种下的种子有关系。
而这一切,终究还是空性。
宗萨钦哲仁波切说,人生中有太多假的别离。千万生中,我不断回来,做你的丈夫,做你的妻子,做你的敌人,做你的朋友,做你家里的那只小虫子,作为食物被你吃掉。我们不断地重逢。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龙树菩萨,《中颂》。
2010—12—9,畏因,广州白云机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