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罗裙 发表于 10-11-16 19:48:47



我是明白了一个事情;木讷笃实才是最宝贵的天份,怎么都学不到的;而真正有大成就的人往往是这样的人;聪明人最多只能小有成就;

——最可怜是我这种人,既不聪明又不实诚;
夏秋 发表于 10-11-16 19:42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能自知就最难得了。但最好不要像好男那样,常常后悔,却从不改过。:(

向往 发表于 10-11-16 19:49:18

只有到了阿罗汉的境界才不轮回了。   我不可能这辈子修到那地步。    所以只好念佛往生。
云海天山 发表于 10-11-16 19:42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QQ81}

云海天山 发表于 10-11-16 19:50:33

81# 云海天山

那就再来一次全心全意的爱情?{QQ13}

呵呵,很多是因缘,因缘到了,躲不掉;因缘未到,求不到。
向往 发表于 10-11-16 16:36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记住我老师这句话“宁入热铁网,不落爱河中”      男女之情,是最恐怖的事。   向往记住了。   怕你修行哪一天,被冤家勾去了回不来。

武汉小武 发表于 10-11-16 19:51:35

小武,看你在这样孜孜不倦地探究追问,也试着认真地顺着你的思路去思考。

要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不难,只要看过些经书的人,都答得出来,难的是自己言行一致。

1。为什么要学佛?
学佛是为了明心见性,超脱轮 ...
向往 发表于 10-11-16 12:48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你对苦的理解与佛教中阐述的有偏差。佛教说的苦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苦,不是我们生病了、遭遇挫折磨难了,就是苦。佛教讲的苦是来源于无明,只要你处在无明之中,你就在受苦,你就在受业力的驱使而不自知。

向往 发表于 10-11-16 19:54:17

131# 武汉小武

如果我没记错,身苦,受苦,应该都是苦谛的内容之一吧?

当然,你说得是苦谛的原因。

云海天山 发表于 10-11-16 19:58:00

83# 云海天山

念佛念得摄心一处,念念不断,是真功夫!
向往 发表于 10-11-16 16:38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昨天在白莲的一个佛教帖子上,看到了有意义的一段。

星云法师说,不同的心境也可以有不同的念佛方法来修持

一,欢欢喜喜的念。(如历佛土 )

二,悲悲切切的念(如子忆母)

三   空空虚虚的念 (如入法界)

四,诚诚恳恳的念(如见弥陀)



这个说法我觉得挺有意义的。   念佛的确有心情的不同。

我是诚诚恳恳的念。

云海天山 发表于 10-11-16 19:59:44

南怀瑾的老师从四川出发,三步一叩首地拜到五台山的xX山(忘了名了),夜里从山背面在完全无路的情况下三步一拜地垂直登顶,那是佛菩萨的加持力,韦驮护法。
向往 发表于 10-11-16 19:00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听了这些,总是感觉非常神往。

云海天山 发表于 10-11-16 20:01:18



我想主要责任在我。茶座里面什么都可以聊嘛。
其实你让我特地去写,我真的写不出来,我不知道写什么,但是看到回复的时候,我止不住的文思泉涌,想不写都难,有时都跟不上自己的思路。
武汉小武 发表于 10-11-16 19:40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哈哈哈。   这样最好。都是心底流露的东西。

武汉小武 发表于 10-11-16 20:02:43

2、我们学它什么东西。
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人都在断章取义。怎么能只学局部呢?我认为佛的东西不是靠思辨学来的,是有了境界后自然而然显现的东西,不需要时时提醒,处处对照,它应该是自然而然,不 ...
向往 发表于 10-11-16 12:57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学佛最终要达到的是消除业力,化解自我,放下执着。而这个东西是学不到的,它是修来的。当然修有一定的方法。

云海天山 发表于 10-11-16 20:06:28

我奶奶就是小武说的那种人,她不识字,没文化,确是个极虔诚的佛教徒。。。

想起我以前写奶奶的一段文字:

    我的奶奶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每每想起她,就会想起她手上的佛珠,和嘴里心里永不停息的念佛声。奶 ...
向往 发表于 10-11-16 19:47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真的不能不致敬!   你们家有太多的善根积累。   所以你儿子将来掌握大资源,那一点也不稀奇。
没善根也投胎不到佛化家庭中。   有福啊。。。。

武汉小武 发表于 10-11-16 20:07:13

3、我们怎么去学它,我们要怎么去做。
行起解绝。

发心很重要,没有发心,就不会有相应,也不会有彼岸。

然后,就是选定一个法门,一门深入,集万念于一念,然后连最后的一念也空掉。

对我而言,集万念于一 ...
向往 发表于 10-11-16 13:05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能集万念于一年,你静坐的时候一定不存在焦虑、恐惧和害怕,你的心一定在一处,而不是四处游走,妄念纷飞。

云海天山 发表于 10-11-16 20:09:11



你对苦的理解与佛教中阐述的有偏差。佛教说的苦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苦,不是我们生病了、遭遇挫折磨难了,就是苦。佛教讲的苦是来源于无明,只要你处在无明之中,你就在受苦,你就在受业力的驱使而不自知。
武汉小武 发表于 10-11-16 19:51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佛教讲的苦,其实也不是跟我们的感觉到的苦又什么区别。佛教从来都是实实在在说现象的。      只是,佛教把人的一切觉受都看成是苦,或苦的原因了。

武汉小武 发表于 10-11-16 20:10:49

“然而,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很困惑。在寺庙,坐在石凳上,看着那些虔诚的做义工的妇女,甚至一些年龄很大的老年妇女,我心生怜悯,她们那么的虔诚,一心向佛,可她们并不知道我佛是什么。然而,这也不正是她们可敬的地 ...
向往 发表于 10-11-16 13:12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就是慈悲心,利万物而不争。我以前对佛教提倡慈悲心的目的很困惑,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么一个东西。其实慈悲心是化解自我的。我们思考一切问题都从自己出发的,我要怎么样,我喜不喜欢,高不高兴,开不开心,这是强烈的我执。而慈悲心考虑问题是从他人出发的,尽可能的减少了自我。

云海天山 发表于 10-11-16 20:10:53



其实学佛最终要达到的是消除业力,化解自我,放下执着。而这个东西是学不到的,它是修来的。当然修有一定的方法。
武汉小武 发表于 10-11-16 20:02 http://www.sunofus.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不究竟啊。   到底是什么程度的放下执着呢?

云海天山 发表于 10-11-16 20:11:42

彻底的放下执着,那就大阿罗汉了。    人的身体都虹化了。   心没了,身也没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查看完整版本: 个人的一些认识和体悟